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四好農村路”打通農村經濟“微循環”

“四好農村路”打通農村經濟“微循環”

商南縣金絲峽旅遊路。 省公路局供圖

“四好农村路”打通农村经济“微循环”

11月15日,興平市西城街道花王村四組村民王佔剛在自家的蘑菇大棚裡忙碌。 本報記者 蘇怡攝

記者 蘇怡

放著一年7000萬元經營收入的公司“不好好幹”,岐山縣秦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吳斌會回到家鄉興平市當起了農場主。

談起返鄉創業,吳斌會說:“前些年,在寶雞幹出了些名堂。這不,現在就想著回家帶動家鄉群眾乾點兒事。”

在興平市,吳斌會成立了秦嫂子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僅給村民分紅,還讓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興平市這些年最大的變化就是交通。不僅路通了,路還順了,我的園區也跟著受益不少。”吳斌會感慨地說。

今年5月,為了發貨方便,吳斌會在園區旁邊成立了秦嫂子蔬菜瓜果批發交易市場。“交易市場成立後吸引了30多家種植戶進行蔬菜銷售,還帶動了周邊種植戶在此交易。”吳斌會說,看著老鄉們出門走好路,在家門口就能致富,心裡很滿足。

近年來,陝西以建設“四好農村路”為目標,以農村公路建設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推動農村公路建設,逐步打通農村經濟“微循環”,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路好引客商

“現在坐車不到半小時就能到隔壁鎮上趕大集,這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今年53歲的商南縣試馬鎮毛河村二組村民陳龍說,通村路修到了家門口,帶孫子去縣城方便多了。

毛河村因毛河穿村而過,被分為了兩部分,村民分散居住在河的東西兩岸。“學校、藥店大部分都在河西。前兩年,河水一漲,就沒法過河,孩子學也上不成。”陳龍說。

為了改變村上的交通面貌,毛河村拓寬了村上的主幹道,新修了7條通組公路和入戶路,並對村級公路進行綠化和亮化。“路好了,下鄉不走泥巴路,再也不用換鞋了。”毛河村黨支部書記柯昌軍說。

隨著公路網延伸到田間地頭,毛河村陸續引進了企業,發展茶葉、中藥材種植。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8300元,產業脫貧的貧困戶數量達143戶。

地處鄂、豫、陝三省八縣交界處的商南縣,山大溝深,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和連片貧困地區。為了改善群眾出行,近3年,商南縣累計投入16.3億元,新改建縣鄉公路186公里、橋樑28座,完成建制村通暢項目168.5公里,新建深度貧困村通組路266.6公里,100%行政村通水泥(瀝青)路,實現了家家有入戶路,村村有水泥路,鎮辦有等級路。

家門口的路成了“致富路”,這讓剛剛領到土地分紅的王耀喜不自禁。今年10月,興平市西城街道花王村五組村民王耀將自家的1畝土地流轉給了合作社。沒想到還沒過1個月,他就領到了900元土地分紅。

“路好了,客商多了。我把土地流轉出去,不僅能分紅,還有閒餘時間打工,一舉兩得。”王耀高興地說。

公路暢通,一通變百通。興平市交通運輸局局長解曉斌表示,農村公路就像“毛細血管”,興平市近年來下大力氣解決群眾出行問題,建成農村公路33條、美麗鄉村示範路28條等,交通面貌發生了可喜變化。

談起興平市的交通變化,馬嵬驛商會會長李光感慨地說:“以前遊客來了,從東走到西,那是‘坑上加坑’,體驗感差。現在路好了,環境也好了,連我們景區的理髮店都紅火多了。”

路通產業旺

11月19日,在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的茶園裡,茶藝師程萍正通過抖音平臺進行直播。“上週才開通直播平臺,就賣了3盒綠茶和1盒紅茶。”程萍說,不少人對他們公司的茶園感興趣,想要談合作。

