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文丨吳澤源

熟悉馬丁·斯科塞斯黑幫片的影迷,大概都忘不掉《好傢伙》和《賭城風雲》中的喬·佩西。兩部電影裡,他都飾演了飛揚跋扈不可一世,殺人不眨眼的狠角色,並且因為樹敵眾多,都沒能活到故事的最後。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好傢伙》

但不知道有沒有人替他的角色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湯米(《好傢伙》)和尼基(《賭城風雲》)有幸活到了古稀之年,那麼他們會為自己做過的那些事情後悔嗎?

很少有人考慮過上面這個可能性。即便有的話,大家的答案也很可能是「不會」。但斯科塞斯的新作《愛爾蘭人》,卻直接地回答了這個問題:再狂妄的黑幫暴徒,到最後也是會後悔的。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愛爾蘭人》

這倒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做過的事情讓他們內疚,而是因為他們終究會發現,自己做過的一切,到頭來全都毫無意義。

馬丁的黑幫主題公園電影?

當馬丁要和自己的三位老搭檔羅伯特·德尼羅、喬·佩西和哈維·凱特爾重新合作的消息傳出時,《愛爾蘭人》就有了幾分懷舊派對的意味。更不用說,這派對上還添了另一位黑幫片「教父」阿爾·帕西諾。所以《愛爾蘭人》很容易像《好萊塢往事》一樣,被人們視作一部情懷至上的電影。

乍一看,這麼形容《愛爾蘭人》好像也沒錯。它的故事跨越幾十年,線索繁雜,但歸根到底,它的核心僅僅是三位主角之間的關係。

喬·佩西飾演的拉塞爾·布法裡諾,是20世紀美國黑社會歷史上有頭有臉的長老級人物,相傳《教父》裡馬龍·白蘭度的角色,就在很大程度上借鑑了他。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帕西諾飾演的吉米·霍法,是上世紀美國最具權勢的工會領袖。他幾乎是憑藉一己之力,讓「國際貨車司機兄弟會」成為了整個美國最大的工會。

他是藍領階級眼中的英雄,就像電影裡所描述的一樣,在聲望巔峰時期,他的受歡迎度與貓王和披頭士樂隊不相上下。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德尼羅飾演的「愛爾蘭人」弗蘭克·希蘭,則是同時侍奉上述兩位權力人物,並調和著兩人關係的中間人。他早年是布法裡諾手下的得力殺手,後來又在布法裡諾的引介下,先是成了霍法的貼身保鏢,隨後又被霍法提拔為工會小頭目。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然而工會與黑社會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終究會像定時炸彈一樣隨著故事的深入而引爆。在霍法治下,工會與黑社會還處於相互利用的關係中,但當霍法因欺詐罪入獄服刑後,他的工會完全變成了黑社會的傀儡政權。

出獄後,霍法試圖奪回工會的控制權。但黑社會大佬們已經習慣了將工會基金當作自家金庫的日子,他們才不願讓霍法重新掌權。

經過幾回合的扯皮後,黑社會決定除掉霍法這個「麻煩」。而他們選擇的劊子手,正是弗蘭克·希蘭,這個霍法最信任的人。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霍法、弗蘭克、布法裡諾之間的動態關係所引發的種種劇情,就像一條鏡廊一樣,能夠勾起我們對斯科塞斯黑幫片的種種回憶:

弗蘭克為工會搞破壞,炸掉出租車的場景,和《好傢伙》中亨利·希爾替黑幫炸掉轎車的場景如出一轍;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愛爾蘭人》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好傢伙》

霍法為了奪回工會主席一職,在電視節目上瘋狂抨擊黑手黨的舉措,和《賭城風雲》裡的賭場經理薩姆(德尼羅飾)為了重新拿回工作執照,上電視抨擊拉斯維加斯當地官員的舉措完全一致;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賭城風雲》

弗蘭克為了不讓黑手黨殺死霍法,在兩者之間費力周旋,像極了《好傢伙》中的亨利為了不讓吉米(德尼羅飾)對莫里斯動殺心,對只認死理的莫里斯好言相勸;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好傢伙》

甚至連霍法最後死亡的方式,都與《好傢伙》裡湯米(佩西飾)死亡的方式如出一轍。打開門。空房間。霍法與吉米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卻完全無力改變它。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好傢伙》

而帕西諾、佩西和德尼羅這三位大佬,僅僅是站在攝影機前,就能喚起我們對黑幫片歷史,甚至整個美國電影史的回憶:

德尼羅在片中飾演的弗蘭克,依然是一個像傑克·拉莫塔(《憤怒的公牛》)一樣不善言辭,只會將情感訴諸暴力的「蠻牛」形象。而他在即將背叛摯友時的內心掙扎,以及他在步入老年之後的悔恨,則讓我們想起了《美國往事》裡的「麵條」。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美國往事》

帕西諾在扮演霍法時,則把他在《衝突》與《疤面煞星》中的怒火與偏執帶到了人物中;這是他飾演的又一個被性格成就,也被性格毀滅的莎士比亞式人物。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疤面煞星》

與上面兩人相比,佩西的形象變化最大:布法裡諾一角,已然沒有了湯米和尼基在《賭城風雲》中的戾氣。但佩西在控場時的遊刃有餘,依然具有大佬風範:他奉獻出了不同於以往的不怒自威的震懾力。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賭城風雲》

所有的這些似曾相識,都會讓老片影迷的懷舊心緒得到滿足,也可能會讓瞧不上老派「Cinema」的觀眾質疑《愛爾蘭人》和馬丁·斯科塞斯:你之前說漫威電影是主題公園,可你的這部新片,不也是主題公園和自我重複嗎?

