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進退兩難最為尷尬?為何說東烏克蘭的思歸讓俄羅斯騎虎難下?

靜夜史


俄烏關係惡化以來,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鬧獨立讓俄羅斯騎虎難下?讓俄羅斯總統普京進退兩難?

在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的獨立問題上,普京一點都不擔憂,也沒有進退兩難,更沒有騎虎難下。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鬧獨立,也想加入俄羅斯,普京是非常樂意的,普京也有意將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納入俄羅斯的版圖,但是俄羅斯沒有這樣做。普京沒有這樣做,不是因為此事太棘手,而是不想讓俄烏關係徹底鬧僵!

說直接一點,普京沒有在同意克里米亞加入俄羅斯時讓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也加入俄羅斯,就是要給烏克蘭一個機會,給烏克蘭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一個修復俄烏關係的機會。普京的態度就是,烏克蘭執政者如果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反俄沒有好下場,就要與鄰為善,痛改前非,不再採取遠交近攻的敵對政策。如果烏克蘭不再反俄,俄羅斯就沒有必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沒有必要讓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事實證明,普京的良苦用心是正確的,,烏克蘭換屆之後,澤連斯基上臺之後,和俄羅斯的關係有所改善,不那麼仇俄,主動給普京打電話,在法國、德國的幫助下,重啟“諾曼底模式”峰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和普京談判,有事商量著來,不充當美國的打手,不被美國利用,不當美俄博弈的炮灰!這就是普京想要的結果,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是三兄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澤連斯基抓住了普京給的機會,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不會丟失。如果烏克蘭還是前總統波羅申科那樣的人執政,不抓住普京給的機會,繼續走“親美反俄”路線,抱美國的大腿,讓俄烏關係徹底惡化,沒有周旋的餘地之後,普京為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防止美國和北約染指烏克蘭,普京不但會支持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普京還會圖謀整個烏克蘭,讓整個烏克蘭都成為俄羅斯的領土!

烏克蘭之於俄羅斯,就像古巴之於美國,美國不允許俄羅斯染指古巴,俄羅斯也不允許美國染指烏克蘭,古巴是美國的底線,烏克蘭是俄羅斯的底線!烏克蘭鬧成今天這般模樣,都是烏克蘭自己的錯,經濟不行,軍事不行,不能給克里米亞想要的,不能給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想要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克里米亞只有和烏克蘭分道揚鑣,大路朝天各走半邊!

普京不是一般的領袖,普京不是無能的領袖,普京是鐵腕政治家,烏克蘭不能再作,再作會失去更多領土,不作才能保全烏克蘭!


老鱷魚觀天下


最近一段時間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關係有所緩和,原因是在德國和法國的調停之下進行了諾曼底四方會談,條件是烏克蘭承認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兩個地區自治。不過這兩個地區的領導人卻表示,他們以後將會尋求加入俄羅斯,當然這不會讓俄羅斯變得騎虎難下,反而會讓俄羅斯變得更加主動。

在某種程度上,烏克蘭東部武裝和俄羅斯是戰略同盟,兩者不僅在種族上是一致的,在某些利益關係上也毫無二致。騎虎難下這種事是不可能的,烏克蘭東部武裝和俄羅斯關係比較好,會讓俄羅斯更加遊刃有餘。

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在和西方的博弈中取得了勝利,因為歐洲國家承認了這兩個地區自治,而美國也不願意再介入烏克蘭局勢,並停止了對烏克蘭4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儘管這不能稱之為拋棄盟友,但是很多美國專家表示,烏克蘭已經沒有什麼戰略價值。

俄羅斯支持克里米亞人民進行公投,克里米亞人民通過公投的方式加入了俄羅斯,當然這並不是俄羅斯在造假,因為在前蘇聯剛剛解體的時候,這三個地區就想加入俄羅斯,當時俄羅斯自身難保無暇顧及。現在俄羅斯和美國在中東的博弈中取得了勝利,所以這三個地區當然想加入俄羅斯。而烏克蘭由於戰略失敗,現在無論政治經濟還是軍事都差得一塌糊塗,這三個地區的人自然不待見烏克蘭。

