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釣魚怎麼調漂找底,你有哪些技巧可以分享?

凡事靠自己呀


調漂找底在垂釣過程中是一個大問題,小編也曾經經歷過這樣的煩惱,在這裡就為大家做詳細的解釋如何調漂怎麼找底

一.找底

加重鉛,前提是要大於浮漂的吃鉛量,可以多加鉛皮。拋入釣點,通過調整太空豆,讓浮漂露出1-4目,就完成了找底。然後在釣點周圍多泡幾竿,看看水底是否平整,如果整體深淺差別不大,就可以進入調漂流程了。

二.調漂

找底以後,最上面的太空豆做好標記不動,把浮漂往下移動50釐米,開始進行半水調漂,通過削減鉛皮,讓浮漂露出想要的目數就完成了調漂流程,根據使用餌料的不同,調釣也不一樣

1.用蚯蚓垂釣

半水調一目,釣兩目

2.用紅蟲垂釣

半水調三目,釣三目

3.用玉米垂釣

掛上玉米半水調一目,釣兩目

4.用拉餌垂釣

半水調四目,釣3目或者四目

5.用搓餌垂釣

半水調四目,釣兩目

半水調六目,釣兩目或者三目

調目是半水調的目數,釣目是帶著魚餌落入水底露出的目數

裝上餌料,進行再次的精確找底,通過不斷的調整太空豆,達到最終水面露出所需的釣目,就完成了調漂找底的流程。

以上屬於快速調漂找底的入門流程,隨著垂釣經驗的不斷的豐富,找底是固定的流程,調漂可以演變出多種多樣的方法。


老A釣魚說


又看到這題目了,好吧,看來大家還是對調漂的事沒弄明白啊,我分四步講解吧。

重鉛找底

到一個陌生的水域不知道具體水深,先插上浮漂包好鉛皮掛上子線,注意鉛皮一定要比浮漂重。

扔到水裡,如果全部沉沒了把浮漂往上推直到露出水面一點,此時稱為粗找底(水底狀態是鉛墜到底,子線躺平)



半水調漂

調漂必須保證雙鉤離底,所以咱們把浮漂往鉤子方向拉,拉大概兩倍的子線長度。(總之拉的距離比你的子線長就行)

浮漂拉下之後扔水裡又沉下去了,此時慢慢剪鉛皮,剪到露出水面為止,你想調幾目就讓他露出幾目


再次找底

調好了漂還要再次找底,因為第一次找到底是不精確的(第一次鉛皮太重,雙鉤都躺底了,太鈍)

找底有的人喜歡掛鉛皮,雖然也可以但最好還是用餌料找,除非小魚很多。

找底的時候可以搓一顆稍大的餌料(但別大的離譜,不然有可能陷入泥中),拋竿一定注意別拋滿竿。

掛餌拋入釣點你會發現浮漂又拉沒了,沒關係慢慢往上推漂,直至露出水面,露出幾目依你,假設露出2目(到這一步基本調漂已經完成)


確定釣目

上述過程咱們是掛搓餌找的底(剛才假設是2目記得吧),如果你用拉餌正式做釣,會發現浮漂變成三目或者四目了(也有可能變成1目)

這時很多人就奇怪了,難道是底沒找好嗎?還是水深淺有問題?

都不是,因為上一步找底是搓餌,而我們釣的是拉餌,拉餌和搓餌本來比重就不同,出現幾目誤差很正常,這時你略微調整一下浮漂即可。

再來個圖總結,你要再看不懂我也沒辦法了
怕新手看不懂,儘可能的講的詳細了點,如果覺得我廢話多請多多包涵,我也是想新手能好理解一點。


釣魚閣


調漂找底很簡單的。先用重鉛。漂會直接沉底,說明沒到底,然後魚漂往上拉。什麼時候魚漂不沉底了,說明就到底了。


然後開始調漂,先把魚漂往下拉一些,鉛太重漂就會沉底。開始慢慢的減少鉛的重量,漂不沉底了的時候就可以了。

接著是看怎麼調,調幾釣幾,野釣鯽魚可以調2目釣2目。就是空鉤時能漏出2目。掛了餌只能漏出1目,釣2目說明單溝接觸水底。

釣鯉魚要根據餌的大小,漂的浮力,一般小搓餌,可以調4釣2。或者調6釣2。這樣比較靈敏,因為釣鯉魚餌的重量大,調6目,也能把漂壓到2目左右。



如果是浮釣,可以掛拉餌調3釣1。浮釣調目太低的話,掛餌後漂會沉底。所以調目最後高一些,也不要太高,拉餌比較輕小,所以調3目,釣1目左右就可以。


深水釣底,調目要高一些,3米和1米的水深,調目基本要高出1目。也就是說1米可以調2釣2。3米水深可以調3釣2。水越深主線和漂的距離越大,線長重力大。

最後祝你玩的愉快,以上圖片都是我釣的魚,拍在手機上的。最後一條魚大概有9兩重。


野釣小黑哥


調漂就以下幾個簡單步驟

步驟一、重鉛找底

準備好釣具後要加大鉛皮,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鉛皮座墜入到水底,當魚漂露出水面時,我們就能清楚的知道水的深度了(鉛皮座到魚漂的長度)。

