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突尼斯也加入了支持民族團結政府的陣營?

見腫消世界


突尼斯是個小國,它奉行的是與身邊兩個大國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保持密切聯繫的政策。所以,對利比亞的兩派,它實行的是不介入政策。由於民族團結政府是國際社會承認的政府,突尼斯應該對團結政府是支持的。但又由於哈夫塔爾的國民軍勢力強大,已攻入了黎波里,又佔據了利比亞90%以上的國土,突尼斯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不介入,不表態的中間立場使突尼斯具有了斡旋利比亞東西兩大勢力的資格。



所以,很難說突尼斯加入了支持民族團結政府的陣營。現在態度明朗的兩邊支持者為:沙特,埃及,阿聯酋支持“國民軍”。而土耳其,卡塔爾支持團結政府。“國民軍”是2014年6月產生的議會,即“國民代表大會”擁有的,由於多個派別及武裝力量不承認“國民代表大會”的結果,國民代表大會才在“國民軍”的支持下,在東部圖卜魯格成立了政府。所以,突尼斯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不介入還是不失公允的。埃爾多安本次訪突尼斯,主要目的就是讓突尼斯作為調停者,斡旋停火,而不是支持某一方。


突尼斯的總統凱斯·賽義德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在本月26日說:“突尼斯沒有與利比亞任何一方結成聯盟,突尼斯非常尊重利比亞的主權。”但這並不表明突尼斯不會斡旋利比亞東西雙方停火,恰恰相反,沒傾向性的小國在大國們舉措無當的情況下,很適合擔任這種角色。埃爾多安還表示:即將在柏林召開的聯合國解決利比亞會議,應該吸收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參加,因為利比亞的局勢涉及到這兩個鄰國的重要利益。埃爾多安增加有與自己想法相同的話語權,表明了土耳其要政治解決大於出兵的可能。


突尼斯位於利比亞的西北,地理位置與團結政府所在地的黎波里相近,由於團結政府是國際社會承認的政府,突尼斯與其關係相近是可能的,語言上,行動上可能都會有過表示。但,利比亞兩派和解對突尼斯還是有好處的。特別當土耳其與俄羅斯搭成共識的情況下,再加上國際社會的認同,突尼斯沒理由不撿這個好處。在當前,幾大國忙於各自事務,無遐顧及非洲事務的情況下,小國發揮一下“四兩撥千斤”的功能,對地區安全還是能夠起點作用的。


天太2


突尼斯是利比亞的鄰國,必然十分重視利比亞內戰走向。相比較於兵強馬壯的國民軍,突尼斯當然更願意支持一盤散沙的民族團結政府。更為重要的是,在利比亞內戰問題上,中東國家分為兩派,沙特、阿聯酋支持哈夫塔爾支持的國民軍,而土耳其、卡塔爾支持民族團結政府。突尼斯與土耳其的關係更為親近,站在親土耳其的立場,也會支持民族團結政府。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有大約幾百名突尼斯籍僱傭兵在為民族團結政府工作。

12月25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了突尼斯,與突尼斯新任總統賽義德洽談了利比亞局勢。除了埃爾多安之外,土耳其外交部長、國防部長與情報部門負責人一起訪問了突尼斯。非常明顯,土耳其與突尼斯在利比亞內戰問題上,都秉持著一致立場。2019年11月,土耳其政府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署了軍事合作備忘錄。近日,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還表示要向土耳其議會申請出兵利比亞。與此同時,突尼斯總統賽義德在12月初與民族團結政府法耶茲·薩拉傑。由此可見,土耳其與突尼斯同樣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立場。

在訪問突尼斯期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向突尼斯總統賽義德提議,由突尼斯斡旋利比亞兩派勢力停火。由突尼斯斡旋停火,表面上看沒什麼問題,但事實上卻是在“拉偏架”。從2019年4月其,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就開啟了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戰爭。戰爭進行了8個多月,民族團結政府依靠部落武裝抵抗國民軍,已經越來越難以支撐。民族團結政府之所以與土耳其簽訂所謂的軍事合作備忘錄,就是因為軍事實力不敵國民軍。民族團結政府為了獲得土耳其的支持,還將原屬於利比亞的大片海域送給了土耳其。埃爾多安與賽義德

