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之奇(1607—1662),明末抗清官員,潮州七賢之一。 字仲常,一字菽子,號正夫,別號若菽、玉溪子,自號三士道人,廣東揭陽人。

郭之奇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之奇(1607—1662),明末抗清官員,潮州七賢之一。

字仲常,一字菽子,號正夫,別號若菽、玉溪子,自號三士道人,廣東揭陽人。

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農曆八月十八日;卒於康熙元年;

乾隆四十年賜諡號“忠節”,入選《欽定盛朝殉節諸臣通諡錄》。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崇禎元年進士,歷任福建提學參議,詹事府詹事,南明時追隨桂王及永曆跋涉於粵桂南交一帶,抵抗清廷,累官至禮、兵二部尚書,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

康熙元年殉難,清乾隆時賜諡忠節。

著有《宛在堂詩文集》,文錄入《耆舊集》。

其詩共分十八集,為潮汕歷代存世詩作最多的詩人。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之奇的先世為福建莆田人。

入潮始祖先居海陽縣登雲都;至郭誠,號原興者始遷居揭陽縣城東關。

郭誠五傳而為郭之奇;兄弟共8人 ,之奇排行第二,嫡出。

乃父郭應試,字國徵,號首鴻,邑庠生,授州同知。其生平恂恂,閉門掃軌,人稱南極老人。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之奇先後娶妻6人,為林氏、周氏、張氏、陳氏、謝氏、侯氏。

生子4人,為天禎、天禔、天社、天禂,並生育8女,還有義子天祉。

郭之奇生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農曆八月十八日,從小聰穎過人,勤奮好學。

11歲(1618)時中秀才;

明天啟七年(1627)中舉人;

崇禎元年(1628)登進士,選翰林庶吉士。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1649)奉召至桂林,官禮部侍郎,轉禮部尚書。

永曆五年春抵欽州,奉拜東閣大學士,兼禮、兵二部尚書,隨桂王奔梧州。

時家人函信勸歸,之奇答書雲:“為綱常謀,雖有家義不能顧,……光復則掃壟有日,陸沉則望鄉無期。”

永曆八年春,晉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

八月,回廣東雷州巡視營兵,在馬鞍山下遭颶風,舟覆,妻兒5人身亡,之奇漂至一海島獲免。

永曆九年,會各營進軍高、雷。

永曆十三年,清軍入滇,之奇從桂王走交趾,自此轉徙靡定,或藏匿山谷,或荒山結廬,雨宿風餐,幾歷糧食不繼、風濤瘴氛與虎狼之險。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永曆十五年八月,為交趾韋永福誘捕,獻給清廷,押解廣西桂林。途中,之奇作紀事詩二首,其一曰:

十載艱虞為主恩,居夷避世兩堪論。一時平地氛塵滿,幾疊幽山霧雨翻。

曉澗哀泉添熱血,暮煙衰草送歸魂。到頭苦節今方盡,莫向秋風灑淚痕。

其二曰:

成仁取義憶前賢,異代同心幾自鞭。血比萇弘新化碧,魂依望帝合為鵑。

曾無寸尺酬高厚,惟有孤丹照簡編。萬卷詩書隨一炬,千秋霜管俟他年。

至桂林,叛將李棲鳳等勸之奇降清,均被嚴詞斥責,堅決拒絕。

永曆十六年(1662)八月十九日,郭之奇在桂林被殺,就義時慷慨從容,面無改色。

其子天禔扶櫬歸裡,葬於藤吊嶺石澗坑。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頒諭,謂崇禎末年殉難諸人,“茹苦相隨,捨生取義,各忠所事,較文天祥、陸秀夫實無以異”,稱譽“大學士郭之奇跋涉閩粵滇黔,往來數萬裡……始終不屈,從容就義,洵為一代之完人也”,特“賜諡忠節,頒定勝朝殉節錄,載入史冊,通諭中外知之”。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太史第,位於揭陽榕城東門直街北側,佔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四周小溪環繞,東連東內城河,西連雙峰寺前河通馬山滘,西北接陳泰興河。