步驟二、向下挪漂

向下挪動魚漂,長度大於子線長度10_20公分的長度。這時候的魚鉤到魚漂頂端的長度小於水的深度。

步驟三、修剪鉛皮

調整鉛皮,好讓魚漂浮出水面,比如調四釣二就是調整魚漂至露出水面四目的樣子。

步驟四、掛餌找底

掛餌後拋竿,這個時候魚漂會沉到水底去。

步驟五、調整釣目

接著慢慢向上調整魚漂的位置,使魚漂掛鉤時做到調四釣二,露出水面兩目的樣子就算完成了。





戶外野釣視頻


1.粗找底

線組不掛子線,多掛點鉛皮在鉛皮座上,鉛重大於浮漂的浮力,投入釣點後使浮漂完全沒入水中,接著逐步上推浮漂直至露出漂尾,那麼此時鉛墜到浮漂尾部的距離就是釣點處水的深度。

確定水深之後,注意浮漂頂部的第一顆太空豆是緊挨著第二顆太空豆的,在調漂的過程中不要移動第一顆太空豆,這是用來定位和標記水深的。

2.調整調目

調目怎麼調?首先把魚鉤掛上,下拉浮漂,拋竿入水,要注意調漂過程中魚鉤不要觸底,不過要接近水底,這時候的浮漂由於鉛墜的重量全部沉沒在水裡。

下一步就是修剪鉛皮,逐漸地減少鉛皮,剪完一次就拋一次竿,直到浮漂露出漂尾為止。

然後再對鉛皮進行細緻的修剪,讓浮漂漂尾露出相應的調目就算大功告成了。此時的鉛墜和魚鉤都是浮在水中的。

3.精確找底以及確定釣目

將線組收回來,慢慢上推浮漂,讓浮漂座到從頂部的定位太空豆往下一個子線長度的一半位置,然後掛上搓餌開始找底,幾次之後,往上下方向稍微移動浮漂,讓浮漂漂目露出相應的目數,這樣釣目就調好了。

接下來可以測試一下找底是否準確,假如你釣2目,那就上拉浮漂2釐米,如果浮漂顯示的是3目或以上那就表示過底。這時候將浮漂下拉回2釐米,掛上餌後拋竿入水,稍微調整一下浮漂,釣目停在2目左右,這就是反向找底。

垂釣過程中如果出現有口無魚的情況,那就是釣的比較靈了,可以上推浮漂,魚兒連續上唇掛鉤兩次以上就算找到正口了。中魚為嘴邊或者下顎,就是釣的鈍了,應下拉浮漂,每次下拉1釐米,直到魚兒連續上唇掛鉤兩次以上,就是找到正口了。


本汀


調漂 找底對新手來說是比較困難,其實調漂找底就是一層窗戶紙一捅就破,很簡單。

子線不用拴,把鉛皮加大重量,鉛皮直接拉到八字環位置,重量必須要大於浮漂浮力,這樣鉛墜才能把魚漂墜到底。

魚漂和鉛皮距離先拉到1米的距離,拋入水中(這點要注意,拋入水中找底的位置必須要在釣點或打窩位置,這樣才能準確找底,因為野釣水底地形複雜,差距40-50釐米,水深淺都不一樣)入水後,如果看不到浮漂,說明水深度是1米多,這時候要把魚漂往上拉,拉到距離鉛皮1.05-1.1米處。拋下去如果還是看不到魚漂,浮漂還要往上拉,直到漂尖與水面平行為止,這時候才是水的深度。(找底完成)

這時候要把鉛皮剪掉一點(切記不要著急,一點一點剪)直到魚漂露出4.5目-5目為止,再把子線綁在八字環上,子線的長度是多少(長度按底鉤算),就把魚漂往下拉多少,這樣就算調好魚漂了。

還有的釣友調漂時帶子線一起調,這樣也可以,有的說兩個鉤也有重量,其實帶鉤和不帶鉤,差不太多,不帶鉤多調半目,差距不會太大。

魚漂經常使用都會進水或吃水,一般差距半目到一目之間,這要根據自己使用時候做出調整。










齊齊釣魚


調漂方法多種多樣,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掛雙餌調漂、掛單餌調漂、空鉤調漂、無鉤調漂、調4釣2、上鉤找底法、下鉤找底法、雙調目調漂,等等。各種方法都有優點,但是,也有缺點。

釣魚如何精確的找底,調漂呢?我來幫你解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如何精確的找底呢?我這裡提供兩種方法吧!

