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以色列的領土是怎麼來的?

小鬼的日常


關於古代2000多年前的猶太王國就不要說了,因為歷史太久遠了,因為沒有意義,因為在2000多年的歷史中發生了太多的變化,豆包就談談現代以色列是怎麼來的。

猶太人雖然人數不多,民族不大,但是卻創造了對世界影響非常深遠的猶太教,人數不多的猶太人能在亡國2000多年中沒有滅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猶太教的存在,可以說猶太教讓猶太人保持了民族性。

當然了猶太教非常的自私,在它的教義裡面,只有猶太人才是上帝的選民,而其他民族都是低等人,是被上帝排斥 ,因為這樣的教義,猶太人遭到過嚴重的宗教迫害,這當然是後話。

猶太教與世界兩大宗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關係

而猶太教影響世界是間接的,後來耶穌正是參考猶太教而創造了基督教,而後來穆罕默德又參考猶太教和基督教創建了伊斯蘭教,而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當今世界的影響了是眾所周知的。

猶太教讓猶太人保持了民族性,而沒有了國家的猶太人四處流浪,在歐洲、亞洲都有猶太人的身影,特別是在近代歐洲,猶太人雖然屢遭迫害,但是他們卻成為歐洲的金融資本家,善於理財的猶太人在歐洲很有錢。

美洲新大陸開闢之後,在宗教氣氛不是那麼濃厚,而工商業發展更加自由的北美洲,猶太人如魚得水,尤其是在新興的美國,猶太人的財團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甚至影響到美國社會的政治生活。

19世紀在猶太財團的資助下,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了有組織的迴歸祖地也就是如今的巴勒斯坦地區的運動,而當時巴勒斯坦、敘利亞等西亞地區還是土耳其帝國的版圖,只不過被譽為“西亞病夫”的土耳其在這些地區統治力不斷削弱,而英法等國不斷進行侵略滲透。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參加一戰德國同盟國集團的土耳其成為了戰敗國,而後土耳其帝國遭到西方國家的肢解,一戰期間英國曾支持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起義反抗土耳其,並允諾幫助他們獲得獨立,然而一戰結束後,英國和法國卻瓜分了土耳其帝國原來管轄的西亞地區,其中敘利亞成為法國地盤,而巴勒斯坦地區成為英國地盤。

在英國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開始以更大規模的湧入,而英國默認這種行為,也是從這時候起移居而來的猶太人開始和當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發生激烈的衝突。

二戰期間德國迫害猶太人的集中營

二戰結束後,德國在二戰期間對猶太人的屠殺暴行被公諸於世,猶太人的遭遇得到的廣泛的同情,而此時世界兩大國家中美國和蘇聯,猶太人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於是在美國和蘇聯堅決支持下,聯合國通過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與阿拉伯人巴勒斯坦分別建國的協議,1948年以色列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然而猶太人建國遭到阿拉伯人強烈反對,很快阿拉伯聯軍與以色列的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而後的40年裡又先後爆發了四次中東戰爭,而五次戰爭下來,巴勒斯坦的地盤越來越小,而以色列的國土則是越來越大。甚至在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就連埃及的亞洲部分也全部被以色列佔領。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領土變換圖

而如今的以色列領土不僅最初的巴以分治的部分,還包括歷年從巴勒斯坦奪取來的地區,還包括從敘利亞多來的戈蘭高地,從約旦奪來的約旦河西岸地區。


大東北的小豆包


我能告訴你的答案是:

二千多年前,生活在古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國家被古羅馬人滅國以後,猶太人又被古羅馬人鎮壓、屠殺和驅趕,從此猶太人無耐被迫流散到世界各地,此事世人皆知不再詳敘。

(以色列地圖)

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生活在歐洲各地的猶太人,在西奧多.赫茨爾的發起和領導的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口召下,猶太人才真正的開展了迴歸巴勒斯坦地區原來家鄉的設想和行動。

