03.11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我是一個忠實的“鄉愛迷”,從2006年的第1部到今年的第11部,500多集,一集不落,劇中人物和情節更是如數家珍。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什麼,你問我什麼時候棄劇?

我告訴你:我要看到謝飛機辦60大壽!

O(∩_∩)O哈哈~,其實除了電視劇本身,和我一樣,鄉愛更多承載的是我們的青春記憶。

但是,今天我不憶往昔,要說什麼其實從題目裡面就能知道。

對,你沒看錯,就是“文案”!

可是,鄉村愛情和文案有什麼關係?

我先賣個關子,聽我講完1個故事你就都明白了。

一、背景

年輕的大學生村官杜小雙來到了美麗的象牙山村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為了儘快融入村裡,得到村民們的一致認可,小雙很想要幫助村民辦點實事。

這不,馬上要到水稻追肥季了,小雙發現一個情況:村民買化肥都是各買各的,不僅價格高,而且質量還參差不齊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學習市場營銷的杜小雙很快想到:

為什麼不組織村民在一起團購化肥,便宜質量又好,對村民來說絕對是大好事一件。

正好這個時候,她想起來在市裡面辦化肥廠的老同學,於是立馬打電話讓她老同學給她最低的出廠價,並且同意先拉回來賣給村民,等帳收上來就把錢付給他。

於是小雙就向她同學賒了20噸化肥,還自掏腰包墊了運費。

二、起因

化肥是拉回來了,可是接下來的事情讓小雙犯了難。

怎麼了呢?

原來是村民聽說化肥130元一袋,就以為化肥是不是質量有問題才賣的這麼便宜,要知道,他們上鎮裡買的化肥可要200多一袋呢。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其實村民這種想法也屬正常,便宜沒好貨嘛。

於是小雙就跟村民們耐心解釋,化肥廠是同學開的,全部是廠家直供的,看在她面子,同學同意給的出廠價,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所以才會這麼便宜

不說還好,基於和同學的關係,村民還認為小雙在中間吃了回扣,真是好心辦了壞事。

接下來小雙還向村民出示了廠家的產品合格證,並且說如果化肥出現質量問題,她願意全權負責,以此想打消村民的顧慮。

可是村民也不買賬,反倒認為合格證是PS的,假的。

三、膠著

眼看著這麼多的化肥,村民們一袋也不買,而且他們寧願偷偷跑到鎮上去買200多一袋的化肥,小雙見此是又著急又委屈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如果在這麼下去,辦好事沒辦成丟面子不說,那頭和自己老同學也沒辦法交代。

小雙怎麼也想不通:明明我的化肥質量好,又便宜,為什麼村民就不信呢?

四、轉機

小雙正在躊躇之際,劉能為了引起這個新書記重視,自告奮勇,說可以幫助小雙把化肥全部賣掉。

劉能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告訴小雙要先買一袋化肥,然後通過廣播播了一個通知:

他要在自家的菜園裡面做一個實驗:他家菜園裡有兩條壟,他準備一條壟上化肥,另外一條壟不上化肥,3天后看效果。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接下來,他當著村民的面做起了實驗,並且邀請現場的村民給他做個見證,提醒他們3天后來看最終的效果。

劉能的實驗有沒有成功呢?

看過電視應該知道後面的環節,由於化肥一次性使用過多,導致辣椒秧全死了

後來劉能作弊,把親家趙四家的辣椒秧移栽過來,想要渾水摸魚,可是被村裡面死對頭謝廣坤給揭了個底朝天,最終已失敗告終,化肥一袋也沒有賣出去。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謝廣坤不想得罪新來的小雙書記,也給她除了主意,說化肥包在他身上。

那謝廣坤是怎麼做的呢?

首先,他也是通過廣播播了一個通知:

他拿人格擔保,化肥如果質量有問題,他包退。想搞個大酬賓活動,誰購買化肥,他就贈送兩塊豆腐(他兒媳婦是開豆腐廠的,豆腐不要錢,O(∩_∩)O哈哈~)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結果怎麼樣了,不用我說你也知道,肯定是一塊都沒有賣出去:大多數人領完豆腐就走人了···

不要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轉機才剛剛開始。

村裡年輕的企業家劉一水是個熱心的人,他了解了情況後,想要幫幫小雙書記,具體他是這樣做的:

他把化肥抽樣送到市裡的質量監督局去檢驗,並且拿到了質量認證資質證書,同時承諾大家先把化肥拿回去用,等有效果再把錢付過來。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結果可想而知,化肥供不應求,一下子被搶購一空。

好了,故事說完了。

五、分析

我在看劇情的時候,除了搞笑,我感覺這簡直是一個超讚的文案中賣點說服人的案例,你先看下面的圖: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從圖中可以看出,

化肥就是產品,村民就是用戶,賣點是什麼呢?

