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十載奮力“精耕細作、立己利他”——“拾”級而上,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十載奮力“精耕細作、立己利他”——“拾”級而上,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2009年,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因改革之勢而生,紮根於長三角經濟騰飛的沃土,她不僅是江蘇金融波瀾壯闊發展歷程的見證者,更成為地方銀行深度服務實體經濟的歷史書寫者。

在“打造中國農村商業銀行一流品牌”的戰略指引下,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始終貫徹“人本、溝通、寬容、擔當、利他、創新”的核心價值觀,秉承“精耕細作、立己利他”的銀行精神,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全力支持“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引領智慧金融服務國計民生,成為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融重器”。

順勢而為

以多維度經營邁出堅實步伐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在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的史冊上,這十年是一部創業史、奮鬥史、壯大史。十年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規模躍升,至2019年11月末,註冊資本92.81億元,資產規模3878億元,是成立之初的5.3倍;存款餘額達2639億元,是成立之初的4.4倍;貸款餘額達1957億元,是成立之初的4.5倍。存款、貸款餘額在全市同業和全省農信系統長期保持在20%和10%左右的市場份額;年內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是成立之初的5.5倍。

十年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協同發展,目前該行擁有214家網點、輻射省內8個設區市、在崗員工超過3500人,成為區域內網點最多、服務最廣、效率最快、支農力度最大的金融機構。業務版圖不斷擴大,擁有“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二級資本債發債資格”“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B類主承銷商”“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等16類金融業務資質,多渠道展業、全牌照經營成為可能。在2018年全球權威雜誌英國《銀行家》公佈的全球1000強銀行榜單中,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穩居全球銀行業第341位,國內銀行業第53位;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為AAA。

十年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堅守本源,作為地方法人銀行,該行始終堅守“服務三農、服務中小,助推城鄉一體化”的市場定位。把鄉村振興、實體制造、民營小微、普惠金融作為服務重點,紮實推進特色金融、普惠金融以及價值銀行、綠色銀行的健康發展,深度聚焦地方新興產業、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小微客戶等客戶群體。截至2019年11月末,該行涉農貸款餘額297.62億元,比年初增加45.89億元,增幅18.23%;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貸款餘額1056.93億元,比年初增加75.4億元,增幅7.68%,小微企業貸款佔全部貸款總量的比例達到54%。

十年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不忘初心,堅持履行“為社會承擔責任、為股東創造效益、為員工謀求幸福”的使命。10年來累計繳納各項稅費超100億元,不斷創新投資者關係管理,提升股東回報。尊重員工價值,重視員工隊伍建設,關心關愛員工,切實為員工解決實際困難,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真正提高員工的幸福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大局意識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行業正能量。

拾級而上

將高質量發展作為戰略支點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站在新的歷史機遇期,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不失時機地提出高質量發展戰略:以良好的公司治理為基礎,穩健的經營模式為前提,高效的服務質量為根本,堅實的風控屏障為底線,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加快實現從重規模、重增速的粗放式經營向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轉變。

從多個方面發力,把高質量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圍繞零售業務跨越式發展、深耕做優傳統公司業務,保持發展定力的同時,積極推動金融市場轉型,打造開放協同的生態圈。堅定推進轉型發展戰略,繼續向零售轉型、向小微轉型、向實體轉型,在提升業務佔比的同時,強調質量和效益,既要做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培育新動能的“加法”,也要做好退出過剩產能和“殭屍企業”的“減法”,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打造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綠色金融、惠民金融等特色品牌,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的優質金融服務品牌、提升金融服務質效。

