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全國唯一!探尋青白江的轉型祕碼

全國唯一!探尋青白江的轉型秘碼

主題論壇現場

全國唯一!探尋青白江的轉型秘碼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作主題演講

12月20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清華大學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國家信息中心等機構在北京聯合發佈了《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報告》從特區發展、扶貧、綠色發展、國企改革等九個維度總結了中國發展的成功經驗。青白江作為全國唯一代表國企改革推動城市轉型發展典型案例成功入選。當天,區委副書記、區長池勇參加主題論壇,並與現場嘉賓共話轉變中的中國企業生態與人類可持續發展。

池勇在論壇中談到,青白江因工業而生,然而進入21世紀以後,用高耗能、高汙染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時代已經極度不適應城市發展。2014年,在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背景下,青白江進行了大刀闊斧改革,先後關停了化工和冶煉生產線,實現了鳳凰涅槃。在這個過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加大就業培訓,另一方面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轉向新的產業領域。如今,我區市場主體較轉型初期增長6.13倍,當地市場非常活躍。

作為中國“一五”時期規劃建設的西南重點工業區,青白江區依託川化股份、攀成鋼兩大國有企業,逐步發展形成四川省內最大的冶金、化工基地。輝煌時期,兩大國企佔據青白江區工業總產值70%以上。迫於現實所需,我區以斷腕的決心,先後關停了攀成鋼與川化兩大曾經的龍頭企業。值得一提的是,通過發展新興產業、主動靠前優質服務,我區成功快速消化分流川化、攀成鋼轉型後帶來的富餘職工,確保了產業轉型升級的平穩有序推進。

另外,作為四川省唯一一個以鐵路口岸為基礎設立的產業功能區,成都國際鐵路港依託中歐班列(成都)和自貿試驗區,打造以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保稅加工為特色的臨港服務業功能區。中遠海運、美國安博、蘇寧易購、盒馬鮮生等優質企業紛紛落戶我區,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科學的規劃為城市開發和功能更新注入了持久的經濟活力和強大引力,並帶動我區服務業、旅遊業、金融業等多領域發展。隨著優質資源聚集、大型商業加快落地、立體交通快速成型、生活服務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場景消費升級,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我區的城市魅力和創業宜居指數也在大幅提升。

因此,《報告》認為,近年來,青白江區主動融入“一帶一路”,依託中歐班列(成都)和自貿試驗區,重塑經濟地理,優化產業佈局,推進國企改革和城市轉型,將一片老工業基地打造成煥發活力的對外開放高地,其成功經驗值得借鑑。


專家觀點

關注節能減排和綠色發展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政策專家、可持續發展本地化主任 王東

《中國人類發展報告特別版》是聯合國在全球範圍內發佈的旗艦出版物。《報告》一個很重要的宗旨就是分析在某一個特定的時間段,發展中的首要問題和挑戰,然後嘗試通過人類發展的角度去進行相關政策組合,推進人類發展。

我們這次篩選了在過去幾十年來對中國人類發展有重大貢獻的一些重大的改革、重大事件,這些案例在不同維度都可以代表中國人類發展的成功經驗。

通過調研,我們瞭解到,青白江在近幾年的時間中,在產業結構升級的同時,非常關注節能減排、綠色發展,同時,轉型過程中也很重視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包容性,對當地民生促進起到了非常好的推進作用。基於這些因素,所以經過大家一致評審,要把青白江納入到代表國有企業改革推動人類發展的維度之中。

青白江如何通過“一帶一路”合作等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很切實的一點,就是要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帶去具有中國優勢的先進產能;另外一方面,對於青白江自身也是一個機會,能夠進一步升級本地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附加值,實現更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青白江應該走城市協作發展道路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二室主任 馮文猛

今年6月,因為配合《報告》案例的撰寫,我們專門去了青白江,專題研究國企轉型和城市規劃。我認為青白江在這兩個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工作亮點。從老工業基地轉型到新城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不錯的路子。

但是,我們也清楚地看到環境在變,城市發展的需求也在變。所以我個人建議青白江應該繼續瞄準這些新的變化,產業是調整還是升級,都需要用動態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未來,城市群發展的關鍵是要和周邊城市協作,因此我建議青白江可以通過自身優勢確定發展定位,然後與周邊城市形成一個有效協作的格局,形成發展競爭力。第三,建議青白江可以瞄準全球,尋找更廣泛的城市定位,加速產業發展,提升居民生活水平,讓城市更加宜居。

(記者:叢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