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新餘交警鐵騎隊隊長楊奇:“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新餘交警鐵騎隊隊長楊奇:“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新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鐵騎隊隊長楊奇堅守執勤一線 無私奉獻服務於民

◎文/圖 姜濤 新法制報首席記者龔少春

當前,新餘全市公安機關正如火如荼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的初心是什麼?”楊奇內心對這個問題從不曾猶豫,“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戴了2年的軍帽、5年的黑色特警帽、9年的交警白帽,過去這一年,他戴上了高科技的騎行頭盔。他說,警帽的不同,決定了工作的性質不同,不變的是忠誠、擔當、堅守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身為新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鐵騎隊隊長,他帶領年輕的鐵騎隊員見危必救、見違必糾、見堵必疏、服務群眾,奮戰在查處酒駕、毒駕、非法飆車、打擊假牌套牌、整治黑車違法運營等違法行為的交通一線,也讓鐵騎堅毅颯爽的身影走進了市民的眼中,不斷收穫來自市民和廣大網民的讚許。

新餘交警鐵騎隊隊長楊奇:“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楊奇(右一)現場指導隊員查處嫌疑車輛

一支鐵騎隊伍

成立一年成績亮眼

11月20日中午,一名鐵騎隊員主動過來向楊奇“請命”,想趕往一農村查處一輛套牌車。

“中午休息一下再去吧。”楊奇關心道。

“我還是現在出發吧,別讓嫌疑人跑了……”隊員說完就出了門。

“這就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工作。”隊員巡邏時,一次主動查處,一次主動伸向過路群眾的援手,都讓他覺得分外欣慰,也注重鼓勵與激勵。因為,這正是他言辭中不時提及的責任心。

11月17日,正值新餘全市“創文”期間,該市一路段一名正在排隊等候紅綠燈的司機焦急地向路面交警求助:家屬突發疾病,急需送醫……執勤民警不假思索就聯繫支隊指揮中心,隨後,正在附近巡邏的鐵騎隊員立即趕到,為求助司機沿路開道。

在鐵騎隊員爭分奪秒的護航下,原本需要20分鐘的車程,僅耗時不到5分鐘,為患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治療時間。

類似收穫市民、網民點讚的故事,時時都在不斷上演。

“一個人的成功不能算是成功,需要大家都有所進步。”2019年,對於鐵騎隊來說是初生的第一年,也是打基礎的一年。

隊員平均年齡26歲,是新餘市公安局最年輕的一支隊伍。如何讓他們始終朝氣蓬勃,又富有戰鬥力,是楊奇這一年著力攻克的一門功課。他說,自己是第一任隊長,有責任把這支隊伍帶好。

除了帶領隊伍奮戰在查處各類重點違法行為的一線,他主抓的重點工作之一,就是隊伍的規範化執法,運用法言法語,具備執法自信。

事實上,除了是鐵騎隊長,他還有著多年警務技能教官的身份,一直致力於提高鐵騎隊,乃至全市基層一線的民警、協警警務技能和執勤執法安全防護能力。雖然辛勞,但他樂在其中。

針對鐵騎隊,他認為,最好的訓練場就在路面。工作除了白天的交通違法整治基本任務,一年來,鐵騎隊堅持著每週開展3次左右夜查行動,風雨無阻。

一年下來,鐵騎隊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其中查處酒駕450起、醉駕13起、毒駕6起……

而且,實現零投訴。因為即便被查處對象內心有情緒,但也找不出執法瑕疵。甚至多個執法現場,被網名譽為“教科書式執法”。

根據自身實踐心得,他還希望隊員們也一樣能夠做好心理學等業務方面的功課,更加懂得如何與被查處對象對話,從而讓對方主動配合執法。

一次危險經歷

遭遇小車衝卡 臨危不懼執法

執法可能面臨的危險,他有過切身感受。相比左手手掌,楊奇的右手明顯有點萎縮。

2018年11月25日21時30分許,新餘市抱石公園路段車水馬龍,人群來往不斷。

楊奇帶領十餘名隊員在此開展酒駕整治行動。一輛小轎車駕駛員在通過酒精測試後,被要求出示駕駛證和行駛證。

“無證駕駛被查處過,有吸毒前科……”就在身旁隊員傳來警務通查詢到的相關信息的同時,只見駕駛員在未關上車門的情況下,快速一鍵啟動車輛,並完成掛擋連貫動作。就在其右手伸向掛擋位置的瞬間,正站在車門外的楊奇意識到,對方要強行衝卡了,於是下意識迅速抓住駕駛員握住方向盤的雙手手腕,並喝令“下車”。

這個瞬間,憑藉專業素養,他清楚地認識到,一是“這個人很危險”,車輛周邊站著多名隊友和圍觀群眾,有著吸毒前科的駕駛員將車輛衝出去將造成無法預判的危險,二是隻能儘量控制對方手腕而不能去抓方向盤,不然就容易導致翻車。