立行十載守住風險底線,是該行發展的生命線。在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的高質量發展戰略中,提高風險競爭力仍然是重要命題之一。一直以來,該行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級黨委政府、監管部門以及本行黨委的決策部署,堅持底線思維,嚴守風險底線,強化問責機制,始終將構建全資產、全口徑、全流程、全機構、全方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作為主線,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推動風險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確保做到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不斷提升風險防控能力。行長史文雄在高質量發展誓師大會上強調,要牢固樹立“合規人人有責、合規創造價值”的核心理念,繼續保持合規銀行建設定力,持續優化合規六大體系,精心培育良好的合規文化,將合規貫穿於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構建和諧穩健的金融秩序。要把握金融創新與風險防控的平衡,以服務實體經濟、提升金融效率、符合監管規定為創新導向,確保改革創新沿著正確、合規的方向前進,在服務經濟轉型中行穩致遠。

科技驅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擁抱金融科技,在金融創新的進程中,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從未停止探索的腳步。將科技嵌入到產品研發、營銷、獲客、風控等全環節、全流程,用“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服務”,打通時空限制,拓寬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提升運營效能,優化客戶體驗。是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的要求之一。近年來,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在助推金融科技與業務發展深度融合中,自身經營質量得到持續提高,智慧化金融服務體系已覆蓋本地醫療、社會保障、教育等諸多公共服務領域,在彼此的深度滲透中,已形成具有江南特色的智慧金融服務模式。

高質量發展是一場深刻的變革,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十載櫛風沐雨,江南人用全部的投入和奉獻、用包含深情的濃墨,記下了奮發圖強、同心協力與志存高遠。董事長陸向陽表示,根據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戰略規劃要求,今後該行將全力打造“五個銀行”:一要強化黨的領導,提升公司治理,打造有質量的銀行;二要緊扣轉型升級,做實戰略管理,打造有實力的銀行;三要圍繞效能提升,強化科技引領,打造有活力的銀行;四要狠抓穩健發展,聚焦風險管控,打造有底線的銀行;五要突出主業定位,承擔社會責任,打造有擔當的銀行。

在下一個關鍵十年,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將在時代奔流中,於新起點上厚積薄發,成就使命與夢想。

張進 賈巖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大事記 >>

2009年

12月31日,江南農村商業銀行正式掛牌營業,成為全國第一家地市級農村商業銀行,標誌著江蘇省農村金融事業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2010年

由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作為第一大股東發起設立的上海浦東江南村鎮銀行開業,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探索新型農村金融服務;延伸服務觸角、探索兩地互動。

啟動“彩虹服務”工程,全面打造“江南服務”品牌。全面開展“滿意在江南”服務提升年活動。

2011年

榮獲2011年度常州市“特別重大貢獻獎”稱號。

發起設立大豐江南村鎮銀行。

2012年

啟動“便民通”工程。真正把銀行服務延伸到農村,解決農村金融服務薄弱、尤其是“取款難”的現實問題。

2013年

各項存款餘額達到1014億元,位居常州市22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之首,成為江蘇省農信系統內首家存款超千億元的法人機構。

漣水支行、東臺支行、贛榆支行三家異地支行開業。跨區域發展新力量,讓品牌聲音更響亮。

2014年

江南農村商業銀行展示館落成亮相。完整呈現江南農村商業銀行風雨歷程、輝煌成績和未來展望。

北大街旗艦店、淮安區支行開業。

2015年

發起設立的江南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正式開業,成為江蘇省內第一家由農商行控股、民營參股的混合所有制金融租賃公司。

成立全國首家中小銀行金融培訓中心——江南金融培訓中心。金融行業培訓標杆品牌取得突破性進展。

2016年

辦理全國首筆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創新開發並投產了全國第一臺存單式VTM。成為全國首家實現該功能的金融機構。

蘇州分行、淮安分行開業。

2017年

主體長期信用等級調升至AAA。

在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陀螺”(GYROSCOPE)評價體系綜合評價結果中,綜合實力躍居全國農商行系列第五。

2018年

在英國《銀行家》雜誌年度排名中,居全球銀行業1000強第341位,國內銀行業第53位。

被中共常州市委、常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為常州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稱號,頒授先進集體獎盃。

2019年

獲得上海黃金交易所金融類會員資格,獲得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非金融企業債B類主承銷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