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吉他的即興SOLO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白也能看懂的!

吉他的即興SOLO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白也能看懂的!

這次說說吉他的即興SOLO吧。(也叫即興造句)之前呢,在網上也看到過這方面的貼子,覺得有些老師寫得過於專業,我把自己還原成當年的初學者來看,怕是有點看不懂。而且很多寫的都是一些理論,具體怎麼做,這活兒到底怎麼幹才能實現,寫的不多,今天有時間發一篇。當然樂理是想通的,如果能學明白其他樂器也是一樣的。

什麼是即興?就是根據伴奏的音樂給出的框架(其實就是一個和絃進行),用你手中的樂器進行即興的旋律創作。很多人都看過舞臺上那些吉他手現場的即興表演所創造的經典樂句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是因為這些表演觸動了更多喜歡音樂的人加入了吉他的隊伍中。很多吉他愛好者也把能夠即興當作自己學習的目標。其實即興這東西,會的不必驕傲,不會的也不必著急。隨著你的學習逐漸能接觸到的東西,很正常,平靜的心態去迎接就好。我呢,今天不討論什麼大師風格,什麼高深的樂理。只聊即興造句是什麼?(剛才說了)玩即興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即興的原理是什麼?怎麼幹這件事才能讓你感受到即興,會即興,不斷的提高。

前邊就算是定場詩了,現在開始,都坐直了,呵呵……

最簡單的理解即興表現形式,就是兩個人一人一把吉他,一個彈和絃,一個即興造句。那你就知道了即興需要具體兩點一個是和絃一個是音階(當然還要節奏,這裡我們只聊前種),音樂的四個要素:節奏、音、和聲、音色。你看說什麼都得從這開始,這是根兒。

我們先說和絃。這個你要掌握到什麼程度呢?你不但要會彈和絃,還要懂和絃。懂和絃這就涉及著你懂得功能表,和絃音。同時,對於掌握了功能表等知識後,懂得總結了很多的經典和絃套路之後,長期的進行音樂演奏而對這些套路有自己的樂感的培養和認識。這裡我推薦吉他彈唱的形式,因為吉他彈唱到一定時候,由於快速記憶和絃的需要,必然要學習功能表等和聲的知識。而且開始接觸和絃的分析,與不同和絃套路的辨識。不斷學習,不斷總結。

這裡插一點我經常聊的事情。學習樂器的過程,有三點,手上的技術,樂理的學習,樂感的培養,缺一不可。一開始你要努力練習手上的操作,因為你得會彈(沒有人等著你,什麼時候想聽什麼和聲效果,就等著給你彈),當你會彈的時候,你就能明白樂理。從你不會彈到會彈的練習過程培養了樂感。在通過驗證的樂理及你的樂感,在琴上創作你自己的東西。就這麼個順序。

好,回來接著說。這個道理你應該是明白了。這一塊兒,不會的可以去看一下我的一篇文章叫 ,這裡專門講功能表及怎樣培養這方面的感覺的。

另外對於那些和絃還彈不利索的人,可以看我的另一篇叫 這是講怎麼練習和絃的,而且大致算出一個學習時間。我覺得自己寫東西還是挺通俗的,如果你有時間把這三篇連起來看,連帶思考花個一個來小時的,能讓你看見點方向吧。

吉他的即興SOLO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白也能看懂的!

C調音階指板圖

好,現在說說第二個條件“音階”。音階呢,如果你能把C自然大調在吉他上的指板都練熟了,對於其他調的音階自然就會了。我在文章中還沒有介紹過音階,這裡就說一下。我們先學的和最常用的肯定是自然大調音階,第一個也是C自然大調音階,在吉他的指板上分佈了五個手型的音階,分別是E手型(mi手型)、G手型(sol手型)、A手型(la手型)、B手型(xi手型)、D手型(re手型)。這些手型也是前人為了方便演奏和記憶總結出來的,初期配合C調和絃的學習建議先學E手型,當然到這裡就得全會了。通過圖的顯示你看到五個手型其實是循環的。在會了一些簡單的彈唱歌曲後,我們會接觸到帶有前奏或間奏的吉他曲子,這時我們就進入到旋律的演奏階段,有人在這接觸了音階圖,有人沒接觸,當然接觸的在演奏旋律時就會學的更快,印象更深,畢竟你知道了旋律在哪個指型上進行的。宏觀上更清晰,像和絃的功能表一樣,對於和絃的結構看的更透徹。

吉他的即興SOLO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白也能看懂的!

