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漢武帝最寵愛的皇后李夫人,為何被稱史上最聰明的女子?

胡瑪莉



在衛子夫色衰失寵之時,劉徹在後宮依然歌舞昇平,此間,他與趙國王夫人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劉閎,劉徹十分寵愛劉閎,封他為齊王。然而王夫人在最得寵時卻紅顏薄命,王夫人去世後不久,齊王劉閎也死了。就在王夫人屍骨未寒時,又一位美女進入了劉徹的視線,她就是中山國的李夫人。李夫人究竟叫什麼名字?史書沒有記載,只記述她是宮廷樂師李延年的妹妹,自小天生麗質,十分聰明。據《漢書孝武李夫人傳》記載:“延年待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李延年為討得劉徹的歡心,通過《佳人曲》之贊,將自己的親妹妹舉薦給劉徹,成語中的“傾國傾城”就是因此而來。劉徹召見李夫人,喜上眉梢,立即封為夫人,並升李延年為協律都尉。
李夫人進宮後,便得到了漢武帝的專寵,一時間聲名鵲起,遮住了三千佳麗。不久後,李夫人就為劉徹生下一兒子叫劉鶻,劉鶻後被封為昌邑王。

李夫人雖然美貌如仙,可偏偏命薄,消受不起富貴的后妃生活,以及劉徹沒完沒了的寵幸,產後不久便沉痾於榻上形體枯,面容憔悴。然而李夫人又是個很有理智的麗人,她很清楚劉徹是貪念她的麗質,所以在她重病期間,劉徹多次親臨探視,李夫人都以被矇頭,死活不向劉徹展現自己的病容,若是被他看見自己如今這個樣子,那就只會厭惡唾棄自己。她曾說:“我要讓他記得我最美麗的時候,這樣即使我死後他將來偶爾會想起我,從而善待我的家人。”反觀劉徹,由於他在後宮不缺美女,所以李夫人的重病在身他也無心加以關注。
劉徹有一大特點,他不像其他帝王那樣,被受封賞者可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李延年雖然把妹妹舉薦給了皇帝,但他後來卻冒犯了宮廷刑律而被處以宮刑,棄於獄監,李夫人百般哀求也無濟於事。李夫人另一兄長李廣利奉命征戰匈奴,被匈奴殺得大敗,劉徹不許其領軍回朝,後經衛青求情,才得以恕免。不久後李夫人病逝,漢武帝先後封李延年為協律都尉,李廣利為二師將軍、海西侯,算是對李夫人的彌補。然而皇帝可以翻手也可以覆手,李延年和李廣利的官位還沒享受多久,漢武帝以李夫人的弟弟李季穢亂後宮的罪名滅李氏滿門,李延年被下令陪葬茂陵(漢武帝之陵)此時李廣利正在前線作戰,聽到被滅氏的消息,即戰敗投降匈奴。李氏自此無後。
李夫人在病重期間始終沒有讓劉徹見到她的病容,所以在劉徹的腦海中的李夫人依然是那個楚楚動人的俏佳人。李夫人死後,他日夜思念,茶飯不進,喚來方士裝神弄鬼,讓李夫人還魂,以疏解朝思暮想的痛苦。香燭煙火繚繞之中,李夫人飄然而至。劉徹慨然作詩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縱然如此,劉徹卻沒有追封李夫人為皇后。直到劉徹去世後,由於他生前絕大多數有名號的后妃都先後被他賜罪謫死,而他身為皇帝,總不能光桿一個入殮帝陵吧?此時作為託孤大將軍的霍光苦思冥想之後,出於對聰慧的李夫人的尊重,替武帝追封李夫人為“孝武皇后”。

天天開心歷史


一個女人死後能讓皇帝夜夜夢到,說明這個女人魅力無比。能做到死後讓皇帝魂牽夢繞的不是別人,正是漢武帝的妃子李夫人。

歷史記載,李夫人死後,漢武帝在甘泉宮總是恍恍惚惚看到李夫人向他款款走來,深情凝視,當漢武帝劉徹用手拉她時,所有影像卻如煙般的消失。

劉徹慼慼然寫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的句子。

劉徹把李夫人的畫像掛在宮中,讓術士做法,這才和李夫人夢中見了一面。



李夫人為何有如此魅力呢?其實這是李夫人聰明之處,到死沒讓劉徹看到自己憔悴的面容。換言之,李夫人把自己生前最美麗的一面留給了劉徹。

李夫人死後,劉徹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故出現了夜夜夢到李夫人的情況。

這就應了那句話“相見不如思念”。李夫人心想:“看不看我的病也這樣了,我要讓他記著我一輩子”。

這和李連杰版的電影《東方不敗》情節有相似之處。東方不敗和令狐沖一夜情後,東方不敗寧肯落崖而死也不說出自己是男是女,目的也是讓令狐沖記一輩子。我只能感嘆女人的心思太縝密了!