但是吞併克里米亞俄羅斯在國際上備受指責,特別是西方國家指責俄羅斯,最近聯合國還通過了投票,讓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不過由於克里米亞半島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在戰略位置上,能夠控制這個地區的海域。而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完全不一樣,沒有那麼重要的戰略位置。所以俄羅斯在短時間內不會吞併這兩個地區。

現在俄羅斯的當務之急是發展經濟,改善和歐洲之間的關係,防止中了美國的圈套,因為美國就是希望俄羅斯和歐洲各國之間起衝突。這樣才能有效的領導北約這個組織,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能和德國以及歐洲國家建立良好的關係,最近俄羅斯和歐洲國家還搞出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而美國揚言要制裁這個項目。可見普京有效的化解了歐洲與俄羅斯之間的緊張關係,從而導致歐洲各國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特別是在對待土耳其的問題上,處理的非常到位。甚至一度導致了北約各國國家之間處於分裂的邊緣。


江淮聖手


俄羅斯借公投收復克里米亞已招致美歐等西方國家的重度制裁。一系列制裁雖然不至於讓俄羅斯元氣大傷,但終究影響了俄羅斯經濟的復甦和發展。俄羅斯若沒有強大的自然資源支撐,既使有幾個好友幫助,國家綜合實力也會逐漸下降。

現在,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已經淪為俄羅斯的掌中物,並已經在烏克蘭取得了自治地位。俄羅斯之所以不急於收復,還是忌憚於西方國家的制裁和世界各國的輿論。雖然西方國家的制裁及聯合國的決議對俄羅斯難傷筋骨,但俄羅斯還是選擇悠著點,別人已經拿不走的食品,晚吃幾天也無妨。

因此可以說,烏克蘭東部兩個州的問題不會使俄羅斯騎虎難下,俄羅斯只是要等待水到渠成,儘可能減少世人的指責和猜忌。


韓楓3897


烏克蘭東部有三個州:哈爾科夫、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後2個州在2014年5月12日都宣佈獨立,哈爾科夫州雖未表態,但民眾要求獨立和加入俄聯邦的呼聲很高。

烏東地區緊貼俄羅斯,烏克蘭族雖然比俄羅斯族多,但是當地的烏克蘭族早已俄羅斯化,這三個州幾乎全民都講俄語,不講烏克蘭語,他們的經濟運行也與俄羅斯高度整合,靠著俄羅斯,他們的日子可以過得很不錯,在經濟上他們並不依賴於烏克蘭中央政府,這個是蘇聯以來就形成的近百年的傳統和習慣,再加上烏克蘭自獨立以來一直糾葛與地緣政治的衝突之中,頂層政客大多腐敗無能,烏克蘭從一個地區大國潛力股一步步淪為地緣政治的棋子,越來越窮,這讓烏東地區三個州大感失望,於是不管不顧地拼了命地也要加入俄羅斯。

自從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烏克蘭內戰打響後,烏東三個州就實際上脫離了烏克蘭的控制,而烏克蘭政府軍在內戰中損失慘重,一直到現在也沒有恢復元氣,烏東三州進入了準獨立狀態,其中頓涅斯克和盧甘斯克州直接宣佈了獨立,他們也不斷在積極尋求加入俄聯邦,而三個州實際上已經處於俄聯邦的軍事保護下,從某種角度來說,莫斯科已經間接控制了這三個州,只不過,這三個州的政府和民眾,對延續5年的內戰已經身心俱疲,對於俄烏之間曠日持久的談判也深感厭煩,他們希望能擺脫“棋子”身份,一勞永逸地加入俄聯邦,像克里米亞那樣獲得一個正式的“名分”。

其實吧,這三個州的情緒,普京是可以表示理解的,畢竟,這三個州800多萬民眾都是“俄羅斯化”的民眾,他們對俄羅斯的忠誠沒有問題,我相信普京也很想給他們一個名分,直接拿下這三個州。

