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多久測一次血糖比較好?需要注意什麼?

要是能重來love


我是醫者良言,是一名住院醫師,專為普及醫學知識造福人類健康,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留言,必回應!


血糖多久測一次比較好?有什麼要注意的地方?

血糖是指我們人體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給整個身體提供能量。是我們常規體檢中重要的項目之一,血糖升高多見於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損、糖耐量異常);血糖降低常見於低血糖。正常人空腹血糖一般維持在3.9~6.1mmol/L的值。只有在這個血糖範圍內,身體的能量才能維持一個平衡,過多的糖可以導致血管內產生一些不好的東西,過低能量不足,會使人體感到心慌、胸悶、出汗甚至昏迷等。

1.檢測血糖一般包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夜間2點血糖:

空腹血糖就是不吃飯,至少8個小時內沒有進食,一般在早晨檢測;餐後2小時血糖是指吃過飯以後2小時,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三餐後都可以檢測;糖化血紅蛋白是可以大致體現120天(約3個月)以來身體的平均血糖水平;夜間2點血糖是指凌晨2點鐘的血糖,一般糖尿病病人需要調整藥物或者胰島素劑量時檢測。


測血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採靜脈血,俗稱抽血,這種方式較為準確。還有一種是指尖末梢血糖,是針刺手指頭出血後測的血糖,這種方式方便快捷,非醫務人員都可以掌握方法,一般血糖異常需要經常檢測血糖時可以選擇,有一定的誤差,對於正常人可能會影響診斷,而一些糖尿病病人原本血糖就高,即使測得的值差個0.1-0.2對於藥物調整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2.正常人和原本就有血糖異常的人在檢測血糖方便有哪些不同呢?

正常人檢測血糖可以早發現血糖異常,並儘早接受治療;而血糖異常的人,尤其是糖尿病病人檢測血糖不僅僅可以根據血糖值調整飲食,還可以及時調整藥物劑量, 延緩一些因血糖過高導致的併發症:腎衰竭、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足等等。 下面主要敘述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高血糖病人可以參考糖尿病病人)的檢測時間和注意事項。

對於正常人來說,其實檢測血糖沒有特定的時間的。一般是作為體檢項目完成,只要在檢測前注意避免過甜、難消化的食物、飲酒等等,一般醫護人員會囑咐你前一天晚上9點之後就不要吃喝任何東西,因為血糖特別容易受食物干擾。再者就是如果家族裡沒有糖尿病或者高血糖的病人,可以按照體檢時間檢測血糖,一般每3、6個月或者1年一次都是可以的。

3.血糖多久測量一次?測量血糖期間的注意事項是什麼?:

如果家中有糖尿病或者高血糖的病人,醫學上叫有家族史,這一類人血糖異常會比沒有家族史的人概率更高一些,所以最好定期(3個月左右)檢測血糖,包括空腹、餐後2小時、糖化血紅蛋白,能夠更好的體現身體血糖的情況。正常人建議使用靜脈抽血的方式檢測更為準確。

糖尿病病人血糖值高於正常人,醫生會根據病人自身的病因給出不同的治療方案(主要是口服藥物和胰島素),配合飲食和運動,有些人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而有的人可以控制在略高水平,但不會引起一些急性併發症(例如,酮症酸中毒),同時可以很長時間不出現慢性併發症等。

對於糖尿病病人,嚴格來說應該每天檢測不同時段的血糖,來控制每天的飲食和藥物量,當然這種嚴格是不實際的,病人也很難完成;一般糖尿病病人在沒有將血糖控制平穩前還是建議每天檢測,用血糖儀自己就可以檢測了,把血糖值記錄下來提供給門診或者住院醫生,有一個合適的方案後,絕大部分人都可以使血糖平穩,平穩以後就不用每天檢測。



