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經典中醫概論—03

先天的精神魂魄

在學習理解古人的思想時,不要陷入到具體概念或者表述方法裡去,然後用邏輯來排列對比這些概念的不同。我們要小心不要被這些所限制。現在不少學院式的理論研究,都是在概念和表述方法上比較差異。

《黃帝內經》裡面有句話,“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有智慧的人,會從不同的觀點、概念和表述方法中去找背後那個相通的東西。

關於精氣神,在《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裡有一段話,講人的生命,以及人跟自然的關係。

原文是這樣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可以分成四段來看。第一段,講的是一切生命的開始。“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生命的源頭,來自天地賦予兩種不同的能量:德與氣。

第二段,人的生命,“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生命的根本是精。爸爸媽媽兩種不同的生命力合在一起,它產生了“神”。

人的生命是這麼來的。在傳統來說,人的生命不是簡單的物質組成,卵子和精子,它是有一個靈魂或者稱精神。這個觀點和印度的阿育韋達醫學是一致的,所有過去的傳統醫學都會重視這個部分。

比如現在做試管嬰兒,除了找到健康的卵子,讓它受精、著床。這些是有形的部分。有一個重要的部分是:媽媽母體的能量狀態和精神狀態,這是中醫最關注的部分。

還有一個,就是靈魂的部分。如果靈魂不能進入,或者靈魂呆不住,還是不能順利懷孕,即使懷孕,還會流產。這部分網上有資料大家可以找來看。

第三段,“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魂魄是什麼東西呢?我讀研究生的時候,論文就是專門研究這個部分的,當時查了很多東西方和古代的文獻,商周時代,“招魂復魄,是國之政事”,就像現在,各個國家都把“招商引資”作為基本國策。我們的文明從無形慢慢發展到了有形。

按現代的語言來說,比如當人睡著的時候,他的一些生理功能,比如呼吸、心跳、血壓,還能夠自動運轉,睡著之後,如果有人拿針扎你,身體本能會跳起來。還有,剛出生的小嬰兒,不用教他,就會吃奶。小動物自然就會抱住媽媽,或者跟著媽媽走。這些不需要經過腦袋思考,不經過意識,偏重於肉體部分的生物本能,是“魄”。

什麼是魂,比如,我們看到古代的一些故事,還有道家也這麼認為,如果一個人做夢,是他的魂出去遊蕩了。還有比如,你想念一個人,一直想,一直想,你的魂就不在你自己這裡了。再有,如果你有一個心愛的東西,特別喜歡它,你的魂也會繞在上面,不在自己身上。這就是魂縈夢牽,失魂落魄,都是魂魄不在自己身上了,這樣的人身體不會好。

這幾年我治過一些喜歡收古董的病人,比如說收藏玉器。我們知道,現在市面上很多古代的玉器真品,都是墓裡的陪葬品居多,陪葬品都是主人生前摯愛之物,隨身帶的。痛苦的時候也摸一摸,快樂的時候也摸一摸,臨死的時候也放不下。就變成了“神氣所注”,精神魂魄所依附的場所。有些古董帶有一些特定的信息。

過去在農村,有的小孩子身體很差,睡覺也不好,容易害怕,很瘦弱,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種原因是他的魄或魂不足,神氣聚不起來。有的是因為受到驚嚇,魂魄散開了。

什麼是神氣聚不起來?先舉個聚起來的例子,比如有的人好像能夠把大家聚起來,大家都願意靠近他,因為他有能量,能形成一箇中心,就好像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一樣,那首先是太陽有足夠的能量啊。有的人他沒有能量,容易被外界影響,東飄西飄,魂魄弱的小孩屬於這種情況。

怎麼聚?古書裡有“招魂復魄”的方法,比如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有祝由科,不過大陸版的這部分被刪除了。

再比如,中醫會用琥珀來治療神散的病人。

琥珀是松脂球的化石,蟲琥珀是蟲子被松脂包起來的化石,它有一個生命體被包在裡面,然後在地底下經過百千萬年形成的,它有一個生命體的信息在裡面,給這樣的孩子就會有用。本草綱目記載它有“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 “物象珀其內自有物命,入用神妙……有蜂、蟻、松枝者尤好。”

再舉個例子,在某些農村會有這樣的風俗,會做一件百家衣,找不同的人家,每家要一塊布片,合起來做一件衣服。懂的人,他知道要找好人家、善人家、有福的人家。因為過去有句話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善的人有福德。或者找健康的孩子穿過的衣服。

這個精神魂魄的部分,屬於意識之前的東西。很小的孩子、動物或者是蟲子或者是花草,他們的生命主要在這一層面運行。

後天的心智:志意思慮

第四段,“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如果說,前面的“精神魂魄”有點像心理學的“潛意識,種族意識,生命意識”,這一段就是顯意識了。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我們用來認知外界的東西是心;“心之所憶謂之意”,這是意向,或者回憶;