(回到話題)我們來看看李夫人是怎麼做的?



李夫人出生於“藝術”之家,李家人都是“歌舞演員”(倡人),他的哥哥李延年是宮廷樂師,是直接為劉徹服務的“音樂人”。

當時李延年想把妹妹推薦給劉徹,於是專門做了一首傾國傾城的歌舞劇,劇中有這樣的唱詞:“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當時劉徹聽了就問李延年:“世上真有這樣絕世美人嗎?”李延年等得就是這句話,於是說:“怎麼沒有呢?我妹妹就是這樣的女子”。“那還不趕緊讓我見一面”,於是李延年把妹妹領進了宮。

劉徹一看李延年的妹妹果然美豔絕倫,“個子不高不矮,肌膚白皙,兩雙大眼睛撲閃撲閃好像會說話。”

劉徹喜不自勝,於是把李氏封為妃子,第二年為劉徹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昌邑哀王劉髆。(李夫人有個著名的孫子——劉賀,這貨做了27天皇帝,辦了1400件壞事,後被霍光廢黜了皇位)。



自古云:“紅顏薄命,”李夫人在生下兒子不久得了產後病,雖經御醫救治依然毫無起色。

有一天,漢武帝去看望李夫人,當時李夫人用被子矇住頭,臉對著裡面謝恩。

劉徹說:“讓我再看你一眼吧?”李夫人哽咽道:“妾長期臥病,容顏憔悴,怕衝撞了陛下,還是別看了。我希望能把兒子和兄弟託付給陛下,希望我走後善待他們,妾感恩不盡”。

劉徹太想念李夫人了,於是用懇求的語氣說:“夫人病重,大概不能痊癒,讓我見一面再囑託後事,豈不快哉?

李夫人說:“女為悅已者容,婦人容貌未曾修飾,不可以見君父。妾不敢輕慢陛下,還是別看了。”



劉徹依然不死心“夫人如能讓我看一眼,加贈千金賞賜,並且授你兄弟尊貴的官職。”(讓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流滿淚水的臉……音樂響起。)

李夫人接口道:“授不授官職都在於陛下一念,不在於陛下見妾一面。”

漢武帝還是要堅持看一眼,李夫人只是哭泣不再說話。

武帝坐了一會不高興的走了。

武帝一走,李夫人的姐妹只埋怨她:“難道你這麼恨陛下嗎?為何狠心不見最後一面?你不是還有求於他嗎?”

李夫人說:“正是為了託付兄弟和兒子之事,我才不能讓陛下看到我憔悴的面容。”



她接著說:“女人以色侍君,色衰愛弛,愛遲則恩義絕。陛下之所以還能念念不忘來看我,正因為我平時美好的容貌,現在如見到我容貌毀壞,顏色非故,一定會厭惡拋棄我,還怎麼會記得憐憫錄用我的兄弟呢!

結語:嗚呼,李夫人簡直把劉徹看到了骨髓,沒錯,劉徹就是一個好色寡恩之君,想當初“金屋藏嬌”裡的阿嬌何在?阿嬌被打入了冷宮了。溫柔美麗的衛子夫何在?被劉徹拋棄了。

李夫人比她們都聰明,因為她讀懂了劉徹!


秉燭讀春秋


大殿之上歌舞昇平,漢武帝坐在龍椅上,欣賞著下面的一切,但是再好的歌舞他都提不起興趣,曾經的阿嬌被打進冷宮,美貌的衛子夫也已人老珠黃,後宮竟無一人能讓自己心旌盪漾,漢武帝寂寞的坐在那裡獨自喝著悶酒,下面的一切再熱鬧也引不起他的興趣。

突然一曲新詞唱起,歌聲婉轉,曲調悠揚,原來是宮廷樂師李延年新作了一曲,“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漢武帝被這樣的詞曲深深吸引,但只聞歌聲未見其人,當歌聲停止,漢武帝問李延年,“這世上真有這樣的女子嗎,我身為帝王,後宮之中竟無一人如此曲中所唱”,李延年回道,“臣有一妹,確如歌中所唱一般,剛才就是她為陛下獻唱一曲,只因不是宮中伎樂,不敢隨意出現在皇上面前”,漢武帝聽後大喜,趕緊把李延年的妹妹召上殿來。

