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怎麼做出最正宗的蔥油拌麵?

只是個笨蛋


記得第一次走進一家地道的上海小館子,初嘗一碗看似普通,味道卻經典的蔥油拌麵,那焦香的蔥油拌著勁道的麵條,配著鹹香的澆頭,吃的那個叫意猶未盡啊,簡簡單單一碗蔥油拌麵,什麼配菜配料都沒有, 就幾顆焦脆的蔥段安安靜靜躺在麵條上,卻能成就如此地道的特色美味,有沒有什麼訣竅呢?


麥兜君特地跟店主聊了聊,還真取到了一些經,店主說,一碗正宗的家庭版蔥油拌麵想要做的既正宗又美味,需要先拆解一下,蔥油拌麵的三要素組成:蔥油+澆頭+麵條。看著挺簡單的,但是想要味道正宗,每個細節都不能忽略。


先說說蔥油吧,製作蔥油的蔥要選擇小蔥,小蔥的香味更清新濃郁,最適合煉蔥油,小蔥洗乾淨,切段,鍋中倒油,油熱之後,倒入蔥白,待蔥白炸至泛黃後,在加入蔥綠部分,小火慢炸至蔥段變幹,就可以撈出蔥白和蔥綠,一碗香噴噴的蔥油就做好了。熬蔥油的時候,要注意控制火候,蔥炸糊了油就不香了。


然後做澆頭,調製料汁,碗中倒入生抽,老抽,白糖,蠔油,按照2: 2: 1:1的比例調製,將料汁倒入鍋中小火熬煮3分鐘,熬好的料汁和蔥油混合在一起就是蔥油拌麵的澆頭啦~


最後將澆頭淋在麵條上,就是一碗香味四溢,讓人口水直流的蔥油拌麵了,還猶豫什麼呢,動起來吧,簡單的家庭版蔥油拌麵製作起來~


以上是麥兜君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有參考作用。喜歡作品記得點個贊,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您的鼓勵就是麥兜君前進的動力。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分享美食美景,一路同行,謝謝喜歡,感謝觀看,感恩分享。

麥小麥逛吃逛吃


蔥油拌麵的美,不止你能看得見

蔥油拌麵,愛吃,很愛吃。作為被大家推舉的“主食達人”,我對蔥油拌麵絲毫沒有抵抗力。它,我可以說是從小吃到大的。對了,還要加上“開洋”。

“開洋”這個物種可能北方人聽了會有點丈二和尚,其實丫就是南方江浙一帶的吳語方言,也的確聽起來比海米這個稱謂來得高大上一點哈。

在任何一家上海菜餐廳裡,開洋蔥油拌麵都會作為主食裡的主打被鐫刻在菜譜的顯著位置上,蔥油拌麵看似做起來簡單,但真的做到麵條勁道,蔥香味十足,開洋鮮香,而且整體感覺不膩,也實在是要花一些功夫的。

不敢說北京的海派餐廳我都吃全了,但也應該算八九不離十了吧,就目前我的口味來說,我覺得蔥油拌麵做的最地道兩個餐廳的是,孔乙己和王寶和1744,至於以上海菜著稱的美味齋和上海老飯店,真的是還有提升的空間。

除了下館子吃蔥油拌麵,其實這貨在家裡自己做也不難,我自己做的家庭版的蔥油拌麵,從開始做,到吃上,10分鐘搞定。咱也別光說不練,馬上分享。

食材:香蔥一把、海米1兩、細切面3兩、豬油少許

調味料:蒸魚豉油、生抽

烹飪方法:

1、首先香蔥要洗淨,切成手指長的蔥段,蔥白和蔥綠分開,晾乾水分。

2、海米也要提前浸泡至軟,洗淨,用廚房紙巾蘸幹表面水分。

3、加個小貼士:上述兩樣主食材一定要提前搞定,我說的10分鐘烹飪完成可不算泡海米洗香蔥的時間哈。同時我特別建議這個蔥油咱們隨做隨吃,在家真沒必要提前熬好很多蔥油放冰箱存放,容易變味。

4、所以,炒鍋刷淨、燒熱,倒入少許豬油,然後再放入30ML植物油,油溫6成熱時,放入香蔥白,煸香,關小火,略炸,蔥白不怕糊,當蔥白炸得變色後,放入蔥綠,同時將海米放入,不斷用鏟子推炒,海米可不能糊,在推炒的過程中注意海米自身或帶有的水分在炒制的過程中揮發掉後,幹身的海米有四處蹦濺的可能。

5、另一個爐灶其實可以同時用湯鍋做開水,煮麵。煮麵水開下面,再開,入少許涼水,待再開,即可將面撈出。面一定不能煮太軟。面撈出不用過涼水,待用。

6、此時炒鍋內的香蔥已經蔥油香四溢輔以海米炸幹後的鮮香,根據自己的口味,倒入適量的蒸魚豉油,因為蒸魚豉油略甜,可以再加入一點點生抽,關火。

7、將炒鍋內的醬油與香蔥、海米一起倒入麵碗,拌均,即可食用。

8、麵湯別浪費哈,很好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