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滅亡前夕老照片:女子吸食鴉片媚態百出,圖9如今依舊能看到


【洋人學堂的孩子們】1912年2月12日上午,北京紫禁城養心殿舉行了清王朝最後一次早朝儀式。袁世凱稱病沒有參加,他派遣外交大臣胡惟德參加。在早朝上,隆裕太后代表溥儀宣讀《清帝退位詔書》,清朝走向滅亡,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宣告終結。

【八旗子弟出行照】晚清時期的八旗子弟可謂“爛到了骨子裡”,絲毫不顧清朝即將滅亡。儘管沒有了經濟來源,但個個追求奢華生活,窮講究,“在滿清的末幾十年,旗人的生活好像除了吃漢人所供給的米,與花漢人供獻的銀子而外,整天整年的都消磨在生活藝術中。上自王侯,下至旗兵,他們都會唱二黃、單絃、大鼓與時調。他們會養魚、養鳥、養狗、種花和鬥蟋蟀。”

【賣陶罐的小販】清帝退位時,隆裕太后不顧自己的身份,當著群臣淚流滿面。大臣們自然不願意看到這一幕,他們假惺惺地安慰道:“太后,如今大局已經如此,還望太后保重。太后英明睿智,顧全天下百姓,保全皇室上下,臣等深感太后恩德,一定不會辜負太后和百姓的期望。如今優待條件已定,還請太后放寬心,安心退養。”


【吸食鴉片的女子】吸食鴉片幾乎成為晚清所有人的癖好,剛開始這種癖好主要流行上層社會,吸食鴉片是交流的一種方式。然而,隨著清廷鼓勵種植鴉片,鴉片的價格越來越便宜,結果窮人也開始吸食鴉片。

【紫禁城護城河】紫禁城城垣的護城河開挖於明代永樂初年,俗稱筒子河。護城河裡剛開始種植蓮藕,除供皇宮用外,多餘的售賣,所得銀兩存奉宸苑,供買辦零星物品之用。護城河水源來自京師西郊玉泉山,經積水潭、後海、什剎海、北海入濠澗,向東經景山西牆下,流入紫禁城西北角入護城河。

【武昌起義中的清軍】武昌起義的總指揮為蔣翊武,參謀長為孫武,總理為劉公。起義爆發後,清軍也立即響應,雙方在武昌發生了激烈的戰鬥。革命軍雖然最終走向失敗,但這場戰鬥仍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戴著木枷的犯人們】木枷,是古代刑具之一,非常流行。據說,發明木枷的人受到農民打穀農具的啟發,加以改進後成為了木枷。木枷規格很多,重量也有區別。有一種說法,戴著木枷越大越重,意味著該罪犯的罪行也最大。

【前門大街】明清時期,前門大街是北京城最為著名的商業街,它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乾隆後期,前門大街兩側的棚房經不斷改造已成為初具規模的磚瓦房,南北向的兩排房屋東西側便自然形成了兩條夾道;東面由北至南為肉市、布巷子和果子市,西面由北至南為珠寶市和糧食店。

【磨刀匠】“磨剪子嘞!鏘菜刀!”這樣走街串巷的吆喝聲在城市裡依舊還能聽到。磨刀匠們的行頭基本上大同小異,一條四尺長板凳上,一頭嵌著一塊或兩塊磨刀石,一頭板凳腿上綁一個小鐵水罐,拴著一個佈滿汙漬的帆布掛包,裡面裝著磨刀的工具。


【滿族婦女】照片中的滿族婦女穿著花盆底鞋,梳著“兩把頭”髮型。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幾乎都纏足,但滿族子女成為一個例外,她們不需要忍受腳部痛苦的折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