但是起碼要每週檢測1-2天(全部時段),還要控制好飲食,每3個月檢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並且每次到醫院都應該測量血壓,每年進行一次血脂、心臟、腎臟、眼底、神經等檢查,便於及時瞭解身體情況,及時發現一些因血糖引起的併發症。糖尿病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血糖水平,嚴格控制飲食,合理用藥,因為糖尿病是全身血糖升高,它可以導致全身的疾病,同時因糖尿病併發的一些疾病治療都不是非常理想,只有把血糖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才能延緩併發症的出現,生活質量才能提高。

如果發現血糖異常,一定要去正規醫院內分泌科仔細檢查,因為有些病人不注意體檢,都已經出現併發症了才來醫院診治,經過一系列檢查,身體其它部位已經出現問題,即使再把血糖控制好,對於已經受損的器官恢復是非常困難的。所以要早發現早治療。

最後小結: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血糖控制的還不錯,可以1~2周進行一次全天的測量血糖。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可以每天測量血糖。

純屬手打,實屬不易,若覺得寫的還可以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如有疑問可在下方留言……


醫者良言


段醫生答疑在線🔑多久查一次血糖🔑

測血糖是發現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也是糖尿病患者看血糖控制情況的主要檢查。所以,定期測血糖是對自己健康的負責。



瞭解一下,正常血糖和糖尿病的血糖值:

正常空腹血糖3.9~6.0,和餐後2小時4.4~7.8。

糖尿病:空腹血糖≥7.0,或餐後2小時≥11.0。

介於兩者之間者為糖尿病前期。

不同的人群,測血糖的頻率不同:

(1)血糖正常的人群,如果每年單位有體檢,應該包含血糖項目;沒有定期體檢的,至少不能超過3年,最好也是每年一次。

(2)沒有糖尿病,但是有發生心腦血管高危人群,應該每年測一次血糖,①年齡≥40歲; ②曾有血糖升高,但沒有達到糖尿病標準者;③超重或肥胖、腹型肥胖(男生腰圍≥90cm,女生≥85cm);④長期靜坐生活方式;⑤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者;⑥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婦女;⑦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患者;⑧長期接受抗精神病藥物和(或)抗抑鬱藥物治療和他汀類藥物治療的患者。


(3)只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通過血糖監測來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以此來調整飲食和運動,沒有固定的時間,至少不能超過一個月。

(4)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者:每週監測2~4次空腹或餐後2小時血糖;使用基礎胰島素者最好同時檢測睡前血糖。

(5)近期頻發低血糖,或者糖尿病住院患者,需要頻繁測血糖或者不定期測血糖。



段醫生特別提醒:

(1)糖尿病患者,為了測血糖方便,最好自備便攜式血糖儀。還要每隔3~6個月抽靜脈血測血糖。每年進行血糖儀的校準。

(2)糖尿病患者,還要定期檢查糖化血紅蛋白。

(3)非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血糖升高,但又沒到糖尿病地步,最好進行葡萄糖耐量篩查糖尿病,同時檢查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只篩查空腹血糖,容易漏診。

(4)糖尿病是不斷進展的疾病,說明定期測血糖的重要性。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我是三諾講糖,專門科普糖尿病知識以及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而努力!若想了解更多,請關注我,有疑問可邀請我回答,謝謝支持!

血糖多久測一次比較好?

血糖監測的頻率應該根據個人的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身體狀況等多方面的因素來制定。

如果是沒有患糖尿病的年輕人,可以半年測一次血糖。

如果是2型糖尿病病患者,血糖控制比較穩定且患病時間不長,可一週測一次。一般測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為妥。每隔2-3周安排一天測定全天7個點的血糖譜, 即三餐前及三餐後2小時和睡前血糖,必要時還可加測凌晨3點的血糖。



如果是Ⅰ型糖尿病患者最好每天檢測兩次,要是血糖控制得好的話,一個禮拜測2次即可。

如果是在口服降糖藥期間,並且在調整藥物劑量的時候應該每兩三天查一次。

如果血糖控制較差,血糖波動比較大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監測4~7次,同時每隔三個月測一次糖化血紅蛋白值。

總的說來,血糖監測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應該依據個人情況來決定,一般是看糖友平常控制的情況,覺的不舒服的時候就應該測一下。



