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故事:有什麼是你去了澳門才知道的事情?


故事:有什麼是你去了澳門才知道的事情?


1、澳門的貨幣為澳門幣,簡稱為葡幣,非澳幣。

2、澳門沒有高考,實行15年免費教育,有留級制度,保送清華北大比率比內地高。

3、澳門常用語言有四種:粵語、普通話、英語、葡語,會說葡語的僅是少數。

4、澳門酒店最高級別並不是五星級,上面還有豪華五星級。

5、澳門飼養寵物必須上牌,植入芯片,辦理證件,打疫苗,不能隨意丟棄。

6、澳門是亞洲社會福利最高地區之一,在公立醫院治療癌症不要錢,老人每年都會發錢。

7、很多澳門人每天早上會去珠海買菜,順便拿個快遞,因為本地蔬菜肉類都比較貴。

8、澳門本地菜市場和店鋪仍使用中國舊的計量單位(尺、寸)。

9、澳門身份證分為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在澳門出生可以直接獲得永久身份證,移民到澳門先獲得非永久身份證,等到居住滿七年可以換成永久身份證。澳門身份證會在正面上顯示持有人的身高,身高是在辦證的地方量的。

10、澳門的假期除了和內地一樣的傳統節日假,西方節日也會放假,比如復活節和聖誕節。

11、在澳門很多地方,如果公交車坐反了,是無法在公交車站附近找到相反方向的同一條線的,嘗試轉個街角也許就找到了。

12、在澳門,大部分普通學校用的是人教版教材,除去一些教會學校、國際學校。初中和高中的數學、地理、歷史、生物、化學和物理的教科書用的都是內地的人教版教材。

13、在澳門,搭乘各個賭場的免費巴士,幾乎可以去任何地方,原因就是澳門太小,賭場又太多。

14、哪吒信俗是澳門極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的哪吒誕,人們會當街巡遊;春節前後,街坊們還會聚在哪吒廟前一起“吃盆菜”。

15、澳門為國內僅有的合法賭博之地,澳門的博彩業在其經濟中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與蒙特卡洛、拉斯維加斯並稱為世界三大賭城。

16、澳門沒有外賣公司,最近一段時間才研發出本地外賣速遞平臺。以前都是打電話要店家送,路途遙遠就要加外賣費(200~500元),不然不送。

17、在澳門乘坐公交車都用澳門通(澳門交通卡)付錢。澳門通分三種,藍色學生卡,綠色普通卡和粉色老年卡。以前是用月票,後來改成一人用扣錢卡,現在有些店鋪也能用。

18、在澳門,麥當勞門店比肯德基多很多,有些早餐(比如鬆餅和扭扭粉)也很受澳門人喜愛。必勝客和星巴克也很火,漢堡王特別少。

19、澳門大多中老年的人也有吃中藥的習慣,澳門半島和氹仔很多中藥鋪,最特別的是會賣幾種涼茶(中藥湯),論杯賣。

20、澳門二次元文化還是比較小眾的,都是看香港臺的動畫,報攤也都是香港的動漫雜誌,不過年輕人關注較多,每年也會舉辦一次漫展。

21、澳門的人均GDP比內地高了一個量級,在全世界所有地區裡排第二,僅次於冠軍盧森堡。

22、澳門當地人有時候不說“賭場”這個詞,他們說“娛樂場”,因為賭場裡面有很多影院、購物中心一類的配套設施,也是年輕人約會的地方。

23、由於每年都從博彩業的稅收裡獲得大量的利潤,所以澳門政府每年都會給當地居民發錢。不光是永久居民,連非永久居民都發,只是數額不一樣。

24、澳門年輕人通常用Facebook和微信,也有玩Instagram,Whatsapp和Line的,基本不用QQ,一般工作族必備Facebook、Whatsapp和微信。

25、澳門非常潮溼,溼度常年85%以上,雨季一般回到90%甚至100%,玻璃地板都能摸到水珠,所以澳門人必備抽溼器,常煲祛溼湯喝。

26、澳門有22家銀行,連總行和分行共達138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有6家銀行機構,是世界上銀行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27、很多澳門人的祖籍是廣東和福建的,外傭大多數來自菲律賓、越南和印尼。

28、澳門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不少家庭都有一個以上孩子,而且炫富的比較少,可能因為很多家庭父母都工作,政府也有各種津貼,生活條件都比較富裕。

29、澳門人一般會看香港的電視臺,比較少關注內地臺,澳門本土電視臺很一般。

30、澳門的“葡式蛋撻”和“葡萄牙蛋撻”並不是一回事,葡式蛋撻源自葡萄牙蛋撻,但做法和原料都有變化,吃起來和葡萄牙本土的是不一樣的。

以上就是異鄉好居為大家總結的關於去了澳門才知道的事情,歡迎大家留言補充~~


歡迎大家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