茶產業是商南縣產業扶貧的支柱產業,截至2018年年底,商南縣年產茶葉4500噸,產值達5.6億元;從事茶葉種植的農民5萬多人,茶農人均增收3500元。

路通百業興。“茶產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量大,90%以上的作業量靠人工。隨著商南縣的交通改善,茶產業不斷髮展壯大,務工量大幅增加。原先到城裡打工的人也都陸續回來了。”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總經理劉保柱說,商南茶品質好,但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品牌,茶農收益相對較低。下一步,公司將依託雙山茶葉品牌,利用直播等新型傳播途徑,加大商南茶推廣力度,形成區域供應品牌,擴大市場影響力。

對於偏遠地區來說,農村公路的改善,令產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機。站在茶園高處,一條條盤山公路蜿蜒而上,串聯起萬畝茶園。沁園春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修玉告訴記者,商南縣以種植白茶為主,目前全縣白茶種植規模達20萬畝。隨著交通的不斷改善,商南縣先後引進多家大型企業入駐,實現了以路興產,以產拓路。

同樣因為交通改善而受益的,還有興平市的辣椒產業。興平市被譽為“辣蒜之鄉”,其辣椒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高產抗病、色澤紅亮、辣香濃郁深受群眾喜愛。“興平市是全國辣椒的集散地,一年的辣椒交易額達10億元。”陝西石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明說,公司位於王堡辣椒交易市場附近,周邊交通十分便捷,一天辣椒交易量3噸左右。

作為興平市王堡村從事辣椒加工交易的第一人,劉明的爺爺在當地頗有名氣。作為第三代傳承人,劉明大學畢業後就從事辣椒產業發展。“以前,路不好,坑坑窪窪的,客商都不願意來。現在路通了,物流成本低了,客商都願意來,產業發展得更旺了。”劉明說,下一步公司將繼續擴大規模,提升產量,滿足市場需求,讓更多人品嚐到興平辣椒的香味。

路暢進出更高效

對於安康市石泉縣池河鎮明星村村民賴真彩來說,通村公路不僅讓他出門走好路,還能抬腳上公交。“你看這路多寬敞,村口還有公交車,20多分鐘就到城裡了。”賴真彩高興地說。

同樣喜上眉梢的,還有石泉縣後柳鎮漢陰溝村村民任洪。他說:“現在,只用打一個電話,我就能坐上車,再也不用為出行發愁了。”

為解決農村公路“最後一公里”問題,石泉縣針對農村居住分散、客流小、班線經營成本高的實際困難,按照“政府補助、企業運營、動態監控”思路,開發出“智慧運管”系統,動員客運企業購買7座車實施區域經營和預約服務。群眾想坐車,通過手機APP、村委會PC端以及電話預約等方式就能約到車,徹底解決了全縣61個偏遠山村群眾出行難題。目前,已有超過2萬人次通過手機APP或電話預約方式出行。

“村裡的路好了,我終於能睡整夜覺了。”興平市西城街道花王村四組村民王佔剛說,以前,村裡路不好,客商都不來,他得把自家大棚裡的蘑菇拉到城裡的蔬菜批發市場賣。蔬菜批發市場凌晨2時營業,8時結束,他前一天晚上7時就要去棚裡採摘、裝筐,一晚上都不能睡覺。

道路通暢,進出更加便捷高效。如今,興平市各鎮辦及行政村公路通達率達100%,農村物流網絡不斷完善,群眾在田間地頭就能賣菜了。“現在客商直接把車開到我家地裡,早上採摘,下午就能裝車,再也不用熬夜幹活了。”王佔剛說,一個棚每年利潤1.5萬元,家裡種了6個棚,日子越來越好了。

一條條寬敞整潔的農村公路,不僅方便了群眾出行,盤活了產業,還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我省公路總里程達86.18公里,基本形成了干支相連、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5.7萬公里,實現100%鄉鎮、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目標,廣大農村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從根本上得到改善,為農民群眾致富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基礎。

陝西省公路局局長萬振江說:“目前,我省已有9個縣(市、區)被命名為‘四好農村路’示範縣,我們要積極發揮示範縣的帶動引領作用,不斷開創‘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高質量的交通運輸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