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龍溪河652


在筆者老家也種有大量玉米,主要種的是飼料玉米,其次是糯玉米,在玉米收穫之後會偶然看到有個別玉米棒特別小,而有嚴重缺粒的現象,小時候不知道這是什麼情況,長大工作後才清楚這是有原因的,即:

一、玉米出現缺粒的原因

1、首要因素是氣候原因,如果玉米在雌穗分化期、授粉是時候遇到高溫、乾旱的天氣,那麼就會影響到雌穗的正常發育,然後出現空棵、劍葉大量叢生的現象,然後也不利於玉米花絲和花粉的活性,影響到正常授粉。

2、其次是品種敏感的因素,有些品種如桂58會對溫度、溼度的變化比較敏感,一定出現高溫、乾旱的天氣,玉米植株就會變得不適應然後出現不能正常發育的情況。

3、最後與田間種植的密度也有關,如果玉米過於密植會造成田間封閉、陰暗,透風透光性差,容易滋生多種病蟲害,也不利於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長和正常授粉。

4、當然,如果在玉米的花期、孕穗期使用過量的三唑類農藥,也會抑制果穗的正常發育,造成藥害,也會讓玉米出現缺粒的現象。

二、那麼該如何防止玉米出現缺粒現象呢?

1、選擇種植抗逆性好的玉米品種,如先玉系列的玉米品種,這些品種經過了多代雜交篩選,是具備了一定抗逆能力的品種,可以有效抵抗一定寒冷、乾旱環境的惡劣環境。

2、加強田間管理,尤其是水肥管理方面,因為玉米是需水性強的作物,如果出現缺水的情況,玉米就會變得矮小、缺素等一系列的綜合症,最後導致出現缺粒的情況,所以要加強水肥管理;然後要及時除草、培土,科學施肥,培養健壯植株,增強抗逆能力。

3、及時觀測天氣情況,如果預報說未來一段時間將是高溫天氣,一定要及時澆水抗旱,多使用葉面肥配合蕓薹素內酯進行噴霧,讓植株恢復健康生長。

三、總結

對於玉米出現缺粒現象,高溫乾旱干擾玉米植株的正常發育、授粉是首要因素,所以要及時作出應對措施才能避免玉米出現缺粒的現象。以上就是筆者對玉米缺粒的一些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夫三權


許多農民都會在玉米灌粒以後,到自家玉米田查看一下玉米的後期長勢,剝開玉米皮,用指甲掐一掐玉米粒,是不是能煮著吃了,順便掰上幾個嫩玉米,帶回家嚐個新鮮。


曾經一位大哥在查看自家玉米田掰回來玉米讓我看,說今年的玉米長得不咋滴,捧子禿尖缺粒的太多。有的農民會有疑問,同樣種植玉米,去年好好的,怎麼今年這麼多玉米禿尖缺粒呢?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玉米棒缺粒呢?我來分析引起玉米禿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一,種子質量有問題。種子質量有問題,有些農民貪圖便宜,購買的玉米種子不適合在本地種植,或購買的種子質量不好。

二,玉米授粉不好。玉米抽雄後開始為雌穗玉米授粉,花粉通過玉米穗吐細傳導授精後才能長粒。影響玉米正常授粉的因素:

1,受天氣氣候影響,如遇天氣悶熱高溫,或連雨天氣,會影響玉米不能正常授粉,花粉與玉米吐絮不能同步,容易造成玉米缺粒。

2,種植密度過密,玉米葉會遮蓋玉米穗吐絮,影響玉米正常的授粉,甚至出現倒伏的玉米更無法完成授精授粉。

三,玉米田乾旱缺水。玉米抽雄放花期間,玉米田乾旱缺水會導致玉米禿尖缺粒。



防止玉米缺粒的方法和措施

一,選擇購買適合本地區種植的優質抗病玉玉品種。實行合理密植,一般中上等玉米田留苗4000一4500棵為宜,不可以留苗過密。

二,為了防止玉米花期不能正常授粉,可以採用人工授粉方法為玉米授粉。具體作法:選擇晴好天氣,在上午九點以後,採集玉米雄穗的花粉放進托盤,用毛筆沾上花粉在玉米絲上為玉米授粉。此方法雖然麻煩,但很有效果。