血糖監測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以下三種情況糖尿病患者需要加測血糖:

1,低血糖時

糖友血糖值低於3.9mmol/L。 同時出現飢餓、出汗、噁心、心慌、顫抖、頭暈、眼前發黑等情況。

2,劇烈運動前後

劇烈運動會引起血糖出現大的波動,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記得要加測血糖,同時應該儘量避免劇烈運動。



3,就醫複診前一天

前往醫院複診前一天,糖友記得增加血糖監測次數。比如平時只測4次的,可以適當增加為6次。

另外,血糖監測還要注意正確操作方法,儘量按照說明書操作,比如測血糖前手指要消毒或用清水洗淨,針頭不要反覆使用等,只有按照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到更為準確的血糖值。

純手打,碼字不易。若您贊同文中觀點,就賞個贊、點個關注唄,如有疑問可留言或邀請“三諾講糖”回答!

三諾講糖


血糖是健康人群需要定期監測的指標,同時也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管理內容。那麼,健康人群與糖尿病人群多久測一次血糖比較合適呢?需要注意什麼呢?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對於健康人群,隨著年齡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會逐年升高,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血糖監測是必不可少的項目,最好每年監測一次。40歲以下的青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稍低,但並非不用監測血糖,近年來糖尿病具有年輕化的趨勢,40歲以下人群的患病率已高達5.9%,這和青年人的生活習慣、工作方式密切相關,長期高熱量飲食,靜坐的工作方式,缺乏運動等,導致肥胖或超重,尤其是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出現血糖異常的幾率相當高,因此,40歲以下的人群,若存在這些高危因素,也應定期監測血糖。

如果血糖位於正常範圍,但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等基礎疾病,或有妊娠期糖尿病史,或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患病率也較高,也應定期監測血糖,最好每年一次;若已經出現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即使血糖無異常,也應定期監測血糖,最好每年一次,以早發現、早干預。如果血糖位於糖尿病前期,即空腹血糖位於6.1-6.9mmol/L,餐後2小時血糖位於7.8-11.0mmol,進展為糖尿病的幾率較大,應有目的的監測血糖,可以每月一次或數月一次。已診斷為糖尿病,使用口服藥的患者,應每週監測2-4次血糖;使用基礎胰島素的患者,應每日監測空腹血糖;使用預混胰島素的患者,應每日監測空腹及晚餐前血糖;使用“三短一長”的患者,應每日監測空腹及三餐後血糖;若病情嚴重需要住院治療的患者,應每日監測4-7次血糖。

監測血糖時需注意,指尖血糖存在測量誤差,只能作為參考,不能作為診斷標準,診斷糖尿病應以靜脈血所測血糖為準;空腹血糖的正常範圍為3.9-6.1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正常範圍為4.4-7.8mmol/L,健康人群血糖低於或接近2.8mmol/L時會出現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mmol/L,甚至低於4.4mmol/L時就可能出現低血糖反應,應及時補糖;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為宜,餐後2小時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為宜。

綜上,血糖位於正常範圍的患者,建議每年監測一次血糖;糖尿病前期的患者,應有目的的監測血糖,可以數月監測一次血糖;糖尿病患者,應根據用藥情況決定血糖監測頻率。

感謝大家的閱讀!

醫學莘期待大家的關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識!

注:本文圖片來源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繫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醫學莘


關於血糖多久測一次,這要看是什麼人群,我國糖尿病的知曉率和治療率僅分別為33.3%和27.2%,建議45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檢測一次血糖。

對於已經明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平時應該在餐前、餐後勤測血糖。根據具體的檢測數據調整用藥方案和用藥量是很有意義的。

糖尿病人的血糖檢測要根據病人血糖控制情況、病情輕重是不是用胰島素治療等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病情較穩定患者每一至二週選一天測定四次(早空腹及三餐後兩小時後),病情不穩定血糖較高者及開始應用胰島素治療前一天測七次(早空腹及三餐前後各一次),有時為了防止夜間低血糖,午夜1——3點還要測一次血糖。