不過,鑑於拿下克里米亞之後,俄羅斯遭受的嚴重經濟制裁和與西方的嚴重對抗的後果,普京只要一想到這個投入產出比,應該就沒有給這三個州“正名”的積極性了。

其實普京糾結的問題也很簡單,一旦正式拿下烏東三州,也併入俄聯邦,這勢必會引起世界的巨大震動,尤其是會更加急劇惡化和西方尤其是歐洲的關係,這會讓俄羅斯招致更嚴厲的制裁,俄羅斯和歐洲本已緩和的局勢會急速逆轉,正在恢復和增加的經濟聯繫也會全面中斷,也會讓烏克蘭全面徹底的倒向西方,這會讓俄羅斯在經濟上遭受巨大損失,在戰略安全上也會更加嚴峻。

如今,烏克蘭的主要問題已經不是克里米亞,而是烏東內戰問題,這個問題一直懸而未決,烏東三州繼續保持準獨立的現狀,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嚴重缺乏信任,所謂的談判到今天還停留在“見見面、打招呼、說立場、點點頭”的尬聊之中,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

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實質性進展,普京可以繼續用烏東三州的問題來拿捏烏克蘭政府,只要拿捏到位,這其實是一張不錯的對付烏克蘭的好牌。

如果這三個州併入俄聯邦,那這三個州就再也不是好牌了,而是爛牌,俄聯邦還得管吃管喝管福利,對面的烏克蘭則徹底決裂,再也拿捏不了了。

當然,只要烏克蘭不加入北約,目前這種相對平靜的狀態大致上還是可以繼續進行下去的。


雲中史記


俄羅斯什麼都不怕,屬於自己國家管轄的,由你自已管理。你想背叛俄羅斯去投靠別國,做夢都不用想。如果背叛了俄羅斯的行為,夠你受了,不是寄虎難下,俄是在看你行動而動。烏克蘭,格魯也的,你只有依俄管轄,如果分裂出去,導彈跟尾了。






易枝玄門集福堂梁成偉


沒什麼進退兩難,騎虎難下的。東烏克蘭的民意其實完全不重要,一切決策都取決於俄羅斯的利益,完全在俄掌控之中。

西方情報系統利用西烏克蘭民眾對俄羅斯的歷史仇恨,策劃街頭革命,顛覆烏克蘭親俄派政府,建立親西方政府,從而達到蠶食蘇俄傳統勢力範圍,遏制俄羅斯的目的。當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這也是俄羅斯幾百年野蠻擴張的後遺症。但站在烏克蘭的立場,反俄絕對不是正確選擇。烏克蘭現在的疆土,很大部分,比如東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均是蘇聯領導人劃撥給烏克蘭的,其人口成分以俄羅斯族為主。既然如此,不管有什麼歷史舊賬,作為烏克蘭政府,應該做的是彌合族群對立,團結一致,共建未來。以此為目的的話,即便不親俄,至少也要和俄羅斯維持友好關係。站在俄羅斯的角度,已經自廢武功的烏克蘭對俄沒有威脅,只要烏克蘭嚴守中立,就是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戰略緩衝,地位類似於中俄之間的蒙古,對俄羅斯國家安全非常有利。所以俄羅斯根本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樣,意圖無限擴張。相反的,在烏克蘭親俄或中立的前提下,維持烏克蘭的主權獨立,對俄羅斯有利無害。但很遺憾,部分烏克蘭政客在西方支持下鼓吹民族主義和歷史仇恨,意圖全面倒向西方,這就直接導致俄羅斯國家安全態勢的惡化。俄羅斯在地緣政治利益方面遭受了嚴重損害,應對的手段也極其有限。首先,吞併烏克蘭是不可能的,現代國際秩序不會允許武力吞併,就算順利吞併烏克蘭,也不能徹底解決安全問題,這只是增加了戰略縱深,仍不能建立戰略緩衝。所以,和烏克蘭一樣,打民族牌就是止損的唯一選擇。首先,利用民意公投和平收回克里米亞,確保俄羅斯在黑海的權益。這是俄羅斯根本利益,吃下去肯定不會再吐出去了。其次,就是策動東烏俄羅斯族起兵造反。這部分而言,首選絕不是吞併,前邊說了,俄羅斯的根本目的是在西方和俄羅斯之間建立戰略緩衝區。所以首選的上策是把東烏當成戰略棋局的劫材,逼迫烏克蘭和俄羅斯談判,最好是能把烏克蘭政府拉回來,讓他繼續中立當緩衝。但事態發展看這很難。中策是,讓東烏克蘭諸州獨立或事實獨立,擔當緩衝區的責任,這個緩衝有些小,但聊勝於無。真正獨立不會被國際社會承認,事實獨立最好。或者逼烏克蘭允許其高度自治,或者維持目前這種不統不獨不戰不和的現狀。這條路現實可行性比較高。在俄軍實際支持下,烏軍沒能力平定東烏叛亂。如果美國改變口惠而實不至的政策,真的給予烏克蘭實質上的強力支持,讓烏軍戰鬥力大幅提高。俄羅斯才可能採取下策,讓烏東公投獨立然後併入俄羅斯,俄軍公開介入嚇阻烏克蘭及其背後的美國。綜上所述,東烏的未來,東烏民兵實際上是沒有真正發言權的,一切都是俄羅斯政府在背後操縱,各種形勢下的對策皆有預案,不存在騎虎難下的問題。



