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一位三歲的小朋友在看《冰雪奇緣》時,突然冒出一句“艾爾莎癢,撓撓”。難以想象這部13年出世的《冰雪奇緣》到了19年,其魅力還一直在線,而在那句Let it go Let it go的背後,每一個小朋友心中也都住著一個艾爾莎公主。

11月22日《冰雪奇緣2》上映,剛一上映,韓國導演便集體抗議,抗議《冰雪奇緣2》對韓國影院熒幕的壟斷,據瞭解,在《冰雪奇緣2》上映前,預售觀影人數就已經突破100萬人,預售佔有率高達92.6%。《冰雪奇緣》被萬眾期待。

而高期待的背後往往是高失望。當年《冰雪奇緣》在爛番茄評分中達到7.69,如今《冰雪奇緣2》卻只有6.69。在內地,《冰雪奇緣》也從8.3的豆瓣高分跌至如今的7.3,《冰雪奇緣》難再現昨日輝煌?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兩極分化的評價,

卻是10億美元的預計票房

《冰雪奇緣2》“擁有你所期待的一切,但只是不夠超出期待”。——《好萊塢記者》雜誌。

如今《冰雪奇緣2》上映5天,圍繞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出現了明顯的兩極分化。

一方面,畫面的高質感與艾爾莎美得窒息的造型,得到了觀眾的認可。

飄逸的長髮超過42萬根,而普通人平均也只有10萬根頭髮。而服裝也是十分精細,無論放大多少倍,紋理、材質,每一顆珍珠都清晰可見。石頭、雜草、落葉,每一處景也都栩栩如生。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另一方面,劇情內容與歌曲的無力則成為了觀眾吐槽的高發地。

“這劇本和前作相比顯得偷懶。困難出現的下一秒就很自然地被解決,角色自身也不存在需要克服的缺陷,導致無法讓我產生共情和關心。”這是一位網友的評價。

當年,那首艾爾莎在奔跑發揮魔法打造冰雪世界時唱的《Let It Go》更是成為經典,並獲得了第86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獎,而如今《冰雪奇緣2》的《Into The Unknow》雖然也是可圈可點,卻沒有當時的震撼感,甚至被網友評價“綿軟無力”。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但即便如此,《冰雪奇緣》依舊在電影市場上瀟灑馳騁。在《冰雪奇緣》上映期間,無論是北美還是中國內地市場,基本上沒有任何一部能與之相抗衡的影片,而在北美地區選中在感恩節前一週上映,可見《冰雪奇緣2》的底氣,而這部閤家歡電影也或將在感恩節期間再迎來一波觀影熱潮。

據相關數據顯示,上映首日,《冰雪奇緣2》便收割內地7300萬元票房,上映五天,票房破4億元,超過了2014年《冰雪奇緣》在內地上映的總票房2.98億元。在美國與加拿大,《冰雪奇緣2》首周票房達1.27億美元,全球首周票房達3.5億美元。

可見,從2013年的《冰雪奇緣》再到如今的《冰雪奇緣2》,雖然口碑下降,但《冰雪奇緣2》依然有望成為今年迪士尼全球票房總收入突破10億美元的第六部影片。而這10億美元的票房就意味著《冰雪奇緣2》穩贏。

迪士尼的續集魔咒,

好萊塢的創新難

《冰雪奇緣》是迪士尼的一個另類。

近年來迪士尼最成功的動畫電影,大多數都沒有拍攝續集。這或許是因為迪士尼動畫工作室在一開始進行故事的設定時,就會傾向於將一個故事講述完整,因此一部影片很難再出續集。

而《冰雪奇緣2》更是被網友稱“與其說是續集,倒不如說有點像前傳,沒有邪魅的王子反派撐起劇情,父母之謎這種又被套上,續集遜色一半。”。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據相關數據顯示,1937年開始製作動畫電影的華特·迪士尼工作室,迄今為止已經產出了近60多部院線動畫電影,但卻少有續集院線電影,粗略算下來也就《無敵破壞王》《幻想曲》《救難小英雄》《小熊維尼》屈指可數的幾部。特別是在2010年以後,迪士尼經典動畫電影幾乎都沒有續集,大多都採用番外短片的形式

《花木蘭》《小美人魚》的“公主系列”與經典的《獅子王》等動畫,雖有續集作品,但大多都非迪士尼本部的WaltDisney ANIMATION STUDIOS(華特迪士尼動畫工作室)製作,而是出自於專攻動畫劇集和碟片市場的DisneyToon Studios(迪士尼卡通工作室)之手,其渠道也未涉及院線,採取影碟手段播放,而迪士尼卡通工作室也於2018年關閉。表現還算可圈可點的“總動員”系列續集影片。也是出自被迪士尼收購的皮克斯工作室之手。

