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9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唐朝這個偉大的時代誕生了無數的天才詩人,他們很多人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便是寫下了震撼人心的作品,其中最為大家熟悉的則是駱賓王,他還在七歲時就寫下了《詠鵝》,這種充滿了童真,並且通篇更是美得令人驚豔。這也正是大唐的氣魄,也正是大唐的精神,而這些詩人也正是憑藉自己在文學上的成就,最終是名聞天下,成為了大家最為熟悉的一代文豪。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唐詩也正是有著獨特的文學內涵,以及獨特的品格,才使得在這一千多年來,它一直是在影響著中國後世的文學創作,那這些天才們,對於唐詩的貢獻也最大。除了駱賓王這樣的天地之外,還有中唐時期的白居易同樣也是一位天才型的詩人,他也是還在少年時代便成名,並且他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尤其是他在17歲時寫下的這首《賦得古原送別》,更是成為了千古名篇,並且裡面句句是經典。整首詩不僅抒情,同時還充滿了哲理。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相信對於很多人來說,只要一提起白居易這首詩,那都是一定非常的熟悉,並且這首詩不僅收錄在了各種經典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里,也是頻頻地有收錄。而這首詩也正是詩人少年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同時也是一首應試詩,整首詩前四句,完全是在寫景,而後面的四句又是表達了一種深厚的友情,把送別之情描繪的感人肺腑。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雖然後面的四句看上去不如前面的四句,但這主要還是為了扣題,畢竟是應試詩,那自然就要扣題,為此在表現手法上也就別具一格。整首詩意境優美,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而這樣的作品其實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儘管過去可能讀過無數遍,但是每次再讀,那都是會有新的感悟。

白居易的作品很多都看上去極為普通,可是裡面的那份哲理卻又是呼之欲出,這也正是由於他對現實的生活有著細膩的觀察,並且他的作品在表現手法上也同樣的獨特,而這首《賦得古原送別》,也正是在哲理方面最突出的一首,整首詩意境唯美,另外那一份哲理又是最為令人感動,讀來當真是令人讚歎不已。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前面的四句很是抒情,同時也是此詩最經典的幾句,寫得極為唯美,雖然看似在寫草,但是詩人通過對於草各種各樣不同的觀察,從而表達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這也正是此詩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其實對於現在的人來說,可能很難想象,一個17歲的少年,能夠寫得如此地深刻,並且對於現實生活觀察力也是極為驚人,如果沒有那種深刻的觀察,那自然是寫不出如此感人的千古名篇。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後面的四句寫得好像不如前面的四然,但是很顯然為了應試,自然也就要扣題,為此他在這後面的四句中,則又是筆鋒一轉,從而表達出了一種深沉的感傷之懷,把那一份送別之情,以一種更為細膩,也更加深沉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同樣令人很是感動,這也正是此詩最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白居易17歲時寫下的這首詩,成為了千古名篇,裡面每一句都是經典

白居易其實僅憑這首《賦得古原送別》,便是足以令他流芳百世,其實後來他寫過了無數優美的名篇,例如《長恨歌》、《琵琶行》、《大林寺桃花》等等,那都是他眾多里最為令人感動的千古名篇,而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的作品也最為深情,也最能夠打動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