拆開看的指型圖

這裡也沒什麼好說的,首先要對這五個手型都要彈的熟練,記得清楚,上行啊,下行啊,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連音等等格式各樣的儘可能的練習到。另外還要多多彈奏歌曲中的旋律,增加自己的樂句庫的儲存量。在加上吉他中的一些技巧,推絃、揉弦、擊弦、鉤弦、滑弦等演奏手法。

總之,彈唱的時候用心體會手上彈的和絃與嘴裡唱的旋律配合的效果。彈旋律時用心體會手上的旋律與伴奏和絃配合的效果。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和絃與音階這兩點都具備了才能玩即興否則我後邊講的你還是難以體會到。因為能看明白的,馬上就能玩出來,不明白的,還是你和絃和音階這兩塊差事兒啊。

插點東西,我在寫這篇的時候,有個粉絲問我扒歌的事情,我幫他解釋了。我估計他也是一知半解的,很抱歉。我只能直來直去的說,這些文章我已經儘量通俗了,而還是有些人看不懂。告訴大家,這些技術篇是給那些經常練琴,經常玩歌的人準備的。對於和絃和音階玩的已經很有感覺的人,只是樂理這塊還比較模糊的人,一看就懂,也是如獲至寶的。還是那句話,捷徑啊,有啊,那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還望大家多多努力,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做好。

好,即興,咱們不說多高深的,就說給一個1645,馬上能即興出旋律的。當你上邊這兩點都具備了。我們就說一下即興造句怎麼訓練。

吉他的即興SOLO到底是怎麼回事?小白也能看懂的!

即興SOLO的練習

看這個圖,給了一個1645。和絃音也在上邊,你可以找朋友一起練,也可以自己錄一下和絃的部分。一個和絃一小節,四四拍,一拍彈一下,四拍一換就可以。1645都彈完了算一圈,在第一圈每個和絃第一拍彈奏和絃的根音(1645),第二圈每個和絃的第一拍彈和絃的三音(3167),第三圈每個和絃的第一拍彈奏和絃的五音(5312),每個小節只彈那一個音(全音符)。用心去體會,第四圈,還是每小節第一拍只彈一個音,但是隨便彈,只要彈那和絃的內音就好。當然最後的和絃要落在一級和絃上,旋律要回到主音DO上。沒事你就這麼練,時間長了你可以根據你的那些樂句庫的經驗包括你學的吉他上的技巧,大膽的創作旋律。

說一下這裡邊有個小技巧,四四拍的節奏特點是強、弱、次強、弱。為什麼在第一拍要彈和絃內音(這裡單拿四四拍做個例子,別的拍有別拍的特質),你也就知道怎麼回事了。如果是一小節兩個和絃的(也就是一二拍一個和絃,三四拍一個和絃的),你應該知道在第三拍上要給上和絃的內音。

即興造句你知道了,反過來呢,給旋律配和絃也是這麼個道理,但是理論歸理論,為什麼說前期你要具備和絃和音階兩個條件,有時不單是強拍上有哪個和絃音,就配哪個和絃的,這個不是唯一從參考,由於你會了功能表,在學習過程中總結了那些經典的和絃套路,這也是你配和絃衡量的標準。你的學的依據越多,你配的和絃越貼切,你即興的旋律越動聽。

該說的也都說了,現在打2700多字了,也不再乎多說幾句了。你看看,大部分篇幅都是說在學即興之前要準備的程度,嘮叨了很多。但如果沒有這個,但就後邊的一點技術篇也是很難理解的。如果還是不明白,我給你個明確的標準,拿我自己說。

我是因為BEYOND而喜歡上吉他的,我的教材就是他們的歌,在我的初學期間,他們耳熟能詳的歌我都會彈,而且能彈很溜。具體玩到什麼程度呢?

《真的愛你》和絃彈唱部分與前奏、間奏、尾奏。我能一口氣把12個調都彈出來。而且有些調的音階排列彈起來不順手,有些調的音階排列彈出來的效果根本就不好聽,這就考驗你的對音階的熟練程度及現場安排的能力了。以後學的BEYOND的每一首歌都是這麼幹的(因為當時也是自己學,只能把自己認為該乾的都幹全了,看看能領悟點什麼嗎?)

這些就是經驗了,純個人趟出來的,當時玩到這個程度,即興造句配和絃扒帶啊,我上手就會,沒什麼為難的。這個例子就想告訴你,單明白點樂理是很難玩出樣子的,要靠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好了,至於你能彈成什麼樣,完全看你的經驗了。即興造句考驗的是你的綜合能力,理論、技術、樂感、反映力、審美,下邊的就看你自己了,加油。哦,對了,不找你要一分錢,記得給大夥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