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過後,外省人對我們湖北人會有什麼心理變化嗎?

鄉里青妹


沒什麼偏見,只是對那些在一線的白衣天使更加尊敬和敬重,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狂熱Jie拍


大家恐懼是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是湖北人。不要以為自己是湖北人,就會被人家歧視,這是錯誤的,都是中國人。我外孫女是湖北人,在福建這邊過年,前天去上班到酒店過夜,他把身份證交給前臺服務員,服務員一看說:“你是湖北人,幹嘛不先講?我們有專門的房間給湖北人住。”後來我外孫女跟服務員講:“他過年在外面過,根本就沒有回湖北”。後來也給她安排了房間,我覺得酒店這樣做很對,為了自己安全,也為了別人的安全著想。


實話實說老葛


記錄生活,記錄美好,大家好,我是毛毛姐。疫情過後,外省人對湖北人會有什麼心理變化嗎,我個人是不會的,因為畢竟是病毒和人的關係不是太大,我現在已經發現有些社交軟件和群裡,開始出現了 罵湖北人害人的情況。我想說的是,出現這個情況,誰也不願意的,現在這個時代,這種病那種病的太多了 。這次疫情只是最早出現在了湖北,所以我個人是不會對湖北人改變看法的。

但是有這個事情也不好說,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人還是會罵的,畢竟這個確實也是湖北先發起來的。而且得了病的人,會不會被別人躲的遠遠的,這個也不太清楚。只能到時候再看了。祝你好運!



毛毛姐生活錄


作為一名心理學的科研工作者,想要告訴你的是,很多心理學人正在呼籲大家,不要對湖北人,對武漢人貼標籤。防病不防心,隔離不隔情。

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回顧人類歷史,給人貼標籤是我們認識他人時一種粗糙但高效的方法。想象以下兩個詞:女性、司機。你是不是自發的產生了一個印象——女司機不靠譜。即使你明明清楚,不能一概而論,不是每個女司機都開得不好,甚至很多女司機要比男司機表現得更好,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哦,女司機”。這就是我們貼的標籤。這是一類人,那是另一類。人類就是這樣,會自動地將人群分類。

但是,也請你不要過於擔心。

貼上的標籤是有辦法摘掉的。每一個個體都是複雜的,同樣,人類對於一個群體的認識也絕不是一成不變的。

這個領域一個很著名的研究就是有關黑人醫生的研究:當你被ta表揚時,你就會更多的想到有關醫生的正面評價;當你被ta批評時,你就會更多的想到有關黑人的負面評價。對一個群體的評價,要看具體的事,具體的人。

最後想對你說,未來可期,湖北加油!

讓我們科學防護,共渡難關!

願你依然愛這個世界!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本人在心理學領域學習工作十幾年,仍在繼續學習,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交流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和知識。歡迎感興趣的朋友關注或私信我。


Kris心理時間


1)更加熟悉了,武漢二字已經印在每個人的心裡,不僅僅外省,還有外國。可能一聽湖北二字立馬會想到武漢、會想到2019、會想到鼠年、會想到熱乾麵、會想到新冠病毒、方艙醫院、雷神山、火神山、鍾南山,會想到肺炎。武漢估計要火了。

2)感恩武漢人給全球人來帶來的警示:敬畏自然。整個宇宙的生態系統,值得我們去呵護和敬畏,我們會倍加珍惜生態資源。真的給我們來了一次血的教育人生啟發課!

3)會想起因為武漢帶來的各種人生考驗和體驗:比如工作的選擇、行業的發展、家人的陪伴與隔空之愛、經濟的重塑、食物的珍惜、軍民一起的患難與共、舉國上下的愛心、各種感動的故事。

4) 會讓我們想起火神山的速度、方艙醫院的速度與廣場舞、醫護人員的付出和專業、醫生在人們心中的敬業和欽佩,對各個行業的顛覆與整頓效力。

對於我來說,對武漢是陌生的,兩年前去出過差,這一次真的感悟很多。


泉水叮咚009


我是岳陽人。再過去一個鎮,就是湖北。過去,洞庭湖區一發洪水,會遇見不少要飯的,大多是長江對面的湖北人,再加上眾所周知的那句“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我們提到湖北人,多有些不屑,但這次疫情,我們確實看到了湖北人的承受與擔當。

武漢加油!湖北人好樣的!





