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在我屋子裡那5層高的小書架上,堆放著近百來本書。

其中大部分都是這兩年買的,很多書讀過一遍也就再也不曾翻開。唯有一本《紅樓夢》,從年初到年底,幾乎每月每週閒來無事都得翻,或是一章一章細讀,或是隨機翻開一頁散讀。

今用“淺讀”這個詞,我仍舊覺得有點擔不住。

因為除了弄明白書裡面故事,其他更深層次的東西,好像讀的有些支離破碎,倒寫不出一片好文章來。

回過頭來細想,大概是從高中那會開始讀《紅樓夢》吧。

那時候學業繁重,減壓方式就是讀課外閒書,也正好開始對小說感興趣,在寢室裡翻箱倒櫃,在室友桌子裡找到了四大名著,閒來無事,便一本本讀起,讀完了《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因為電視劇影響太深,反而失去了閱讀的興趣,那就讀《紅樓夢》吧。

正如大眾所言,《紅樓夢》生澀晦暗,人物關係複雜縱橫,理不清看不懂,我也就大致翻了一遍,便放下了。啥都沒弄明白,只記住了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主角的名字,至於他們之間的關係,倒更多的是由課堂或者電視劇裡瞭解的多。


而後到了大學,心中很不服氣。

在網上讀文章,都說紅樓夢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吸引人,還有“一入紅樓深似海”這樣的說辭,我就更希望能把這本書搞明白了。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於是在大學裡選修了紅樓夢課程,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開始逐章逐章的瞭解《紅樓夢》。

明白了林黛玉和賈家是什麼關係,明白了薛寶釵是什麼樣的人,晴雯襲人是誰的丫鬟,“元迎探惜”又是指誰。

那時候感覺專業老師有些腹黑,在我讀來本來很平常的句子,她卻能編排出一大堆陰謀詭計來,比如說賈府真正掌權的人是誰,林家究竟有沒有錢。

那時候我很不以為然,當然也對老師的文學水平很是佩服,畢竟那時候我都還沒搞明白這本書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畢業過後,仍舊是不服氣。

那就自己買書來慢慢看吧,從2018年到現在,閒來無事,不論是早上起床七八點的時候,還是晚上臨近睡覺的時候,從頭開始,一頁一頁的往後翻,至少到現在,我能夠自豪的說,《紅樓夢》我已讀過三四遍了。

和朋友談起過好幾次,我想寫寫《紅樓夢》,奈何文字粗淺,又怕行文丑陋,寫不去那種美感也就罷了,反倒辱沒了它。

便一拖再拖,直到現在,終究是要開這個頭了。


寫《紅樓夢》,那就是從賈寶玉開始吧。

若說書裡我最恨的一個男兒,那便是他了。上無心為國效力,下無能鳳毛濟美,流連於女兒閨閣之間也就罷了,一點男兒氣魄全無。

和金釧兒調笑被王夫人發現,他落荒而逃,導致金釧兒跳井而死;眼看著自己房裡的丫頭,晴雯被趕出怡紅院,他也是無能為力,最後癆病而死。

若說這些人都是丫頭婢女,死了命不打緊,那林黛玉呢,那個他最愛的女子,為她生病為她痴狂的他卻娶了別人,最後她也死了。

試想如果賈寶玉在王夫人面前就說一句話,是我在和金釧兒玩笑,不關她的事,那她或許就不會羞愧跳井而死了吧,可是他沒說;

試想如果賈寶玉在晴雯被趕出怡紅院的時候,給他母親說一句,或是找賈母說說情,那晴雯也許就能繼續留在他屋裡,而不是癆病而死,可是他沒說;

試想如果他能夠主動去找賈母說說,或是向兄弟嬸嬸透透風,那他和黛玉的發展會不會更順利,可是他也沒有。作為賈府上下被捧在心間的角色,上的賈母庇護下得兄弟疼愛,卻沒勇氣求得自己喜愛的姑娘,辜負了別人一片真心,等了數載,他卻娶了別人,哭幹了淚水這世界也就別無所念。

我恨他,一無是處。


林黛玉,這世間的美她都佔盡了。

吟詩作對,詩詞歌賦,無所不知,無不精通,若她生活在現代,一定是個優雅的文藝女青年吧,我想她的生活一定很美,或是看書撫琴,或是外出踏青,她一定是個開朗而又明媚的女孩子,她也有機會去追尋自己的愛情。