在以色列建國之前,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及其組織曾經試圖在前蘇聯的遠東地區,今天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的猶太自治州,舊中國的日本傀儡政府滿洲國的哈爾濱地區,南美洲的阿根廷和非洲的烏干達等地,都有建立猶太人國家的設想和行動,但是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都未實現。



(西奧多*赫茨爾)

最後猶太人還是決定選擇了迴歸曾經的故鄉~巴勒斯坦地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二戰中歐洲人尤其是德國希特勒政府對猶太人在政治上,經濟上和民族上的歧視、排擠、迫害和屠殺。

以及逃往東歐和北美的猶太人,用猶太資本成功在道義上說服,政治上公關,經濟上收買,媒體上宣傳等手段,得到了英國,前蘇聯和美國等國家的支持,在聯合國干預和支持下,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迴歸巴勒斯坦地區,開始籌備建國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行動。

(二戰中的猶太人)

以色列現在實際控制的土地大約有2.8萬平方公里,其主要有以下幾部分構成:

1,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到聯合國181號決議案生效前,由英國政府允許下由猶太人購買的巴勒斯坦地區的合法土地。

從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的猶太復國主義第一次代表大會以後,東歐、西歐和北美的猶太人開始移居巴勒斯坦地區,開始在加利利湖地區和巴勒斯坦北部地區購買土地,蓋房建廠,植樹種地,建立了第一個集體農業生產組織~基布茲。

(《貝爾宣言》:猶太人迴歸的文件)

從十九世紀末到1947年,這一時期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中部和北部購買的土地大約是六萬公頃左右。

2,由聯合國在1947年11月29日,通過的181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治建國決定案,劃分給以色列的合法土地。

從1947年11月29日,猶太人從聯合國第181(2)號決議案中分得的合法土地為1.5萬平方公里,佔巴勒斯坦地區總面積的56.47%。

(巴勒斯坦地區的土地變化圖)

猶太人分得的合法土地主要分佈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地中海沿岸平原,中部和北部的一部分的丘陵,平原和山地,大部分都是沃士良地。

3,以色列於1948年5月14日建國以後,由第一次到第五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從阿拉伯國家戰敗國中佔領的土地。

(五次中東戰爭)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建國,因為阿拉伯國家不滿分得的土地與人口不成比例等原因,第二天就爆發了軍事圍攻以色列,以色列被迫與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發生了第一次到第五次的中東戰爭。

結果以色列在五次中東戰爭中大獲全勝,從黎巴嫩南部,敘利亞西南部(戈蘭高地),約旦中西部(東耶路撒冷地區),埃及東北部(西奈半島,已歸還給埃及)等從戰敗者手中佔領了大片阿拉伯人的土地。

(戈蘭高地)

4,以色列從五決中東戰爭結束以後,不斷用軍事手段,行政和法律等方式不斷從巴勒斯坦蠶食佔領的土地。

以色列從五次中東戰爭以後至今,從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手中,利用軍事、行政和法律手段,先後佔領,分割和蠶食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大片土地。

(以色列國防軍與巴婦女)



現在巴勒斯坦只存有加沙,西伯倫,傑裡克,那布魯斯,伯利恆,安姆安拉等幾個孤立的小城市,大部分仍然被以色列嚴格控制和封鎖。

總之,以色列現在實際控制的土地既有合法性的法律依據,又有非法性的軍事佔領。

(以色列軍人)

以色列的土地構成是巴勒斯坦地區和中東地區最明感,最複雜,最棘手的歷史和現實的問題。

強者改變歷史,弱者哭敘歷史。至今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和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仍然一廂情願地抱著以土地換和平的願望,不切實際地支持巴勒斯坦正式建國。

(耶路撒冷與哭牆)

土地,對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和國家,都是寸土不讓,寸土必爭。那麼必須具有強大的國家綜合實力才能寸土必保,寸土必爭,寸土不丟。


