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點贊開化:堅守綠色底線 做足“生態+”文章

近日,開化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中亮相了。在11月24日一篇名為《創新引領率先實現東部地區優化發展 新使命激發新動能》的文章中,人民日報對開化堅守綠色底線,做足“生態+”文章,確保一江清水出源頭的做法給予大力讚賞。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請輸入圖片描

文章中說:浙江開化縣,錢江源,山區縣,曾是經濟“窪地”,發展卻不忙不亂。作為國家公園試點地,開化堅守綠色底線,做足“生態+”文章,自2013年以來連續6年出境水Ⅰ類、Ⅱ類佔比超過95%。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請輸入圖片描

綠色是開化的本色,也是開化發展的底色。肩負“一江清水出開化”的生態擔當和政治使命,開化全縣幹部群眾接續奮鬥,緊緊圍繞“'五水共治'只能加強,不能放鬆”的要求,全面落實“五水共治”各項目標任務,為下游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治水答卷”。

如今,青山黛黛,流水潺潺,一個水清岸綠、人水和諧的“錢江源大花園”已徐徐展現。

全域治水 一江清水出源頭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請輸入圖片描

開化治水,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保上游吃飯,還是保下游喝水的“兩保”之爭。最終,開化人以一種高度責任感,毅然選擇了後者。二十多年來,開化堅守“綠色門檻”,強制關停汙染企業,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開展全域治水,在陣痛中確保一江清水出源頭。

守護綠水青山,守護生態屏障。2015年開始,開化“每月確定一主題、召開一次現場會”,在全國率先出臺國家公園山水林田河管理辦法,在全省率先實行全域禁漁管理,構建保護有力、利用有度、管理有序的生態資源管控體系。為提升一江清水,開化全域開展全民治水、制度治水、鐵腕治水和工程治水。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農村生活汙水

“要推進源頭治理,把好治水的‘第一關’!”多年來,開化強力開展重點行業專項整治,在農村汙水治理、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涉水汙染企業整治、“三小”行業專項整治、鞏固“四禁”成果、生態配水與修復工程、生態治理工程等方面推進源頭治理,持續深化“廁所革命”“垃圾革命”“汙水革命”“庭院革命”,開化治水向縱深推進。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請輸入圖片描

垃圾兌換超市

2018年,開化“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和美麗河湖創建在全市遙遙領先,新穎別緻的垃圾兌換超市實現行政村全覆蓋,149座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移交運維工作完成,常山港華埠段、馬金溪音坑段等工程勝利完工,“春潮2018”、零點“亮劍”等漁業執法行動持續鞏固“四禁”成果,開展“以河養河”河湖長效管護機制……開化治水成效不斷提升,水環境呈現持續向好的態勢。

據統計,2018年開化出境水Ⅰ、Ⅱ類水佔比達99.7%,同比增0.5%。其中Ⅰ類水149天,同比增加47天,Ⅰ、Ⅱ類水佔比和Ⅰ類水天數均創歷史新高,鄉鎮交界斷面水質監測斷面達標率100%。開化人民用實際行動向下游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治水答卷”。

治水造景 水清岸綠富百姓

“水淺魚爭躍,花深鳥競啼。”行走在開化的馬金溪畔,全國各地而來的遊人們不禁會吟誦起這樣優美的詩句來。

馬金溪流域山川秀麗,人文薈萃。近年來,依託馬金溪生態河道建設和特色源頭文化,開化著力加強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挖掘和保護,以濱水岸線為紐帶,水景觀公園為點,將沿線旅遊景點、人文景觀、濱水公園串珠成線,形成百里黃金水岸帶、產業帶、致富帶、風情帶。

如今,這條旖旎秀麗的馬金溪儼然已經成為了造福一方百姓和下游人民的幸福河,不僅催生出一批民宿產業、鄉村旅遊等“親水”經濟,還湧現出霞山、金星、密賽、下淤等一大批親水旅遊示範村,以及砸碗花溼地、雙溪公園、金溪桃韻、根宮佛國等生態文化景點。通過“五水共治”,開化實現了環境蝶變,提升了水文景觀,拓展了旅遊業態,實現了強村富民。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馬金溪更是成為了累計吸引撬動超過56億元民間投資的“黃金河流”。近年來,開化以45公里的濱河綠道將流域兩岸的1個5A景區、15個3A景區村、40多個濱水公園和景觀山林、美麗田園串珠成線,形成集源頭探秘、生態休閒、民俗遊賞、產業觀光於一體的綠色生態廊道。另外,開化還舉辦了國際鐵人三項精英賽、馬拉松賽等一系列有影響力的賽事,招引項目,吸引遊客,發展旅遊經濟,不斷拓展旅遊產業鏈的倍數效應。

2018年,馬金溪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美麗河湖。未來的馬金溪,還將以更美麗的顏值、科學的治理手段、豐富的水域文化,成為一條“城水相依、江河相連、山水相融、人水和諧”的綠色生態廊道,實現“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的進一步蝶變。

全民治水 共治共享營氛圍

保護生態就是政績,這是開化領導幹部的共識。與自然和諧相處,更是所有開化百姓的行動自覺。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河長巡河

開化有縣級、鄉(鎮)級和村級“河長”341名,縣委書記親自掛帥,10位縣領導分別擔任10條主要河流的河長,實現縣內主要河流“河長”全覆蓋,建立全天候、零空檔、無盲區的河(湖)長制管護新機制。每月19日是開化的“全民護河日”,每到這一天,河長引領,全民參與,一線問水、督水、治水。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民間河長

除了黨政河長外,開化民間河長們也紛紛當起了“環保清潔工”,做起了宣傳員。為進一步探索全民治水新模式,在黨政河長辦公室的基礎上,開化還成立了浙江省首家民間河長辦公室,形成“一河二辦”機制。民間河長護河隊配合黨政河長開展水環境治理,對錢江源頭的河流開展巡視、監督、保護,凝聚生態文明建設合力,共同形成“人人參與管護、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点赞开化:坚守绿色底线 做足“生态+”文章

黨員清理河道

在開化,黨旗飄揚在治水最前線。巧用黨員包事“1+X”制度,1個黨員聯繫X戶農戶,包乾垃圾分類、清理河道、村莊保潔等治水工作,做好督促、指導、幫扶工作。在黨員活動日,各鄉鎮黨員幹部帶頭,發動群眾參與,組織開展村莊整治、垃圾分類、水體保潔等工作。依託“週二無會日”工作制度,全縣落實治水“共性+個性”清單,逐級建立問題、任務、責任、整改四張清單,問題到點、任務到邊、責任到人、整改到位。

全縣各地的文化禮堂也吹起了“治水風”,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治水共識在百姓中進一步凝聚。另外,開化還邀請“兩代表一委員”作為代表河長,組織開展專項集體民主監督活動,鼓勵代表委員們深入一線加強督查,身體力行參與治水,並採用平安浙江爆料形式,在實地調研中隨看、隨拍、隨記、隨傳,交流傳達“第一手監督信息”,形成良好的治水聲勢。

因水而美,開化也必將因水而興。未來,開化將始終堅守“一江清水出開化”的政治擔當,持續推進碧水行動,按照“兩頭要清晰、中間要提質、底線要保住”的要求,努力打造治水升級版,推進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提升,呈現更多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新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