主體建築坐落於蓮花芯,坐北朝南,總體為“百鳥朝凰”,牆基全部墊石條,牆體用青灰磚砌成,整座建築均用木柱支架屋頂,主體建築為硬山頂。

難得的是後廳左右兩根石柱上留有郭之奇親筆手書的對聯:

“尊聞行知自是高明廣大,正道修理何須勝利急功”。

太史第官廳左右各有兩條火巷,前面為陽埕,陽埕南面原為蓮花芯池,池對面為麒麟照壁,官廳後面為後包;後座建有阿婆廳及配套建築。

新中國成立後,蓮花芯池被填埋建成一幢二層樓,麒麟照壁因建設東門學校也被毀掉。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氏“學博才富”,“沉酣載籍,以成一家之言,尤邃於聲律”;著述甚多。

郭之奇詩《宛在堂中即事》二十首:

【一】

丘壑方求位置,煙霞遂結居諸。

莫雲此日關閉,茅徑今朝手鋤。

【二】

有意林泉自得,忘機魚鳥相和。

八千里外藏跡,一夕堂中嘯歌。

【三】

回首風塵暫息,考盤寤寐相甘。

試看雲物如昨,始信勞人太憨。

【四】

東山隨地堪作,人境結廬未喧。

苔徑孤宜折屐,荊籬自至高軒。

【五】

數捲圖書作主,三春花鳥為鄰。

其餘無復長物,此內況容俗人?

【六】

在水之中構室,開窗於此高眠。

何知漢與魏晉,自謂無憂葛天。

【七】

千林秋色回薄,四壁寒聲悄然。

晨起登樓遠眺,蒼蒼滿目飛煙。

【八】

寒月空庭夜影,落梅滿砌霜華。

嶺南白雪稀少,欲問陽春此花。

【九】

秦地漁津日杳,漆園蝶夢時生。

非關與世殊俗,聊亦從吾素盟。

【十】

盆花次第依令,園果後先得時。

物物深情可見,年年好景須思。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十一】

曉樹臨風驟舞,昏潮帶月潛來。

忘言獨對終日,靜掩柴扉不開。

【十二】

酒熟惟思座上,花開移置階前。

有時少長鹹集,幾度幽人未眠。

【十三】

日落榕蔭翠匝,風搖蘭徑芳微。

夢蝴枕上初覺,啼鳥枝頭未歸。

【十四】

雨過忽變芳草,潮退時翻落花。

清景當前屢易,浮生此際何涯?

【十五】

習靜因知得力,逃禪本覺無心。

朔望一變潮汐,今古隨流淺深。

【十六】

髀肉經時易滿,劍光每夜難韜。

獨慚紙上青汗,空付床頭白醪。

【十七】

執戟多年倦客,步兵累歲閒身。

草玄獨俟知己,眼白相看世人。

【十八】

何須問眾清濁,且自觀心逸勞。

在我應從古制,於人何讓時豪。

【十九】

屈指粵東名叢,曲江南海瑤山。

斯文未喪今日,後死誰人可班?

【二十】

一往情深誦讀,半生樂事詩書。

承明著作還彼,百代風騷待餘。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氏宗祠

郭氏宗祠也叫東門郭厝祠,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區中山街道東門社區東門直街馬山窖橋東側,是潮汕郭姓共有祠堂,始建於明末。

主體建築坐西南朝東北,面闊15.5米,進深46米,為三進廳二天井格局,硬山頂,面闊三間,抬梁和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樑架的駝墩、瓜柱的雕刻線條雄健明快。該祠為榕城現存明代祠堂中較大的一座,且主體建築保存較完好。

別人的11歲已經秀才了,而後官拜大學士!你的11歲在幹嘛呢?

郭之奇取義成仁、忠肝義膽的作為,知道今天仍為世人所推崇;

潮州市區太平路廣源街口的“盛世元凱坊”,是為郭之奇等“戊辰八賢”(即“潮州後八賢”)而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