難得糊塗DAvid


以色列是二戰之後新建立的猶太人國家,處於地中海東南岸以及紅海亞喀巴灣北岸,北靠黎巴嫩,東北鄰敘利亞,向東與約旦接壤,與(巴勒斯坦領土)約旦河西岸地區和加沙地帶接壤。根據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29日通過的181號決議 (即聯合國巴勒斯坦分割方案),巴勒斯坦地區將建立猶太人的猶太國和阿拉伯人的阿拉伯國兩個國家。但隨後爆發的中東戰爭和巴以衝突卻使得該決議實質上落空,以色列佔據了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區。

附圖,1947年的巴以分治方案

巴勒斯坦地區與猶太人的歷史

以色列最初是指民族而不是地點,最早的記載出現在公元前1211年。在過去3000年中,猶太人視以色列地為自己的民族和精神生活的核心,稱之為“聖地”或“應許之地”。公元前20世紀前後,閃米特族的迦南人開始定居在勒凡特南部(迦南)的沿海平原。從前12世紀開始,猶太人的祖先以色列人遷到這裡,他們於前11世紀建立了一個統一的王國——以色列王國。公元前935年,王國分裂為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部的猶大王國,猶太人之稱由此而來。

此後,猶太人歷經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佔廷等國的統治,其勢力逐漸衰落。尤其是在132年的起義失敗後,羅馬帝國將猶太人被驅逐出這一地區,並將此地改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羅馬帝國對猶太人的鎮壓和驅逐導致猶太人逐漸流散到世界各地,史稱“猶太人大離散”。

公元638年,穆斯林軍隊佔領耶路撒冷和周邊地區。之後的近千年間,包括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蒙古帝國以及馬木留克王朝等穆斯林國家相繼統治該地區。1516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成為這裡的主人並一直持續到一戰,奧斯曼戰敗後,英國人佔領此地並正式稱之為巴勒斯坦地區。

附圖,大流散後猶太人在不同年代被迫遷移的示意圖

猶太復國主義與以色列的建立

面對西歐國家的普遍不歡迎與東歐國家的屠殺,流亡海外的猶太人一直試圖返回以色列。18世紀時,歐洲的猶太人已經開始小幅返回。1881年,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迴歸浪潮,即阿利亞運動。受到東歐國家迫害和屠殺的猶太人在西歐富有的猶太人的資助下來到巴勒斯坦地區,他們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定居。

1896年,維也納記者和劇作家西奧多·赫茨爾發起了錫安主義運動(即“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該運動號召散居全世界的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1897年8月29日,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在瑞士巴塞爾召開,大會決定建立“一個得到公眾承認的、有法律保障的家園(或國家)”。

20世紀初,錫安主義運動的發展推動了猶太人的第二次迴歸浪潮(1904-1914年),大約四萬名猶太人到達巴勒斯坦地區。1917年,英國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1920年,國際聯盟委託英國管轄巴勒斯坦地區。1922年,英國將巴勒斯坦託管地劃分為兩部分:東部(現在的約旦)的阿拉伯人居住地,西部的猶太居民區。一戰後,猶太人掀起第三和第四次迴歸浪潮,但猶太人的大量增加導致與當地阿拉伯人的衝突。1933年,納粹上臺引發了第五次猶太人迴歸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巴勒斯坦地區已經有大約60萬猶太居民。

附圖,巴勒斯坦國聲稱以及實際控制的領土(紅色)

以色列領土的變化

1947年4月2日,英國將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討論。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通過《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在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實際控制了巴勒斯坦6%的土地和只佔巴勒斯坦人口1/3的猶太人得到了巴勒斯坦地區56%的土地(約1.52萬平方公里),控制巴勒斯坦94%的土地和佔巴勒斯坦人口2/3的阿拉伯人僅得到43%的土地(約1.15萬平方公里)。聯合國分治方案通過後,猶太人接受了該方案,但阿拉伯國家聯盟不接受並對猶太人發動暴力襲擊,隨後演變為大規模的暴力衝突,最終導致1948年的以色列獨立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立,隨後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之後,阿拉伯人控制的土地面積由聯合國大會181號決議規定的1.15萬平方公里下降到1.05萬平方公里,約旦控制了約旦河西岸地區,埃及控制加沙地帶。1967年6月5日,以色列軍隊發動“先發制人”式的打擊,到6月10日宣佈停火時,以色列佔領了約旦河西岸地區(1967年–現在)、加沙地帶(1967年–2005年)、埃及的西奈半島(1967年–1982年)以及敘利亞的戈蘭高地(1967年–現在)。

此為個人見解!!歡迎交流與討論!!!