此前,俄羅斯媒體披露,有數百名突尼斯籍僱傭兵在利比亞參戰,為民族團結政府服務。國與國之間利益為重,突尼斯站在民族團結政府一方,自然也是為了國家利益。現如今,哈夫塔爾領導的國民軍控制了利比亞70%以上領土,除了首都的黎波里之外,幾乎控制其他所有大城市。如果此時選擇與哈夫塔爾合作,突尼斯只能算是錦上添花,得不到什麼好處。而民族團結政府已經處於存亡危機之中,自然能夠給突尼斯更大的利益。更何況,兵強馬壯的哈夫塔爾統一了利比亞,突尼斯又多一強敵。

國與國之間利益為重,突尼斯也是為了國家利益選擇支持利比亞弱勢一方民族團結政府。


美國觀察室


突尼斯並未加入支持民族團結政府的國家陣營。目前支持的黎波里民族團結政府的國家有意大利、土耳其和卡塔爾。美國和其他歐洲大國並未明確態度。

土耳其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12月25日訪問突尼斯,與突尼斯總統凱斯·賽義德會商利比亞局勢,建議突尼斯斡旋鄰國利比亞東、西兩派勢力停火。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內政部長巴沙赫在突尼斯舉行新聞發佈會稱,土耳其、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已決定對利民族團結政府提供支持。

很明顯,埃爾多安現在想選擇一個更穩妥的軍事介入利比亞的渠道----就是通過“說服”利比亞的西部鄰國突尼斯,聯合突尼斯一起軍事介入利比亞內戰。如果得逞,土耳其就可以先向突尼斯派兵,然後集結到突尼斯和利比亞邊境地區。

突尼斯東南部邊境靠近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土耳其和突尼斯聯軍可以很快進入戰區,並通過空地一體化打擊,擊潰包圍的黎波里的利比亞國民軍部隊。對土耳其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免除土軍在利比亞海岸直接發動登陸戰的戰爭成本和傷亡代價,而且還可以得到突尼斯這個免費的幫手。

然而,突尼斯根本不上鉤。突尼斯總統府12月26日就明確表態稱,不會參與利比亞內戰的討論,也不會加入所謂的軍事幹涉聯盟。實際上,土耳其干預利比亞問題,既不代表北約,也代表不了美國和歐洲大國的戰略利益。如果突尼斯跟風土耳其,很可能面臨戰略性風險。比如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很可能與埃及成為直接戰爭對手。


高峰軍事觀察


託尼斯是一個小國家,而小國家的悲哀,就是沒有自己的主動權。託尼斯加入到了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的陣營,是在土耳其的要求之下加入的,並不是自願的。可見託尼斯實際上是在土耳其的控制之下的,一個極其悲哀的國家。

誰都知道,戰爭就意味著殺戮。而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也就是意味著將要發出大把大把的鈔票,做戰爭的支持和保障。而這些大把大把的鈔票,以及造成的軍隊人員的傷亡,這都是一個國家的財政和老百姓的血汗。而託尼斯作為一個小國家,加入到了大國家的博弈之中,從這個層面上講,就是一種悲哀,就是一種無奈,就是一個錯誤。

土耳其為了奪取自己在海洋上面的權利利益,為了能夠奪取自己在海洋上面獲得的油氣田開採權,而加入到利比亞的戰爭之中,並且支持利比亞的民族團結政府,這當然是有利可圖的。而託尼斯又有什麼利益呢?顯然是在土耳其的要挾之下加入的。對託尼斯來說,一個小國家,加入到了利比亞的戰爭中來,本身就是一個悲哀和錯誤。而且,並沒有任何的利益渴求,反而只有軍隊士兵的傷亡和國家財政的巨大支出。所以,個人並不看好他的這個政策和決定。