薺菜糰子


錯了,烏克蘭東部歸順俄羅斯的意圖,並不是讓俄羅斯騎虎難下,而是俄羅斯一直都在希望的。因為,翻閱一下俄羅斯的歷史,就非常清楚的知道,俄羅斯就是這樣逐步蠶食自己周邊國家的國家。

俄羅斯為什麼稱之為戰鬥民族?為什麼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幾乎就從來沒有和平的時候?他們不斷的對外發動戰爭、殺戮,甚至是滅絕其他民族和國家,而逐步的建立了,最多時候得到2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呢?

其實俄羅斯希望能夠恢復蘇聯時期的輝煌,而逐步的嘗試自己的鄰國,而烏克蘭正好就是俄羅斯門家口下的國家。所以,才是烏克蘭是俄羅斯的既定目標,也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當然,為什麼烏克蘭想要投靠西方國家來對抗俄羅斯呢?因為他們清楚,單單憑烏克蘭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維持許久的獨立的。如果長此下去,烏克蘭還有可能會重新被俄羅斯所佔領。所以,他們為了自己的獨立,而進行抗爭,才會和俄羅斯對立。

誰知道,烏克蘭自己不爭氣,國內出現了矛盾,導致俄羅斯有機可乘。而烏克蘭的東部的俄羅斯族人,又希望能夠回到俄羅斯的懷抱。所以,才會出現上述的問題。看來烏克蘭獨立之後就日夜的走向了衰敗,烏克蘭的獨立也可能只是曇花一現。

因為,烏克蘭沒有資本和俄羅斯對抗,同樣的也沒有資本向西方國家獲得巨大的支持,也沒有能力發展自己的國家經濟和科技,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也沒有資本維護自己國家的主權土地完整和國家防禦體系。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東烏克蘭的思歸俄羅斯有什麼騎虎難下的?首先俄羅斯並沒要收了東烏地區的想法,不存在什麼騎虎難下。

花開向陽是自然規律,俄羅斯在普京總統的運籌帷幄下,國家曰漸強盛,先與美國的全球對抗中處於主動地位,在成功處理車臣危機方面,強力打擊國內暴恐方面,件件樁樁的事實讓世界上大量的人承認普京是偉大的,可信賴的,是有能力讓囯民過上不受侵略傷害的。

普京總統對政治局勢的判斷是精準有力的,睿智清明,兵不血刃成功拿下克里米亞有度而為,堪稱大智大勇,只取克里米亞而拒東烏兩洲更顯收放有度,此絕世獨立之品位何其有魅力呀,;羨慕死了。