三,及時澆好放花水。玉米抽雄放花期是玉米生長的關鍵期,如果玉米田乾旱並不缺肥,只澆一遍水就可以。


綜上,雖然影響玉米禿尖缺粒有諸多因素,如種子質量,授粉不好,水肥跟不上等等諸多因素,但事在人為,防止玉米禿尖缺粒還是有辦法的。


鄉野老農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在收穫玉米後都會發現有的玉米棒上的玉米粒稀稀拉拉的,有的甚至一粒都沒有,光禿禿的,這種玉米我們叫癩子包穀。特別是在缺窩斷行時補種的玉米、植株過密的玉米最容易出現,過去弄不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現在終於弄明白了。

引起玉米缺粒的原因主要有。玉米頂部不結粒的主要是土壤缺乏磷元素或者雌穗小穗在分化過程中養分不足,頂端小穗不能正常分化造成的。側面不結粒的主要是雌穗吐絲時,陰雨綿綿,花絲向側面下垂,導致被覆蓋的花絲沒有授粉而產生的半邊玉米不結籽粒。有的玉米在頂部的玉米粒是秕的,這主要是種植的土地中土壤缺乏鉀,玉米澱粉在積累過程中生理障礙造成的。有的玉米棒上空缺非常多,稀稀拉拉的就長几粒,這是由於雌穗吐絲比較晚,別的玉米植株的雄花粉已經老化,好不容易有幾粒年輕的雄花粉散落到花絲上,沒有獲得足夠多的花粉造成癩籽包穀的產生。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減少玉米缺粒的辦法就是合理密植,要根據種植土地的情況、品種種植要求、種植地氣候條件和栽培方法等確定適宜的種植密度,這樣才能保證玉米通風透光,光照充足就能夠使玉米莖稈粗壯,雌雄穗分化發育就會很好,就可以避免發生玉米缺粒現象。玉米缺窩斷行補種玉米最好是在直播玉米時育一部分苗用於移植補種,使所有的玉米生長一致就不會產生缺粒。玉米需要的氮肥量比較多,施肥時要適當增加用量和加入一定的磷鉀肥,做到養分平衡,這樣才能保證玉米正常生長髮育的營養需要。在玉米雄雌盛花期進行人工授粉也是減少玉米缺粒的有效辦法。同時及早防治病蟲害。


老周說三農


玉米種植過程中產生缺粒的原因主要是果穗下側的花絲授粉或者吐絲較晚,田間花粉稀少。如散粉時連天陰雨,影響正常開花授粉;開花時遇高溫乾燥的天氣,土壤水分又不足,花粉、花絲壽命縮短;授粉期天氣無風授粉不良。另外,密度不適宜或營養缺乏,水分不足影響有機質的製造與轉運,也是造成禿尖的重要原因。

     玉米缺粒的解決辦法

1

 選擇優良品種,有的品種本身禿尖較重,因此要做好品種的選擇。

2

搞好肥水管理,保證玉米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特別是開花灌漿期,更不應缺水、缺肥。為使果穗發育整齊、抽絲一致,對於弱苗要偏管,噴施壯莖靈溶液使其生育不致落後。

3

種植密度要適當,過密時光合作用低,有機質少,並且正常授粉也受到影響,使禿尖缺粒增加。在抽穗前噴施壯穗靈能強化玉米生理機能,提高受粉、受精、灌漿質量,增加千粒重。對於一些發育較晚的果穗或天氣不良授粉不好時,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可收到明顯的效果。





三合生態農業


問: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玉米我們叫苞谷,玉米缺粒又稱它為“癩子苞谷”。造成“癩子苞谷”的原因比較複雜,比如遺傳、高溫、高溼、施肥不當、病蟲害等。有的是影響授粉,有的是影響灌漿,最終結果都是果穗缺粒。那麼玉米栽培,又要如何避免減少缺粒情況的發生呢?詳情如下:

一:玉米缺粒的症狀有哪些?