個人觀點,謝謝閱讀,歡迎評論。切勿上心,


幸福地帶2


突尼斯支持GNA,這是確定無疑的,畢竟GNA是該國唯一各方承認的合法政府,包括支持哈夫塔爾的俄羅斯,而且利比亞GNA成立之初突尼斯給予了很大幫助。GNA辦事機構和人員為了躲避戰亂,最初都在突尼斯辦公。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本週三訪問了突尼斯,其在與突尼斯總統卡伊斯· 塞伊德會晤時,再次強調了土耳其對於GNA的支持,還重申了在獲得邀請的情況下,願意向利比亞派遣部隊。不過埃爾多安還是希望尋求與突尼斯一同採取可能的步驟和合作機會,以期在利比亞儘快達成停火併恢復政治進程。

(埃爾多安與卡伊斯· 塞伊德)

很多人不明白利比亞局勢當中陣營是怎麼回事,因為確實比較亂。在看新聞的時候,只是單純認為利比亞目前對立是哈夫塔爾所領導國民軍LNA與在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GNA之間的對抗。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哈夫塔爾公開反對的並不是薩拉傑所領導的GNA,而是以“利比亞黎明”為代表的各派宗教民兵及其政治勢力。埃爾多安實際上支持的就輸這些民兵勢力,而目前他們控制著首都的黎波里以及米蘇拉塔等重要城市。哈夫塔爾雖然不敢公開表示進攻GNA,但是其卻事實上在進行“叛亂”,試圖用武力換取政治地位,改組GNA。

(薩拉傑與哈夫塔爾)

這裡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哈夫塔爾要改組GNA,而不是消滅的?

利比亞衝突的實質其實是關於國家發展道路的紛爭,主要是國家重走世俗強人政府,還是成立伊斯蘭共和國。世俗政治勢力前身是利比亞全國力量聯盟,他們在2014年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HoR)選舉中佔據多數。然而這個選舉投票率極低,結果存疑,後來他們被迫撤到了東部城鎮圖布魯克。伊斯蘭主義者主要是帶有穆兄會背景的

公正與建設黨,他們在宗教武裝力量支持下,將世俗勢力趕跑後復會了原來的“國民議會”GNC,併成立“救國政府”。這就形成了兩個議會和政府對峙的局面。

(全國力量聯盟和公正與建設黨)

國家陷入分裂自然要進行政治協商,解決分歧。所以在聯合國斡旋下,在2015年12月年雙方簽訂《利比亞政治協議》,決定組成民族團結政府GNA。然而後來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HoR)方面拒絕承認經過多方協商所產生GNA的政府名單,只因為這份名單上沒有體現出哈夫塔爾個人政治地位。GNC方面以及的黎波里的“救國政府”,最初也表示不會配合GNA政府,但是後來雙方達成了某種共識,並同意GNA從突尼斯回到的黎波里。

所以GNA其實只是一個各方名義上承認的空殼,主要看誰在當政而現在當政的主要是GNC支持的人

(薩拉傑與埃爾多安)

突尼斯強調自己支持民族團結政府,但是不會選便站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它不會公開承認支持宗教勢力或者哈夫塔爾世俗勢力。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12月25日,埃爾多安訪問突尼斯,建議突方斡旋利比亞兩派停火。與此同時,突尼斯總統表態它不與利比亞任何一派結盟。

的裡波黎傳出的消息耐人尋味:民族團結政府稱“土耳其、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三國支持合法政權”……

上述信息至少說明以下幾點:

一、埃爾多安在地區內尋找“盟友”,試探利比亞西部鄰國對其出兵的態度,增加干預底氣。

二、突尼斯在中東事務、甚至北非阿拉伯事務中存在感很弱,阿拉伯之春後國內局勢貌似平靜,而經濟與社會壓力猶在,雖然被西方輿論視為“最民主”的阿拉伯國家,其穩定的基礎有待夯實。

三、突尼斯與阿爾及利亞對利比亞態勢一致:支持民族團結政府。最根本原因是兩國不想利比亞成為埃及的“勢力範圍”,而是希望利成為它們與埃及之間的“緩衝國”。同時希望利比亞局勢穩定,沒有恐怖分子和難民輸出。

