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暨南大學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緣”

馮能文 李少輝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記者 羅勉

暨南大學與澳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有講不完的故事,在澳門迴歸20週年之際,暨南人祝福祖國、祝福澳門。

在總人口超過65萬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已有2萬餘名暨南大學校友,平均6個家庭就有1名暨南人。迴歸20年來,澳門三位特首皆為暨南大學校董。首任特首、現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第二位特首崔世安,以及新上任的特首賀一誠皆為暨大校董,其中,何厚鏵和崔世安為暨大董事會副董事長。三位校董多年來關心支持學校的發展,為暨大發展出謀獻策。

馬萬祺、馬有恆、馬志成父子孫三代同為暨南人,先後受聘為暨南大學董事,全國政協副主席馬萬祺是暨南大學副董事長,馬有恆是暨南大學校友總會會長,他們多次捐資支持暨南大學,為澳門的發展傾注心力。

暨南大學幾十年來為澳門培養人才和保持繁榮穩定做出了貢獻。1978年至今暨南大學是名副其實的“澳門人才庫”,2000餘名公務員,澳門新聞從業人員中, 80% 畢業於暨南大學。八成傳媒人、七成醫生和四成金融行業人員畢業於暨南大學......

在澳門 暨南大學校友扮演重要角色,他們為澳門的繁榮穩定發揮了主力軍的作用。澳門第5屆政府行政會委員李從正,澳門第5屆政府行政會委員楊道匡,第11屆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李沛霖,澳門第4屆行政會辦公室主任柯嵐,澳門衛生局局長李展潤,第10屆全國人大代表楊允中,澳門第4屆立法會主席劉焯華,澳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劉本立,澳門第5屆立法會副主席林香生,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總會理事長吳小麗,海關關長黃有力,澳門日報代總編輯崔志濤......

暨南大學海外招生向澳門傾斜,招生名額、學費減免、獎助學金髮放等多個方面為澳門學生的就學提供了極大地便利.

新時期的澳門與暨南大學有越來越緊密的聯繫,除了活躍在澳門各行各業的校友力量之外,暨南大學依據地緣優勢與辦學宗旨,積極開展澳門歷史文化研究和交流工作

1982年,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經原國家高教部批准創辦,原直屬暨南大學直接領導,現為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系級科研機構和學術研究基地。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最早從事特區、開放區經濟、港澳臺經濟研究的科研單位之一。

1999年,暨南大學港澳歷史文化研究中心中心成立,通過整合校內資源推動港澳歷史文化研究工作,打造暨南大學強勢學科。

2015年7月,暨南大學設立“經緯粵港澳經濟研究中心”,為支持僑教發展並深入研究粵港澳區域經濟問題,陳經緯校董向暨南大學捐助2000萬元港幣,用於設立暨南大學“經緯粵港澳經濟研究中心”。專項用於經濟新常態下粵港澳區域經濟研究,以推動粵港澳經濟合作深化拓展與轉型升級。

2017年11月,“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澳門研究院”作為全球唯一的專門研究機構,擬以我校港澳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澳門學研究中心、馬萬祺研究所等為基礎,整合校內相關研究力量而組建,力爭推進內地與澳門深度合作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自研究院成立以來,積極開展研究工作,拿下重大科研項目、出版“澳門學研究叢書”、開辦大型學術研討會,在學術界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2018年11月,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成立,聯盟由暨南大學在內的11所高校聯合發起成立,數所粵港高校加入。

2019年4月,暨南大學“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揭牌。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和暨南大學的講話精神,積極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的順利實施,學校將以共建研究院為重要抓手,為“一帶一路”倡議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順利實施,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的、獨特的貢獻。

自1993年開始,暨南大學每年組織優秀學生訪問澳門,先後有900多名學生曾經到澳門交流考察,把“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信息傳播到國內、臺灣和世界各地。

暨南大學澳門校友會自1985年12月成立,一直秉承“愛國愛澳愛校”的理念,堅持凝聚廣大校友,支持母校教育事業,積極服務澳門社會,現已發展成為全澳最大的校友會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