便宜,質量好!

故事裡面4個人:小雙書記,劉能,謝廣坤,劉一水分別充當了一把營銷人的角色,任務是什麼呢?

就是通過賣點優勢,說服用戶相信並且最終成交!

那到底哪一個人做的最好的呢?

肯定是劉一水,因為最終成交的是他。但是我倒認為還有一個人也非常值得稱讚,那就是劉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簡單分析一下4個人行為背後的邏輯,老規矩,先看圖: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看出什麼了嗎?

杜小雙和謝廣坤的“文案”屬於典型的“勸說型”文案,恨不得把心掏出來給別人看,稱得上是苦口婆心,但是村民不買賬。

謝廣坤甚至還以為贈送點小禮品就可以打消村民的顧慮,其實是大錯特錯的。假如村民們已經消除顧慮,還在遲疑下單,這個時候送點小恩惠還是能起作用的,所以錯打了算盤!

再來看劉能,他的方法是做實驗,為什麼用戶會相信實驗數據呢?

這就要引出一個新的概念了,叫“已有認知”,說的通俗點,就是人們心中約定俗成的一種“公理”,只要你說的話符合這個“公理”,我就認為你是對的。

不明白沒有關係,我來給你舉個例子:

假如你穿越回古代了,你和一個古人說地球是圓的,別人肯定以為你是神經病,因為他們看見的就是“天圓地方”,這個就是他們的“已有認知”,所以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

鄉村愛情中比“寫文案”,謝廣坤差劉能10萬8千里!

這個時候你想正面說服他接受你的新觀點,簡直不可能。

但是有一個方法,就是你再尋找他那腦海中另外一個“已有認知”來證明他之前的“已有認知”是錯的就可以了。

這個過程就是我一直以來強調的“引導用戶”,讓他自己來判斷出我們想要的結果。

你要這樣問他:你站在海邊,每次遠處海平面為什麼先出現船杆,然後慢慢出現船體呢?(這就是另外一個“已有認知”)

接下來兩個“已有認知”就會在腦海中強烈碰撞,在沒有找到新的“已有認知”來推翻你說的那種現象,最終他會自己得出一個結論:原來我錯了,地球真的是圓的!

好了,回到上面。

實驗在用戶心中是權威的,實驗得出來的結果肯定是真實的,不會騙人,這就是村民心中的“已有認知”。

劉能聰明的地方就在於此,他沒有正面去強制說服村民相信,化肥的質量沒有問題,而是聰明的引導用戶,利用他們心中的“已有認知”來做出他想要的判斷。

雖然最終沒有成交,但是和方法沒有關係,劉能是輸在了人品上面(O(∩_∩)O哈哈~,作弊)

最後劉一水的文案當然是最完美的,他有3點做的很好:

1、人品

這個看過鄉村愛情前面幾部的都知道,他為人誠實靠譜,他的形象就是象牙山村裡面一個超級IP,村民相信他這個人,他的推薦一般不會錯。

2、實驗數據

其實劉一水這一點和劉能的模式差不多,都是想用權威的數據來引導用戶相信自己所說的。這裡也不再贅述。

3、低風險

這樣一來,村民心中的大石頭就會徹底放下,心想:他敢這樣做,說明他對化肥的質量肯定是有信心的。

作為銷售方,其實他也不擔心村民用得好不給錢,畢竟一個屯子裡面住著,抬頭不見低頭見的。

(ps:如果你的產品想嘗試先用後付錢的方式,一定要建立在【信任+約束機制】的基礎之上,否則賣方的風險會很大)

六、結語

回到一開始,這下你知道我為什麼說劉能最有做好文案的潛質了吧,杜小雙和謝廣坤屬於典型的文案小白,劉一水已經是一個文案大牛級別了,並且把自己的IP經營的非常好。

作為文案,你應該學習劉能和劉一水,可是現實中,大多數的文案卻是杜小雙和謝廣坤!

假如你也住在象牙山村,你會怎麼組織文案幫助小雙書記,打消村民心中的顧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