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幸福的事
戒尺是什麼?
狹隘地理解,或者說直白地講,就是體罰學生的木板。其實,我覺得“戒尺”可從“戒”和“尺”兩個方面來解讀:
戒:懲戒,懲罰之意,但“罰”並非目的;尺:尺度,標準之意,也就是規矩。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戒尺”是以“戒”為手段,達到“尺”的目的!
現如今,師生關係複雜,當老師的輕不得、重不得,左右為難,步履維艱。
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到底意欲何為?
是想賦予老師什麼樣的權利?體罰孩子的權利嗎?
老師敢嗎?恐怕大多數、甚至是絕大多數老師是不敢的。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的想法是:
支持!支持“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另外,我的建議是:
1、國家給予老師權力,並保護老師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明確給予老師懲戒權。在教學孩子的過程中,老師通過一定的手段,對孩子的行為進行約束,是應該的,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必須的。教育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對於“熊孩子”,有時候光動嘴皮是不行,適當的體罰往往更有效果。就像成人的世界裡,違反交通規則,比如:亂用遠光燈。僅僅考交警進行口頭說教,或者是罰款,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據媒體報道,某國對亂用遠光燈的駕駛員,有鞭抽之罰。來源是否真實,這裡不去探究。不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一頓鞭打之後,肯定是刻骨銘心,也肯定會心有餘悸的。
2、學校給予老師支持,並約束老師
學校作為老師工作的場所,應公開支持老師。當然,凡事皆有一個度,過猶不及嘛。並在實際的操作中,形成一套制度,老師照章辦事,學校隨時監控老師的懲戒行為。一所好的學校,學生、家長、老師認可,引以為傲的學校,一定是上下一心的。學校的工作,其實老師是最核心的一環,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和親歷者。所以,支持老師工作,並給予約束。
不能為了懲戒而懲戒。正如“戒尺”,“戒”只是手段,而“尺”才是目的。
3、家長給予老師理解,幷包容老師
當父母一定要明白:孩子永遠是自己的。老師本來可以不去“招惹”孩子的。你孩子是金榜題名,還是名落孫山,真得對老師的影響沒有多大的,甚至可以說沒有影響。所以,在老師管教的過程中,要包容老師。不要稍有“風吹草動”就跟“天塌下來似的”。今天,你的孩子,你自己不捨得“碰”,老師不能“碰”,那麼會有一天,你的孩子會被“碰”的“體無完膚”。所以,給老師以理解,多包容老師。與老師一起,管教孩子。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未來會面對什麼,唯一能做得的就是:讓孩子在成長階段,受到管教,那怕是一點體罰,讓孩子們在正確的道路上行走,而不是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最後,想對老師說:
不帶情緒地管教孩子,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榜樣。立戒尺,為孩子樹“方圓”!
我是“聽TA講”李老師,如果你喜歡和認同我的回答,歡迎關注、留言、轉發!聽TA講
這問題提的霸氣,我是非常同意這樣做。作為一個學生家長,個人認為老師要管要管的狠的話,那是太喜歡這孩子了,是恨鐵不成鋼的。我兒子上學時,經常挨老師罰,我孩子學習老是在班裡前幾名的,在課下是老師的好幫手,經常幫老師解答問題,同學關係及其好,就是在上課老搗亂,不按時寫作業,給老師氣的沒法說沒法講,當大家面打他幾下,踹他幾腳,在功課上孩子也老被老師罰,我孩子也不生氣。現在憑著老師的管教和孩子的努力考上北京的大學,很爭氣的。
資深美女486
我小時候見過老師體罰同學,真的太傷人自尊了。初中同學被罰蹲馬步,太緊張了把屎拉在身上了,自己跑回家去換褲子。還有個矮個子同學,個子小,被老師拽著後領子轉圈圈。還有更多的同學被老師打耳光。到現在我都記得,太恐怖了。如果只是用戒尺打手心,那沒關係的,但有的老師發起狠來喪心病狂。
cicitania
小學,老師也大學剛畢業,特別喜歡體罰學生,扇耳光,罰站,還說某男生臉皮厚,讓他用小刀刮臉,把同學打吐,打流鼻血,有一次把一個男生打的傷到肝臟還是腎臟的,很嚴重,她被開除了。老師姓王,已經過去很多年了,依然是我的陰影
笑看江湖路777