如果已經進入正軌了,血糖控制挺好的,無口渴、多尿、多飲等症狀,而且無飢餓、出汗等低血糖症狀,可以長一點時間複查血糖,一般餐前血糖標準為小於7.0mmol/L並大於3.9mmol/L,餐後血糖要小於11.1mmol/L,任意時間測血糖都要小於11.1mmol/L。

關於檢測血糖的時間可考慮在清晨空腹,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空腹血糖。其實每餐前半小時檢測有利於發現低血糖,餐後2小時,能較好地反映進食量及降糖藥是否合適。如,外出赴宴、運動前後、情緒波動、自我感覺不適等也是需要加測血糖的。


與糖尿病同行


我們知道,測血糖是每個糖友的必修功課,於是糖友們就有疑惑了,那我到底多久測一次血糖好呢?

其實這個還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主要是看個人的病情和血糖控制情況。如果血糖不穩定,比如有些脆性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以及睡前血糖都要測,血糖高了要找原因,血糖低了及時補充。並做好具體的記錄,以供複診的時候給醫生參考。

對於一些初確診,正在觀察病情的糖友,也是建議加強血糖監測的,病情較輕者可每週選3-4天出來,測一下空腹和餐後血糖數值,尤其是在吃了什麼不確定的食物的時候。而對於初確診的病情較重者,一般前期都是住院胰島素治療的,等回家後醫生會給出一個監測方案,能做到的話,最好還是天天測。

有些糖友已經有幾年糖齡了,病情較穩定,這時候可以不用測得太頻繁,每週記得測1-2次,然後每3-6個月去醫院檢查一下糖化血紅蛋白,瞭解階段性血糖控制情況即可。

在下面這些情況下,建議立即測血糖:多飲多尿症狀加重、失眠多夢、出汗異常、情緒失控、肢體異常瘙癢、口中有爛蘋果氣味、突然視物不清等。這些都是血糖失控的表現。


糖人健康網


無論是糖尿病還是高血壓,都是需要經常測試驗的。一般情況下,按照醫生的指導,血糖需要經常測,當自己的血糖不穩定的時候,比如說血糖比較高,有一個親戚的血糖值,在一段時間是15~22相當高的。醫生建議天天測,而且一天要測三次左右並且把側樓的值記錄下來。那需要一直這樣做嗎?不是的。血糖多久測一次比較好呢?


如果說血糖比較穩定了,比如說在一個時間段內超過正常值一到兩點的話,一般情況下一週測三次左右就可以,但如果說超出正常值非常高的話,那就要天天測。正是因為血糖需要經常測,所以很多家庭裡面自己買了測血糖的儀器。一般的人也都會操作,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操作就可以。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在家裡面測的值和在外面測的值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自己測血糖的時候,扎針的深淺掌握不好,也就是說操作不太恰當。所以要按照醫生的指導去測試。第2點需要注意的是,也有一些人經常到藥店去測,比如說藥店有會員日的時候可以免費測血糖。很多人為了省錢就到藥店去測,但這個時候也會有一些誤差,最好是記錄下來。然後到下一週的時候就到醫院裡面,讓醫生給測一下,對比一下血糖值。
第3點需要注意的是測血糖,以空腹測的參考價值比較大,當然啦,雖然也有標準的值,比如說空腹的標準血糖值,飯後的標準血糖值。所以要測血糖的話,儘量是空腹測比較好,不吃任何東西也不喝水。尤其是在準備測血糖時的頭一天晚上,儘量的不要吃甜的東西,因為這會影響第2天的血糖值。


文史大世界


糖尿病患者要規範監測血糖,需要根據不同的治療方式制訂個體化的監測方案,具體如下:

剛開始進行胰島素強化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建議每天監測血糖5-7次,包括空腹、三餐前後、睡前等,如果出現低血糖表現應隨時監測血糖。另外,如果出現早晨空腹高血糖或夜晚低血糖,還應該增加監測夜間2-3點的血糖,直到血糖值均達標後則每日監測血糖2-4次,包括空腹血糖、睡前血糖,必要時測餐後血糖。

