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大寫意重在一個“寫”字,您在書法領域也頗有建樹。現在您是右手畫畫、左手寫字,談一下您的書法學習?

書法的學習對我來說有一個過程,小時候就開設書法課。以前寫文學作品都是右手來寫,寫了幾百萬字,但是開始畫畫後發現自己的字與畫面並不協調,於是開始嘗試正手練字、左手書寫。我對於漢簡書法的學習頗多,這是書法的源頭,選取了其中一些有特點的筆畫來記憶並融進自己的書寫中,成為了現在的樣貌。有日本友人拿魚拓來找我題寫,事後又讓我正手題寫一張發現真的沒有左手寫的好,這他們才相信。我自己總結一生有三個超過:繪畫超過文學,這是我自己的認為,因為我對於繪畫的熱愛要大於文學;左手超過右手,這就是值得的我的書法創作;後半生超過前半生,退休前我勤勤懇懇想老黃牛一樣工作,退休後開始自己心的生活。也正如我60歲在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畫展“從零開始”一樣,這是我新生活的開始。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我沒有進過美術院校學習書法,可以說是惡補基本功,可謂“廢紙三千”,媳婦也調侃的說如果都像我這樣學習的話,傻子也能夠成為畫家。我在著重漢簡學習的同時也吸取如《好大王碑》,但都是正手臨習,左手書寫,這樣有一種生疏感。這是我書寫的辦法,也正因為這樣的與眾不同,也有很多人喜歡我的書法,這也是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從您近幾年的繪畫創作風格而言,有了很大的轉變,似乎是將中西繪畫技法、佈局的一種結合,也可以稱作晚年的創新與變法,這其實是許多藝術家一直提倡的,您認為中西應該如何借鑑與發展?

崔子範對我講過,即使喜歡我的畫,在意識上也要背叛我、遠離我,離我越遠越好。怎麼遠離呢?這是個大難題。一開始像老師我感覺很高興,後來發現是不對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名家的後代出不了大家的原因,被愛所框住了。這個問題我一直琢磨的幾十年,比如畫牛我從書法入手,加點淡墨和色彩去不斷探索。我十分喜歡西方的油畫,也去國外看過許多展覽,那種色彩的豔麗對我的刺激很大,這正是中國畫色彩表達上的不足。版畫也是我喜歡的一個畫種,崔子範老師就說我版畫吸收的東西太多了。加上自己對繪畫的琢磨,走出了一條與別人不同的道路,馮驥才有次看到我說要給我寫篇文章就叫《魯光的反轉片》。後來多次到國內外辦展都受到了藏家的認可,我認為這才是最讓我欣慰的。其中我無意中創作的“紅燭光”系列的作品作為我的品牌最受海內外藏家的喜愛,但我並沒有一直畫下去,也是想把這種品牌保持下去,不想一直重複自己的創作,藝術創作要不斷的創新與探索。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寓居20年的五峰山居被您無償捐贈給了家鄉永康政府。有沒有不捨?是出一種怎樣的考慮?

這個寓居20年的房子其實就像是養了一位閨女,到了20歲就出嫁了。談戀愛談了兩年多(與政府協商房子的用途等事宜),選了一個好女婿——永康市人民政府。到了我這個年齡就應該舍,家裡的書、字畫等,舍了自己一身輕鬆,還能為老家政府做些貢獻,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個女兒嫁的是圓滿的,家裡也是支持的。但也有不捨,畢竟是20年一磚一瓦建造起來的一個庭院。有山有水,是我放鬆、畫畫的好地方,接待的畫家也有一二百人,是準備的一個文化交流的地方,是我藝術創作的源泉,許多的重要作品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我的一生,出生在農村,是靠政府的助學金一路走來的,我現在也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來回報社會。永康市政府創建“魯光藝術基金會”,這個地方不但可以作為弘揚魯光藝術的場所,生前也可以居住,政府還拿出一定資金來弘揚和傳承我的藝術。以後也會在中小學開展相應的文化活動和比賽,這為家鄉的文化發展做點貢獻。將來也可以不斷的引進一些文化交流的活動和項目,對於我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大舍、大得,一身輕鬆,這是好心態的體現,也是為了推動我的藝術創作。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您與名人交往頗多,獲悉您要將數千本簽名本的趣事寫出來,這是不是您近期的主要任務?還有哪些領域是您要準備繼續深耕的?

現在看當務之急是整理家裡還留下的五百多本簽名本書,已經有五百多本郵寄回了老家。這件事對於我這個年紀來說還是很大的工程,這些我都是完整捐獻的,這是我這半年的首要任務。同時,我還會從中選出五六十人來寫一些趣聞趣事出版出來,就如我之前在三聯出版社出版的《近墨者黑》一樣。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年底之前我還要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辦一次個人的展覽,這是圖新、嘗新的一種突破。就像是剛剛在良渚與企業的科技結合的展覽一樣,都是我一種新的嘗試。藝術進校園,這是一種公益的展示,那裡有六七千外國留學生,這其實就是對中國畫的一種全面的展示,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我認為,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藝術品都有一定的壽命,38年前我所寫的《中國姑娘》現在大家紛紛去尋找、購買,價格已經翻至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這也客觀的說明了中國姑娘這個“女排精神”代代相傳。在創作這本書的過程中,無論是時間還是寫作條件上都是很緊張的,寫作基本都是在兩個女兒作業睡覺後才有時間創作。在此期間,我的父親因病去世卻無法返鄉,母親罵我是不肖之子,承受了很大的精神上的壓力,並沒有很充分的時間去構思和體驗。雖然《中國姑娘》獲得了當年中國文學獎第一名,但遺憾還是有的。目前為止,《中國姑娘》已經再版數次,年底,中國青年出版社也將推出《中國姑娘》紀念版。《中國姑娘》持續受到關注是與時代脈搏、老百姓的脈搏一起跳動的,這是我十分欣慰的。


畫家簡介:


頭條名家|門裡門外說畫畫——訪袖珍大寫意畫家魯光(二)

魯光

1937年生。浙江省永康市人。當代著名作家、畫家。

中共黨員,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歷任中國體育報和人民體育出版社社長、中國體育美術促進會副會長、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香港亞洲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和市長書畫院藝術院長兼秘書長。

擅長大寫意,畫技得到過李苦禪大師的指教,併成為當代花鳥畫大師崔子範的入室弟子。畫風獨具,被稱為“富有情感、生命力和現代意識的新文人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