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關於出軌這件事

如果有人告訴我,他或她一生中從未有過出軌的念頭,我想大概率是在吹牛。

婚姻是一趟漫長的火車旅行,上車時的歡欣和新奇,不久就會被沿途平淡無奇的風景和旅伴數十年如一日的乏味衝擊得蕩然無存,再加上伴侶不可避免的、或大或小的種種毛病和惡習,不要說希望自己能飛簷走壁,逃出生天;就是暗地裡希望火車翻車,同歸於盡的時刻也有啊。

婚姻制度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子女的撫養和財產的傳承,結婚比戀愛省錢得多,結婚還能確保雙方的互利和互助,尤其在年長之後。隨著年歲增長,戀愛的成本越來越高,病痛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有什麼比老妻或老夫更來得省心、省錢、可靠?

可是,在激情四射的新婚和相互依存的金婚之間,還有漫長如永生的婚姻歲月。雙方財力漸強,體力尚佳,彼此的吸引力卻越來越弱。一本再有意思的書,翻看了無數遍,也索然無味了。

縱使大多數人都有出軌的念頭,真正出軌的也頂多只有百分之五十吧(各地離婚率約為百分之五十,算一半離婚是因為出軌,還有一半出軌的沒有離婚),剩下沒有出軌的,一是沒機會,二是有良知。沒機會就不談了,只能抱以同情。良知卻是區分人品高潔與否的重要標準。普通人能做到的高尚,也就是“存天理,滅人慾”,斬斷邪念,從一而終了。

出軌風險極大,就不談家庭破裂、子女反目了,多少刑事案件因出軌而起,而絕大多數的婚外激情是不值得冒如此之大的風險的。作為結過婚的過來人,如果沒有完全喪失理智,應該還能記得感情發展的一般規律,從情動時分、澎湃洶湧到味如嚼蠟,無非也就是個五年七載,所有的感情都將如此發展。何苦來哉,再來一次,還傷筋動骨?

出軌極其殘忍,要知道婚姻不如意,絕不是一個人在默默承受,另一方同樣是頭懸樑、錐刺股,發奮圖強,以堅忍的毅力在維持雙方的關係。如果其中一人沒有在同樣受苦,反而牆外尋芳,何其不公?孩子更加不幸了,你倆合力把他們從宇宙洪荒中召喚而來,然後又因為一己私慾,將他們棄而不顧?血緣關係原本牢靠得多,為了必將逝去的所謂愛情,放棄親情,這計算能力也是堪憂啊。

出軌的走向絕大部分是醜惡的,因為出軌的雙方大部分意志薄弱,生性天真,很多出人意表的奇人奇聞層出不窮。我早年的好友,年輕美麗身材高挑的理工科女孩子,眼睛清亮,頭髮烏黑,性格溫和,言談幽默,如此優秀的女孩人見人愛,可她卻偏偏愛上了已婚的領導。她自費在領導家小區租房,只為領導來去方便。為避免給領導添麻煩,工作上積極主動,多幹肯幹,和同事關係都挺好,甚至很多次評優都主動退出。她節省所有非必要的開支,說她的目標是在領導家的小區買房,這樣就能經常遇到他、看到他。她年幼無知,領導也利用了她的溫柔天真,以愛孩子為名一再推遲離婚的日期。她還傻傻以為這說明了領導的優良品德。殊不知,婚姻就是為保護子女和財產而設的,捨不得孩子,就意味著不會離婚。可憐的女孩一耽誤就是六七年,年過三十時,女方終於醒悟被騙,憤而發起自殺性襲擊,一通實名舉報下來,偷情雙方身敗名裂兩敗俱傷。純情的愛情故事最終走向了瓦礫廢墟。

能將出軌處理得美輪美奐的,首推《廊橋遺夢》。子女在收拾過世母親的遺物時,發現了母親弗朗西斯卡多年前的一段外遇。她在家人外出參加博覽會時,遇到了放浪不羈四海為家的攝影師羅伯特。問路的羅伯特送給弗朗西斯卡一把野菊花。弗朗西斯卡的心中蕩起漣漪,於是邀請他去家裡喝茶......一番防守試探進退後,兩人終日廝守在一起。覓得真愛的羅伯特要帶弗朗西斯卡遠走天涯,而弗朗西斯卡不願捨棄家庭,兩人只有痛苦地分手......在雨中,羅伯特望著坐在丈夫車裡的弗朗西斯卡的眼神讓人心碎。弗朗西斯卡的手放在車門把手上,她遲疑不決是否要跳車和愛侶遠走高飛。最終,她倚在車座上,壓抑著淚水,目送羅伯特的車遠走......

被奉為經典的《廊橋遺夢》其實也一部關於如何優雅外遇的教科書,它告訴我們美妙且永不變質的外遇至少需要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注意,必須是“同時”具備:一、兩人智識相當,僅憑這一點就很難,通常來說,智識相當的兩個人之間很難產生吸引力。二、兩人都不糾纏,一方說要分手,另外一方馬上遣散,原地消失,沒有二話。三、外遇時間很短,時間一長,容易露陷,傷害原配,外遇雙方之間的差距也會顯現,美感消失。四、兩人天南地北,毫無交集,分手後永不再見。五、沒有金錢糾葛,花錢不叫外遇,那叫買春。六、純屬外遇,決不結婚。千辛萬苦代價重重地離婚結婚之後,十有八九都要後悔。愛情太精緻,只為快樂而生,經不起麻煩。一麻煩就變質。

看,理想的外遇只存在小說中,現實中的外遇幾乎無一例外地走向衰亡。日本的大導演北野武在沒有離婚前,飽含深情地寫了一本關於愛情的書,他說道:“想要這樣的愛情,哪怕一生只有一次。”還說過:“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而在他放棄百億日元財產,終於離婚之後,他發現如此高昂的代價,換來的生活也不過如此,他不無遺憾地說:“早知這麼難,不如和前妻在一起……”

關於出軌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