只見此女明眸善睞、顧盼生姿、身材窈窕,行動之間自有一段風流,班固《漢書》說李夫人“實妙麗善舞”,鵝湖逸士《老狐談歷代麗人記》:“有俊俏一流,如西楚之虞姬、漢之李夫人、卓文君、三國時之孫夫人、北魏之木蘭、隋之紅拂女,此數人者,類皆體質修頎,纖腰綽約,或具英雄之俠氣,或稱巾幗之名流,俊俏而適成為麗”。


武帝大喜,將其封為夫人,從此李夫人得到漢武帝的寵幸,人生就此開掛,還為漢武帝生下一個兒子劉髆。

李夫人雖然出身普通平民家庭,但是她的父母精通音律,哥哥李延年也擅長音樂歌舞,李夫人在這樣的家庭里長大自然也是能歌善舞。

李夫人的美貌在京城傳揚千里,一時間京城的婦人都學習李夫人的穿著打扮,她成為領導時尚的弄潮兒。

還有這樣一件事情,一天漢武帝到了李夫人宮中,忽然覺得頭上很癢,便把李夫上頭上的玉簪摘下來搔頭,這件事傳到了後宮,宮女們便開始學習李夫人的樣子,在頭上插一把玉簪,也許也希望能得到漢武帝的寵幸吧,這也導致長安城內的玉價一路飆升。

可是李夫人進宮沒幾年就得了惡疾,雖經太醫全力救治,仍然不見好轉,她的病越來越重,一直臥病在床。

漢武帝很是焦急,時常去看望她,然而讓驚訝的是,李夫人死活不肯見他, 漢武帝說:“夫人病重,也許不能痊癒了,讓我再見你最後一面吧?”李夫人說:“臣妾還沒有梳妝,儀容不整,恐衝撞了皇上”,漢武帝說:“夫人如見我一面,將加贈千金的賞賜,還要給你的兄弟加官進爵”,李夫人說,“是否授官全憑皇上的恩典,不在於是否見臣妾一面,皇上還是請回吧”,儘管漢武帝一再堅持要見她,李夫人還是不同意,只顧嘆息流淚,不再說話,看她執意不見,漢武帝只能離開了。




漢武帝走後,李夫人的姐姐責怪她,為什麼不趁現在皇上來見她,好提出給兄弟姐妹們加官進爵,一旦李夫人真有個三長兩短,只怕後面就沒有機會了。

李夫人說“我恰恰是為了家人著想,才不讓皇上見我啊”,“本來以我們這樣低微的家庭,是不可能得到皇上的寵愛的,只因我貌美,皇上才對我眷戀無比,可我終究是以色事君,如果我的美貌不在了,皇上他還會寵愛我嗎?現在我正在病重之時,形容憔悴,面黃肌瘦,哪有什麼美貌可言,正所謂色衰而愛馳,這時如果讓皇上見到我,以前所有的美好感覺都會消失,再想得到皇上的寵愛就不可能了。反之皇上如果看不到我,他會一直念著我的美貌,我在他的心裡還是和以前一樣美麗,他會對我念念不忘,就算我真的死了,他也會因念著我的舊情,照顧家人的”。


不久以後,李夫人就因病重去世了,漢武帝悲傷異常,以皇后的禮儀將她安葬在英陵,而且按照她生前的遺願,大加賞賜她的兄弟姐妹。李夫人的兄弟李廣利被封為貳師將軍海西侯,李延年被封為協律都尉。

李夫人走後,漢武帝陷在對她深深的思念之中,只希望能與她見上一面,李夫人生前漢武帝未能見她最後一面,如果能在夢中見一面他也心滿意足了。

當時有一種植物名叫“夢草”,樣子長得像菖蒲一樣,是紅色的,這種草白天鑽進土裡,到了晚上才會從地裡鑽出來,只要懷中抱著這種草就可以夢到自己想見的人。

當時西漢有個臣子叫東方朔,非常有才學,知道有這樣一種草,便找來獻給了漢武帝。漢武帝夜晚就將草抱在懷裡,果然夢見了李夫人,音容相貌如生前一般,醒來後還有一股異香久久不散。

雖然這是一個夢,但是香氣還在,彷彿是真的一般,怎能讓人不相信,至此以後,漢武帝對李夫人更加懷念,只盼能與她常常在夢中相見,但佳人必竟已經遠去,怎能說見就見呢?

