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富士康在美投資百億建廠,卻將13000個崗位縮減至1500個,為何?

據媒體12

月3日最新報道,鴻海位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工廠,因寒冷天氣延緩完工進度,直到明年3月才會重新開始建廠。據悉,此前富士康立下的目標是在2020年內竣工。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地每年只有7個月的施工時間,目前威斯康星州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法在美國招聘到足夠的員工。

據瞭解,2017年,在美國一再喊話下,富士康宣佈投資100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首個液晶顯示屏工廠,這筆投資也被美國認定為可以在未來為其創造最多1.3萬個工作崗位,並減免了30億美元的額外費用的優惠。然而,好景不長,2018年6月,富士康就修訂了其建廠的計劃。不僅宣佈將工廠規模進一步縮小,還將計劃中的工作崗位數量從最初的13000個縮減為1500個。

富士康在美投資百億建廠,卻將13000個崗位縮減至1500個,為何?

富士康為何對美國市場的招工數量進行大規模的縮減呢?還得從美國當地的工人市場說起。此前,我國企業福耀玻璃曾在美國設下生產線,據福耀玻璃的創始人曹德旺透露,美國藍領工人的平均工資大約是我們國內藍領工人的8倍,但工作效率只有我國的80%與此同時,美國很少有年輕人願意成為製造工人。此外,美國還存在著工會制度來保護員工的具體權益。

富士康在美投資百億建廠,卻將13000個崗位縮減至1500個,為何?

例如,今年9月,美國工會對汽車巨頭通用發起了49000名工人大罷工一事就鬧得沸沸揚揚。據悉,美國工會常常為工人們的薪資、假期福利等問題出頭。若企業沒有及時給予工人福利,工會就會找上門來。因此,由於美國工會的存在,不少美國企業更是對當地打起了退堂鼓,紛紛選擇到海外尋找供應商。選擇來華設下超級工廠的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就曾指出,無法忍受工會工人進入特斯拉的工廠。

富士康在美投資百億建廠,卻將13000個崗位縮減至1500個,為何?

據悉,製造業佔美國經濟比重約為11%。近年來,為了吸引製造業迴流,美國已經多次喊話國際巨頭們回到美國建廠。然而,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11月份美國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環比下降0.2至48.1,已連續四個月萎縮。分析人士指出,美國製造業已陷入溫和衰退,短期內復甦可能性甚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