我沒忘記home


“以色列"一詞最早出現於公元前1220年的一塊石碑上,上面記載著埃及法老滅亡迦南部落王國經過:迦南遭劫掠,艾希克隆被制服,加沙被佔領,以色列被洗劫一空,他的子孫由此煙滅。

公元135年,猶太人在大衛後裔巴爾.科赫巴領導下發動了起義,起義的目的就是反對羅馬皇帝哈德良計劃在耶路撒冷重建一座羅馬式的城市,並打算建造一座羅馬神殿。在強大的羅馬軍團鎮壓下,至少100萬猶太人被殺害,1000座以上的猶太人村鎮被摧毀,倖存下來的猶太人被迫逃離故土,向世界各地流散。第二聖殿被摧毀,當年的猶太聖殿保留下來的唯一遺蹟是高19米,長48米的西牆,成為了世界猶太人祈禱的地方,猶太人稱為“哭牆"。

(男子在哭牆邊一定要戴帽子,否則是對上帝大不敬!)

自從猶太人離開了耶路撒冷周圍這一大片土地以後,先後有亞速人、羅馬人、阿拉伯人佔據了這塊土地。由於基督教、伊斯蘭教都起源於猶太教,他們祖先都在這塊土地上生活過。所以,伊斯蘭教的阿克薩清真寺、猶太人的哭牆、基督教的聖墓教堂都在耶路撒冷。

猶太人開始浪跡天涯,被基督教戲謔為:永世流浪的猶太人,竟然形成為生活中的事實。猶太人在歐洲受到了基督教的歧視和迫害,但是他們堅信自己是上帝特選的子民,其他人只能通過猶太人才能與上帝溝通。由於猶太人拒絕改教或同化,多次遭到放逐和屠殺。1096年,歐洲十字軍東征,本來需要到耶路撒冷去消滅異教徒伊斯蘭教,奪回耶路撒冷。但是眼前的異教徒就是猶太人。於是,一場大屠殺就這樣開始了。1648年,烏克蘭哥薩克在赫米爾尼茨統領下,帶著蒙古入侵以來從未見過的野蠻和瘋狂,有10萬猶太人死於這場災難。



猶太人在贖罪日時,一個猶太教徒必須以手撫胸,用希伯來語不斷進行懺悔:我們犯有罪過、我們不思叛逆、我們搶劫、誹謗、狡詐、傲慢、胡言亂語,等等。猶太人在歐洲,他們死後,千辛萬苦從耶路撒冷裝了一小袋泥土放在墓穴裡,表示亡者安息在聖潔的土地上,送葬的人嘴裡嘟囔著:來年返回耶路撒冷!1881年,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對俄國的猶太人進行大屠殺,猶太人平斯克猛然幡醒,用德文寫了一篇文章《自我解放----一個俄國猶太人對他同胞的警告》主張在北美和土耳其購買土地,建立自己的家園。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歐洲的猶太人都站在自己居住國一邊抗擊敵國。英國外交大臣貝福爾,為了爭取猶太人的支持,在1917年11月2日,發表了《貝福爾宣言》,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民族之家。為了避免激怒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的統治者以及阿拉伯民族,英國拒絕用“猶太國",而是“猶太人民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希特勒在紐倫堡頒佈了一項補充法令:凡祖父或祖母有一方是猶太人即為猶太人,而且按血緣分為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猶太人。一場大屠殺拉開了預幕。二次大戰結束,有600萬猶太人死於非命。

