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山茶油樹林底下可以套種什麼?怎麼樣?

愛生活的玲子


鄉村新雨解答:套種農林作物的品種不能與油茶爭光、爭水和爭肥,而且還應該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及改善土壤結構,這就要選一些比較耐旱、早熟、低矮,甚至可產生菌根的作物。

油茶簡史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最重要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遍佈南方各地。種植油茶,主要是收籽榨油,一般每50公斤幹籽可榨得油13公斤左右。茶油色清味香,可貯藏多年不變質。茶油中的不飽和油酸比花生油、菜籽油含量都高,易被人體吸收。茶油是烹製食品罐頭的好油料,也是製造肥皂、人造奶油、機器潤滑油和生髮油的優質原料;茶麩除可做肥料外,也可洗頭、洗衣服;茶果殼還是製取栲膠、糠醛、活性炭和茶鹼的重要原料;此外,油茶花是養蜂的好蜜源。種植油茶,一年造,百年收,盛產期長,而且還可以綠化荒山,保持水土,調節氣候,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田增產。


據統計,“目前我國有油茶林面積6700萬畝,年產茶油量約60萬噸,2018年全國油茶產業總產值達到1024億元;我國將加大對油茶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力爭到2025年,我國油茶種植面積達到9000萬畝,茶油產量達200萬噸,產值提升到4000億元”(《人民日報》 • 2019-11-15)。產區群眾把油茶林叫作“綠色油庫”,茶油也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油中軟黃金”。 油茶很早以前就是我國南方各省的主要食用油之一。根據《三農記》張宗法(清)1700年引證《山海經》緒書:“員木南方油食也”即油茶。可見我國南方各省取油茶果實榨油,以供食用,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宋代•蘇順等所著的《圖經本草》中對油茶的性狀,產地和效用,有了較為詳細的記載。南宋•鄭樵的通志中寫道: “大方山上多植其木”證明當時各地油茶已發展到大量栽培階段。


在悠久的油茶栽培歷史中,我國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經驗。明末王蒙晉(公元1621年)在《群芳譜》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記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中有“山茶產南方,樹生高者丈許,枝幹交加,葉闊似茶葉”的記述;徐光啟的《農政全書》中還記載了油茶與油桐混交的好處; “種桐者,必種山茶,桐子乏,則茶於盛,循環相代,較種慄利近而久。”在《植物名實圖考長編》中,記述了油茶在荒山上栽植的意義:“桐與山茶之利大矣,填虎豹虺蜴之宅,烈勒箐荊榛之藪,而豐吾民之食,先王物土之宜,必有取爾。”史考實證距今已有400多年了。


油茶特性

油茶耐瘠薄,生命力比較頑強,喜溫暖、怕寒冷,土壤要求不甚嚴格。油茶年發育週期包括梢、芽、花、果、根、葉的生長髮育,每年生長髮育的早晚及興衰都與氣象條件有密切的關係。春梢萌發期隨種植地緯度的增高而稍推遲;一般於3月上旬前後開始萌發,6月中、下旬花芽分化;10月份果實成熟,同時花期開始,一年中花果不離枝,故曰“抱子懷胎”,生命不息。


油茶產區流傳有“七月幹球,八月幹油(指農曆)”,就是說,公曆的8—9月份,油茶果處在長果增油階段,需要大量水分供應,此時恰逢油茶種植區受副熱帶高壓影響,常常出現乾旱,影響油茶產量。此時進行淺墾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有利於防旱抗旱,保果保蕾。若此時段土壤水分多,空氣溼度大,氣溫稍低,則有利於油茶籽含油量和出油率的提高。

油茶為異花傳粉,10月份果實成熟,花也大量開放。晴天為昆蟲活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陰雨天昆蟲活動受阻。雨水偏多,光照不足,還會造成生理失調,代謝惡化,使花柱頭分泌粘液濃度變淡,授粉不良,座果率低,農諺稱“七落金,八落銀,茶籽開花要天晴”。油茶種植區10月份晴好天氣較多,育早花型品種是奪取豐產的有效措施。


隨山地相對高度和海拔高度增加,氣溫遞減。風速增大,土壤含水量下降,油茶植株變矮,冠幅變小、花少、果少,產量降低。因此,發展油茶應選擇低丘、緩坡和臺地,同時也便於推行高產栽培措施和集約經營。山區種植油茶,坡向選擇很重要。東、南坡向冬暖夏涼,冬季最低氣溫東南坡比西北坡高1—2℃,夏季最高氣溫東南坡較西北坡低5℃左右。東坡上午光照充足,溫度適宜,空氣溼度較大,有利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植株冠幅大、春梢多、花多、果多、裂果落果少,產量高。所以,東、南坡上種油茶最好。