四、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雖然支持民族團結政府,但也留有餘地,不“得罪”哈夫塔爾。至於出兵利比亞,基本排除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的可能性。


ruixuezhaofeng


突尼斯作為夾在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中間的北非小國,對於這個四戰之地的鄰國自然非常關注。支持民族團結政府軍的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訪問突尼斯,與突尼斯總統賽義德商討利比亞局勢走向問題。總統府當天發佈聲明,突尼斯未與利比亞任何一方達成同盟。
所謂突尼斯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結盟是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在26日透露的,還包括了阿爾及利亞和土耳其。突尼斯政府所說未必屬實,因為在當前的利比亞有最少十個域外國家干涉,但沒有一個國家承認自己支持民族團結政府或者東部國民軍。按照聯合國相關決議,利比亞不容外國勢力軍事或政治干涉,可照樣很多國家在頂風作案。

現在支持國民軍的有俄羅斯、沙特、阿聯酋等家,他們提供了大批僱傭兵、鎧甲防空系統、山毛櫸導彈等武器和人員,幫助國民軍猛攻的黎波里,據守的黎波里的民族團結政府雖然名義上有法國、美國、土耳其的支持,但真正有實際行動的只有土耳其,美國和法國都在坐山觀虎鬥,因為民族團結政府雖然得到西方承認,卻沒有統一利比亞的能力,現在更是割據的黎波里,對於西方來說沒有什麼價值。

而哈夫塔爾這個最有實力和希望統一利比亞的人,他以前還是美國公民,還曾經遍訪歐盟,與西方國家關係曖昧,俄羅斯也在積極爭取哈夫塔爾,所以西方國家現在不會反對哈夫塔爾。突尼斯這樣一個小國即便支持民族團結政府也對局勢沒有大的影響,哈夫塔爾統一利比亞是大勢所趨。


談笑觀察室


突尼斯政府的態度,很讓人玩味。12月25日,土耳其總統攜國防部長丶外交部長丶情報部長、總統辦公室主任,總統發言人多位大員突訪突尼斯,兩國共同發表了聯合宣言。埃爾多安在記者會上說,他相信,突尼斯能在利比亞的局勢中“發揮有價值有建設性的作用"。


剛剛在兩週前,突尼斯總統賽義德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耶茲.薩拉傑會了面,雙方談了些什麼結合這次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突尼斯,很讓人猜想。

12月2日土耳其發佈了大陸架和東地中海專屬經濟區邊界地圖,該海上專屬經濟區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訂了新的協議。該協議遭到希臘丶塞浦路斯丶埃及丶以色列的反對,認為威脅到各自國家的安全。埃及總統塞西譴責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是“傀儡政府”,並在海上舉行大型聯合軍事演習,作為對該事件的反應。希臘乾脆驅逐了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駐希臘的大使,塞浦路斯和以色列也表現出強烈的憤怒。希臘海上巡邏警衛隊在前不久還直接攔下了一艘土耳其運送軍火的船隻。土耳其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關係親密,不僅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簽訂了海上邊界協議,而且雙方已於今年11月份互相簽訂了軍事合作備忘錄。


土耳其向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運送軍火、人員,除了空中之外,只有從海上,在海上走西邊基本被希臘控制,走東邊被埃及和利比亞國民軍控制,或說走埃及方向根本上不可能。土耳其要運送自己的軍火物資和軍事人員,最便利的就是通過突尼斯上岸,直接運抵利比亞國民民族團結政府手中。

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受土耳其、卡塔爾、阿爾及利亞等國的支持,哈夫塔爾的國民軍受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及阿拉伯丶聯合酋長國等國的支持。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這次突訪突尼斯,突尼斯作為西非小國會不會陷入利比亞戰爭之中?土丶突兩國的聯合公報只有埃爾多安的“一面之詞",賽義德到底是怎麼說?怎麼想?只有等待察其言,觀之行。


老狼48440790


突尼斯對利比亞的立場還是符合突尼斯國家利益的,呆在一個強人領導的利比亞身邊,肯定不如呆在一個相對溫和的利比亞身邊,更何況突尼斯曾經深受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的威脅和騷擾。



利比亞團結政府是由聯合國支持的利比亞合法政府,雖然在與哈夫塔爾將軍帶領的利比亞國民軍的力量對比中處於劣勢,但卻有國際社會的支持。



隨著土耳其宣佈支持團結政府,利比亞國內局勢有進一步膠著的趨勢,哈夫塔爾帶領的利比亞國民軍已經對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圍困,並已經突進的黎波里城區的部分地區,還態度強硬的對利比亞團結政府發出最後通牒,要麼繳械投降,要麼被擊斃!