二戰期間,美國猶太人在美國119座城市舉行示威遊行,要求允許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隨著戰局明朗,羅斯福授權發言人表示美國的立場。總統對“巴勒斯坦之門今日向猶太難民敞開表示欣慰和深切關懷"。二戰結束,猶太人在歐洲遭受的災難深為世人所同情,杜魯門為了與杜威競選總統,爭取美國猶太人支持,特別選擇了猶太贖罪日,發現聲明公開支持建立猶太國。

由於英國在二戰中實力大大地削弱,1947年2月,英國宣佈將整個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合國討論。聯合國設立了由11國組成的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委員會有二種方案:第一種方案由加拿大和捷克提出的主張將巴勒斯坦劃為一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實現國際化;第二種方案是印度、伊朗、南斯拉夫提出的,主張成立巴勒斯坦聯邦,阿拉伯和猶太人分別實現地方自治,並限制猶太人移民。由於在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下,聯合國大會在1947年11月29日通過第一種方案。

1948年5月4日,以色列國父本.古裡安在特拉維夫博物館大廳宣佈以色列國成立。《獨立宣言》發佈11分鐘,美國宣佈承認以色列,緊接著蘇聯宣佈承認以色列。12個小時以後,黎巴嫩、敘利亞、伊拉克、外約旦(後叫約旦)埃及的遠征軍和沙特軍隊從四面八方的朝特拉維夫而來,戰爭初期以色列失利。11月29日,聯合國要求交戰雙方停火四周,以色列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從蘇聯、美國等國獲得了大量的武器,反敗為勝,結束了第一中東戰爭,以色列國事實上誕生!


張律明


當初那是殖民地,主人是大英帝國,原住民是阿拉伯人、德魯茲人,就是沒猶太人什麼事兒。不過猶太人文化高、有錢,猶太復國主義運動開張以後,猶太精神領袖們向當地土著阿拉伯人買地,注意,不是國土,是居留地,後來他們想成立國家,英國人不同意。其實,即便英國人同意,這事兒也懸,想那有地位有財富有文化的猶太人在各自現居國中過的好好的,人家吃飽了撐的舉家移民,幹這種從小康往難民轉變的天底下第一傻事兒,這事兒就一直糾扯沒完。誰成想猶太人生活和事業最成功的國度——德國,怎麼就冒出個瘋子,不管是排猶還是反猶,這事歐洲人以前沒少幹過,但這一輪人家是從嚴密的理論到切實的行動,實實在在要滅猶,具體過程世間已知曉很多,不再贅述。只是在二戰後,歐陸上驚恐的寥寥猶太人再也不敢相信人世間還有什麼人性可言,紛紛逃離祖祖輩輩待過的家園,來到現在的以色列,人口飆升幾十倍,建國基礎終於夯實,可是英國人仍舊不同意,猶太人忿忿不平,釀出了不少的流血事件,注意,那時候的恐怖分子可是猶太人!當時西方又普遍患上了戴高樂所謂的"猶太病"——具體症狀表現為對猶太民族無限同情。杜魯門總統悲天憫人,策動聯合國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土地平分,猶太人略少質佳,原住民們略多質劣。這實質上嚴重偏袒以色列,卻需要無辜的阿拉伯人來承受對猶太人苦難的代價。起初英國與阿拉伯人站在一起,但是在這件事中古道熱腸自始至終的美國施壓,惹不起的英國索性甩手不管,猶太人阿拉伯人毫無意外大打出手,以色列於是乎把沒買的地以及沒劃給自個兒的地也一併佔了過來……


顫動的丹田


猶太人也是一個苦難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上曾經歷過羅馬、俄羅斯、希特勒的多次大屠殺。特別是二戰中,600萬猶太人慘遭屠戮,猶太人作為最大的難民群體流落世界各地。

二戰之後,在英國的支持下,猶大人從世界各地迴歸他們曾經的故土,現巴勒斯坦領地。從買田置業開始,漸成氣候。聯合國根據宗主國英國的建議,形成181號決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作為兩個國家,分別獨立建國,領土大概各佔一半,以色列略多。