美國一直是亡俄之心不死的,普京也心如明鏡,依目前俄羅斯綜合實力,與美國的政治博弈才是重中之重,拒絕東烏兩個荒蠻之地搭克里米亞順風順車脫離腐朽的烏克蘭政府領導,勢必造成歐盟諸國驚悸,自然而然的又成了美國攻擊俄羅斯的口實,對俄羅斯來說,東烏兩洲比不了克里米亞的戰略地位,收了東烏兩洲則必引起烏克蘭的反擊,造成既要直面美國,又要應對烏克蘭的腹背受敵局面,非常不利


硃紅傑490


“普京騎虎難下,深陷烏克蘭泥潭”,“美國之音”報道稱,烏克蘭軍隊在軍事上取得的進展也使普京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媒體和分析人士說,普京正面臨很難的選擇,或是直接出兵烏克蘭,那樣有陷入泥潭的風險。或是讓烏克蘭重新控制東部兩個州,但那將引起俄羅斯國內民族主義勢力的批評,並會引起俄羅斯國內政局不穩。

作為噬土成性的國家,自古以來的俄羅斯雖然無土地不歡,喜歡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周邊國家的痛苦之上。但當前的俄羅斯卻並不開心。因為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元氣大傷,不僅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綜合國力更是長期一蹶不振。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就如同一個躺在病床上靠輸液維持生命的患者一樣,你給他端上來一盤肘子,那是要它的命!

而且,自2014年3月21日俄羅斯兵不血刃奪回克里米亞以來,俄羅斯雖然突然食慾大增,但不意味著身體元氣的徹底恢復。在這樣的情況下,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哭著喊著要加入俄羅斯,這不是簡單地給普京添堵,這是要了俄羅斯的老命。

畢竟在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西方國家已經對俄羅斯進行了數年的經濟制裁,雖然俄羅斯有其他國家的支持,西方國家的制裁也顯得相當敷衍,但這無疑讓俄羅斯本就脆弱的經濟雪上架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是難以再接再厲,將包括頓涅茨克、盧甘斯克在內的東烏克蘭收入囊中的。雖有此意,但也絕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前的俄羅斯,雖然在國際社會,尤其是和西方國家的對抗中表現得咄咄逼人,甚至還有提刀反殺的意思,但越是這樣,就越顯得俄羅斯在外交上的捉襟見肘。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西方國家並沒有因為蘇聯的覆滅和俄羅斯的半死不活就對改旗易幟主動跪舔西方的俄羅斯網開一面。相反,“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讓西方國家深深愛上了對俄羅斯落井下石的感覺。於是俄羅斯在多次嘗試融入西方失敗後,不得不再度舉起反西方的大旗,併成為其後俄羅斯外交的總基調。

烏克蘭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俄羅斯和西方國家的刀俎魚肉的。

在葉利欽時代俄羅斯也奮力向西時,追隨俄羅斯的烏克蘭自然和俄羅斯哥倆好。但當俄羅斯屢屢碰壁而烏克蘭卻被西方爭相拉攏時,昔日的東斯拉夫好兄弟必然就開始反目成仇。

俄羅斯表示,既然我被西方拋棄了,所以烏克蘭也必須要跟我走,一起去過沒有希望的苦日子。

而烏克蘭則表示:我去年買了個表!兄弟情誼於是遂煙消雲散。

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之所以青睞烏克蘭,除了烏克蘭體量較小,更重要的原因在於烏克蘭是俄羅斯的西南大門,關乎俄羅斯進出黑海的安危,控制烏克蘭就等於壓制了俄羅斯。

而烏克蘭在1994年被美俄忽悠全部銷燬核武器後,也徹底失去了待價而沽和左右逢源的能力,在俄羅斯實力遠不及西方的情況下,烏克蘭只能緊抱西方不放鬆。

而這,是俄羅斯絕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當普京時代俄羅斯實力有了些許恢復之後。所以俄羅斯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烏克蘭的“回心轉意”,但蘇聯時代的痛苦回憶以及跟著俄羅斯成為西方國家眾矢之的的尷尬境地,讓烏克蘭情不自禁地與俄羅斯劃清了界限。

