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有人說日系車不耐撞,但是蘭博基尼更不耐撞卻安全,對此你怎麼看?

呂華茂


像蘭博基尼這樣的超跑,速度是它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象徵之一。那麼想要將超跑的速度提到極限,除了需要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方面有更優秀的技術以外,車身最大限度的輕量化,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壹車熱評在以前的文章裡就有提到過,衡量一款車行駛抗撞性高低的因素,在於非直接碰撞部位的車身結構設計、材質、剛性,以及直接碰撞部位對外部衝擊力的吸收或者緩衝程度,前者屬於二次碰撞,後者屬於一次碰撞。但無論是一次碰撞還是二次碰撞,當車身受到外部碰撞衝擊時,它們需要共同為車身提供必要且安全的保護,缺一不可。

我們再回來說說蘭博基尼為什麼容易給人一碰就碎的感覺,超跑在某種程度上給人一種“一撞就裂”的感覺,和他們都愛使用碳纖維車身是不無關係的。

那麼什麼是碳纖維車身?

碳纖維,它是一種含碳量高達95%以上的超高強度、超高模量纖維的纖維性材料,雖然碳纖維在現在不算是什麼高科技的新型材料,但大面積使用碳纖維材質所來的高成本問題,卻是制約碳纖維被廣泛應用於乘用汽車領域最大的障礙。所以我們經常在很多百萬級別的豪車身上,也頂多能看到鋁合金車身的身影,而只有在超跑身上才能看到碳纖維的影子。

碳纖維是一種力學性能非常好的材料,但它同時也是一種低密度的材料,密度還不到鋼的1/4,所以同等體積的碳纖維要比鋼材輕很多。而且碳纖維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編織後,再經預浸後成型的,所以它的的抗拉強度也比常用車身鋼材,或者鋁合金鋼材高出數倍甚至十倍,在相同截面積的情況下,碳纖維可以承受比鋼材高出數倍的力度。

碳纖維的這些特性也使得它被廣泛用於航天領域,比如空客787等。正因為碳纖維是編織而成的,所以我們可以在碳纖維車身上看到有很清晰的紋理形狀,但如果後期車身表面噴上色漆之後,這種紋理圖案可能就看不到了。

碳纖維雖然有著比一般車用鋼材更優秀的抗拉伸性能,但由於碳纖維是通過編織的方式製造出來的,所以它的高拉伸性也主要表現在沿著纖維編織的方向上,但碳纖維對抵抗外部的橫向衝擊力表現卻較差。

這就好比是一塊帆布,當力沿著布面的向邊緣延伸時,帆布會表現出很好的拉伸性,不易破損,但如果力是從帆布的側面衝擊布面時,帆布就容易被戳出一個洞來。所以在碳纖維車身在製造成為結構組件時,往往就會利用其耐拉質輕的優勢,避免將其被用於承受側面衝擊的部分。

對於超跑來說,輕量化的車身可以為自己提供更優秀的行駛和加速性能,但如果使用輕質量且高強度的碳纖維材質,你卻又不得不接受它那橫向撞擊一撞就碎的特性。雖然碳纖維材質對橫向撞擊的抵抗力相對較低,但蘭博基尼在製造車身時卻不是簡單的將碳纖維包裹在車身上,他們在生產碳纖維車身時擁有“RTM-lambo”碳纖維駕駛室成型專利技術。

這種專利技術是先將碳纖維氈進行預成型加工,然後將其浸入液態樹脂進行浸泡,此時液態的樹脂會被注入已成型碳纖維駕駛室模具中,然後在高溫且真空的環境中對碳纖維進行固化,並最終成型。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在製作形狀複雜的模具時,依舊可以讓其表面擁有出色的表面平滑性。

蘭博基尼的RTM樹脂浸泡工藝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藝技術,由於這屬於蘭博基尼的專利產權,因此他們從未對外公開過具體的施工工藝。但可以想象的是,碳纖維在浸泡樹脂之後,碳纖維的內部與外部會被包裹一層厚厚的樹脂,此時碳纖維可承受的強度極限又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我們都知道汽車在發生碰撞時,車身部位會受到強大的衝擊力,而想對車內人員進行有效地保護,那麼我們就可以考慮將力作用在車身上時,讓車身發生:撞擊→能量吸收→車身分解→衝擊力釋放的過程。

雖然碳纖維車身由於自身材質的原因,會在抵抗橫向撞擊的時候表現較差,但碳纖維的編織性特點又會為其提供優秀的能量吸收特性。所以當蘭博基尼在發生碰撞時,呈編織紋理的碳纖維會首先對沖擊力進行緩衝或吸收,而蘭博基尼在車身結構上的其他一次碰撞區域也會設計考慮到能量吸收問題,所以在發生碰撞的初始階段,碰撞力會被緩衝掉一部分。

此外,碳纖維車身橫向衝擊易破碎的特性,又會在發生碰撞時對沖擊力進行進一步的釋放,也就是說此時的衝擊力會被這些瞬間破碎的車身碎片迅速給帶走,因此最終能抵達駕駛室的衝擊力其實已經所剩不多。而且蘭博基尼還在駕駛室框架結構裡採用了環氧泡沫部件的結構,這些被用於關鍵位置的部件不僅可以提高車體的硬度,也可以在車體的關鍵部位對駕駛室受到的衝擊力起到有效地隔離。

綜上所述,蘭博基尼雖然採用了容易“一撞就碎”的碳纖維材質,但它並不意味著蘭博基尼的超跑就是不安全的,而且蘭博基尼在駕駛室的框架結構上,又會採用了更加堅固的碳纖維製作方式,這就給車內人員的安全提供了更有效的保護。

不過世間所有的安全都是相對的,蘭博基尼的安全當然也是相對的,當蘭博基尼在面對超過承受極限的衝擊力時,等待它的最終命運依舊只能是隕滅。所以我們普通人在馬路上看到超跑的時候,最佳的觀賞方式就是:遠離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