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鄉野枯燈黃卷,我研究古建築30年,還發現中國現存最老的元代民居


#自拍我的故事# 我的大學同學寄來一本他撰寫的書《晉城古代建築》,讀後被他的敬業情懷所感動,於是就有了以下的訪談—— 大家好,我叫張廣善,今年65歲,退休前曾擔任山西晉城博物館館長,從事文博和文物保護研究工作30多年,從一個懵懂學生到文博研究館員,對山西晉城地區的古代建築做了系統的尋訪和研究。作為學科帶頭人,主持和參與了一些重要的文物保護工作。山鄉曠野風塵路,枯燈黃卷形影屋,這是我一生工作的基本寫照。

我1954年出生在省城太原,當時父母在太原工作。1962年8歲時隨母親“62壓”回到晉東南陽城縣潤城鎮老家,上完高中後就在生產隊裡勞動,當過公社生產隊會計和生產隊長,帶領社員下地幹活,參加河道壘壩造地工程,小小年紀就經歷了社會的鍛鍊和生活的艱辛。圖為我們村鎮裡的年輕人合影。

1977年恢復高考,我報名應考,經過緊張的複習準備,1978年3月,我作為恢復高考的首屆大學生,進入山西大學歷史系學習。我們這一屆學生年齡相差13歲,同學們都經歷過動亂年代,一心要把失去的時光補回來,學習的氣氛特別濃厚。我深受感染,四年的大學時光沒有荒廢,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勤奮、嚴謹的治學理念和作風,是我更重要的收穫。圖為大學時代的我正在校園裡看書。


1982年1月,我畢業分配到山西省晉東南地區文化局工作。1985年,晉東南地區實行市管縣體制改革,分為長治、晉城兩個地級市,我劃歸到剛剛成立的晉城市文化局工作。作為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學生,領導還是很器重我的,加上專業比較對口,安排我的具體工作就是負責籌建晉城古建築藝術博物館,不過,籌備組就我一個“光桿司令”。圖為年輕的我陪同省文物局專家在沁水縣考察文物。

萬事開頭,一切從零開始,歷經十多年曲折艱難的籌備、建設,一座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晉城博物館終於建成了,現存文物20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200餘件。我從籌備組長轉為首任館長,主持策劃的基本陳列展覽《太行魂——晉城古代文明陳列》,2005年獲得第六屆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展覽精品獎。圖為建館之初,我與有關領導和專業人員進行博物館選址考察。

在做好博物館工作的過程中,我尤其對晉城的古代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是晉城本地人,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古蹟遍地的環境中,我的家鄉潤城鎮有個砥洎城,就是一座建於明代的古堡,坩堝壘築的城牆上留下我太多的兒時記憶。到後來我大學畢業回來再面對晉城這塊土地時,驚訝地發現,這是一座蘊含著豐富歷史文化尤其是古代建築寶藏的礦,等著我去開採挖掘。圖為潤城砥洎城坩堝壘築的城牆。


有句話:“地上文物看山西”,是說山西的地上文物在全國首屈一指。而地上文物的主要表現形態就是古建築。如果說山西是中國古建築的寶庫,那麼晉城就是這座寶庫中的核心與精粹。據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晉城市的數據,有各類古建築多達5490餘處近20000座。從北魏開始,各個時代的建築實例都有保存,尤其是宋、金以來的木結構古建築更是罕見的完整。因此,晉城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的“古建築博物館”。圖為著名的皇城相府明清古建築群。

晉城古建築,從年代上講,最早的要數坐落在高平市羊頭山頂的羊頭山石窟北魏造像塔。晉城古建築的最大看點,就是宋、金時期的木結構建築。晉城發現的宋、金木結構古建築一共有46座,這一數字是現在所知道全國同時期木結構古建築總數的三分之一。在我國有兩千多個縣區,晉城僅有6個,但這6個縣區保存下來的宋、金木結構古建築,佔據了全國兩千多個縣區總量的三分之一,這無疑是一個驚人的比例,是一個享譽中華的數字。

古建築既有歷史文化內涵又有建築工程工藝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我雖然是學歷史專業出身,但在古建築研究領域還有許多功課要補,而社會上和高校裡都沒有現成的古建築課程去進修,只有在實際工作中幹中學、學中幹,虛心向古建築研究前輩學習請教,不斷充實相關知識,提高研究水平。圖為晉城沁河流域古堡群中最大的古堡——郭壁古堡。


三十多年來,我跑遍了晉城地區的山山水水,考察古建築的遺存。從古建築產生的社會歷史條件,到自然環境以及建築工藝特點進行考察與研究。風餐露宿,枯燈黃卷,清苦孤獨,樂享其中。晉城古建築將我引入一個特殊知識的領域,古建築的神奇魅力誘使我去發現它們,瞭解它們,讓我獲得了事業與心靈的滿足。圖為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在太行山裡做舊石器遺址調查。

