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第二個“百年目標”將實現哪些目標?

第二個“百年目標”將實現哪些目標?

特邀顧問:胡敏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副社長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蹟和政治穩定奇蹟。這條道路已成為國家發展之路、民族振興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指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提供理論支撐,中國網推出“70@中國道路Q&A”系列理論短視頻,敬請關注!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70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接下來,我們即將迎來“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2021年,是我們黨成立一百週年,那時我們將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一百年目標”;第二個“一百年目標”是指,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把國家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中國成立一百年,也就是2049年,到那時,我們國家會是什麼樣子?

首先,我們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將完成。經濟體系強,國家才能強。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形成,會使我們更好地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也為其他領域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係和內在聯繫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到那時,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體系,彰顯優勢、協調聯動的城鄉區域發展體系,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體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開放體系,這六個方面都將得以完善發展。

其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也將完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相輔相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更加定型更加完善。

當然,現代化最重要的是實現人的現代化。人的現代化將充分體現在價值觀念、精神狀態、思想意識、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社會關係和道德文明素質的與時俱進、開放包容、社會公正、和諧相融等諸個方面,充分體現一個大國公民的社會責任、法治意識、秩序規範和時代擔當。

到那時,中國人民不僅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也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