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德國人給世人留下的的印象標籤有很多,除了強壯、刻板、好戰之外,最讓全世界人民都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這個創造出音樂、哲學和科學奇蹟的民族,在每一個世紀都發起了侵略戰爭,他們到底為何非要去征服他國?從德國人自身的角度,他們從未滿意過自己的命運,他們無法知足,他們一直在尋求超越他們擁有之物的東西。而對於那些常被它侵擾的國家,德國人的行為是源於一種嫉妒,一種缺乏自信,所以才渴望擁有凌駕於他人的權利。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一個不滿足於自身命運的人是很難快樂的,一個民族當然也是如此,德國人給人留下的印象一貫都比較嚴肅,甚至有人說他們根本就不喜歡快樂。當日耳曼人第一次走進歷史記錄時,雅典人早已經建城千年,日耳曼人才剛剛走出原始森林,披著獸皮戴著獸盔跟隨他們的首領南下流浪,可以想像他們第一次見識南方文明時內心所受到的重創,那些“美好”產生時,自己竟然不在場,不快樂的種子大概在那個時候就埋下了。從此,試圖去征服陽光燦爛又富足文明的地中海地區,就成為日耳曼人的重要使命之一。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在日耳曼人最早出現於歐洲的幾個世紀裡,他們的主要特質就已經發展成型:制服比自己富裕的鄰國,建立一個以主僕為主的階級結構,訓練自己的年輕人勇敢,並服從比他們地位高的人。到了納粹時期的希特勒青年團,其成員也並不夢想得到更好的車、更多的食物或是更多的錢,他們夢想的是偉大、力量和征服。身為一個戰士總能令德國人滿意,他們喜歡身著制服,受人敬畏,德國人的傲慢和自負與他們對服兵役的熱情同出一源,當兵一方面能讓他們發展出指揮命令他人的熱情;另一方面也發展出服從他人的狂熱,沒有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的人能理解德國人立正站在長官面前的那種喜悅程度。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當德國人沒有上司長官時,他們會失去秩序感,所以只要有三四個人也要組織起來分清主次,一旦確立了權威,行動才有了方向。即便是在德國列車上,列車長的功用都不是服務協助乘客,而是乘客的上級,當他喊乘客出示車票時,聲音和姿態都會讓人聯想到獄警或是軍官;當他查到一張異樣車票,表現得就像秘密警察;宣佈車票無效時又像一個法官。在一個視發號施令有其偉大之處,服從為美德的地方,自由成為一種不必要的形式。在德國沒有立碑紀念爭取自由的英雄,也沒有可誇耀的烈士名字。但每個征服過城鎮的將軍的名字就幾乎無人不知。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沙漠之狐隆美爾

歐洲歷史上,有很多國王和其臣民嚴重衝突對抗的記錄,這些對抗往往發展成革命,國王因而被廢黜,有的還被送上了絞刑架。但在德國曆史上,一千多年以來,德國人從未有過真正的革命,僅有三次所謂的革命都只持續了數天、數週,結果都是人民遭到殘酷報復。德國人潛意識中認為他們的領袖元首永遠是正確的,所以在德國,有一種獨特社會現象,當政府與人民之間發生爭論時,圍觀者總是會站在政府一方。作為民眾,他們只默認一種成功形式:那就是默默奮鬥,終有一天會爬到頂層,自然大家都會聽你的,而不是在底層鬧革命。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沙皇俄國的知識分子為了跟自己利益無關的農民問題,經常奮起跟政府對抗,結果不是被槍殺流放就是被驅逐出國,其中大部分人還都是貴族。俄國人就有這種跟自己較勁的愛好,有時為了陶醉於自我感動,他們能為了某種理想主義的公正仁愛,不惜向自己的本階級開炮。是瘋起來連自己都打的戰鬥型。俄國人雖然也熱衷於被管理,但經常會懷疑某個管理體制,希望換個更好的來管他們,並總以為更好的可能是下一任。

熱愛制服、崇敬權威,強壯而又聽話的德國人因何不喜歡快樂?

列賓畫中《意外歸來》的十二月黨人

德國人就很少有人會懷疑自己國家的體制,如果某個人某個群體遭到了不公正的對待,德國人更容易傾向於是這個人、這個群體自身的錯誤導致的。所以在歐洲,反猶主義和大規模地迫害猶太人的現象會出現在德國,而不是英國或其他國家。德國的知識分子也不愛反對政府,在帝國征戰無往不利之時,他們並沒有參與其中,當帝國被分裂肢解的衰弱時期,他們出來大力發展科學藝術,影響世界。甚至由德國人創立的一種學說,都首先由俄國人去實踐了,因為德國人自己不善於否定推翻自己的政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