所以除了亞努科維奇,剩下的烏克蘭領導人無不一門心思向西看。這讓俄羅斯怒不可遏,克里米亞事件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爆發的。

因為長達數百年的種族換血,俄羅斯對烏克蘭尤其是東烏克蘭的改造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東烏克蘭逐漸成為俄羅斯族的天下,這意味著東烏克蘭與俄羅斯天然親近。

一直以來,俄羅斯都想要將烏克蘭徹底換血同化,但無奈蘇聯解體,俄羅斯折戟沉沙,但對東烏克蘭“殖民”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當下即便失去克里米亞也要堅定擁抱西方的烏克蘭而言,普京最適宜的策略是在克里米亞的基礎上將東烏克蘭收入囊中,畢竟這就是數百年來俄羅斯努力的結果。因為俄羅斯綜合國力無法支撐俄羅斯吃掉整個烏克蘭,所以利用烏克蘭的東西對立將其撕裂無疑是最合適的選擇。

歷史上的俄羅斯從來不相信什麼緩衝區,只有吃到肚子裡才能放心,因此東烏克蘭對俄羅斯而言志在必得,即便綜合國力長期一蹶不振。

但問題也必然隨之而來,雖然吃掉東烏克蘭可以讓俄羅斯一了百了,但俄羅斯本質上是想要烏克蘭鞏固俄羅斯西南大門安全的。如果強行將烏克蘭分割,雖然烏克蘭失去了東部,但“純度更高”的中西部則會更順利地成為西方的一份子。而如果西方國家將大炮架在烏克蘭西部,那麼包括俄羅斯和東烏克蘭必將首先陷入極大的危險中,這不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而且,因為吃掉東烏克蘭,與烏克蘭進行了利益分割,俄烏兩國反而沒有了“利益糾葛”,這意味著俄羅斯也無法再利用東烏克蘭以及克里米亞牽制烏克蘭,烏克蘭便可放心大膽地反俄了,這就像戰場上脫離與敵人接觸一樣危險,因為敵人的轟炸馬上就會來。

更重要的是,東烏克蘭不同於小小的克里米亞,它會讓俄羅斯實力得到較大增強,因此無論西方國家還是東方大國都不會對此置之不理,而一旦西方國家加大制裁力度,不說俄羅斯能不能扛過去,單說俄羅斯內心的“入歐”之路估計是要徹底涼涼了。

而東方大國也必將因俄羅斯的難看吃相而漸生嫌隙,因為敵我矛盾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

當然,雖然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上躥下跳,但真正為烏克蘭著想的不是鳳毛麟角,而是根本沒有,所以烏克蘭的死活不在西方國家的考慮範圍之內。如果可以,他們不介意將烏克蘭作為屠宰北極熊的狩獵場。

所以,對當前半死不活的俄羅斯而言,頓涅茨克、盧甘斯克以及整個東烏克蘭實際上是俄羅斯的燙手山芋,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東烏克蘭必然志在必得,但奈何實力不允許。

而從西方國家的角度出發,他們對烏克蘭沒有感情,只要烏克蘭雞犬不寧,讓俄羅斯疲於奔命,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所以他們反而樂於看到俄羅斯吃掉東烏克蘭,因為這就是開打併消耗俄羅斯的最好機會。

理論上,只是東烏克蘭分裂主義者錯誤的將克里木半島與自身聯繫在一起,並認為俄羅斯會在共同戰略上存在必然性。而且他們認為東烏克蘭的軍工企業密集,會對俄羅斯產生不可妥協的誘惑,不過從普京對俄羅斯軍工的新要求來看,俄羅斯正在理性的擺脫對烏克蘭軍工企業的歷史性依賴。

普京的戰略是,即使沒有戰爭,也可以讓危機燃燒得熾烈,有時是大火,有時則是小火。普京以及很多俄羅斯人不會接受烏克蘭分離主義失敗的事實。這是對普京的烏克蘭戰略的理性分析。誠然,即使俄羅斯不出兵幫助烏克蘭東部分裂勢力,烏克蘭的東部的內亂也很難平息。

