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01.比情商、智商更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红纱遮面,眉心红印。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这个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在美拍、微博、B站上收获一众粉丝的90后,在Youtube上的粉丝达到735万,这个粉丝数量随之飞速增长

对比CNN粉丝数量不过792万,BBC粉丝数量558万,FOX粉丝数量382万,他们都是发了几千条视频,而李子柒也就几十条视频,还没有配英文字幕,但丝毫不影响外国人对这个姑娘的喜欢,对中国文化的迷恋。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可见,李子柒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对此国内不少网友纷纷质疑,还上了热搜: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

我不知道她算不算文化输出的代言人,但这姑娘每期视频我都会看,跟她同步起步的博主都已经逐渐向别的领域发展,但李子柒还坚持做高质量的内容,始终围绕中华民族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展开。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她的视频跨度很大,别的人用生姜煮菜,她拍了生姜的一生,拍摄从春末下姜种,到发芽、收获、历经秋、冬漫长的季节;拍酱油从播种黄豆开始;做冬季棉被,从养蚕、做蚕丝再制被。

但面对如此引人入胜的视频,质疑声也纷至沓来,有说作秀,用替身、有团队来拍的。刚开始李子柒将自己拍摄的证据都放在网上,但网友不买账。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面对这些质疑还有刚开始视频点击量少得可怜,她也想过放弃,但如今的她变得更加有“仙气”,对于外界的质疑淡然处之,始终坚持做自己的原创视频,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为什么李子柒的视频如此火?

内容稀缺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没有一个人会为了一片姜,从春天拍到冬天;为了拍酱油,从黄豆开始,太漫长了,等不到。

持之以恒是对未来的坚持,日复一日,不是一周一个月,而是多年甚至数十年的奋斗。

李子柒的身上有一个稀缺品质:坚毅力。

《坚毅》这本书提到:坚毅的英文单词叫做Grit,古英文中的原义是沙砾,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坚毅是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品质。

坚毅是指能够长期为一个远大的目标,不为艰难险苦所动摇。

毅力是把生活当成一场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


02.坚毅是看清生活本质,依然热爱的人

兴趣是普遍,坚毅是罕见。

路遥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人,文学改变了路遥的生命轨迹,也点亮了无数普通人的希望。

路遥内心有一个梦想:一定要在40岁之前写一部百万字的巨著。

这个梦让他热血澎湃。

《平凡世界》是路遥花费了6年的时间创作,其中三年时间是阅读了一百多部长篇小说,研究他们的结构。

路遥当时翻了十年的《人民日报》和《陕西日报》,翻到最后手指头上的指纹都磨没了,后来是靠手掌翻报纸。

那时候路遥的身体已经垮了,文学梦想还没有破灭。

路遥抄完《平凡世界》第二部已经吐血了,抄第三部,他走到镜子面前,看到镜子前的路遥两鬓斑白。

“我第一次严肃地想到了死亡。我看见,死亡的阴影正从天边扑过来,我怀着无限惊讶凝视着这一片阴影。”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1988年5月25日,体力日见衰竭的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划上了最后一个句话。

6年的文学征途,流过血,流过汗,《平凡的世界》在他顽强毅力的支撑下写完了。

路遥这一生如同平凡的世界里所写:“生命里有着多少无奈和惋惜,又有着怎样的愁苦和感伤?

雨浸风蚀的落寂与沧桑一定是水,静静地流过青春奋斗的日子和触摸理想的岁月。”

路遥这一生颠沛流离,但凭借着对陕西这片土地的热爱,对文学的执着追求,即便在文学道路上,有被退过稿,跟老鼠相伴写作……依然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路遥始终坚信:要么巨大的成功,要么彻底的失败。

