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懂,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情的語言。

懂,是歲月裡的一抹感動,是生命裡的一絲溫情,是靈魂深處的共鳴。

懂,比愛更重要。愛一個人,不一定懂。可是懂你的人,無需多說,只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聲問候,便是含情脈脈,愛意滿滿。

因為相知,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然而,這世間哪裡有那麼多的花好月圓,哪裡有那麼多惺惺相惜的懂得?

千封情書,一生遺憾。沈從文用他的一生痴戀告訴我們: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0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提起沈從文,我們總會想起這句動人的情話: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沈從文愛上的那個人,便是名門閨秀張兆和。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總是令人羨慕。

彼時,20歲的沈從文,還是北漂的文學青年。雖然,他也陸續發表了一些作品,但是生活依然拮据。

後來,《晨報副刊》新任主編徐志摩賞識他的才華,大量刊發他的文章,才使他有了較為穩定的一點稿費收入,解了燃眉之急。

在徐志摩的推薦下,沈從文結識了朱湘、劉夢葦、僥孟侃等抒情詩人,又被胡適聘請為上海中國公學的教師。

作為老師,沈從文卻不可救藥地愛上了自己的學生張兆和。有的人,一旦愛了,便會卑微到塵埃裡。愛,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沈從文開始一封接著一封地給張兆和寫情書:

三三,莫生我的氣,許我在夢裡,用嘴吻你的腳。我的自卑,是覺得如一個奴隸蹲下用嘴接近你的腳,也近於十分褻瀆了你的美麗。

沈從文的愛,近乎卑微。他瘋狂地表達著自己的思慕與愛戀。而張兆和,一封信也沒回。

苦悶的沈從文找胡適來做媒,一向喜歡做媒人的胡適看沈從文如此痴情,便欣然答應了。他找到張兆和說:“我知道沈從文很頑固地愛你。”

張兆和脫口而出:“我非常頑固地不愛他!”

胡適見張兆和如此堅決,便開始勸說沈從文:“這個女子不能瞭解你,更不能瞭解你的愛,你錯用情了。”

然而,沈從文並未就此放棄。他走到哪裡,情書就寫到哪裡。在沈從文鍥而不捨的追求下,張兆和終於動了心,她說:“自己到如此地步,還處處為人著想,我雖不覺得他可愛,但這一片心腸總是可憐可敬的了。”

張兆和用一個“允”字,來回應寫了四年情書的沈從文。1933年9月9日,沈從文與張兆和在北平的中央公園舉行了婚禮。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02 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沈從文身上有文人的浪漫氣質,他一直覺得他們的愛情是純粹的,不染世俗煙火的。結婚時,他甚至沒有要張家的嫁妝。

當轟轟烈烈的愛情,變成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沈從文和張兆和都不知該如何面對。

沈從文不理解張兆和的理智與現實,他覺得她不夠愛他。張兆和不理解沈從文喜歡收藏古董的愛好,她覺得他是打腫臉充胖子。

他們婚姻中的首次危機出現在北平淪陷後。沈從文一路南逃,而張兆和帶著孩子留在北平,不肯南下。兩個人依然保持通信,但寫得不再是情意綿綿,而是無休止的爭執。

戰火紛飛中,有什麼比一家人團聚更讓人覺得溫暖?沈從文在信中質問張兆和:“你到底是愛我給你寫的信,還是愛我這個人?”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婚姻的裂痕,隨著時間的腐蝕,越來越大。

對婚姻失望的沈從文,曾移情別戀。1946年,沈從文為了紀念與張兆和結婚13週年紀念日,特意寫了《主婦》一書,更多的是對張兆和的懺悔,在書中他也表明:“和自己的弱點而戰,我戰爭了十年。”

沈從文愛張兆和嗎?我相信他是愛她的。短短的一生,他為她寫了一千多封情書。他對她說:“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但是他卻不曾理解,張兆和要的只是充滿煙火氣的溫馨的家庭生活。

張兆和愛沈從文嗎?我相信她亦是愛他的,不然怎會在最美好的年齡嫁給他?只是她也不曾真正懂得作為文人的沈從文,天生愛浪漫,他內心真正想要的是相知相伴,相互懂得的靈魂伴侶。

沈從文和張兆和之間是真愛嗎?我想是的。只是他們彼此沒有了解對方,沒有讀懂對方

。終其一生,他們深愛著彼此,卻一直堅持做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張允和在《從第一封信到底一封信》裡提到:

1969年,沈從文下放前夕,站在亂糟糟的房間裡,他從鼓鼓囊囊的口袋中掏出一封皺頭皺腦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對我說:“這是三姐給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舉起來,面色十分羞澀而溫柔——接著就吸溜吸溜地哭起來,快七十歲的老頭兒哭得像個小孩子又傷心又快樂。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這一等,便是一生。

每個人都有一場愛戀,用心也用情,感動也感傷。我把最炙熱的感情藏在那裡。你若懂我,該有多好。

03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沈從文和張兆和的矛盾更加激化。沈從文依然堅持舊觀念,他的文章也開始收到批判。而張兆和卻走在了時代的最前沿,還做了《人民文學》的編輯。

此時的沈從文孤獨落寞,卻沒有一個人懂他,包括他最愛的妻子張兆和。沈從文瘋了,竟也沒有人去看望他,因為別人不理解他為什麼會得抑鬱症?

1988年5月10日,一代才子沈從文,從病痛中解脫了,他離開這個沒有人懂他的世界。

沈從文走了之後,張兆和開始整理沈從文的信件和文字,編成《從文家書》。七年後張兆和整理完沈從文生前的文稿後,她寫道:

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過去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過去不明白的,現在明白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你走了之後才開始慢慢懂你,才知道原來我是那麼的愛你!

可是後悔真的已經晚了,再愛的愛情當一個人不在時,另一個人再後悔也是枉然。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張愛玲曾說:

“生在這世上,沒有哪一種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縱使才子佳人,美好的愛情,有了浪漫的開始,卻是遺憾的結局。

這世間的愛情,往往因為有了遺憾而顯得分外悽美。如果每個人的愛情裡,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花些時間和心思去經營,也許世上便沒有那麼多遺憾的愛了。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寫道:少年時我們追求激情,成熟後卻迷戀平庸,在我們尋找,傷害,背離之後,還能一如既往地相信愛情,這是一種勇氣。

相信愛情,需要勇氣。願這樣的勇氣裡,多一份理解和懂得,少一些悔恨和遺憾。

沈從文:一生痴戀,愛上一個不懂你的人是怎樣的遺憾?

作者:茶詩花,安般蘭若簽約作者。鄭州市作協會員。熱愛文字的小女子一枚,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字。左手人間煙火,右手讀書品茶。相信在文字的世界裡,我們終將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