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冷戰結束後,隨著蘇聯東歐集團(蘇東集團)的瓦解,在歐亞大陸的版圖中出現了20多個新興的主權國,然而它們當中,卻並非所有的國家都心甘情願地想要獨立。就歐洲而論,這種類型的國家有兩個,即中歐的捷克、東南歐的塞爾維亞。那麼,這兩個國家是如何走向獨立的?它們的生存狀況又如何?

捷克屬於中歐國家,與德國、斯洛伐克、奧地利、波蘭等國接壤,面積約7.9萬平方公里,由波西米亞、摩拉維亞和西里西亞三部分組成,首都為布拉格。捷克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總人口約為1064萬,其中捷克族約佔90%,主要信仰天主教。捷克屬於發達國家,人均GDP高達2.3萬美元,人類發展指數很高,在中東歐國家中名列前茅。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捷克首都布拉格美景

​捷克歷史悠久,早在5-6世紀時,斯拉夫人便遷居到捷克、斯洛伐克兩地,並從623年起,陸續建立起薩摩公國等政權。大摩拉維亞帝國時期(約818-906年),捷克的勢力最為強盛,疆域除本土外,還包括今天的斯洛伐克及波蘭南部。大摩拉維亞帝國滅亡後,捷克公國取而代之,並在12世紀後半葉發展成為波西米亞王國。1620年,波西米亞王國被哈布斯堡王朝吞併,此後300年間,捷克一直接受奧地利的統治。

1918年,盛極一時的奧匈帝國瓦解,捷克與斯洛伐克兩大民族聚居區聯合獨立,組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簡稱捷斯)。二戰期間,德國佔領捷斯,將其分割為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斯洛伐克國兩個傀儡政權(此舉被視作斯洛伐克獨立的“先聲”)。1945年,捷斯全境在蘇軍的幫助下獲得解放,兩地隨即又合併為一國,並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捷克斯洛伐克本是一國,1992年分裂

​1989年,捷斯共產黨政權終結,新政權隨即在政治、經濟等領域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在改革過程中,兩個民族之間產生了巨大的利益糾紛,深受“傷害”的斯族對此甚為不滿,並觸發了聲勢浩大的爭取獨立運動。在雙方分歧無法彌合的情況下,1992年11月23日,捷斯議會通過聯邦解體法案。翌年元旦,斯洛伐克正式宣佈獨立,隨即捷克也被迫宣佈獨立。

塞爾維亞是東南歐內陸國家,位於巴爾幹半島中部,與克羅地亞、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黑山、波黑、阿爾巴尼亞、北馬其頓等8國接壤,國土總面積為8.8萬平方公里(含科索沃),首都為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是個多民族國家,總人口約為885萬,其中塞爾維亞人佔比超過2/3,阿爾巴尼亞人佔比超過18%。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

​塞爾維亞是個命運多舛的國家,早在9世紀時,便建立起塞爾維亞王國,並在14世紀中葉達到勢力的巔峰。塞爾維亞人的強勢崛起引起奧斯曼帝國的恐慌,後者不遺餘力地削弱它,並通過1399年的科索沃戰役將其擊潰。到15世紀末,奧斯曼帝國已完全征服了塞爾維亞,並統治該地長達5個世紀。在此期間,大批塞爾維亞人被驅逐出發源地-科索沃,導致阿爾巴尼亞人乘虛而入,併為後來的科索沃獨立運動埋下伏筆。

經過1804年、1815年兩次革命,塞爾維亞獲得高度自治權,並在沙俄的“協助”下,於1878年獲得獨立。1918年,塞爾維亞聯合先前已經獨立的黑山,以及先前被奧匈帝國統治的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等地區,組建起聯合王國,並在1929年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二戰期間,南斯拉夫大部分地區遭到軸心國的瓜分,只有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組建起傀儡政權。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前南斯拉夫地區

​1945年,鐵托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驅逐侵略軍,並將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斯尼亞、黑山、馬其頓整合在一起,組建起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南聯邦)。南聯邦存在46年時間,因為各民族內部矛盾甚深,導致南共政權終結後,各個加盟共和國紛紛宣佈獨立,唯有塞爾維亞與黑山依然聯合在一起,並在1992年組建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簡稱南聯盟)。

歐洲兩個被迫獨立的國家,一個經濟很發達,另一個則仍陷入分裂中

塞爾維亞與科索沃地圖

​2003年,南聯盟改名為塞爾維亞和黑山,並約定在2006年舉行全民公投再定聯盟前途。結果,黑山按照全民公投的結果,在2006年6月3日宣佈獨立,聯盟就此解體。2天后,塞爾維亞也被迫宣佈獨立。如今,塞爾維亞處在進一步分裂當中,科索沃地區在事實上已經成為獨立國家,並得到包括美、英、法、德等在內的108個國家的外交承認,塞爾維亞若想收回科索沃,重新實現統一,基本上已無可能。

史料來源:《列國志:捷克》、《列國志:塞爾維亞和黑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