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十年代的西安:鼓樓寒窯大雁塔,荒涼曲江池,是你認識的古都嗎


1936年拍攝的西安鐘樓。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安南大街,現在看行人很少,但在那個年代也算很熱鬧了。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安南院門,也很熱鬧。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安鼓樓。

從大雁塔上俯瞰,塔前有村莊農田,很空曠。 大雁塔距西安南門八里,矗立在慈恩寺後院。

大雁塔前,有很多明清鄉試舉人題寫的銘牌,大多記述唐人韻事。

站在不遠處農田裡拍攝的慈恩寺和大雁塔全貌。據記載,大雁塔塔身七級,有梯十四五節,與小雁塔均為唐代修建,歷代都有葺補,因此保存完好。

西安牛頭寺的經幢。據記載, 塔南十餘里牛頭寺,水木明瑟,亦殊可遊。

1935年拍攝的至今也鮮為人知的西安薦福寺內的小雁塔。小雁塔在薦福寺內,距南城門三里,塔十三級。據記載,西安城南兩雁塔,每逢過年,市民多以為遊病目的地。

1935拍攝的西安灞橋牌樓。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西安曲江,除了看起來並不很大的池塘,周邊是荒地,幾棵大樹倒很搶鏡,還有池塘邊站著的一群人。

上世紀三十年代曲江池東面的西安寒窯,著名戲劇《五典坡》中王寶釧和薛平貴愛情故事上演的地方。相傳唐時丞相王允的三女兒王寶釧反抗封建婚姻,爭取婚姻自由,忠於愛情,在寒窯苦守十八年,受盡人間苦難,終於等到丈夫薛平貴榮歸長安與她團聚。

1933年,一名德國飛行員自西向東拍攝的古城西安,是西安最早的航拍照。“老西安”們,還能看出哪是哪嗎? 【如果您喜歡攝影、歷史、傳統文化,歡迎關注“秦塬影像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