使用基礎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建議血糖達標前每週監測3天空腹血糖,每2周到醫院複診1次,複診前加測空腹、三餐後和睡前血糖。在血糖達標後每週監測3次血糖,測空腹、早晚餐後血糖即可,可每月到醫院複診1次,複診前加測上面5個時間點血糖。

血糖達標前應每週監測3天空腹血糖和3次晚餐前血糖,每2周複診1次,複診前加測上面5個時間點血糖。血糖達標後每週監測3次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後血糖,每月複診1次。

應根據治療方案和血糖控制水平決定血糖監測頻率和方案,一般可每週監測3天,如果頻繁出現低血糖症狀,或有感染、外傷、手術等應激時,應監測5-7個時間點血糖,包括空腹、三餐前後和睡前血糖。應激狀態解除或血糖穩定後,可以減少為監測空腹及三餐後血糖。


藥師方健


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監測可根據病情變化和胰島素的注射次數而定。檢測血糖至少每日2-4次,當血糖>12mmol/L,每日查4-7次血糖。新診斷的、使用胰島素泵或強化治療的患者,每日檢測4-7次血糖。目的是瞭解血糖變化曲線,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將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檢測:開始每天4次血糖即三餐前和睡前,待血糖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時一週內可檢測3-4次。糖尿病患者一般要求空腹血糖在≤7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應≤10 mmol/L。進行強化治療的患者空腹血糖可在4.4-6.1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應在4.4-8 mmol/L。

進行血糖自我檢測時需注意:自我檢測技術應每年進行1-2次核准,檢測的質量控制相當重要,特別是血糖結果與臨床症狀不符時,建議抽取靜脈血。對無條件開展血糖自我檢測的患者,應定期門診複查血糖。

最後,給大家分享各時間點血糖的適用範圍:

餐前血糖:血糖水平很高,或有低血糖風險時。

餐後2小時血糖:空腹血糖已經控制比較良好,但是糖化血紅蛋白仍不能達標;需要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睡前血糖:注射胰島素患者,特別是晚餐前注射胰島素患者。

夜間血糖:胰島素治療已接近達標,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間低血糖患者。

其他:出現低血糖症狀時應及時檢測血糖;劇烈運動前後宜檢測血糖。

有什麼問題大家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看到就會回覆的。

以上答案由微糖註冊營養師宋明月老師提供

請關注在線指導控糖先行者——微糖


微笑面對糖尿病


隨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物質文化豐富多彩,糖尿病也不知不覺的接近著我們廣大的人群!那麼為預防和控制血糖升高,我們要多久測一次血糖呢?那也要分人群!

正常人成人一般一年測一次吧!(算做體檢了)一般都是早起空腹血糖檢測,正常人的血糖值為3.9~6.1mmol/L,6.1


孕婦一般在24周左右要進行一次空腹血糖檢測,防止出現妊娠期糖尿病!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該說說糖尿病患者了,他們究竟該多久測一樣血糖呢?常規的血糖檢測一般是空腹,三餐前,三餐後兩小時,睡前,一般為七次。那除去常規,血糖監測也要因人而異!

血糖病情比較穩定的病人,可以一週或者間隔一週,兩週甚至一個月監測一下空腹血糖和餐後兩小時血糖。

調整藥物或者更換藥物的患者,要一天測七到八次血糖(空腹,三餐前,三餐後兩小時,睡前,凌晨三點),等到藥物調整血糖控制好之後可間隔時間長一點監測,一週兩週甚至一個月!

如果出現病情危重的患者酌情給予增加監測的次數!

那麼怎樣測血糖準確呢?一般用75%酒精消毒後待幹,用針扎中指,無名指或者小拇指(大拇指和食指活動度大預防感染)取第二滴血,用血糖儀監測!試紙條要保證乾燥在有效期內哦!

血糖,我們都喜歡控制在正常範圍內,為預防和控制血糖增高,監測時間和方法你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