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敦煌壁畫上端莊的菩薩,為何衣著如此“前衛”?

孤單的飛11


看到這個問題,我很早就想來回答,但一直沒有時間組織語言。趁著週末,我來談談我的觀點。

在我國老百姓的印象中,菩薩一般都是衣著端莊、溫靜慈祥、不惹塵俗的。尤其自從86版《西遊記》播出後,對劇中的觀音菩薩記憶深刻,是大多數人心中菩薩的“標準形象”。



但在甘肅敦煌莫高窟壁畫中,衣著少、裸露多、服飾中甚至有現代流行元素的菩薩確實還挺多。



我們要知道千百年前繪製的菩薩為何衣著如此前衛?我們可以從如下幾點去探討。

瞭解“佛”和“菩薩”。

佛教徒稱修行圓滿的人為佛。佛是梵語“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著”,是佛教對其教主釋迦摩尼的尊稱。但因佛教認為時間是無始無終的,空間是無邊無際的,於是便有了無數的佛。

菩薩,佛教指修行到了地位僅次於佛的人。菩薩是梵文“菩提薩捶”的簡稱,“菩提”意譯為“覺悟”,“薩捶”意譯為“有情”,或“發大心願的人”,原是釋迦摩尼未成佛時的稱號。

後來,佛經中出現了眾多被稱為與佛共弘佛法教化的菩薩,後被泛指印度宣揚佛法、建宗立教的高僧為菩薩,如馬鳴菩薩、觀音菩薩、龍樹菩薩等等,都是輔助釋迦摩尼或其他佛“弘揚教化”的。

其中在中土大家熟悉的有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等。



正規的菩薩造型與佛的造型一樣,是要注意相好、量度、手印和服飾的。

佛要端正肅穆、單純樸實。菩薩則柔麗慈祥、華美莊重、頭戴寶冠、身披瓔絡、,臂貫環釧,肩搭飄帶,腰束長裙,多為美女型,特別以大家熟悉的觀音菩薩最為柔麗,姿態有立有坐。手印多作說法印,或持有一定的法物。如觀音手持蓮花提寶瓶,文殊手持經卷,普賢手持如意,彌勒手持寶塔等。

莫高窟第57窟建於初唐時期,有一個動聽的名字:“美人窟”。在洞窟南壁,一位面容清秀、長眉細目的菩薩聘婷而立。菩薩身著“單肩吊帶”,瓔珞覆身,裸露的雙臂上還纏繞著透明披帛。

在同屬敦煌石窟群的東千佛洞,鑿於西夏時期的2號窟內,兩個密教中的菩薩裝扮得更為前衛:上身穿短袖緊身衣,下身著貼體短裙,上衣下裙間小腹袒露,腰間有配飾,腿部似有紋身連綿。



每個時期的人們審美觀有所不同。

聽到我這句話,可能很多朋友持懷疑態度,但事實存在,每個時期的人們審美觀確實有所不同。

如唐代的“以肥為美”。

“四大美人”之一楊玉環,唐朝的審美觀用在她身上最合適不過,只是楊玉環的胖不是真正的胖,而是微胖。

還有唐宮仕女圖中的宮女、妃子,都是體態豐盈,豐腴豐滿,就連《步輦圖》中的唐太宗李世民坐在步輦上,也顯示出這一特點。



唐代經濟發達,貴族喜歡穿著薄若蟬翼的紗衣展露自己的體態豐腴,以顯示其地位上的高貴,在婦女中間,已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那些畫中層層疊疊、薄若蟬翼的紗衣,同時也表明當時高超的紡織技藝。



敦煌莫高窟歷經許多朝代,在每個時期都有很多佛教徒在洞窟裡留下了不少佛像和壁畫。

唐代接著隋代之後,很重視對於佛教的整頓和利用。自然,敦煌莫高窟也存有大量唐朝時的佛教壁畫。

唐人與世界接軌,胡風盛行,所以思想開放,不懼暴露。唐宋女性衣裝,從畫作到實物,絕不保守,也不會為了“擠”而“擠”,說崇尚暴露,肯定算不上,但要說領口扎得緊緊的才是真實,也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因此,覺得敦煌壁畫中菩薩服飾另類前衛,其實是對傳統的審美認識有偏差。

人們對古代傳統文化的認識多停留在明清兩代。

明朝國力強盛,拜“道教”為國教,佛教在當時沒那麼興盛;而清朝封關閉國,自然沒有接受到多少的外來文化。

中原文化璀璨瑰麗,在發展的過程中,吸取周邊文化精髓,形成了豐富多樣,獨具特色的文化內容。

在中原文化發展過程中,由於人類遷徙,戰爭,經濟交流等活動因素的頻繁影響,導致了中原文化不斷與異地文化交流融合,從而形成了相對不甚明顯的文化特徵。但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和主幹,它的歷史特徵又是不可磨滅的。