1::就是直接重鉛到底,但是一定要注意,重鉛到底不能拋滿杆,這樣你的線也就是鉛墜到浮漂的線是斜的,比正常水深會深的,包括我們平時去做釣其實沒有必要拼命往前拋竿,一旦中大魚就會導致拔河直接切線。這樣重鉛找底後,浮漂露出半目或一目,然後就是找底結束。

2:是我們在半水先調好漂之後,我們怎麼找底呢,就是剪一點稍重能夠直接把浮漂拉下水的鉛皮,但是也不要過重,最好是你兩個搓餌的重量,先把鉛皮裹到下勾,上拉浮漂用倒數第二個太空豆定位,假如我這裡露出兩目,然後把鉛皮裹到上鉤,用倒數第一個太空豆定位,這樣,這兩個太空豆就是一個最靈一個最頓了,一個是下勾觸底上鉤離底,也就是我們說的調四釣二,最頓的是下勾躺底上鉤觸底。這樣就是最頓了。在這兩個太空豆之間可根據魚情變換。比較方便。示意圖如圖一所示。這個就叫上鉤下鉤找底。

二:如何調漂呢,其實上面上鉤下鉤找底法已經完美的找底調漂完成了,我們先把它作為①種方法。

②雙餌調平水釣兩目

也就是我們先用第一種重鉛找底方法,然後第一個定位豆定位水深,然後利用剩餘太空豆,下拉一個漂身到達半水調漂,掛雙餌,修剪鉛皮到平水,也就是浮漂第一目跟水面齊平。然後上拉浮漂,不應超過第一粒定位豆,直至浮漂露出兩目,此時的水下狀態為一鉤觸底一鉤離底。下面我會給出圖解。

③單餌調平水釣兩目

調漂前期跟②一樣,最後我們把雙餌換成掛下鉤單餌,也是調平水,此時的水下狀態為一鉤觸底一鉤臥底。下面我會給出圖解。

④空鉤調平水釣兩目

調漂前期跟②一樣,最後我們帶雙鉤,不掛餌團,也是調平水,這也是我們野釣用的很多的一種方法,基本萬能通,此時的水下狀態為一鉤躺底一鉤臥底。下面我會給出圖解。

⑤無鉤調平水釣兩目

調漂前期跟②一樣,最後我們不帶雙鉤,也是調平水,這個是很頓的,此時的水下狀態為一鉤躺底一鉤臥底。基本不會用到,因為跟沒調漂差不多,可輕微抵抗水流,效果不如跑鉛。下面我會給出圖解。

先介紹到這裡吧,還有需要調漂方法,有時間跟大家再一一解釋。






野釣童子涵哥哥


一、找底

給釣組裝上鉛墜,“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應大於浮漂的浮力。拋線進入釣點水域,這時線組和浮漂都潛入水中。然後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再次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露出水面,如果沒有,再提竿上岸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鉛墜到“漂目”的距離就是水的深度。知道水的深度,一是有助於瞭解水情,二是為下面的調漂作準備。

二、調“調目”

找底完成之後,將浮漂沿著釣線向下移動,移動距離要比子線長5釐米(目的是:在調好“調目”時,讓鉤不要觸到水底。這個距離也可再增大),並剪掉一點點鉛墜的鉛皮,再次拋線入水,如果浮漂沒有露出水面,則提竿上岸,再次剪掉一小點鉛皮,之後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浮漂的“漂目”露出水面為止,這時“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等於浮漂的浮力,達到平衡。如果想“調四釣二”,則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四個“漂目”。

三、調“釣目”

調“調目”完成之後,將魚餌掛上魚鉤,這時“餌+墜+鉤+浮漂之下的線”的重力大於浮漂的浮力,如果拋線入水,線組和浮漂都將潛入水裡。提竿上岸,向上調動浮漂在釣線上的位置,然後拋線入水,看浮漂是否能露出水面,如果不能,則再次提竿上岸,重複以上操作,直到“漂目”露出水面為止。又因為是“調四釣二”,所以應讓浮漂露出水面兩個“漂目”。