【1】整個果穗的籽粒零亂分佈,有的粒少,有的粒多,有的粒飽滿,有的粒乾癟,這個就是典型的“癩子苞谷”。

【2】果穗的一側從基部到頂端都沒有米粒,形成一個空白路子,穗形沿無粒方向彎曲呈龜背形,我們又叫它“半邊苞谷”。

【3】果穗基部有米粒,唯獨穗中上部沒有米粒或者有乾癟的米粒,這個稱為禿尖,在生產中最為常見。

【4】另外就是果穗上大多有米粒,但有些部位只缺幾粒米粒的情況,這是玉米缺粒當中最輕的,損失較少。

二:是什麼原因造成玉米缺粒?

【1】遺傳因系:玉米缺粒也屬於敗育現象,跟遺傳因素有關。一般來說,中晚熟品種的籽粒敗育率比中早熟品種的要高。這充分說明玉米籽粒的敗育過程是植株本身的一種生理調節功能,這種調節功能對於維持植株適宜的源庫比例很重要。

【2】水分原因:①玉米的拔節、抽雄階段,如果土壤乾燥,不能滿足植株生長需要,果穗的禿尖長度將會隨著土壤水分的下降而增長。②開花後,如土壤的水分供應不上來,持續的下降,當土壤的持水量達到50%時,則穗粒數將減少,粒重也跟著降低,敗育粒增多,繼而禿尖也增加。③大喇叭口期至抽雄前,如果天氣乾旱致土壤水分失調,會導致抽雄早而雌穗吐絲延遲,這樣將造成雄花花粉不能及時的授到母細胞上,從而使雌穗授粉不良,引起穗小且敗育粒增多。④高溫乾旱條件下,根系不能良好的吸收到水分,從而不能滿足籽粒的生長髮育需要,使頂部的籽粒敗育。

⑤在小花分化期,吐絲至吐絲後20天內,水分虧缺將導致穗小而且籽粒敗育大大的增加,嚴重的可達95%以上。⑥開化散粉期,如果雨水多,土壤的溼度大,易造成花粉破裂,吸水膨脹喪失生活力,影響授粉而造成敗育。

【3】溫度原因:①開化期遇到溫度低於15度或者溫度高於35度以上時,籽粒的發育將會受到嚴重影響,導致敗育粒的增加。②在籽粒形成期,低溫會降低胚乳細胞的分例速度,並使灌漿速率大大降低,而高溫又嚴重影響胚乳細胞的分裂,造成庫容不足及代謝紊亂而導至敗育。

【4】光照條件:①玉米吐絲期如果光照遮光處理(80-90%)可使穗粒數較對照減少70%,在籽粒形成時期進行遮光處理會使已經受精的籽粒全部敗育。光照條件對籽粒敗育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的變化影響到光合作用,導致受精後的雌花光合作用少,有機營養虧缺使胚乳細胞數量減少,粒重下降甚至敗育。②

玉米散粉後,由於光照不足使花絲伸長變慢甚至停止,增加了未成熟小花和未受精小花的數量,從而增加了敗育率

【5】密度因素:栽培玉米時,如果密度過大,群體光照不足,田間空氣鬱閉,都會導致籽粒敗育發生。密度過大,田間透光透氣不好,株均間生長面積不足,水分和養分掙搶激烈,養分和水分不能滿足群體生長需要,使吐絲授粉和籽粒發育不良,致使果穗上部籽粒敗育。

