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多年以来,山东人的总体形象一直很好,求职也罢,升官也罢,交友也罢,

只要自豪的说俺是山东人,别人往往会高看一眼。

2017年,我在山东济宁一家机构上课,每天下课回去,老板都会开着小轿车到教室门口接我,并且天天请我吃饭,在席间,老师说:仲老师,你放心俺们山东人忠厚仗义,不会拖欠你的课时费,你看看山东人在中央警卫团有多少,在国旗护卫队有多少,国家领导的秘书、司机、保姆有多少,这都是山东人靠谱的证明啊”!老板果然很仗义,在我结课去火车站的路上就把工资结算给我了,并且嘱咐我,以后经常来。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水浒英雄,讲的就是一个“义气”。

我在上学的时候结交了一帮朋友,现在回头看,这帮朋友大多是山东的,为什么大家都偏爱山东人?我想主要和山东人忠勇、靠谱、说一不二的性格有关。连我自己都对山东人高看一眼,我们的业务很大一部分都是做山东的考试,支持我们的同学很大一部分也是山东的,这几年我常去山东上课,每次去都有对这块地方极其眷恋。

山东是块金字招牌,同样体现在璀璨的文化上。一山一水一圣人,泰山迎日出、播云雨、镇天下;黄河填陆地、丰物产、化苍生;再加上山东作为儒学发源地,儒家三子孔子、孟子、曾子均源于此;以稷下学宫为中心诞生了蔚为壮观的“百家争鸣”。在天下交兵,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山东依旧文风不辍。史书记载:秦汉之际,刘邦“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颂习礼乐,弦歌之声不绝”,为天下称颂。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泰山日出

山东的历史名人灿若群星,周公、姜太公、管仲、韩信、颜真卿、王羲之、刘勰、李清照、戚继光、蒲松龄……如果说中国的地上文明一半在山西,地下文明一半在陕西,那么纸上文明一半在山东绝对不算夸张。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戚继光的戚家军

除了陆上文明外,山东还有总长度达3024公里的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的六分之一,

自从明代以来,运河经济日渐衰落,以打渔和煮盐为生的沿海荒僻之地开始勃兴,海上山东也露出雏形。

100多年前,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当列强们把目光都投向南方,德国却一眼认准了胶东这块宝地,李鸿章与翁同龢在总理衙门与德使海靖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租借胶澳地区99年,一座名为青岛的城市从荒凉之地无中生有的迅速崛起,欧风美雨和文明教化在这条绵长的海岸地带深度碰撞与融合。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列强强占胶东

尽管经历了殖民统治的屈辱与伤痛,掠夺与攫取。但在伤口愈合后,红屋顶、樱花和法国梧桐留在了青岛,德国人的严谨精神也留了下来。正如青啤那句经典广告词所说:“3分钟的泡沫细语,从1903年开始醇酿”,从海尔和青啤等很多青岛企业身上,都能看出德国工业文明和儒家精神的影子。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青岛啤酒

在40年间的改革开放年间,山东也没有缺席,与时代同频共振,山呼海应的发展机遇喷薄而出,山东引领着北方的躁动。东明县联产承包比凤阳还要早半年,村镇集体经济快速崛起,海尔张瑞敏成为当时的商业神话,甚至走进哈佛。而且直到今天,山东GDP总量几乎没有跌出过前三。

山东省情市况:行走四方,山东人为什么总能被高看一眼?

青岛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说你是山东人,那你就有一块金字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