油茶林套種主要原則與品種推薦

油茶定植後 3 — 4 年為投產期。在幼齡茶園中套種生產可起到“以短養長、以快養慢、長短結合”的目的。因此在油茶幼林期合理套種農作物,能充分利用林地資源、避免新造林地荒蕪,更能有效提高林農經濟效益,確實是促進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對套種農作物選擇不當,也會對新造林茶苗的成活率有一定影響。例如稈高的芝麻、玉米,根系對水肥吸收能力強,尤其是在高溫乾旱季節,易造成苗木嚴重缺水;還有藤蔓作物紫薯和西瓜,也會對苗木根系發育產生一定影響,從而降低油茶苗的成活率。因此在選擇與油茶幼林套種植物時應考慮這些因素。在不同的套作植物對茶苗株高、地徑、分支數量以及冠幅增長均有極顯著差異。在油茶幼林中套種的農作物一定要有所選擇,稈高、根系太發達,爭光、爭水肥的農作均不適宜種植。注意以下3個原則:


1、因地制宜,在平緩坡地、崗地、土層深厚並便於管理的林分內可考慮套種,否則不要強求進行套種。

2、謹慎選擇有利於林地土壤結構改善和肥力提高的農作物可套種。作物收穫後,讓作物根系及莖稈還山和腐爛,增加土壤肥力,達到以山養山、種肥養林及落葉歸根等目的,從而得到科學套種的效果。

3、所套種的農林作物對油茶樹生長能起促進作用,而不是起抑制作用。禁止油茶林中種植藤蔓作物和吸水吸肥比較強的作物(間作時樹蔸的距離需控制在80釐米以上,並且在幼樹長大的時候,適當擴大距離)。


根據上述原則,選擇套種品種 (試種收益較好的4種模式)

●黃 連

油茶林下栽黃連。油茶樹主根粗實、深扎土的底層、表層鬚根少,與黃連爭肥不兇;樹冠大,廕庇面寬,周圍可栽秧子多;常綠、葉片小、多、稀、滴水量均勻細微,不傷黃連幼苗,給黃連除草施肥,等於給油茶墾複一次。所以油茶林適宜套種黃連。


●魔 芋

油茶林間種植魔芋,變閒地為寶地,不與任何農作物爭地,既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能增加畝產收入。油茶林下層空曠,散射光好;上層枝葉繁茂,廕庇性好;林地土質肥沃,耕性好,正滿足了魔芋“喜蔭怕曬,喜溼怕積,喜肥怕瘦,喜松怕緊”的生態要求。因此,林間空地很適合種植魔芋(注意做好魔芋的病蟲害、草害、水害這三方面的防治是種植魔芋成敗的關鍵點)。


●黃花菜

將油茶栽植林地的雜灌、雜草清理出林地,採用機械水平帶狀整地,帶面中間挖穴,穴底施農家肥5kg做基肥。在種植油茶的水平帶面和垂直坡面上套種黃花菜。春栽植油茶後採用自然農法管護,每年帶面除草2次,雜草埋人土壤內作為綠肥使用,因為減少了化肥等用量,產品深受客戶歡迎。


油茶是常綠小喬木,其早期生長較慢。採用良種嫁接苗造林,第4—5年開始結果,第6—8年林分鬱閉進入盛產,因此幼林期間林下空地多,如果沒有進行套種,不僅雜草叢生,增加了林分撫育成本,而且少了套種經濟作物的收益。選擇黃花菜在油茶林下套種,不僅具有很高的經濟收益,還有良好的生態價值。首先,黃花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枝葉覆蓋裸露地面,對油茶空地起到良好的遮陰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土壤溫度,減少裸露地的水分蒸發,維持林地良好的水溼環境。其次,黃花菜根系發達,在帶面和坡面上種植,可以固定土壤,緩解雨水對土壤的直接沖刷侵蝕,減少了水、土、肥的流失。第三,黃花菜為低矮草本,在空間上與油茶互補,可充分利用光能,增加林地生產力,同時其根葉殘留、腐爛,能改善林地土壤養分狀況,有效地促進油茶生長。第四,套種黃花菜,可以減少林地撫育,節省油茶管護成本。

●花 生

在幼齡、稀疏、矮杆的油茶林套種花生,通過土地的二次利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林地花生種植技術;實現以耕代撫、以農促林,提高上地利用效率和綜合效益。花生選用適合林地生長的耐陰、耐瘠薄、耐旱、不易空殼品種。施肥林地土壤瘠薄、酸性重,應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增施石灰、鈣鎂磷肥、硼肥,預防花生莢果空秕。在肥水充足的地塊,若花針期或結莢期花生植株長勢較旺,有徒長和倒伏趨勢的花生,用15%多效唑葉面噴施。


林地花生的種植密度小於單作花生,應適度密植(花生與林木應保持適當的距離,便於林木管理)。採取開溝淺播、適行距、單粒精播的方式,加強管理,及時中耕鬆土。林地花生除一般的病蟲草害外,還應關注鳥、鼠害,可採取種子拌藥避害、毒餌誘殺老鼠等措施。地勢高的瘠薄旱區宜適期早播,避開後期乾旱;低地勢區要開溝防澇,成熟後,搶晴天及時收穫。花生藤蔓就近還林,埋施在林木根際。


