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魏明倫追悼流沙河:他在隱逸中治學,6月見面時還要求兩家合影

得知老友流沙河離世,“巴蜀鬼才 ” 魏明倫說 :“今年6月,我最後一次到他家,長談過。當時沙河已很衰弱。他要我們兩家夫婦合影留念!”

魏明倫追悼流沙河:他在隱逸中治學,6月見面時還要求兩家合影

↑從左至右,魏明倫、流沙河夫人、流沙河、魏明倫夫人

魏明倫給紅星新聞記者發來了兩張當時與流沙河先生的合影。併發來對流沙河的悼念:“他成名最早,受苦最多。改革開放之後,他最超脫、最淡定、最返璞歸真。他在隱逸中治學,在治學中創新。從詩人轉為學者,研究莊子,研究文字訓詁、研究古典詩詞,堅持到成都市圖書館給大眾講學。晚年著作豐厚,成就獨特。”

魏明倫追悼流沙河:他在隱逸中治學,6月見面時還要求兩家合影

流沙河生前和魏明倫合影

流沙河和魏明倫的患難淵源,要從1957年開始講起。

魏明倫回憶,六十多年前,當時還是青年的流沙河因其託物言志的《草木篇》遭受苦難,少年的魏明倫則作“不平之鳴”,寫雜文《颱風篇》與《草木篇》呼應,並用“魏蒼虯”的筆名投寄《文匯報》。但是該篇文章並沒有發表,而魏明倫卻因此受到株連,加上其他原因,被罰往農村勞動三年。

直到改革開放初期,他才從被退回的襠案中拿到《颱風篇》手稿。這篇記載流沙河與魏明倫患難關係的“文物”原件,如今存放在魏明倫文學館裡展示。在流沙河夫人吳茂華出版新書《草木之秋——流沙河近年實錄》,書中收錄的 “魏明倫律詩” ,就專談流沙河與魏明倫的友誼關係。

紅星新聞記者 陳謀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