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東莞有著八百年曆史的古村落 -- 南社明清古建築群


南社古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樟崗嶺與馬頭嶺之間 。

古村始建於宋代,初為陳、黃、麥、鍾、戚、席諸姓聚居的小村。

據《南社謝氏族譜》記載,南宋末會稽人謝希良之子謝尚仁因戰亂南遷,幾經周折於宋恭帝德祐乙亥元年定居南社,並繁衍生息。

到明朝中期,村落初步形成了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

明朝末年,村民為了加強防衛,在村落四周修建了圍牆。

設東、西、南、北四座門樓和十七座譙樓,形成了以圍牆為界的佈局。

清朝康熙年以後,民居和廟宇向圍牆外擴建。

現存的古建築群包括古圍牆內的古建築和古圍牆東門外以關帝廟等古建築。

南社村古圍牆內的古建築群面積達96000 平方米,古圍牆東門外的古建築群面積13000 平方米。



南社村的民居建築包括年代較早的土坯房、建築年代較晚清朝中後期的牆體為紅砂岩條石與青磚砌築。

建築用材講究,木雕、石雕、灰塑、彩繪精美。

施工工藝精湛,建築質量較好。

在南社村的明清建築群中,各類祠堂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目前南社村有祠堂30 座;

有廟宇3 座;

有古民居250 多間;

有古墓36 座;

有古井40 多口;

謝氏大宗祠、百歲坊祠、社田公祠、謝遇奇家廟、關帝廟、建威第、資政第等是較有代表性的建築。

如今南社明清古村落,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為社田公祠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謝氏大宗祠,是古村謝姓家族的總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乾隆、清宣統年間均有重建,現存建築為1997年重建。

圖為雲野公祠,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新東園公祠,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圖為新東園公祠,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圖為應洛公祠,為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晚翠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998年重建。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少簡公祠,東莞市不可移動文物,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997年重建。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晚節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建築為2004年重建。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晚節公祠,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現存建築為2004年重建。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謝遇奇家廟,清光緒二十七年為紀念武進士、官至總兵的謝遇奇而建。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老東園公祠,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現存建築為清同治年間重建。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民居建築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社田公祠

圖為民國時期建築 毓生樓

圖為南社古村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簡齋公祠,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現存建築為2004年重建。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 百歲坊,始建於明萬曆年間。當時南社村的謝彥眷夫妻都同時超過一百歲,東莞縣令李文奎上報朝庭,朝庭準於建祠,公祠命名為“百歲坊”,

百歲坊的正面像牌坊一樣建築,坊祠結合,佈局奇巧。

圖為 關帝廟

圖為南社古村 祠堂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