但如果只把《愛爾蘭人》理解成一部懷舊之作,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愛爾蘭人》並不是緬懷暴力的一次派對或一首輓歌,恰恰相反。它是對暴力生活和「男人的爭鬥」的徹頭徹尾的否定。


一切破碎,一切成灰

大家看《愛爾蘭人》時,都會想到馬丁的諸多前作。但馬丁本人拍攝本片時最主要的參照對象,卻是法國導演雅克·貝克1954年的作品《金錢不要碰》(Touchez Pas au Grisbi)。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金錢不要碰》

馬丁甚至把這部電影的配樂抽出來,作為了弗蘭克與布法裡諾第一次坐在一起用餐時的背景音樂。而那部電影講的是什麼?講的是一位黑幫暴徒疲憊而無奈的中老年生活。

這也是《愛爾蘭人》和《好傢伙》、《賭城風雲》的最大區別。在《愛爾蘭人》中,不再有刺激感官的巴洛克式運動鏡頭,不再有橫行霸道的搖滾配樂,和風格化的暴力呈現。一切都平實得像一部紀錄片。

在弗蘭克為女兒教訓雜貨店老闆的場景中,沒有過多的鏡頭運動,除了對女兒的幾個切出特寫之外,甚至沒有剪輯的干擾。我們所看到的,只是在全景鏡頭下,一個男人粗魯野蠻地踩爛另一個男人的右手。暴力不再能刺激人們腎上腺素的分泌。在《愛爾蘭人》中,它被還原成了最真實,也是最醜陋的面目。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而主人公們的滅亡,在《愛爾蘭人》中也是那麼無聲無息。在《好傢伙》《賭城風雲》《華爾街之狼》中,犯罪集團的「樹倒猢猻散」,被馬丁用憤世嫉俗的搖滾樂和快速剪輯強調出來。

但霍法、布法裡諾和弗蘭克的覆滅,卻平靜得像一聲嘆息。霍法的身軀被焚燬在焚化爐裡,從此在世界上銷聲匿跡;布法裡諾被中風和衰老擊倒,弗蘭克則在殺死霍法之後便心如死灰,形若活死人。

這也引出了全片中最黑色幽默,也最讓人辛酸的那段臺詞: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對《愛爾蘭人》來說,衰老無疑是最重要的主題。畢竟,這部電影是由一個77歲的導演拍攝,而在電影中,整個故事也是由垂垂老矣的弗蘭克所講述。

但《愛爾蘭人》的衰老感,還不止於此。它體現在影片不緊不慢的步調上,也體現在幾位演員被歲月侵蝕的痕跡上。

數字技術減齡確實為幾位演員除去了皺紋,但特效卻無法改變演員們的體態。當德尼羅在《憤怒的公牛》和《恐怖角》中的健碩身材,變得發福走形,當帕西諾在《疤面煞星》與《情梟的黎明》中的倜儻體態,如今變得佝僂沉重時,我們會前所未有地意識到:《愛爾蘭人》講述的不只是角色的衰老,它也在講演員的衰老。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而在馬丁的眼中,衰老這件事,是毫無優雅可言的,它只會讓人變成自己討厭的模樣。

出獄後的霍法,完全失去了年輕時的策略與耐心。他四處樹敵,聽不進別人的任何勸告,因為自負與權力慾已經矇蔽了他的雙眼。他眼中的第一要務不再是為工會服務,而是讓工會為他服務,因為「這是他的工會」。變老並不能讓人明智。

一輩子叱吒風雲的布法裡諾,在老年淪為了階下囚,被疾病與內疚折磨。他以為自己不會為殺死霍法後悔,他錯了,只好尋求宗教的寄託。變老並不會讓人更容易接受自己。

在黑道權力鏈條中處於上層的弗蘭克,則因為殺死了霍法,被和他本來就不太親近的女兒們疏遠。老年的他無依無靠,徒勞地尋找著一生的意義。暴力生活為他在壯年時帶來了無窮榮光,可是當他老去之後,又有誰在聽他訴說這些年輕時的「功績」呢?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誰都沒有。只有空氣。

而那些在權力世界頂端風光一時的大人物,最後也難逃化為灰燼的命運。一生傳奇的老肯尼迪在家中孤獨死去;行事招搖的黑幫大佬喬伊·加洛在街頭像狗一樣被人射殺,身後只留下一首鮑勃·迪倫為他吟唱的歌謠。而那些在片中出現的一個個過場人物,也在畫面上被馬丁標註了死亡的日期與方式。不論生前如何風光,人人死而平等。

在這個#MeToo年代,大家都在批判「有害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愛爾蘭人》沒有涉及性侵之類熱點問題,但它對此話題的批判,甚至要走得更遠。在馬丁看來,所有屬於男性氣概範圍內的權力、自負、榮耀和所謂道義,到頭來都是灰燼。

​不分中外,全年最佳電影,它就是

所以屬於弗蘭克的令人窒息的最後三十分鐘,在我看來甚至並不是真的在表達悲傷。它只是像弗蘭克與布法裡諾經常使用的黑幫行話所形容的那樣:It is what it is(事情就是這樣)。

《愛爾蘭人》是一部反情懷的電影,是黑幫片的墓誌銘。但如果你覺得它也是馬丁的電影遺囑,那就錯了:他的新片《花月殺手》馬上就要開拍了。

這麼說聽上去很幼稚也很俗氣,但我還是要這麼說:只要馬丁還活著,Cinema就依然活著。

因為迄今為止,馬丁依然是這個世界上將主流口味與個人藝術表達平衡得最好的導演。他或許是處於傳統意義上的「電影」的最後一口氣,但我並不希望這話會成為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