【6】營養因素:雌穗分化後期營養積累不足,同化物和幹物質不能很好的給籽粒和貯存器官傳送,造成玉米穗的籽粒秕小,並形成禿尖現象。

【7】花粉因系:雄花的花粉太少,不能滿足雌穗母細胞分裂,從而受精不良,導致部分小花不能受孕。

【8】倒伏原因:開花期遇倒伏是最容易引起缺粒發生的現象,加強植株莖杆粗壯、莖組織韌性,能有效防倒伏,從而減少缺粒。

【9】病蟲害導致:玉米紋枯病、大小葉斑病、莖基腐病,玉米苗枯萎、玉米芽、玉米螟等病蟲害的發生,都可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致使玉米生長不良。由於小花或籽粒被吃掉,造成禿尖和缺粒。尤其是玉米蚜蟲授粉間危害雄花,導致不能正常開花授粉,造成禿尖缺粒,灌漿期,蚜蟲為害葉片,影響光合生長,會加重籽粒敗育。耐蚜性弱的品種,減產較嚴重。

如何防止玉米缺粒?

【1】選用優良品種:不同的品種發生缺粒現象各不相同,有的缺粒多,有的缺粒少,那麼我們選種的時候要根據當地的土質、氣候因素、栽培條件選種。選擇具用抗病性、耐病性、抗蟲性和適應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

【2】合理密植:種植密度過大會造成田間空氣鬱閉,透光透氣性能不好,株間擁擠,葉與葉相互遮光,影響植株光合作用,授粉不良。生產中一定要在合理的範圍內密植,從而使植株中上部葉片能進行良好的光合作用,才能使授粉不受阻,減少缺粒的情況發生。

【3】合理田間管理:玉米養分和水分充足,才能長勢良好,抗病力增加。特別是在開花至灌漿階段如果水肥供應不足,將嚴重影響抽雄、抽穗不良。所以要合理配施磷、鉀肥料,必要時增施有機肥,尤其要防止田間缺少磷肥和硼肥。如果遇天氣乾旱要灌水,特別是玉米拔節後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如果雨水多要排澇,促進雌、雄穗的發育,平衡施肥。後期可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1%的尿素溶液進行根外追肥。

【4】人工去雄,剷除空杆、弱株及雜草:可以隔行去雄,減少水分和養分的消耗,從而使穗期養分充足。及時的剷除田間不成器候的空杆、弱株、雜草,有利田間通風透光,加強植株的光合作用,減少病蟲害的寄主,從而可以減少籽粒敗育。

【5】人工授粉:如果玉米揚花時,遇到陰雨、寡照等不利授粉的天氣,或者對發育晚的果穗要採用工人輔助授粉措施,從而減少缺粒現象。

【6】剪短花絲:把花絲剪短也是一項加強授粉成功率,減少缺粒的有效辦法。當花絲太長,相互遮掩,不利於雄粉掉在花絲上,引起授粉不良導致缺粒。那麼可以用剪刀適當剪去前端部分花絲,隔2-3天剪一次,這樣有利於結實多而減少缺粒。

【7】合理利用生長調節劑:在玉米拔節期至灌漿期間,可以根據玉米的長勢情況合理噴施玉米矮壯素、金得樂等調節劑,促進抽穗,增強授粉,避免禿尖。(詳看說明書操作,免得產生藥害)

【8】加強栽培管理及防倒伏:苗期促使小苗趕大苗,使其苗壯、苗齊、苗勻;在玉米的苗期、和拔節期要加強中耕除草、疏鬆土層,促進根系發育;除草可以增加田間通風,減少蟲害的寄主;拔節期培土可蓄水保墒,增強土壤的透氣性,防倒伏;促使果穗發育整齊,抽穗期一致。從而減少缺粒現象。

【9】防治病蟲害:比如地老虎、貪夜蛾、蚜蟲、玉米螟、大小葉斑病、紋枯病、根腐病等病蟲害,保證植株生常生長,從而減少缺粒的發生。

以上就是如何防止玉米缺粒,希望供你參考。


留守傅姐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玉米是我國常見的大田糧食作物,種植面積極為廣泛。在玉米種植過程中,禿尖缺粒是最令人頭疼的現象之一了,禿尖缺粒的出現導致玉米嚴重減產,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玉米禿尖缺粒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一、玉米禿尖缺粒的主要原因