AAA湘水有毒


外省人對湖北人會有什麼心理變化嗎?不會有什麼心理變化的!肯定不會的,要有也是感情的深化。家裡的人生了病住了一次醫院就不是家裡人了嗎?“哥們”有難,我出了一下手,你就要“千恩萬謝嗎”?那還算是袍澤兄弟嗎?九頭鳥還是那個九頭鳥,我們不會相信你變成了“蝙蝠”。黃鶴樓還是黃鶴樓,我們還會去那裡和你一起看“長江之水天際流”。還會你一口我一口啃著鴨脖子,在東湖盪舟。當然,更會等你來濟南,在大明湖,趵突泉陪你賞泉水,看荷花,在山東賓館請你喝濟南甜沫,吃黃河鯉魚,九轉大腸,還有煎餅卷大蔥。


人心厚道


不會有什麼變化。

有變化的人、省,說明他們的境界不高。

這個事攤在湖北身上,攤在哪個省都一樣!

慶幸是攤在湖北身上,如果發生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超級城市,更麻煩。

武漢是風暴中心,但是有周邊地級市作為第二道防線可以洩壓,可以緩解武漢作為風暴中心的壓力。湖北魚米之鄉,有廣大的農村,吃喝不愁,廣大農村“禁足令"比武漢執行的都好,社會安定,外圍城市堅決國家防疫政策。湖北交通發達,雖然可以導致病毒傳播速度快,但是救援速度也快。湖北作出了巨大犧牲,但是有全中華兒女的幫助,犧牲是值得的!

天佑中華!


西安情懷


在疫情條件下的“湖北人”問題上,不管依據何種思想,互助都應該是一個文明限度內的選擇。現在開始來正視這一問題。

在全國各地陸續採取嚴格的人員流動控制、下沉到村居的疫情防範措施之後,湖北省外的湖北人,成為了處境最為特殊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總數以百萬計。

2020年1月26日,武漢“封城”後,行人在武漢楚河漢街上行走

這裡所說的“湖北省外的湖北人”,主要包含幾種身份:湖北籍人、從湖北這個居住地返鄉者、從湖北這個居住地外出旅行者。

他們的處境也分為幾種:1、被重點監控、盯梢,自我隔離事實上轉變為強制隔離;2,被疏遠、孤立、騷擾、敵視,武漢牌照車輛被踹、被砸,相當於被實行社會剝奪;3,流浪、躲藏、輾轉、無助,時刻置身於一個不友善的環境。

所有的反常情況都有同樣的特徵——把這群湖北人一一識別出來,丟進社會邊緣的流浪者群體。於是我們看到,湖北歸來的鄉親被視同仇敵,湖北出來的遊客無法找到食宿,湖北身份的旅行者被拒絕同機同車。

我們應該同情湖北人,我們都是中國人,別說疫情期過去對湖北人的看法,就是現在我們本地遼寧朝陽街道上也出現湖北車輛,不也是正常的對待,所以不要像瘟疫一樣把湖北人置之度外,疫情期後應該接受他們!





本地資訊創作者星禹


要說疫情過後,外省人對湖北人的心理變化而言,我本人毫無虛偽地認為,短期內不管是心存介蒂還是自保意識都不會消失,只能通過時間來潛移默化。

當然,這並不代表冷血,而是全國這場疫情取得完滿勝利的必備條件。

最後我要說的是,武漢同胞你們辛苦了,你們用血禮委屈淚水委屈求全堅守的陣地風格,將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等到風雨過後,我們依舊是戰友,依舊是一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