古建築大致分寺廟類的公共建築和民居兩大類。寺廟類的公共建築由於歷代修繕多,不易損毀和改變,遺存的歷史就會久遠一些,現存的最遠可以追溯到唐朝,比如五臺山的南禪寺、佛光寺等。但在古民居這個領域,受土木材料的自然風化和社會動盪等因素的影響,現存的古民居基本上都是明末以後的建築。圖為陵川縣禮義鎮的南吉祥寺,是一座宋代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幸運的是,我在工作中卻發現了比明清更久遠的古民居實例。1985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我參加了晉城地區的普查工作,那時候工作條件很差,全憑騎著自行車奔波在鄉間,借宿老鄉家,吃村裡派飯交伙食費。有一天,我與同事走散,獨自來到高平市陳樞鎮中莊村,在村支書家裡一邊喝水一邊瞭解情況,支書老婆隨手一指隔壁院裡的一座老房子給我看,一個重大的文物發現就在這無意中被我撞上了。


這是一座外形粗糙、用料不甚講究卻形制獨特的單層民宅。我圍繞房屋仔細觀察,終於發現在房門的左側門墩上,刻有“大元國至元三十一年歲次甲午仲口口口姬宅置口石匠天黨郡馮口馮口口”的字樣。石砧上字跡有的已經看不清,但是準確記載著修建時間、建築的性質及刻字人的身份、姓氏、居所等,好似如今的“身份證”,這無異於發現了這座古民居的生命密碼。

我查閱有關歷史資料,又對這座古民宅的建築形制進行了全面的勘察,認定這座古民宅建於元代至元31年,即公元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民居實例。後來經過專家進一步論證,一致同意我的觀點。我的發現研究論文後來發表在《文物季刊》上,引起了業界很大的反響。1996年,以“姬氏民居”命名的這座古民居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姬氏民居可謂古民居建築史上的奇蹟,修建姬氏民居的所用材料並不講究,都是當地很常見的木頭和石料。與同時期的一些寺廟相比,做工也是相當粗獷。為什麼能立於世間700多年而不倒?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它使用了抬梁式結構,樑架結構為四椽栿前壓乳栿,前後通簷用三柱類型。工匠們巧妙地利用了材料的特點,合理地將材料的彎曲部分用在了各個受力點上,從而增加了梁栿的支撐力,使得房屋穩重感更好,承重力更強。


姬氏民居的元代建築風格非常明顯,造型獨特,風格粗獷。它的門窗造型很講究,門窗上有鏤雕牡丹圖案,地栿正面浮雕牡丹圖案,門額上裝有四枚方形門簪,簪尾直接鎖定棲雞木,上鑽就開在棲雞木上。窗框的裝飾與門框基本相同,只是將鏤雕改成實心的竹節形木條,裝飾效果略有差異,而窗欞為方格形,簡單實用,窗戶上的雕紋明顯華麗細緻。姬姓當時是村裡第一大姓,可推測房主身份非同尋常。

2011年,我的關於晉城古建築的研究專著《晉城古代建築》,由國家文物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我多年來對晉城古建築研究的成果結晶。我國著名古建築研究專家羅哲文先生專門為我的書作序,他在序言裡寫道:“這是一個學歷史的人,在古建築領域的研究成果,很有新意。從歷史的角度研究古建築,將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結合起來研究。這樣的書,視角比一般的專業性著作要寬闊許多,因此可讀性強,讀起來輕鬆並容易接受。”

從籌備建館到博物館長,我在同一個崗位上幹了將近30年,可以說是從一而終了。這個崗位,用官場的眼光看,既沒權又沒錢,是個清水閒職。作為恢復高考後的首屆大學生,當時被稱為“天之驕子”,省古建研究所曾要調我去工作,但我婉辭了。在人情世故方面我很笨拙。對於官場上的一些套路我也是一竅不通。只有在文物考察的現場和浩繁書卷的故紙堆裡,我才感到得心應手,舒服自在。圖為我在做專題講座。


2014年,我到齡退休,沒有了本職行政事務的煩擾,使我能更集中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喜歡旅遊,每年都要與同學朋友或者和家人一起自駕旅遊。每到一個地方,在欣賞景區景點的同時,我更願意去看看那裡的古建築,照相機裡除了拍旅遊風景照,更多的是拍古建築,總要習慣性的拿來與晉城的古建築相比較。圖為我與大學同學到貴州自駕遊時,在侗族村寨考察古建築。

晉城有個千年古鎮大陽要進行文化旅遊開發,開發商聘請我擔任歷史文化和古建築顧問,我從人文專業歷史和古建築專業的角度,協助做一些歷史文化方面的工作,發揮餘熱。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我的退休生活很充實。古建築是凝固的歷史文明,我要用畢生的精力研究古建築,做歷史文明的守望者。圖為我在大陽古鎮接待來訪的參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