調漂根據不同的魚情有多種調節方式,比如“調4釣2”、“調5釣2”、“調6釣2”、“調6釣3”、“調平水釣2目”等,浮漂有長短,10幾目的都有。調目越多,釣目越少就越靈,反之越鈍。這裡以“調四釣二”為例來說明調漂的技巧,“調四”說的就是調目,“釣二”說的就是釣目。下面三個步驟要在水面的同一個點進行。

調漂可調節鉤餌狀態。另外,也可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

1. 下頓多,鉤多懸。

2. 上送多,鉤多沉。

3. 滑漂多,浮力小。

4. 抖動多,浮力大。

5. 多雙尾,子線彎。

6. 常掛魚,鉤在底。

7. 多空竿,墜多輕。

8. 漂常斜,有魚截。


武漢斯芬克斯


有部分新手釣魚人常常為不知如何調標找底而煩惱,找底其實就是測量水的深度。這裡的深度是指魚鉤至浮標的距離,測量水的深度是通過浮標來調整的,調標是為了準確的找底。

測量水深必須要有個前提,就是魚鉤鉛墜的重力和浮標的浮力基本相等,有新手可能會問我怎麼知道魚鉤鉛墜的重力和浮標的浮力基本想等呢?這個其實非常簡單,自己做個小實驗,空鉤放進一個裝滿水的水桶一試便知,如果浮標露出水面一目(浮標的一色格)的樣子,這就表明魚鉤鉛墜的重力和浮標的浮力基本相等。當魚鉤鉛墜的重力大於浮標的浮力,改變方法是減少鉛墜的重量,當浮標的浮力大於魚鉤鉛墜重力,改變的方法與之相反。

在一處陌生的水域釣魚,我們不知道水深多少。如何準確測量水深找底呢?方法就是先深後淺,指的是先把浮標往上拉一點(拉深),假如浮標完全橫在水面上,這表明這裡的水深沒有你調的那麼深,然後把浮標往下拉(拉淺),假如浮標是呈45度角半站立狀態。這說明你調的深度還是有點深,繼續把浮標往下拉,假如浮標此時只露出水面一目的樣子,底部就找到了。不管你調整多少次,一直調整浮標露出水面一目的樣子,這個底就找到了。

為什麼要先深後淺而不是先淺後深呢?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某處水域水深3米,而你調整的浮標至魚鉤的距離只有20釐米,放進水中浮標露出水面一目或二目的樣子,你認為已經準確找底了,其實此時魚鉤在水中的狀態是懸浮狀態,遠遠沒有到底,這樣是不可能準確找底的,關於調標,其實沒有必要過分在乎調幾釣幾,只要浮標能給出準確的信號就可以了。


釣魚大全


精確調漂後,有些釣友就直接掛餌施釣,這樣就失去了精確調漂的意義,即使雙餌到底釣頓,那麼雙餌在水下的狀態、頓到什麼程度,就不知道了。

設定調目、釣目的目的,就是控制雙餌在水下的狀態,從而來實現我們釣靈、釣頓或釣不靈不頓的願望。所以經過精確調漂後,還要進行精確找底。本期我們就以調五釣五為例來講解精確找底的方法。

一、稱鉤重

稱鉤重通常是在調漂之前進行的,方法如下:半水不掛雙鉤把浮漂調到一定的目數,然後掛上雙鉤,看看浮漂下降幾目,下降的目數折半,就是單鉤的重量。

如果調漂之前沒有稱鉤重,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彌補:貼著鉤柄處剪去下鉤,看看浮漂上升幾目,上升的目數就是單鉤的重量。

二、稱找底橡皮泥的重量

稱過鉤重後,在上鉤掛上用於精確找底用的橡皮泥,把線組拋入水中,看看能把浮漂壓下幾目,通過加減橡皮泥,使之比單鉤重一目,這樣找底才能精確。比如單鉤重三目,那麼橡皮泥的重量就應該是四目。

三、精確找底

為了快速精確找底,我們可以把浮漂直接移到上定位豆的位置,然後把用於精確找底用的橡皮泥掛在上鉤,線組拋入水中,看看浮漂露出水面是不是五目。

如果不是,進行微調浮漂,使露出的目數為五目。至此,精確找底結束。雙鉤在水下的狀態為上鉤輕觸底,下鉤躺底。

四、反向驗證

在精確找底之後,我們要驗證一下找的底是不是正確。把掛橡皮泥的線組拋入水中,此時浮漂露出水面是五目,然後把浮漂下移一目的距離,再拋入水中,看看浮漂露出水面是不是四目。

如果是,證明我們已精確找到底,把浮漂上移一目就可以調五釣五了。如果不是四目,仍是五目,說明找過了底,還要把浮漂往下移,直至浮漂露出水面四目,然後再把浮漂上移一目,這樣才是最精確的調五釣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