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富士康為什麼不容易招到人?

富士康為什麼不容易招到人?

當初由於生產成本高,富士康將深圳的生產基地往內地搬遷,而富士康遷入地都是河南、四川這些農民工資源比較豐富的地方,卻還是感到招工難。事實上,招個白領並不難,而是要招一線工人卻非常困難,而且職工的流動性太大。

那麼,為啥富士康會出現招工難的問題呢?首先,現在經濟水平提高了,很多新行業出現了,大大緩解了就業壓力。比如家政服務、家裝、超市、連鎖餐飲、快遞外賣、開網店等,這些大規模出現的行業都在和工廠爭奪人手,於是導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

再者,隨著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計劃生育全面鋪開以來,80後、90後、00後的人口越來越少,他們這批年輕人除了要求工作環境好、有發展前途外,還要企業給予優厚的薪酬。而富士康是勞動密集型企業,是做代工的,利潤空間提升有限,也就很難大幅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發生留不住員工現象就不難理解了。

富士康為什麼不容易招到人?

再次,在富士康上班工作繁重,又吃不好,還沒賺幾個錢,長此以往,很容易把身體給拖垮了。曾有人反映,富士康在管理上過於機械化,但人不是機械,上班都需要交流。在富士康一天工作10個多小時,而且還不準說話,誰也無法長期忍得住。很多專家曾勸郭臺銘用機器人替代人工,這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同時,富士康的飯堂生活待遇極差,而且要從每個員工們的工資里扣除每個月的生活費,還吃得不好。如果想犒勞自己,就只能另外掏錢買點副食品。試問在這樣,工作重複且機械化,吃不好,還沒賺幾個錢,又容易拖垮身體的地方,有誰願意長期的幹下去呢?

富士康為什麼不容易招到人?

最後,富士康工作的收入極不穩定,波動太大。在每年9、10月訂單的旺季,加班不受限,每天最多12小時,吃飯時間也在內,有班加就有獎金,可以拿5000元以上。如果遇到沒什麼訂單的淡季,人多了,沒班加了,收入只能拿1000多,工資的不穩定,自然流動性大。

富士康不容易招人的原因是多層面的,這既有代加工企業工作辛苦、工種機械且枯燥,看不到發展前景有關,也有收入波動,有訂單就幹,沒訂單就散的環境有染,更與現在已經有更多服務性行業可以接納外來務工人員。與其他行業相比,作為代工廠的富士康就不具備什麼競爭優勢了,人員流動性大,發生招工難就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