哈夫塔爾將軍帶領的利比亞國民軍強硬的通牒信息,恰恰給國際社會提供了干涉利比亞局勢的藉口,目前美國及歐洲各國的表態相對模糊,但以以往的立場,可以確定會支持團結政府,這無疑是突尼斯已經看透的結果。


涇水書生


突尼斯作為利比亞的鄰國,當然,在面對利比亞國內的統一戰爭之際會表達出自己的一些立場。對於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與利比亞國民軍之間的軍事衝突,突尼斯作為鄰國目前還並沒有選邊站隊。只不過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的來訪,似乎讓這種選邊戰隊不得不有一個具體的說法。



根據新華社的相關報道,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12月25日突然訪問了突尼斯。根據土耳其《每日沙巴》25日當天的報道,埃爾多安與突尼斯總統賽義德進行了一次閉門會晤。而正是這樣的閉門會晤,讓外界猜測頗多,尤其是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會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對於利比亞局勢的表態更讓外界猜測頗多。埃爾多安聲稱,兩國領導人將努力合作,促進利比亞問題的政治解決。


可是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並不只是聲稱了表面上的解決利比亞政治問題,還表達了土耳其方面的立場。尤其是埃爾多安特別指出,“持續的利比亞危機不僅對利比亞自身帶來了不利影響,也擾亂了鄰國,特別是突尼斯的穩定”。這樣的話語顯然是將利比亞國內問題與突尼斯之間聯繫在一起,這讓突尼斯就成為了是否會加入土耳其與利比亞團結政府之間的聯盟成為了猜測。尤其是埃爾多安在突尼斯又重申,土耳其願意派兵支持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並不斷強調土耳其並非“不請自來”。


顯然,土耳其方面對於未來是否會派兵幫助利比亞團結政府,而多按再次表達了這樣的相關論述。一旦利比亞團結政府真的要請土耳其的幫助,那麼土耳其方面很有可能會參加相關的軍事行動。但是這樣的表態顯然對於突尼斯來說,就顯得尤為被動。尤其是突尼斯總統賽義德在兩週前與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總理法耶茲·薩拉傑會面,這更讓突尼斯方面似乎有了加入土耳其與團結政府的聯盟可能。

而最直接的消息卻是來自於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內政部長巴沙赫26日在突尼斯舉行新聞發佈會稱,土耳其、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等國已決定對利民族團結政府提供支持。雖然巴沙赫有這樣的言論,可是他卻並沒有透露出相關的細節。而這樣的言論顯然是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對外發布的,並不代表相關的國家都是這樣的表態。並對於團結政府而言,更是希望更多的國家對其進行支持,尤其是美歐等國家和周邊的國家。



然而我們獲得到的最新消息卻不是如此,根據新華社突尼斯12月26日報道,突尼斯總統凱斯·賽義德26日表示,

突尼斯沒有與利比亞任何一方結成任何形式的聯盟。突尼斯不會加入這類聯盟。聲明強調,突尼斯總統非常重視突尼斯的主權獨立,這不容討論。

顯然,突尼斯總統對外的言論已經徹底否決了利比亞團結政府的內政部長26日對外發表的言論,這也預示著突尼斯將不會加入這樣的聯盟。突尼斯會保持國家的獨立自主,不會因為某個國家的脅迫而去支持利比亞的任何一方。這就意味著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訪問突尼斯,在利比亞團結政府問題上卻未必得到了突尼斯方面的全面贊同。只能說是現在圖尼斯方面的表態已經明確了,突尼斯將不會參與利比亞內戰,也不會明確表達支持任何一方。(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