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大柴胡湯證的特徵:逆、濁、實、痛

大柴胡湯證的特徵


1


大柴胡湯證的第一個顯著特徵就是“逆”。


《靈樞·四時氣》說“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洩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故曰嘔膽。”這就是大柴胡湯證的重要機理。凡是膽有病就會上逆,不僅是膽氣上逆,而且肯定胃氣也上逆。


《傷寒論》的第263條少陽病的提綱證就是“口苦、咽乾、目眩”;第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第26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第96條的“胸脅苦滿”等,都是膽熱上逆的結果,這些少陽病的共有證,也可以出現在大柴胡湯證中。


大柴胡湯中,“逆”的表現更加突出。《傷寒論》第103條對嘔吐症狀的描述是“嘔不止”。


“嘔吐”代表的病機就是膽胃氣逆,“嘔不止”顯然是為了強調上逆的程度。


大柴胡湯用柴胡、黃芩,清膽熱,就是降膽逆;用半夏、生薑降胃逆,且方中生薑用了半斤,而治“心煩喜嘔”的小柴胡湯生薑也僅用了三兩;同時用枳實、大黃瀉膽實,降膽逆,當然也可降胃逆,現在研究認為,枳實、大黃也有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


西醫學診斷的膽汁返流性胃炎就具有大柴胡湯證“嘔不止”的特徵,就是大柴胡湯的適應證。


而膽汁返流性胃炎重要的機理就是胃腸的“逆蠕動”,可以由此引申,

凡是具有胃腸“逆蠕動”的疾病都可能是大柴胡湯的適應證。如胃大部切除後的傾倒綜合徵,也包括胃癌胃大部切除的傾倒綜合徵。大柴胡湯的清膽熱、瀉膽實、降膽逆是治療胃腸逆蠕動的有效方法。


胃食管返流可以引起返流性哮喘,這種哮喘按照常規方法很難緩解,大多是大柴胡湯證。


一是這種哮喘是因為返流引起的,返流就是“逆”;二是哮喘本身也是“逆”,即肺氣上逆。如果再伴有大柴胡湯證的其他見證,則屬大柴胡湯證無疑,胡希恕先生常用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治之,值得參考。


諸如高血壓、腦血管意外的中風、急性結膜炎、急性中耳炎、神經性耳聾等這些具有上逆特徵,同時又有膽熱結實特徵的時候,也是大柴胡湯證的適應證。


膽汁反流性胃炎常見食道梗阻,凡是梗阻性的疾病也都可以考慮,如頑固性的咽部梗阻的梅核氣、打呼嚕等。


原創 | 大柴胡湯證的特徵:逆、濁、實、痛


2


膽為中精之腑,也為清靜之腑,熱則生濁。


凡是滿面流油、口臭噴人、大便溏瀉不爽臭穢不堪、小便黃赤混濁、肥胖、三高、脂溢性的疾病等,這些不清爽,穢濁不清的都有可能是大柴胡湯證。


柴胡、黃芩之清膽熱,枳實、芍藥、大黃之瀉熱結;與半夏、生薑的配伍,又是辛開苦降的配伍。辛開之所以化溼,苦降之所以清熱,熱清溼化濁止,膽腑方能復歸清靜。濁,源於溼熱,而更甚於溼熱。


3


大柴胡湯證的病人大多體質壯實,特別是上身肥胖,女性往往是豐乳肥臀,乳腺增生脹痛,滿面紅光,聲音洪亮,性情急躁,食慾旺盛,舌質紅苔黃厚膩,脈弦滑有力等。


常見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這些營養過剩類的人群屬於大柴胡湯證的多。


大柴胡湯證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徵,就是腹診是實證的表現。


即腹肌充實有力,上腹部按之有抵抗,嚴重的有壓痛。張仲景說“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在按壓病人的上腹部的時候注意觀察病人的表情,病人往往會皺眉,甚至會叫痛。如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脂肪肝等,這一特徵會很突出。

反之,如果病人腹肌松馳無力,就不是大柴胡湯證。


4


“心下急”、“心中痞硬”、“按之心下滿痛”,是張仲景對大柴胡湯證的描述,結合起來,應該是心下急迫硬滿疼痛,按之疼痛加重。


凡是心下及其兩側拘急、硬滿、疼痛,或按之疼痛者,要考慮大柴胡湯證;如果同時具備上述逆、濁、實的特徵,即是大柴胡湯證。西醫診斷的膽囊炎、膽石症、胰腺炎等,伴有心下拘急、硬滿、疼痛,或按之疼痛的,就是大柴胡湯證。


原創 | 大柴胡湯證的特徵:逆、濁、實、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