不疯魔,不成活。

梦想是在坚忍行动中迸发出来的光芒万丈。

真正拥有坚毅品质的人,他们是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还依然热爱。


03.坚持的意义在于培养坚毅的品质

歌手刘欢在一次节目中提到,自己女儿音乐品味很高,感悟力很好,再难的曲调,听两遍就记住了。

对此,刘欢有些后悔以前坚持“快乐教育”,不强迫孩子学音乐,没有让她坚持练琴。


李子柒,古今第一奇女子,没有之一


而郎朗的父亲看到郎朗有音乐天赋,立马“逼”郎朗练琴,即便当时郎朗不愿意,但郎爸毫不手软。

郎朗的父亲这样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出一个钢琴家,更重要的是磨炼郎朗的毅力。

有天赋,靠着天赋吃饭,最终有可能变成伤仲永;有天赋,再加上后天严酷的训练,才能磨练出心性。

这个世界上才华横溢的人有很多,但有才华就代表这个人能走长远吗?

不见得。

《坚毅》的作者安杰拉·达克沃思在TED演讲提到:经过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无法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

才华并不能使你坚韧不拔

一时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遇到困难,永远都是放弃,放弃久了,也就养成了习惯。

坚毅是需要塑造的。

我们都知道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是一个特别难进的组织,每次海豹突击队在选择特种兵的时候,他们就会做出残酷的训练,但是在这个残酷的训练过程中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就是一个铜铃,始终离他们的训练场地不远,你在地上爬,满身都是泥,教练一直在士兵耳边“挑衅”,这个时候你觉得受不了,想要逃离这场非人类的训练,敲那个铜铃,立刻就有人救你。

但是教官就告诉所有年轻人说,你想要改变世界,永远不要去碰那个铜铃。

当我们能做到不去碰铜铃,我们才能够让自己的坚毅品质不断地累积,不断地变得越来越强。

坚毅跟我们的肌肉一样可以培养,肌肉是可以通过锻炼变得越来越强,坚毅的能力也一样可以通过锻炼变得越来越强。

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毅。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蓦然回首,发现自己当初“本可以”。

04.因为不聪明,所以只能靠坚毅支撑

你听说过竹子思维吗?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从第五年开始每天30厘米的疯狂的速度增长,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竹子前4年将根深深扎入土壤里边,延伸出数百条细枝。

我们大多数人都只看到了15米,却忘了之前的3厘米,甚至熬不过3厘米。

拥有坚毅品质的人,他们不聪明,看起来很笨,但他们懂得结硬寨、打呆仗。

我在看达尔文自传的时候,里边写道:“我并不像某些聪明的人那样,有非常快的领悟力……我对冗长且纯抽象思想的理解能力有限。对某个日期或者某行诗词的记忆从来不会超过几天。”

很多为达尔文撰写传记的作者都没有渲染过达尔文拥有超自然的智慧,达尔文很聪明,可是对事物的洞察力不是靠灵光乍现就可以长久的。

就像他自己说:“我认为我比普通人强的地方在于,我能注意到一些容易被他人忽略的细节,在观察方面很细致。我的勤劳程度就如我对事物的观察,以及对事实的收集能力一样强。更重要的是,我对自然科学的热爱一直都很坚定而强烈。”

达尔文对成功的见解值得我们深思。他相信,一个人的热情与勤奋比智力上的能力更重要。

这也许就是坚毅需要具备的三要素:热情、毅力和长远的目标。

我承认天赋很重要,有天赋的人跟没有天赋的人相比,提前走近道,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是“天赋论”,放大天赋的价值,那么我们人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无论怎么拼,都比不上有天赋的人。

那些“光鲜”履历,都是经过岁月的沉淀,熬过多少次冷板凳,流过多少次泪堆砌而成的。

“我已曾泪流满面,悲伤不已。”

05.

世界这么大,大家都想去看看,但我们有足够坚硬的躯壳,抵挡世界的风吹吗?

人生的奔跑,不在于瞬间的爆发,取决于途中的坚持。很多时候,成功就是多坚持一分钟,只是我们不知道,这一分钟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所以,在一切尚未定论之前,我们不要停下脚步,或许就在你喘息、休息、放弃之际,别人才有机可乘,跑到了你的前面。

纵观天下人与事,成于坚毅,败于废弃,概莫如此。

心有毅,才能春暖花开。

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底气,叫做“死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