中國悠悠五千年的歷史不全是傳統保守,也曾有過唐代這樣的開放時期。

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重要節點。在印度,菩薩不著上衣,用瓔珞和飄帶進行裝飾。

佛教進入中國以後,覺得不穿上衣不好,便用很寬的飄帶和僧祇支遮蔽身體。

在第57窟中,“美人菩薩”身著的“單肩吊帶”就是掛左肩、繞右腋的僧祇支。

加上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的交匯帶,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較小,受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較大,女性也更加開放自由,這樣的社會現實在壁畫的形象上也有所投射。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

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瞭解敦煌菩薩壁畫的“另類”,也是在瞭解中國傳統文化。敦煌莫高窟壁畫,是珍貴的歷史遺存,是用畫筆記錄的歷史,是諸多社會現象的形象記錄。


鳴金不收兵


菩薩的衣服確實前衛,在我們看來。這與當時的自然環境與思想文化有關。

菩薩原型來自古印度,那裡氣候炎熱,人們的服飾本來就是暴露很多,有些上身就是一些布片或者裸露。

那些壁畫是大師高僧等所刻,在我們國家歷史上,隋唐是一個包容開放容納的時代,當然也接受了佛菩薩的服飾特色。

佛菩薩的形象以及場景,來自佛經,很多壁畫是在還原佛經裡的原文描寫,比如《法華經》描寫觀音菩薩應以比丘、比丘尼……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這也是為什麼觀世音菩薩可男可女,有那麼多形象的原因。如果觀音菩薩以貴婦人的形象去度人,那麼她就是一個儀容高貴,穿綾羅綢緞,戴珠寶瓔珞的美女形象;如果她以乞丐的形象去度人,那麼可能就是衣不遮體,醜陋下賤的街頭盲流……



還有,印度沒有穿鞋的習慣,我們見到的佛菩薩也都是不穿鞋子的,可是唐朝是穿鞋的對吧?那些刻壁畫的藝術大師,並沒有給佛菩薩們穿上鞋子。還是尊重了原來的服飾習慣。


端莊大氣和暴露並不矛盾。我們看人家穿得少,認為是不得體,可是看看非洲原始部落,在當地人看來,哪有不得體或者暴露這一說法。我們說的暴露,是因為我們的環境,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角度,著相了。跳水運動員,體操運動員,……她們穿的也不多,但是我們從來不認為她們比賽的衣服前衛哪。

西北民族受儒家思想影響比較少,很多服飾民俗開放自由,唐朝又有那麼多美麗高貴的絲織品,給菩薩那樣的打扮,恰恰是敬畏和尊重。

心裡有色,才有前衛呀,心不動,萬物皆不色不前衛。


民俗村冬至水餃夏至面


敦煌壁畫人物像衣著前衛,反應了大唐的氣象。

經濟發達,統治者有氣度和文化自信。

頻繁的文化交流,必然會對包括服飾在內的生活產生影響。

唐朝中西交流頻繁的情況下產生的,唐朝女性的服裝在這個時期與別的時期大不相同,展現出了異樣的風采。

唐代女子的服裝發生了很大改變。

這些改變裡有著取悅男子的成分,但這其中也包含著女子大膽開放的想法和對美的執著。

女性男裝、打馬球蔚然成風,男女之間的等級差異彷彿不再那麼難以跨越。

人們在前代襦裙上加了半臂和披帛,更流行的是齊胸襦裙,因為它使人顯得飄逸。

不僅敦煌壁畫,唐代出土的仕女俑以及周昉的《簪花仕女圖》都很好的表現了女子喜好齊胸襦裙這一時代特徵。

唐朝經濟發展的繁榮,吸引外來人士的動力,經濟、文化、服飾交流頻繁。

唐朝繁榮時期統治者實行一種較為開明的政策,如果統治者抱殘守缺,就不會在服裝上產生如此大的變化。

加上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的交匯帶,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較小,受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較大,女性也更加開放自由,這樣的社會現實在壁畫的形象上也有所投射。

所以,敦煌壁畫菩薩衣著“前衛”有其時代特徵和地域因素。

即便是菩薩衣著前衛,但仍然端莊和聖潔。

總之,服裝款式產生於時代,並且反映出時代。

 

 





春風依醉


敦煌是佛教傳入東方後生根發芽的第一站,與來自東方的孔老二儒家學說在此交匯。

西晉時高僧竺法護及其弟子在敦煌翻譯佛經,傳播教義。其後樂尊和尚在約公元336年,南北朝前秦時期來到這裡,首開石窟,敦煌莫高窟從此誕生。敦煌莫高窟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元代開始沒落。