“意之所存謂之志”。持久而堅固的意向,需要實現的,會引導我們的生命力走向的,叫“志”。

比如說我喜歡一個東西,剛開始,這只是一個意。每天升起的意向是無數的,我喜歡這個,喜歡那個……飄起來的念頭,馬上就過去了,我們抓不住它,這就是“意”。

但是,我喜歡他,我抓住這個東西,哇,我太喜歡這個了——這個飄忽的“意”,就固化為“志”了。

古人重視立志。什麼叫立志?立志就是說你抓住了一個東西,把它牢牢地抓住了。有小的志和大的志,它會把你引到不同的方向。

在中醫來說,不同的“志”,它所帶給你的能量的運轉模式是不一樣的。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因思而遠慕謂之慮”。思考,如何實現;然後呢,思考的維度脫離當下,進入過去未來,他鄉遠方,這是“慮”。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假設某人喜歡吃漢堡包,這是“意”,他一定要每天都吃漢堡包,這就是一個小小的志向了。這就來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每天吃到漢堡包?我得去賺錢買漢堡包,或者乾脆開一家麥當勞,這就是“存變”的思。

然後,我跟誰合作?怎麼才能發展連鎖店?什麼時候上市?Location好不好?十年預期收益多少?“因思而遠慕”,這樣就一步步想得越來越遠,這就是人的後天的意識活動。

中醫裡面有一個說法叫“先天與後天”,“元神與識神”。剛才《黃帝內經》一段話裡,“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前面的部分“精神魂魄”,這個就是“先天”。

任物之心後面的“志意思慮”,就是後天。所謂“先天”就是人的生命還沒有被意識所影響、干擾。比如一個三個月的小孩,餓了就吃奶,他不會想要加點牛奶、弄點咖啡,再撒點肉桂粉,最好聽著帕格尼尼的音樂來吃。這就是先天和後天的區別,而且他吃的時候不會帶著很多回憶,也不會帶著很多思想,也不會帶著多餘的情感。那麼這些多餘的東西是什麼呢?古人叫“染汙”。也就是識神。

古人的心態

所以說植物、礦物、土地、山河大地,都是有靈魂的。《魔戒》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它幫我們普及了一下傳統文化,它讓我們知道萬物是有它的靈魂的,不同的山和不同的樹、不同的水也是有它的思想的。

我們讀大學時會說這是遠古人民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這就把一個非常豐富的東西給概念化、侷限化了,然後我們就不動腦筋地認為,這是樸素的唯物主義,然後關上了抽屜。當然我們也不知道到底什麼叫唯物主義,但這個東西因為比較順溜,像漢堡包一樣吃起來很快,也不用排隊,也不用鋪桌布,就接受了。

人是非常懶的,大家要明白。後天的心智是一套精密的程序,凡是不需要自己用心觀察,體會,感受的,只是在概念、理論、學說上動腦筋的,我們就會吸收的很快,而且不假思索、理所當然的認知確鑿。

但是需要你用心體味的,就不太容易傳播。所以從古到今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人類的精神其實在退化,人的內心在退化。

所以傳統文化裡講到這幾個字“先天、後天、元神、識神”的時候,我們未必需要去學那些太多相關的理論和概念。

因為中國文化有一個重點就是,所有的知識、所有的理論是讓你用來生活的。它不是為了創造一個思辨,然後去喚醒眾人,或者我讓大家跟我學,招攬一點影響力,不是這樣。中國人的哲學就是他生活裡可以時刻感受,當下可用的那個東西。

哲學,作為一個概念,是西方的觀點,中國其實沒有哲學這個概念,因為西方的哲學是思辨之學,是心智-頭腦的後天作用。

而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心是知行合一。生活,就是一切。知道概念和學說不是真知,那都是二手的無源之水。

所以學習傳統文化,有不少人會找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書上的這些不同的解釋,作對比表格。不少邏輯型學生,非常刻苦努力,但未必真能學進去。

學中醫,我的建議是看原文,儘量不要急著看解釋,不要急著求看懂,而是要求感受。

古代人寫書是非常小心的,第一,因為法律比較嚴厲,不小心會掉腦袋;第二,古代人不敢輕易去造做一個東西。憑著自己的“志意思慮”造出來的東西叫異端邪說,這個要注意。

比如現在的中醫界,最近幾十年大家都喜歡創新,寫我經過多少年努力,終於創造出一套方法,或發現了一個理論,然後稱之為“李氏療法”。

古代人他不會這麼寫的,古代的書,常常有前言或跋,會這麼寫,大意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聖人承接上天之道,不忍心萬物毀壞,生靈塗炭,所以我這個卑微的蠢人,就勤求古訓、博採眾長,然後我很小心地去體會這些萬事萬物細微的東西,希望自己能體會到萬物自然之理,以及往古聖賢的清靜用心,不至於汙衊了本來的原意。經過多年的摸索實踐,我覺得這些東西是有效的,就把它寫下來告訴大家。

然後,再三重複致歉:我實在是一個非常愚蠢的,非常無知的人,如果有錯的話一定是我錯,古代的聖人和上天的這些東西有幸讓我接觸到,希望我沒有誤解。

古人的心態就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