玉米禿尖缺粒發生的原因主要與品種、土壤、營養與肥水、氣候、栽培管理、病蟲害發生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1.品種由於不同品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不同,當不良的外界環境條件超過了品種的適應範圍,就易發生禿尖缺粒。

2.土壤沙性土壤鹽分較高,低窪易澇,耕作層過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瘠薄的土壤,禿尖缺粒發生較重。

3.營養與肥水施肥時,氮磷鉀配合不當,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和微肥,特別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後期,水分供應不足,特別是玉米開花灌漿期缺水脫肥,影響植株有機質的製造與運轉,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縮短,致使玉米禿尖缺粒。

4.氣候玉米生育中期連續乾旱,造成多次卷葉,或開花時遇高溫乾燥天氣,土壤水分供應不足,影響了玉米雌雄穗的發育;或玉米散粉時陰雨連綿,影響了正常的開花授粉;或授粉時天氣無風授粉不良,都可造成禿尖缺粒。

5.栽培管理管理粗放或種植密度過大,致使田間通風透光不良,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有機質合成減少,影響了玉米雌雄穗的發育,造成禿尖缺粒。

6.病蟲害的發生程度玉米各種葉斑病和玉米苗枯病、紋枯病、莖基腐病的發生,都可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髮育,致使玉米生長不良,尤其是玉米蚜蟲在玉米抽雄時開始大量發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開花授粉,造成禿尖缺粒。

二、防止措施

1.種植優良的品種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及栽培條件,選擇和種植抗病、抗蟲性和適應性強的品種。

2.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提倡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深耕、中耕技術,以改善土壤結構狀況,促進玉米的生長髮育,增強其對外界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要增施有機肥,合理配合施用氮、磷、鉀,尤其是防止田間缺少磷肥與硼肥;在水分供應上,要防止旱害和澇害,玉米拔節後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促進雌雄穗的發育。

4.加強栽培管理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據品種、地力和栽培方式,因地制宜地確定密度,以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滿足中上部葉片對光的要求,促進雌雄穗的發育。二是要加強中耕除草、培土技術,尤其是拔節後培土,可增強土壤的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發育。三是採用大小壟種植技術,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四是當遇到不良的氣候條件,而影響正常授粉時,要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技術。

5.防治病蟲害

①防治玉米苗枯病、紋枯病、莖基腐病可選用佔種子量0.3%的30%的苗菌敵可溼性粉劑或用佔種子量0.02%的12%的三唑醇乳油、12.5%的烯唑醇乳油拌種;也可在田間發現發病植株後,用30%的苗菌敵可溼性粉劑800倍液、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用80%的綠亨2號700-800倍液與稀釋1000倍的天達2116混合噴霧,對玉米苗枯病、紋枯病、莖基腐病都有較好的防效。

②對各種葉斑病的防治在玉米生育中後期,當玉米葉斑病發生後,可用5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趙生鮮


米果穗缺粒是玉米生產上常見的問題。缺粒玉米,一般減產8%-15%,嚴重時達到20%以上。1.玉米果穗缺粒的原因玉米果穗缺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育後期養分、水分不足,頂部花絲吐出晚,雌花退化,柱頭復態,花絲疊壓,降雨偏多,光照不足等均能導致缺粒。玉米果穗缺粒有5種類型,即頂部不實型、頂尖秕粒型、滿天星缺粒型、基部不實型和側面不實型。2.防止玉米果穗缺粒的方法

(1)酌情追施粒肥玉米進入花粒階段,營養生長逐漸停止,生殖生長加快,對養分需求迫切,及時迫肥促進雌花分化和柱頭髮育,提高結實率。

(2)要抓好水肥管理,保證玉米有充足的水分和養分,特別是開花灌漿期不能缺水、缺肥,在施肥時注意N、P、K配合施用。

(3)種植密度要適當,過密影響正常授粉。

(4)對弱苗要加強管理,促使果穗發育整齊,抽絲一致,對發育晚的果穗或天氣不好授粉不良時,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隔行去雄。

