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晉唐筆法“截筆”真的失傳了嗎?

逆鱗


筆法產生於漢末之曹魏時期的蔡邕,傳至東晉王羲之完善其法,世稱魏晉筆法,書法自此誕生!後,筆法只在王羲之家族內部秘密傳承,不視外人,傳至王羲之七世孫智永和尚,才外傳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陸柬之,致使初唐書法大興,然法度有所失,已不是全法。至唐天寶末,筆法失傳!世間無法書矣!至趙孟頫出,再悟筆法,重光經典!其後至今再無書法!世人所稱晉唐筆法並不確切,確切的說筆法只有一種,就是魏晉筆法,簡稱筆法,筆法有唯一性,非是可以創新。後世不知其理,多有人言及創新,實乃門外漢妄言!



蛻山徐康巖


晉唐“截筆”真的失傳了?

顧名思義,一段筆畫斷開似乎就是截開一分兩段,或稱之為斷筆。

古代有之,而今亦有,,這種用筆出現在偶爾為之,也許有的書者鋪就有意而為,這都有可能,在筆法上屬於些微,可見會不可發覺,對於欣賞理論全面者或是專業學書法的可能對此瞭解。


一般愛好者書寫時都是無意出現的筆意,沒有去刻意成此貌狀。在古人有可能紙張有問題,粗糙褶皺的紙張會有如此斷筆情形。在書法作品中也是不常見,偶爾目睹,亦不足為怪,不影響作品的的大局。

分析此“截筆”屬於晉唐筆法,亦乃沒有稽考理由,僅僅揣測而已,因為些微筆意的出現,應該說今人也有此種景觀。



可這樣理解,此種不過斷筆現象,不足為奇。正常的用筆自然而成。

其視覺欣賞,沒有掛礙。可以更加有一種順勢的自然性。

如此理解,膚淺,


狂喜淡墨a


截筆很難掌握,需要深厚的功力做基礎。


王羲之擅長截筆,之後是孫過庭也時常使用,截筆是筆法純熟後的深入學習,初學者與筆法不夠純屬者慎用之!


我這段時間深入地研究去截筆,經過了很長時間的摸索得出了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覺得對自己有幫助可以借鑑一下,沒有幫助就付諸一笑。


截筆筆法多用在厚重的筆劃中,因為厚重的筆劃在初始階段一定要經過重按才能產生厚重的效果,在厚重的筆劃進行到中期,其實在以前就應該預備動作,就是迅捷地提筆使筆劃瞬間變輕,然後再以這種輕的筆劃行進到筆劃的終端,其實,這種截筆說的比較容易,掌握起來真的好難,沒有高超的控筆技巧是學不來的,所以,我建議初學者與筆法不高的人不要學,等你的技法真正達到自信的地步再學。

個人的經驗之談,不對之處莫笑!


一笑貫長天


問題這樣的提出說明對筆法是懵懂的。

一,筆法是自然的書寫過程中產生的,基於漢字的美感意識萌發產生了對漢字形態構建的審美意志介入,結合人手持筆書寫時所具有的生理動態的支持與制約,逐漸形成了相對既定的書寫行為(用筆),在一定時間內(漫長),書寫行為在寫手之間互相影響並被傳遞學習效仿,書寫行為圍繞對漢字形態美感創建與支持在發展中,在魏晉時期,到達了原生態書寫用筆的收穫期,真書產生了,其代表比如鍾繇,比如魏碑不知名寫手。真書的本質是審美意識在漢字書寫行為的生理動態下的自然施放結果,故具有最高標準的原生筆法,知道為什麼魏晉書經看了吧,這就是今人喜歡用來脫口而出又不知所以的古法。

二,魏晉筆法,有魏碑的一路,有鍾繇為代表的一路,其實,往深層次看(以用筆去刨根底),這兩路就是近親關係!能看到這層次,叫你一聲高高手不冤枉。王羲之的蘭亭筆法實際就是時風(當期時)下的神操作,王羲之的老師(學習榜樣)就是鍾繇和一些民間真書。筆法不神秘,但因後來社會發展中,人為因素加入功名取巧,筆法的天然氣質被剝離,從此古法無存以致失傳,真書消失,楷書取而代之並已氾濫成災,審美格局在規範中發展,同時也在規範中倒退甚至死掉,退到今天,書法愛好者竟以油抹板書以為能事。

三,沒有唐晉筆法,唐時期筆法已在倒退中,沒有資格拔高與晉列。甚至現在喜歡祭出米芾王鐸甚至董其昌之流,搖旗吶喊甘當這些三四流貨色的信徒真是可笑了,除非別有用心,審美格局就再高一點點兒也不辦不到嗎?

四,什麼截筆筆法?名詞要新要多就代表著在研究筆法了嗎?





書法傳密


截筆在孫過庭書譜中大量使用,有人說是由於紙的摺痕所形成的自然態勢,依我愚見,這只是在筆畫運行的中間部分,為避免缺少變化,故意突然提筆造成,並無玄秘,後世不太用,至少覺得沒必要故意去做。


樂平7O


世上本有的東西,不可能會失傳,其來自然,去亦自然,隨其人而生,亦隨其人而去,非學之可得,有是人,方有是能,縱觀歷史發展,能夠改變歷史或推動歷史的人,哪個是學來的,寫字亦如此,沒有得亦沒有失,隨人而生,亦隨人而去,學只是學個象而不是,學不成!-


五景的老爸


是揭筆不是截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