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煙濰公路是山東半島地區的一條交通要道,尤其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地位頗高。當時在山東省內有兩條知名的道路,鐵路為膠濟、公路即煙濰,這兩條道路是青島、煙臺兩大港口與經濟腹地聯繫的紐帶,重要性不言而喻。

與膠濟鐵路相比,煙濰公路修建稍晚,始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煙濰公路,顧名思義,連接在煙臺和濰縣之間。根據山東省交通史志資料記載,該公路東起煙臺,經福山、蓬萊、黃縣、龍口、掖縣、昌邑,西止濰縣,全長達到276公里。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配圖均為老濰縣東關周邊場景)

當時的濰縣,比現在的濰城要大的多,史料中說的煙濰公路西止濰縣,到底是以哪裡為終點呢?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查詢濰坊史料可知,當時煙濰公路的終點設在濰縣東關。《奎文區志》中記載到:“1922年1月,煙濰公路通車。濰縣汽車站設東關遊麟門(東北門)外,有汽車12部,為山東省內最早的汽車路之一。”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過去的濰縣城垣包括兩部分,一部分在白浪河西,一部分在河東。河東的部分就是東關,環繞東關共有7座城門,“西曰慶城、曰通濟、西北目耀武、西南曰奎文、南曰鳴鳳,東曰升曦、遊鱗(麟)。”(《濰縣誌稿》)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從地圖上看,遊麟門大致在東關的東北方向,按照現在的濰坊市區道路名稱,就是在福壽東街上,如今的福壽東街附近,雖然已經不見遊麟門的蹤跡,但有個小區,仍以遊麟命名。並且在福壽東街與白浪河的交匯處,還保留了一座東關古炮臺遺蹟,南面不遠處還有東關通濟門的舊址,多少可以讓人聯想到當年遊麟門的模樣。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因為有城門洞的關係,大型汽車進城並不方便,而遊麟門又位於濰縣通往昌邑的道路上,煙濰公路汽車站設在遊麟門外,也在情理之中。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如果退回上世紀二十年代的話,在遊麟門車站買一張車票,乘坐前往煙臺的汽車,就會從城門樓旁邊出發,一路向東,經過寒亭、王耨、昌邑、新河、灰埠、沙河、神堂、掖縣、平裡店、朱橋、磁口、黃山館、龍口、黃縣、欒家口、蓬萊、劉家溝、解宋營、平暢河、八角口、崗嵛、永福園到達煙臺。

組圖:上世紀初修建的煙濰公路,終點在老濰縣東關附近

受限於當時的道路狀況和汽車速度,全程下來大概需要6-8個小時。其中過河是一個容易耽誤時間的環節,煙濰公路經過的河流眾多,如濰河、膠萊河等,根據記載,公路經過寬淺河流均採用漫水橋、路,在夾河、膠萊河、濰河等地採用渡口或冬修夏拆的木便橋與浮橋,遇到雨多水大的時候,過河就要耗些時間了。

到了後來,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公路經過市區就顯得不太方便,因此大多采用外環繞城的方式,如今的煙濰公路,雖然已經不再經過遊麟門附近,但兩者的歷史已經緊密融合,難以分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