(5)及時防治病蟲害。





Mr鹿鮮森


朋友們好,有幸在此與各位同仁討論該問題,現將個人不成熟的建議分享如下。

玉米缺粒和禿尖有相似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主要是:

1,品種。紅軸系玉米較抗高溫,如果授粉期持續高溫,對紅軸系的影響比白軸系輕。

2,氣候。授粉期半月左右,如果期間持續35℃以上的高溫,或者連續陰雨天,對授粉影響嚴重。另外,授粉前,氣候不正常會使雌雄開花不同步。所以,為防止這些問題的發生,授粉前噴施s-誘抗素、碧護加二氫鉀能減輕上述因素造成的影響。

3,缺素。如果缺少硼、鋅,會使授粉和幼粒生長受阻,授粉前噴施鋅硼可解決。

4.控旺劑噴施晚於8個葉會抑制雄、雌蕊的成熟,造成授粉不良。


田哥兒


玉米缺粒是玉米生產中常見的現象,玉米缺粒嚴重影響了玉米的產量,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農戶朋友們必須認真做好相應的防治措施。那麼,玉米缺粒的原因是什麼呢?玉米缺粒怎麼辦呢?

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玉米缺的防治措施。

玉米缺粒的原因

一、是土壤因素。土壤瘠薄,耕作層較淺,蓄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塊玉米缺粒往往發生嚴重;

二、是營養因素。單一施用化肥,不施或少施農家肥,且氮、磷、鉀配比不當,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或玉米生育中後期,即開花灌漿期水肥供應不足,影響有機質的合成與運轉,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縮短,致使玉米缺粒;

三、是氣候因素。

(1)高溫乾旱。玉米生長中期連續乾旱,造成多次卷葉,或開花時遇到高溫乾旱天氣,土壤水分供應不足,影響了玉米雌、雄穗的發育,造成部分花粉敗育或形成畸形花粉,影響受精,形成空粒。開花抽穗期是玉米的水分臨界期,對缺水特別敏感,影響到雌穗發育,延緩雌穗抽絲,造成授粉不好。高溫乾旱容易使雌穗花絲枯萎,喪失生活力,造成結實率不高。

(2)陰雨天氣。玉米開花灌漿期連續陰雨,花粉易吸水成團,影響散粉、授粉或花粉粒吸水過多而破裂死亡。

(3)風力。玉米是異花授粉的作物,主要靠風和昆蟲實現花粉傳播。玉米開花授粉期風力過大或無風都可不同程度影響授粉,進而影響結實;

四、是栽培管理。管理粗放,種植密度過大也可影響玉米缺粒的發生;

五、是病蟲危害。在玉米生長的各個階段,病蟲害的發生都可不同程度地影響玉米的生長髮育,造成玉米生長不良,尤其是玉米蚜在玉米抽雄時大發生,使玉米不能正常開花授粉,也會造成缺粒現象的發生。


孟娃子1


玉米禿尖缺粒主要與品種、土壤、肥水、氣候、栽培管理、病蟲害等密切相關。

預防禿頂缺粒的主要對策有:

(1)種植優良品種。種植抗病、抗蟲和適應性強的品種。

(2)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提倡使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和深耕、中耕技術,以改善土壤結構狀況,促進玉米生長髮育,增強玉米對不良環境的抵抗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要增施有機肥,配合施用氮、磷、鉀,防止田間缺少磷肥與硼肥;要防止旱、澇災害,玉米拔節後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促進雌雄穗發育。

(4)加強栽培管理。①要根據品種、地力和種植方式,因地制宜地確定密度,以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滿足中上部葉片對光的要求,促進雌穗發育。②加強中耕除草和培土。③採用寬窄壟種植技術,以改善田間的通風透光條件。④當遇到不良的氣候條件而影響正常授粉時,要採用人工輔助授粉技術。

(5)加強病蟲害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