取得克里木半島的階段性勝利之後,俄羅斯的戰術是讓東烏克蘭保持亂象,這樣會干擾美歐與烏克蘭的戰略走向。歐洲在是否接納這樣一個內憂外患,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國家的問題上飄搖不定,美國在面對俄羅斯近水樓臺的地理優勢也是進退兩難。所以說真正陷入泥潭的只是美俄關係而不是俄羅斯一方。

俄羅斯7日用激烈的言辭指責烏克蘭繼續炮擊民用設施,希望歐盟國家對此作出相應反應,譴責“基輔當局的犯罪政策”。 俄羅斯外交部人權、民主與法治問題全權代表康斯坦丁·多爾戈夫表示,俄將繼續記錄烏克蘭東南部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和軍事犯罪,爭取制止這個地區的懲罰性行動和各種暴力。俄外長拉夫羅夫說,烏克蘭儘快停火對各方都有益,不應有任何推託。

關於東烏克蘭局勢的走向,美歐與俄羅斯的嘴炮戰還會繼續下去,但是誰也不會貿然出手。目前倒黴的只有烏克蘭自己。以美歐為靠山持續向俄羅斯保持強硬的烏克蘭正在把自己的國內矛盾煮成一鍋夾生飯。俄羅斯要做的是按照自己的需求決定是添柴還是潑水,真正騎虎難下的是扛著民主大旗的美國。

在烏克蘭問題上,目前無論是美歐還是俄羅斯都面臨騎虎難下的局面。從美俄歐三方的軍事威懾炫耀來看,互不服輸的頂牛態勢很難在短期走出困局。不過烏克蘭害怕的是,歐洲對於俄羅斯強硬威懾的回應不如美國堅決。歐洲不想家門口變戰場的顧慮可以理解,而沒有歐洲支撐,美國即使不妥協也獨木難支。


鐵桿軍迷


對於烏東諸州要求獨立並效仿克里米亞的公投模式加入俄羅斯,進退兩難騎虎難下的並非俄羅斯,而是烏克蘭政府,俄羅斯非常清楚烏東各州所謂的公投加入俄羅斯的意願,甚至一定程度上就是俄羅斯在一手主導!何來騎虎難下直說呢?這本身就是俄羅斯預留的栓住震懾烏克蘭的底牌!



對俄羅斯來說,是否將烏東納入俄羅斯領土,取決於烏克蘭以後的政治走向,若還是像波羅申科鐵定投入西方的懷抱,充當西方圍堵扼制俄羅斯的排頭兵,俄羅斯不排除接受烏東各州進入俄羅斯聯邦,但那是最後無奈之舉。



若像澤林斯基這樣的,願意安分守己的發展烏克蘭,並與俄羅斯維持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俄羅斯會暫時按下烏東,讓其繼續留在烏克蘭主權之內,但不會如以前被烏克蘭中央政府全面管理,而是形成高度自治的狀態,擁有獨立的地方政權,並擁有獨立的軍隊。



烏克蘭以後的政府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若放任烏東自治擁有武裝,與實際獨立沒有多少區別,唯一的區別只是名義上還屬於烏克蘭領土而已!隨時都是一顆不定時炸彈,若俄羅斯需要,隨時都可能易幟!



若繼續如波羅申科政府強勢圍剿,代價就是不斷的消耗烏克蘭本已經脆弱的經濟,烏克蘭經過波羅申科對烏東動武,已經債臺高壘!民眾平靜的生活沒有希望,顯然澤林斯基已經不願意看到這種自殺性消耗。



所以,對烏克蘭來說才是真正的騎虎難下!維持對東烏各州最後臉面的名義統治,或許是最無奈也是最體面的方式,還不得不在未來的俄烏關係中謹小慎微,哪天再不小心惹惱俄羅斯,這幾個州分分鐘就會成為俄羅斯聯邦的一員,甚至烏克蘭還會付出更多的領土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