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清朝這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爆發,但為何總被人遺忘

提起清朝的起義,很多人立馬就會想到太平天國,畢竟太平天國聲勢浩大,給當時的清政府帶來了很大的衝擊,同時也給當時的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其實清朝遠不止太平軍這一次規模浩大的起義,只是別的起義沒有受到過多關注罷了。就好比白蓮教起義,清政府花了9年時間才徹底鎮壓下去,而且這場鎮壓除了時間長外還耗資巨大,耗費軍餉高達兩億兩,差不多相當於當時清政府全部四年的財政收入。清軍更是在這場鎮壓白蓮教起義的過程中直接陣亡了二十多個品銜一二品的文武官員,這種衝擊對清朝來說就好比我們玩一品官老爺這個遊戲的時候被一次性清號那麼痛。

清朝這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爆發,但為何總被人遺忘

這場起於嘉慶六年的起義之所以不受關注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的侷限性。當時起白蓮教義軍們的活動範圍很窄,基本上只限於川楚陝三地的邊境地區,當時的川楚地域遼闊,地形複雜,一直是封建政權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封建政府的保甲法並未在此範圍內認真貫徹實施,所以起義勢力有足夠的可藏身空間。而且他們對百姓的襲擾很有限,多是轉戰在萬山老林當中,而且人數也不多,不會超過兩萬四千人。說難聽點,他們更像佔山為王打游擊的土匪武裝性質。但也僅僅就這條件,清軍先後集中了差不多30萬的圍剿兵力,奮戰了近10年才基本消清了這隻吃苦耐勞的起義武裝。

清朝這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爆發,但為何總被人遺忘

而白蓮教起義之所以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白蓮教的名聲不是很好。因為白蓮教是“起義專業戶”,元朝在的時候,他們反抗元朝,明朝在的時候他們反抗明朝,到了清朝上臺了也反對清朝。正因為他們把造反當主業,沒有什麼明確的政治綱領,只為起義而起義,所以民眾們的支持率自然就很低下了。說白話點,就是白蓮教起義是各個朝代裡面因為生活困苦,導致生活無以既往而進行的對當權者的發洩性反抗。但即便如此,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白蓮教起義才是撬翻清朝牆角的第一人,而之後的太平軍和各地民族起義才是後來者。

清朝這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爆發,但為何總被人遺忘

而小編之所以這麼肯定,是因為清軍在鎮壓白蓮教起義的時候,把當時清軍國庫裡面僅存的七千多萬兩白銀都耗費一空。清軍因為鎮壓白蓮教起義把錢給花光了,國庫沒錢自然得想辦法,不然國家就沒法子運轉了。這個時候清政府迫不得已只能開捐納的禁了。而在這場鎮壓當中,不管是八旗兵還是綠營兵,都很完美的把自己無能的一面展示得淋漓盡致。當權者看到這幫人戰鬥力實在是太廢了,沒辦法又只能開禁地方團練。這也是後來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為何曾國藩就敢明目張膽招募鄉勇的法理依據了。

清朝這場起義比太平天國更早爆發,但為何總被人遺忘

而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羅爾綱也認為,滿清王朝的衰落不應該是從太平天國開始的,實際上應該是從白蓮教起義開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