敦煌佛教洞窟壁畫中,相當多的菩薩身穿薄如蟬翼的短袖露臍紗衣,比現在前衛時尚穿著還前衛。

下面來討論為什麼壁畫菩薩穿著如此前衛。

主流說法佛教是西漢末年古印度傳入中國。古印度的菩薩,衣著暴露,裝飾瓔珞和飄帶。敦煌的壁畫菩薩,傳承延續了古印度菩薩的風格。

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的交匯地帶,受孔老二文化影響較小,受北方,西北方遊牧民族文化影響較大,女性更加自由開放。

中國五千年曆史不全是保守懦弱。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都沒被孔老二學說佔領,特別是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突出的開放時期,而敦煌壁畫的高峰正好是隋唐時期,前衛的壁畫菩薩出現成為必然。


另類解說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疑惑,為什麼佛教中以慈悲端莊的菩薩會在敦煌壁畫中身穿薄若蟬翼的紗衣,只用飄帶遮身?

去過敦煌的人應該能知道在莫高窟地57號南壁上有這樣一幅畫面:一位面目清秀,婀娜多姿的菩薩翩然而動,身上只用單肩吊帶,裹上寬大的絲巾,而其他窟也多是這樣的壁畫,因此莫高窟也有另一個名字——”美人窟“

關於題目的疑惑,菩薩怎麼如此前衛其實是對佛教的誤解和文化的不瞭解。

其一、中國2000年時間絕大多數在儒家文化的統治下,而儒家文化在宋朝理學和明清畸形發展後已經眼中改變人們的審美和思想。

但是莫高窟的敦煌壁畫是在唐朝製作,當時的中國以開放包容為發展主題,很多女性是能直接外出、並直接袒露胳膊等大部分的,對比中國現在應該差不了太多。敦煌壁畫的菩薩自然受到文化影響呈現”前衛“的姿態。

其二、敦煌壁畫的菩薩像其實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重要轉折,在印度菩薩是不穿上衣的,但傳入中國當然得入鄉隨俗,於是唐朝就用寬絲帶、薄紗衣裹身,單肩吊帶也不用奇怪了。

其三,敦煌地理位置。

敦煌在中原的文化輻射影響最邊緣,很多中原文化、觀念的影響是很低的,與西域那邊的文化反而契合的更多。

所以說敦煌的菩薩雖然顯得前衛,其實也是正統的大乘佛教,希望後人不要誤解讀了。


禪雲的故事之家


最早知道菩薩是在《西遊記》當中的觀音菩薩,頭戴白紗,一身潔白長服,端莊,淡雅樸素,不惹塵俗,原以為菩薩都是如此,我想這是大多數人心中的慣性想法,但在敦煌壁畫中衣著少、裸露多、服飾中甚至有當下流行元素的菩薩不在少數。緊身短袖、露臍裙、薄若蟬翼的紗衣如此前衛的衣服為何會出現在千百年前?


這其實是人們對傳統認識偏差的問題,人們對古代服飾的認識多停留在明清兩代,如《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的衣服就是以明朝的衣著為基礎,而明朝的衣服大多仿製唐宋,那麼《西遊記》中觀音菩薩的衣著又為什麼和唐朝的區別這麼大呢?


中國是一個傳承悠久的歷史文化古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傳承的文化多種多樣,不全是保守的,如唐朝這樣開元的時代,唐代社會開放自由,經濟發達,貴族穿著講究,壁畫中層層疊疊、薄若蟬翼的紗衣,正是當時高超紡織技藝的反映,且敦煌地處中原與西域的交匯帶,受到儒家文化影響較小,受北方少數民族文化影響較大,女性也更加開放自由。佛教從古印度傳入中國,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是重要節點。在印度,菩薩是不著上衣的,用瓔珞和飄帶進行裝飾。“佛教進入中國以後,人們覺得不穿上衣不好,便用很寬的飄帶和僧祇支遮蔽身體,所以敦煌莫高窟的菩薩衣著會讓人覺得“前衛”“潮流”。


照路


藝術是時代審美風潮的反映。唐代文化自信,本來就風氣開放,唐代時的敦煌佛像彩塑,無不體現出唐代以崇尚豐腴為美的審美思想特點,尤其是一些協侍菩薩,婀娜的身姿、微凸的小腹、圓潤的胸膛,讓人感受到一派“胸前如雪臉如花,盛唐菩薩賽嬌娃”的動人風情。


西安交大黎荔


不能說是前衛,只能說是,古代對於人體的部分外露,比現在開放!


婚姻世界之窗


敦煌菩薩其實是菩薩像的一個演變,裡面的菩薩都很多種。菩薩的畫像和塑像是由一個由男性變為女性的過程。這個衍變過程經歷了非男非女、男身女相、女身男相、完全女性化四個階段。這一衍變過程在敦煌石窟中留下了明顯的軌跡。


古神話傳承者


其實菩薩是男性啊。如果從男性角度來看。衣著就不是前衛了。只不過現在被影視劇誤導,大多數人認為菩薩是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