只聽“轟”一聲油門響,在所有在場人員還未反應過來之際,車輛撞飛錐桶,衝了出去。

因超快車速,楊奇上半身被帶入車內,因為訓練有素,他順勢坐上駕駛座邊緣,但一半身體還懸在車外。眼前畫面飛速變化,只聽到車門接連敲打道路中間護欄的聲音。

時長約10秒鐘的“風馳電掣”,讓他真實產生了一種死亡逼近的感覺。

緊接著一個劇烈撞擊,他飛了出去,在空中旋轉幾圈。職業素養關係,他雙手護住頭部,在20米遠處自由落地、翻滾。

而後,在一個三岔路口站起身來,他首先找了下方向,隨即確認身上胳膊腿等“零部件”是否齊全,繼而走兩步,感受下身情況,只見製作精良的騎行服已是衣衫襤褸,手錶手機全部損壞,雙手血肉模糊。

這時,四五名隊友衝到了跟前,聲音都有些哽咽。他簡單安撫了對方,隊友立即攔下一輛的士車前往追截,在執法車上來後,自己也隨即上車緊跟。

在不遠處,他們追上了嫌疑車輛,駕駛人已經棄車而逃,連錢包和重要證件都未帶走。事後,他們在48小時內將嫌疑人及其同夥抓獲並移交轄區公安機關。

後續的查處發現,這名嫌疑人車內有兇器和分裝毒品的小袋,根據線索,當時車內是有槍的,這和在後備廂發現的唯一一個空釣魚竿袋相吻合。該名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還好哥練過,不然可真就掛了。”敢於自嘲的人生是強者的人生,如今,他可以在笑談中講述事情經過。他很慶幸,自己這麼些年的訓練是有效的。

他想影響身邊更多的人,“一個人的奮鬥,最多帶來的是小範圍的成功或成就,一群人的奮鬥和成功,才能成就這個社會向更美好更和諧的方向發展”。

一個智慧警營

打造創新服務工作平臺

鐵騎隊駐點位於新餘市體育館,過去的一年,因為常年住在隊裡,楊奇手機裡百度地圖自動給這個地點標明為“家”。事實上,這裡也無異於是他一手“佈置起來的家”,感情很深。

走進智能感應大門,迎面左右兩旁是整齊有序的鐵騎摩托智能停放區,大到警營文化展示區、執法室、裝備室、精準打擊研判室等20餘個功能區的劃分設置,細到裝備室櫃體的尺寸、會議室牆板的材質,還有辦事窗口旁設置的公共衛生間,都有著他的一份用心考量。

最終打造出來的,是一個警營文化濃厚的智能化、科技化警營。還有那些肉眼看不見卻能感受到的,是這支隊伍已先後成立團支部、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帶隊建,結合主題教育、紀律作風整頓活動等,積極保障了鐵騎隊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他的辦公室,騎行服和裝備都放在最方便拿取的位置,他還要求值班隊員必須身著執勤服,只為了能實現最快速處警。

哪怕早到現場2分鐘,也能為事故中受傷群眾爭取到寶貴的搶救時間,或第一時間疏導交通恢復暢通。

這間辦公室,還有“楊奇工作室”工作牌,只為將此打造為創新服務的工作平臺。

多年來,一直在打擊整治交通違法行為的一線,這讓他意識到,打擊整治畢竟不是目的,交通管理的最終目的,還是服務所有交通行為參與人和廣大群眾。通過有針對性的“跟蹤式教育”、製作課件送教上門,幫助他人樹立交通遵章守法意識,起到防微杜漸的作用。

以隊為家,於他似乎毫不勉強,比如他將體育場內的跑道,很得意的稱作是隊裡的“後花園”。

一句肺腑之言

努力奮鬥的青春最美麗

科技強警,不斷創新技法,在嚴格打擊重點車輛違法行為外,眼下,鐵騎隊“最快雙腿”又嫁接上“最強雙眼”。支隊無人機工作小組多次使用無人機與鐵騎隊空地配合,在執勤執法中發揮重要作用,無人機的空中視角,鐵騎機動靈活快速的空地協同配合。這也為無人機在交通管理上的應用提供了實踐基礎。

在他手機備忘錄裡,不時更新著其當下所思索的事項。有長篇大論的工作構思,抑或是簡單的幾個需要談心談話的隊友名字。目標明確,高效率達成,是他的行事風格。接下來,如何讓隊伍進一步實現“人車合一”、提升應急避險能力等等,是重點工作計劃。

他也會直面這樣疑問:“怎麼會有這麼多違法行為被你查處?你是怎麼做到的?”也不乏質疑聲:“你們查處這麼多違法行為,不就是為了錢嗎?”

“如果這個社會人人都遵守交通規則,那我們就不會進行處罰。而事實是,現在大多數交通事故,特別是大的交通事故都是因為違反交通法規造成的。”

一次,他到一家4S店上課。維修人員主動對他說,“自從你們交警查處違法行為嚴格後,我們修理大型事故車少了不少。”

“這就是我們初心和堅守,每年在新餘交警的各項交通管理治理下,事故死亡率和事故報警率逐年遞減。”他說,一個人是需要有情懷的,不忘初心,努力奮鬥的青春才最美麗。

新餘交警鐵騎隊隊長楊奇:“我的初心就是當一名好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