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邁克爾·麥爾曾在其所著的《東北遊記》中寫到:“在東北,能夠對中國的過去一探究竟。但沒有料到,在荒地,我能一瞥這個國家的未來。”
邁克爾·麥爾所提到的“荒地”,就是位於吉林市昌邑區孤店子鎮的大荒地村。這裡曾是大片的荒地,故得名“大荒地”。而如今,大荒地已成為中國知名的糧倉,並如邁克爾·麥爾所言,逐步“蝶變”成新農村的樣板。
51歲的麻鋼英是大荒地村五社村民。此外,麻鋼英還有另外兩重身份。“我們家裡的6畝地流轉了出去,每年有近一萬塊錢的補償。”麻鋼英和村裡絕大部分村民一樣,把土地流轉給本村企業“東福米業”。
麻鋼英並未因此而脫離土地。“我和丈夫又從東福米業那裡承包了60晌地,由我們來打理,種的糧食達到企業的要求,企業會再收購。”按照麻鋼英的說法,這樣的“承包”方式可使他們一年有十幾萬元的收入。
機械化插秧省去大部分勞動力 穆瑞 攝
而農閒之餘,麻鋼英在米業打工做保管員,也會有不低的收入。無論哪一種身份,都讓麻鋼英覺得“未來可期”。
東福米業董事長劉延峰也是地道的大荒地村人。2010年,大荒地村和東福米業開啟“村企共建模式”,成立農業種植公司,流轉村民土地,開展集約化種植經營。
“現在種植面積有4000公頃,大部分都來自土地流轉。”劉延峰說,2011年,大荒地村實行新型農村土地流轉,在保證農民自願和土地經營權不變的情況下,將土地從農民手中流轉到專門的種植公司,實現土地的集約化管理、機械化耕作。
這讓傳統“靠天吃飯”的大荒地村農民收入模式呈現多元化。除了傳統的農業收入外,土地流轉金、僱工薪金、社會保障金及村集體經濟福利金等非農收入成為農民收入的主體。
50歲的馮巧霞也將家中7畝土地流轉,並在2013年搬進企業所建的“農民新居”。每天早8時,馮巧霞會乘坐公司的班車穿行在稻田間,從新居到公司,僅有10分鐘的車程。在公司,馮巧霞的日常工作是負責食堂衛生、宿舍和生活區的管理。
“現在不種地了,就在企業上班,每個月有3000多塊錢的工資。”馮巧霞說。
每逢秋季,千畝稻田金黃一片。穆瑞 攝
集中居住後,為了方便老年人生活,大荒地村建設了老年公寓,並配套建設了醫療服務中心,68週歲以上老人可以到老年公寓租住。
在“大荒地模式”帶動下,孤店子鎮已成為新型城鎮化的領跑者。完善的有機農業、生態農業、設施農業、低空旅遊觀光等立體式、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已初具規模。
孤店子鎮黨委書記米棟軍還特別提到,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的理念,孤店子鎮已經成功利用稻米加工的碎米生產有機米酒、米醋和米飲料,利用稻殼生產機制碳棒,利用米糠生產綠色飼料,通過綠色飼料實施綠色養殖,畜禽糞尿製作有機肥及生物菌肥,用於有機水稻種植。
“以地熱溫泉、霧凇冰雪這些自然資源為基礎,孤店子鎮還開發了地熱溫泉、冰雪海洋娛樂及低空觀光旅遊。”米棟軍說,目前,孤店子鎮已經成為重要的商務和休閒度假遊目的地。
從抓農業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從土地流轉到推動農業現代化,再到走新型城鎮化,孤店子鎮走出一條三產融合獨特之路。
位於溫泉內的植物園結出新鮮的蔬果 穆瑞 攝
實際上,孤店子鎮可以看作是農業大省吉林全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吉林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快速發展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以產業融合推進農村電商網絡建設,形成了村淘、開犁、雲農場等多種業態和“一村一品一電商”模式。同時,也形成了私人訂製、會員配送、社區直營、共享農場、陽臺菜園、創意農業等多種經營模式。
“大荒地模式”的成功,讓很多年輕人重新回到村裡。2017年初,“90後”谷曉峰放棄上海的高薪,來到大荒地,成為東福米業最年輕的“高管”。“我現在知道了一粒稻米是如何長成的,也看到了舊農村正向新農村演變。”自幼生活在孤店子鎮的谷曉峰,此時很想在這片土地上“搏一搏”。
閱讀更多 中國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