不得不說李夫人真的一是位多才睿智的女子,她深深懂得如何抓住男人的心,她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即使死後也能讓自己的家族盛寵不衰,她驗證了愛情當中一個不變的真理“相見不如懷念”。

李夫人可以說是漢武帝時期唯一得到善終的女子,她不像衛子夫因年老色衰而受到冷落,兒子還被陷害而死。也不像鉤弋夫人,為了讓兒子登上皇位,不得不以失去自己的生命為代價。

李夫人與其他女人不同,她冰雪聰明,情商極高,她把自己在漢武帝心中的形象定格在最美好的年華,讓漢武帝一生對她念念不忘。,漢武帝一直把她的畫像掛在自己宮中,日夜思念。



李夫人靠自己的智慧,待漢武帝死後還能與其合葬在一起,這對於皇帝的女人來講,應該心滿意足了。

漢武帝的一生女人無數,只有李夫人始終存在於他的心中。李夫人雖然早逝,但她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保全了身後的一切,儘管李氏家族後來被殺,那也是族人自尋死路,如果他們能有李夫人的才智,想必一定會世代享受榮華富貴。(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雨霽視角


【傾國傾城】

作者李延年創作了一首《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

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

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這位佳人到底是誰?

她就是李夫人

李延年的妹妹

李夫人是河北人

所以這北方有佳人

指的就是河北

李夫人的家裡人幾乎都是搞音樂的

正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

給漢武帝獻了此歌

李夫人才有幸被封為夫人

成為漢武帝的寵妃

漢武帝逝世後

李夫人被追封為漢孝武皇后

李延年那日和漢武帝邊跳邊唱到:

北方有佳人

風姿絕世

亭亭玉立

回眸一望能傾覆城池

回首再望能傾覆國家

豈不知傾城傾國的禍患

只因為佳人難再得

漢武帝不禁來了興致

他連忙問李延年

你說這世上真有這般美人嗎?

這時,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說

聽說李延年的妹妹很會跳舞

漢武帝立刻召見了這位女子

一見面

果然氣質非凡

後來就成為了漢武帝的妃子

【姍姍來遲】

“姍姍來遲”

這個成語大家都不陌生

說的就是女子走路柔緩的美態

可你知道嗎

這個詞語的出處也是李夫人

《漢書·孝武李夫人傳》:

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李夫人究竟幹什麼去了?

為何會姍姍來遲?

她幹什麼去了?

她逝世了!

李夫人是個紅顏薄命的人

她很那麼年輕就患了重病

也許是被陷害的

暫且不提也罷

只是苦了那麼寵愛她的漢武帝了

漢武帝對她日日思念、夜夜難眠

本來就有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說法

再加上東方朔給了漢武帝一株

可以做夢的草

有一天

漢武帝真就夢到李夫人了

第二天就請道士做法招魂

奢望著能和李夫人見上一面

道士花了很長時間找到了一塊

可以將魂魄依附在上面的奇石

然後刻成李夫人的模樣

放在輕紗帷幕之中

恍惚間

漢武帝看到李夫人向他走來

可是很快又離開了

漢武帝悲傷之餘寫到:

是邪?

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姍姍其來遲

所以,“姍姍來遲”

更深層的意思是

超越生死

對愛的人愛之深、念之深

盡顯深情

【色衰愛弛】

“色衰愛弛”

這是個很有諷刺性的詞語

形容男人喜新厭舊

女人一旦老去

男人對女人的愛也會慢慢減少

女人會被逐漸嫌棄、遺棄

它的出處是《韓非子·說難》

前兩個典故說的就是李夫人

而這個典故和李夫人有什麼關係呢

李夫人正是“色衰愛弛”的實踐者

她很早就逝世了

臨死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一幕:

漢武帝想見她最後一面

可李夫人死活不肯

為什麼呢?

難道是漢武帝傷了她的心?

其實是因為她不想讓漢武帝看到

她現在生病的樣子

她想給漢武帝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她想讓漢武帝永遠記住她的美麗

她希望漢武帝對她永遠不會變心

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李夫人並不膚淺

她這麼做也是為了後代考慮

她擔心漢武帝看到她生病的模樣

不再那麼愛她

那麼可想而知

漢武帝對待李夫人的家人

也就不那麼上心了

更別提重用他們了

李夫人為何會有這種想法呢?