可惜,她生活在古代,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更別說她父母皆亡,寄人籬下,嚮往的愛情的不能說出口,原以為的憧憬到頭來卻是一場夢,最後失望而死。

猶記得她芒種樹下葬花,雪天裡結社作詩,蘆塘邊連詞,那一顰一笑,一歌一唱,眼裡盡是才情。有人說林黛玉愛哭,一個從小離家父母皆亡的女兒怎能不悲傷,有人說她小氣愛鬧脾氣,可是她的小氣全給了賈寶玉。

能和自己的丫鬟成為朋友在大觀園裡能有幾人?能認真教香菱作詩的也就她和湘雲了吧;下人婆子來給她送禮,她說耽誤人家賭錢,還隨手抓了一把錢給人家;閒來無事和寶玉聊天,說賈府每每只出不進需早作打算,她不懂人情世故?不懂掌權管家?其實她都懂,只是身為客居,也只好旁觀罷了。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看完紅樓夢,我心裡盡生出一種慶幸來,黛玉早亡也不失一種幸運,人世間的酸甜苦辣她已嚐盡,至少前半生的歲月裡,活的衣食無憂。若她沒有早亡,等到賈府抄家敗亡,那時候她該怎麼辦呢?賈寶玉窮困潦倒,王熙鳳雪地病死,史湘雲被賣進妓院,而等待她的又是什麼呢?

所以啊,黛玉早亡也不失為一種幸運。

有時想想,林黛玉原是一顆絳珠草,下界報恩是不是投錯了地方,賈寶玉根本配不上她,那人會是甄寶玉嗎?他也會讓她流盡一生的眼淚?

林黛玉對生活的執著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

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屋裡,一柄燭光在夜裡閃爍著光芒,燈下,一個人女孩兒伏在桌案上,手裡捧著書,書裡的世界迷住了她,燈光照在她的臉上,是如此的靜謐,時光彷彿也在這樣的夜裡停止了,靜靜的靜靜的,只有屋外雪花偶爾壓落枝葉的咯吱聲。

我每每想起這樣的情景都羨慕不已,數著時光往走的日子。

我想這世間她真的存在過吧。


薛寶釵,中國傳統女性之美。

比起林黛玉,很多人說更喜歡薛寶釵。

因為她大氣、成熟、高貴。善待下人,為人理性。

而我又常常想啊,是什麼樣的經歷,讓原本一個十多歲的女兒能夠如此早熟,而又長期借住親戚家,我想那些經歷也一定是包含痛苦與悲傷吧。

薛家原為商貿世家,專做皇商生意,薛蟠、薛寶釵父輩、祖輩那個時代,想來家族也是極其強勢的,畢竟也不是誰都有資格與賈家、史家、王家齊名。而至薛寶釵父輩身死,薛家便開始敗亡。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看第五十四回,黛玉因連詞說漏嘴了,說了西廂記裡面的詩句,寶釵同黛玉談心說:“你當我是誰,我原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都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

寶釵來賈府之間,她原來的家是什麼樣的?想來也是如同賈府一般,鐘鳴鼎食、人口眾多,而後,父親死亡,哥哥不爭氣,家族破滅,只得投靠親戚。

寶釵在賈府的眾多的姐妹裡,為何如此早熟。

因為家族敗亡的滋味她早已嚐盡,父親的死亡讓她傷心不已,哥哥的任性讓她怒其不爭,或許還有家族叔伯間的財產爭奪,你說要一個姑娘在十幾歲的年齡嚐盡這所有事,她能不早熟嗎。

寶釵最後嫁給了寶玉?這種的結局我是難以相信的。

論見識,寶釵遠高於寶玉;論學識,寶玉遠不如寶釵。

寶玉啊,你何德何能能娶到寶釵。

淺談《紅樓夢》,那些故事好像真的發生過

讀完《紅樓夢》,我常常有種錯覺,也許這世間真的存在過這樣一座大觀園,裡面住了一群年輕的姑娘,有黛玉、寶釵、探春、湘雲、香菱等等,我彷彿看到黛玉芒種樹下葬花,那一顰一躕間滿是愁緒;怡紅院裡寶玉對花祭拜,那眼裡滿是思念;又或者蘅蕪苑裡寶釵母女細語,那屋裡滿是溫情。

這就是紅樓夢吧,有些故事總在發生。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