【請您點擊右上角按鈕即可關注@鄉村新雨,歡迎進入我的主頁免費學習更多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方法。本文系原創頭條首發,抄襲必究!】


鄉村新雨


山茶油樹林底下套種以幼林為主,成年林也有套種耐陰的中藥材,油茶幼林可套種花生、辣椒、中藥材(如黃花菜、半夏、黃精)、旱稻等,套種西瓜、紅薯等要避免藤蔓纏繞山茶油樹,但不宜與芝麻、玉米等高稈作物套種,會影響油茶幼樹生長,其根系對水肥的吸收能力強,在高溫乾旱季節,會造成苗木脫水。

圖1:套種花生

山茶油樹需3、4年才能掛果,進入豐產期要8年左右,需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對油茶林進行撫育,而且新造油茶幼林,可利用的耕地面積較大,而套種作物,既可增加收入,還可以以耕代撫,抑制油茶林雜草、小灌木等生長,若將作物剩餘的秸稈利用,還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油茶生長環境。

圖2:油茶套種辣椒

據瞭解,2019年紅安縣高橋鎮的興創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和平,帶領村民利用村裡的荒地種油茶,並在油茶基地裡套種辣椒,面積160多畝,主要生產指天椒和燈籠椒,畝產量達到6000斤,每畝產值1萬元左右。

圖3:油茶套種西瓜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石山腳街道和諧村天惠萬畝油茶基地,村民利用油茶基地積極探索“林間套種”模式,成功套種西瓜200畝,每畝可增收4000元。

總之,種植油茶可以利用幼林套種多種作物,注意因地制宜選擇適宜當地氣候環境、市場需求較大的作物,套種時不要選稈高、根系發達,會與油茶樹爭光、爭水肥的農作物,要注意留足對油茶樹的保護行。另外,在油茶林還可以養殖土雞、養鴿子等。

雲眾地服務宗旨: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山茶油樹林可套種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我的問答頁面內文裡以前回答過,在這裡再次簡明扼要的作一回答。

山茶油樹,從幼苗到成樹、到成林,是需要十幾年生長時間的。為了增值增收不浪費土地,可在油茶林地套種的作物有很多,但無論套種任何作物,必須在油茶樹成林前,也就是說油茶樹長勢覆蓋林地前。

一.幼苗期(1∽3年):為了不影響幼苗生長,此期可套種的主要是較矮化類的作物,譬如紅薯、花生、大豆、馬鈴薯、生薑、甜瓜西瓜等等。

二.幼樹期(3∽8年):此期油茶苗已長成分枝茂盛的小樹了,這時可套種一些長勢較高的作物品種。譬如芝麻、油菜、玉米等。但切記,作物不可種於太靠近油茶樹,要相對保持50cm以上的距離為好,做到互不相干。

三.成林期:油茶樹成林,已進入油茶豐產期,此時樹已覆蓋大部分林地,種作物已不適合了,有技術條件的可在林地套種食用菌,因油茶樹覆蓋的散光,非常適宜食用菌生長。


老蘇聊農事


經濟林木下套種養模式,主要有下面幾種。

一:林+糧

林下可種植花生、大豆等低杆作物,還可以種植這兩年比較火的魔芋,但魔芋的話基本上兩年左右才能產生經濟效益,需要注意的是種植要和林木保持50公分左右的間距,以免傷害幼苗樹根。套種物可以改良土壤,秸稈增加土壤有機物含量,對林木生長也很有幫助的。

二:林+藥

林下可以考慮土壤條件,套種重樓、白、沙參等中藥材

三:林+菌

這個模式充分利用了林木遮陰、散射光充足、溫溼度合適、通風條件好等特性,但要求地塊周圍水源乾淨充足。在林下套種菌類,都是菌包不與經濟林木爭養分,又能充分利用種植空間。菌類有木耳、羊肚菌、香菇等

四:林+禽

在林下放養或圈養雞、鴨、鵝等禽類,不僅將林果間隙地充分利用起來,還可以增加農戶的收入。再者說,林地裡雜草叢生,蟲、蟻等各種昆蟲繁衍非常旺盛,雞、鴨、鵝群可以在這裡採食到充足的原生態食物,而且這樣讓雞、鴨、鵝自己採食的辦法養出來的雞、鴨、鵝營養價值更高,有利於實現林牧的和諧發展。

幾種模式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參考,但究竟更適那種方式,還是要看林地區位因素和周邊環境來選擇。


因為不土


可以套種一些喜陰、易生長的植物,中藥材也可以,比如白芍、射干、知母、夏枯球適合種在林下的呢


徐氏一味


山茶油樹林不宜套種。幼苗時會影響生長,而目前很多品種第三年就掛果,也會影響採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