其實我們可以回想李夫人的一生

最初,李夫人正是因為容貌美好

才獲得寵愛

才提升了社會地位

說白了

李夫人就是靠著美貌贏得一切的

那麼,以美色事人者

就要深知一個道理

色衰則愛意鬆懈

愛懈則恩義斷絕

李夫人很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李夫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後人這樣形容她

美麗+會跳舞

她有多麼美麗?

如同西楚霸王的虞姬

如同卓文君

如同三國的孫尚香

如同花木蘭

如同紅拂女

等等

這類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

既有女人本身的美

又有女英雄般的智慧和俠氣

用兩個字概括就是“俊麗”

你對這位絕世佳人有什麼瞭解呢?


範煒


你好,我是歷史秘密。

讀史使人明智。

李夫人,西漢漢武帝時期人,倡家出身,中山人(今河北省定州市),父母兄弟妹均通音樂,都是以樂舞為職業的藝人。李氏被封為夫人,這是當時僅次於皇后的位置。生漢武帝第五子劉髆(昌邑王),後被霍光追封為孝武皇后,遷葬茂陵。但無論史書還是文學作品仍稱其為李夫人。兄弟姐妹中有三人史書有載:李延年、李廣利、李季。現在茂陵仍有李夫人墓。關於她的事蹟,《史記》《漢書》記載有出入。

  

她是目前動用漢語資源來讚頌最多的美女:先後有“傾國傾城”、“絕世佳人”、“姍姍來遲”等成語以及西漢劉徹的《落葉哀蟬曲》、《李夫人歌》、《李夫人賦》,李延年的《佳人歌》,唐白居易的《李夫人》,美國意象派大師龐德的《LiuCh'e》以及“玉搔頭”、“懷夢草”等詩、詞、歌、賦、典故均因其而來。也是在漢武帝陵寢“茂陵”中唯一女性墓葬。


“夫人”是嬪妃的稱號,李夫人沒有留下她的名字,薄命不薄命難說,禍水不禍水也談不上,但這位死後許多年還能讓漢武帝戀戀不忘的李夫人卻實在不尋常。她的開始和結局同樣不可思議。武帝的無盡思痛幾乎全在她計劃之中,美豔的容顏是她受寵的原因,而更在於她做人極有分寸,不因武帝的寵幸忘乎所以。一句“遺世而獨立”襯托了她的本質,有可遇而不可求的距離美。李白的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也許是李夫人所說的最好註腳。



  《史記》與《漢書》都詳略不同地記載了方士李少翁為漢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據東晉王嘉《拾遺記》:招魂時是用色青質輕的“潛英之石”,將李夫人的畫像設在紗帳裡,在燈燭下投影於“帳帷”之上。這是後代皮影戲的由來。白居易詩《李夫人》雲:“傷心不獨漢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見穆王三日哭,重璧臺前傷盛姬。又不見泰陵一掬淚,馬嵬坡下念貴妃。縱令妍姿豔質化為土,此恨長在無銷期。”但那種“遺世而獨立”的悽清,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遠非楊貴妃的豔俗可比。



  李夫人出身於倡家,即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李延年是李夫人的哥哥,因犯法而被處腐刑,在宮中從事養狗的工作。後因善歌受到皇帝喜愛。漢書記載: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獻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武帝聽了後嘆息說:“好歌!但世上真有這樣的絕色佳人嗎?”平陽公主告訴他說,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一位佳人。於是武帝便召見延年的妹妹,果真“妙麗善舞”,李氏被武帝立為夫人。


歷史秘密


因為李夫人深知以色侍君,色衰愛弛。武帝沒有見過她生病後的樣子,那麼她留在武帝心裡的就永遠是之前年輕貌美的容顏,這樣在他死後,武帝才會思念她,才會善待她的家人。

比如後期抗擊匈奴的大將軍李廣利就是她的哥哥。(當然最後兵敗投降匈奴,此是後話)


梧桐


我不知道稱李夫人為史上最聰明的女子的說法緣何而來。李夫人傾國傾城,多才多藝是真的。漢武帝劉徹寵愛過的幾個女人只有李夫人恩寵未減,其他陳阿嬌、衛子夫、鉤戈夫人或貶或死。我覺得李夫人只是運氣比陳阿嬌們好一點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