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教育是什麼?也許許多人以為戒尺是教育的象徵、在中國戒尺在先生手上流傳幾千年、教出了許多的狀元才子、但縱觀華廈幾百年、興袁跌伏、泱泱大國幾多沉倫、水深火熱中能夠享受到戒尺教育的學子又有多少、不錯、教育是國之本、教育的好壞關係到國家的興衰榮辱、望子成龍父母之願、嚴師出高徒跡有所循、師之尊嚴也絕非是有無戒尺的問題、尊師重教才是教育的根本、但教育絕對不能全部照搬古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變革、教育符合國情接軌世界是完全應該的、現實生活中、學生最怕的很多不是父母而是老師、而學生最尊重的人也是老師、我不知大家所說的將戒尺歸還教室、將戒尺交還老師、是否真是該生產一批戒尺、還是指給矛老師懲罰學生的權利、相信是後者、老師是最瞭解學生的長短處的、因人施教、鼓之與嚴、師者尊之、學者謙之、老師根據學生的各種表現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懲罰、相信絕大多數的家長是會理解和支持的。
人生快樂李
當今社會將古時的戒尺交給教室,老師如何打得下去?學生可能會懼但家長不跟你拼了?現在的孩子在家父母尚不敢染指一二,今在外叫別人打自己孩子?對此,我只能表示“呵呵”。說實話,時代不同了,市場經濟下的社會,大家希望想獲得什麼都心知肚命,但不要丟掉道德。一個學校(教書育人)、一個醫院(治病救人),兩大良心工程,現在學校的現狀已被垢病久矣,如何改,試目以待,“一萬年太久”;而醫院,通過這次抗疫我們看到公立醫務人員還是最可愛的人,受到全社會的尊重。
儒此
對此您有何想法和建議?戒尺,是舊時塾師用來體罰學生的一塊木板。意在用適度打板子的方式戒勉、勸戒學生。今天讓“戒尺”迴歸教室,我認為是應該的,也是必要的。只是這“戒尺”應該是維護教室秩序的“戒罰尺度”,而非一塊木板。如果每個教室配備一塊統一的製作精美的板子,小學、中學、大學的戒尺還得有標準的尺寸。學生犯了錯分幾個等級?各打幾板?用多大的力度?公開打還是個別打?是老師決定打還是學生表決打?打左手還是打右手?教育部不下個文件“規範”打的程序和動作是很難執行的!如李四說打我比打張山重了,不公道。學生追求公平沒有錯。那就只好研製配發“戒尺機”,一室一臺,讓戒尺落下的力量可調可控。“戒尺”迴歸教室,是要給老師一個可以“戒罰”學生的“權威”,讓老師在“戒罰”之後,學生得到“戒勉”,家長“心悅誠服”。不能讓“戒尺”成為老師和學生、家長之間的一道“戒牆”。至於這個“戒尺”應該包含哪些“戒律”,得由老師和學生們“共同商定”。可以是一堂一制,師生共治。沒有必要一城一市一把“戒尺”。(這個問題可在學校裡討論,聽聽學生們的看法)。
人心厚道
早就該這樣了,孩子起蒙就是教師教育視老師超父母,而老師無戎尺怎懲無良學子,現在相當家長驕生慣養,動不動為孩子撐杆杆打罵告老師,造成調皮學生無人管,從小學開始必須制是對學生訓戒規定違者按規責罰,老師按規實施,違規超規將嚴格問責直至降薪降級別,該罰不罰也同樣受責,對中小學生必須重嚴教育,戒尺還學校還老師進課堂!
用戶3475717408
有些事是不可逆的。就像這件事那是不可能的。老師的地位之低賤,恐怕歷史上還沒有吧。經濟上貧窮,思想上的腐化,已經遠離了“靈魂工程師”範疇。為了金錢,為了權利不顧人格與尊嚴,什麼違法亂紀,拍馬溜鬚的損失正常人格的事都能做的出來。這樣的環境,怎能再拿起戒尺?!怎敢給他戒尺?!
minxx2020
問題本身是兩個核心問題。一是我們是否需要懲罰措施,二是怎樣的懲罰措施是好的。 先說結論,懲罰措施是必要的,不同類型的學生應該採取不同類型的懲罰。
無論是什麼樣的教育方法,都不是所有學生都適用的,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學生的情況可以大概分為上面四種。激勵型的學生往往喜歡被人誇讚。這一類的孩子從小就是被家長誇起來的。他們可能經受不住負面的評價。 對於成績好的激勵型學生。應當採取適當的謙虛教育。而對於成績不好的激勵型學生,我們也要以鼓勵為主,適當的批評。他們的心理接受能力可能比較差,批評強度太大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另一種類型是懲罰型的學生,這一類的學生從小就在嚴苛的家庭環境中生長。其實對於成績很好的學生,如果他是懲罰型的,也可以給他展示更為優秀的榜樣。這一類的學生往往有自卑心理。當他看到更優秀的榜樣時,他就會害怕自己被淘汰而更努力的學習。
對於成績不好的懲罰型的學生,可以採用適當的鞭笞,但同時也要注意其心理健康。
懲罰的本質實際上是破壞了需求。而用鞭子抽打是最低級的生理需求或安全需求,因為疼痛與我們的生存有關。稍微高級一點的,比如社交需求。激勵型的方案,比如說這次成績考得好,就帶你跟朋友們一起出去玩。懲罰型的方案,比如說你這次考的不好,那你就不能與你最好的朋友玩了。再高級的尊嚴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最好不要打擊。這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的心理健康。
懲罰和鼓勵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也要讓他知道什麼是錯的。對的問題有標準答案,但是錯的有各種各樣的不對。老師的意義就在於此,如果只是學習知識,上網課就夠了。老師存在的意義就是因材施教,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所犯的不同類型的錯誤給予指點。因此戒尺可以有,但是對誰用,如何用需要老師自己進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