可見,迪士尼本部不適合也不擅長做續集。

但此次《冰雪奇緣2》選擇再上以及口碑的不及預期,不僅折射出了的整個迪士尼的創新困境,也折射出了整個好萊塢的創新難問題。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近兩年來,好萊塢似乎越來越熱衷於各種續集,如《木乃伊》《加勒比海盜》《變形金剛》《鋼鐵俠》續集比比皆是,而原創作品鮮少露面,這或許是受到Netflix等流媒體衝擊的無奈,就像內地市場,面對愛優騰等視頻網站的入侵,影院生意被一點點分走,對於好萊塢來說,他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出一部部既安全又對觀眾胃口的作品,佔領市場。於是續集便成了首選。

博納影業董事長於冬此前在接受採訪時也曾說道,“ 現在的好萊塢各大公司幾乎都是職業經理人,他們的做法就是越來越多拍續集,這樣不會犯錯誤,但是他們也缺乏了創新,缺乏了對題材、故事、對美國人文的理解,好萊塢越來越不敢去冒險。”

轉型之年利潤下滑,

“冰雪”先來加溫

創新難並不影響《冰雪奇緣2》的“躺贏”姿態。在票房之外,《冰雪奇緣》還有更為廣袤的衍生天地。

家長們都在擔心自家孩子看了《冰雪奇緣2》之後,吵著要買艾莎女王的新裙子。而事實也確實如此。這也是《冰雪奇緣》的魅力所在。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2013年《冰雪奇緣》在全球範圍內收割票房破12億美元,成為動畫電影全球票房第二,並一舉拿下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但不止於票房,線下衍生開發也從此開始,從《冰雪奇緣》DVD、圖書到艾爾莎、安娜玩具與公主裙,再到遊戲、主題樂園,一個圍繞《冰雪奇緣》系統化的衍生市場誕生。

迪士尼官方曾表示,“《冰雪奇緣》每年可以帶來10億美元(衍生)收入”。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全球50大最賺錢IP中,冰雪奇緣以113億美元的收入排名第45位,成為榜單上唯一一個“10後”。迪士尼的12名公主,以450億美元的收入排名第七,平均每位公主創收37.5億美元,僅為《冰雪奇緣》的三分之一。

於是,在2013年《冰雪奇緣》電影大獲全勝,各類衍生陸續開發之後,2014年迪士尼服務類收入增長了30億美元,消費品收入增加8億美元,迪士尼主題公園和度假村收入增長了7%,雖然這其中不單單是《冰雪奇緣》所創造的增長,也不能判定《冰雪奇緣》為迪士尼究竟創造了多大的收益,但《冰雪奇緣》卻是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存在。

而今年,2019年,迪士尼動作頻頻,雖然表現亮眼,但與往年相比,迪士尼也出現了利潤下滑的跡象。12億買下福克斯、打造Disney+、樂園收入下降,迪士尼利潤下滑。

「Mirror頭條」未破續集魔咒?或許《冰雪奇緣》這張牌用的剛剛好

最值得注意的便是迪士尼的流媒體平臺Disney+。

面對Netflix等流媒體的侵襲,迪士尼試圖用Disney+與之對打。在對打的同時,迪士尼不僅失去了Netflix為其貢獻的1.5億美元版權銷售收入,還花了12億美元收購了福克斯龐大的IP庫,來為Disney+服務。而流媒體註定是一門燒錢的生意,隨著更多自制原創內容的不斷豐富,迪士尼還將繼續不斷加碼投入。

另一方面,一向營收平穩的主題樂園也出現了下滑。加州、奧蘭多迪士尼世界推出的“星球大戰:銀河邊緣”遊客數量不如預期,上海迪士尼禁止自帶飲食被告風波不斷,香港迪士尼客流更是急速下跌。迪士尼CEO Bob Iger 也曾表示“香港迪士尼樂園第四季度營收下滑了 5500 萬美元,預計明年第一季度還會下滑 8000 萬美元,如果香港的情況沒有好轉,明年香港迪士尼樂園全年的營收會下降約2.75億美元。 ”

而此時《冰雪奇緣》的出現或許正當時。

不難發現,在《冰雪奇緣2》11月7日在杜比劇院進行全球首映後,11月8日迪士尼發佈了最新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9月28日,迪士尼營收為191億美元,同比增長34%。就在當天,迪士尼股價上漲3.76%。而在11月22日《冰雪奇緣2》正式首映當天,上海迪士尼度假區便推出主題“冰雕”系列,在園內打造了一個冰雪奇緣仙境。

對於迪士尼來說,其手握諸多IP確實底氣十足,但作為一個流媒體的新入局者,面對已經佔據了美國流媒體視頻服務使用時長40%的Netflix,迪士尼要想打造自己的流媒體,讓Disney+能夠與Netflix拼一拼,它還要不斷的砸錢,這是另一個競爭更加慘烈的戰場,而《冰雪奇緣2》的到來或許起不到重大的作用,但對於此刻的迪士尼來說,在利潤下滑,風波不斷的轉型時刻,“冰雪”先來加溫卻是正當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