聯合國決議後,以色列立即宣佈建國。巴勒斯坦由於不滿聯合國的分治協議,發動起義,巴勒斯坦周邊的敘利亞、黎巴嫩、埃及、約旦、沙特阿拉伯等國家集體對以色列宣戰。

在戰鬥最酣以色列處於劣勢的時候,美國人出面調停,實際上是給以色列人一個喘息機會,不可思議的是,四周皆敵的小小的以色列竟然打敗了勢力強大的阿拉伯國家聯軍,搶佔了大片巴勒斯坦領土。此後4次的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完勝,並強佔了埃及、黎巴嫩和敘利亞的部分領土。巴勒斯坦最後被擠壓在幾個小據點艱難生存,導致巴勒斯坦大量難民流落周邊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曾經有過2次和平機會,但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一次是埃及為收復被以色列佔領的西奈半島,與以色列建交。埃及被阿拉伯聯盟開除,許多阿拉伯國家與埃及斷交,埃及總統薩達特被阿拉伯極端分子槍殺。

二是時任巴解組織主席阿拉法特起義了幾十年,不僅沒有建國,還失去了家園,於是務實地提出“以土地換和平”,與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簽署了奧斯陸協議,拉賓與阿拉法特還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拉賓被以色列右翼人士殺害。

進入21世紀,阿以矛盾更趨複雜,局勢更加動盪。隨著美國極端偏袒以色列,沙特為主的遜尼派國家為了遏制什葉派國家伊朗,逐漸與以色列走近,以色列更加肆無忌憚,巴勒斯坦事業遇到了更大的困境。

以色列從購買土地,到蠶食土地到獨立建國給我們的啟示有二:

一是當今世界仍然是拳頭說話,土地原來是誰的並不重要,一次勝利的戰爭勝過過100次說理、抗議。

二是團結可以出戰鬥力、出生產力。以色列連續5次打敗幾倍於自己的阿拉伯國家,猶太人的內部凝聚力可見一斑。當然也反應出阿拉伯國家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能搞好團結,被以色列分而治之。阿拉伯今天的亂象仍然是不團結,繼續被美國、以色列利用。


胡家成hujc


以色列所在的巴勒斯坦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被各大帝國輪番佔領的地方,歷史上從來沒有固定歸屬哪個民族,所以,你方唱罷我登場,誰的拳頭硬、實力強這地方就是誰的。

猶太人歷史上確實在此立足過,並曾在這一地區建立過兩個小王國,但那是兩千年前的事了,此後的兩千多年間,猶太人被歐洲的羅馬帝國殘酷鎮壓,基本上都跑光了。但二戰結束後,猶太人仗著英、美、蘇這些大國的支持,紛紛從世界各地跑回來,又來認領其所謂的祖先遺留的土地了。
(以色列軍人)


和稀泥的聯合國遵從這些大國的意思,將巴勒斯坦地區一分為二,讓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建立自己的國家。當時,猶太人從聯合國那裡分到的土地面積較大一點,不過也僅有1.5萬平方公里,這算是符合國際法的那部分領土吧。但現在以色列的實際控制土地面積為2320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以色列通過軍事手段,強佔了包括戈蘭高地在內的8200平方公里的阿拉伯人土地。這還不是最牛的,以色列曾一度佔領埃及的西奈半島,那時所控區域面積達到65000平方公里。後來,為了拉攏埃及,分化阿拉伯反以色列聯盟,又把這一戰略價值不大的地方還了回去。


以色列之所以成為二戰後世界上領土面積增加最多的國家,一是和主要大國支持縱容有關,同時也和其自身的努力分不開。薩達姆因為吞併了科威特,遭到美國兩次軍事打擊,招致國破身死,但以色列人就牛多了,無論在這地方怎麼無法無天,搶了別人多少地盤,美國人從未有過任何非議。以色列人除了美國支持,自身實力在該地區也首屈一指,再加上通過法國人的言傳身教,擁有了核武器後更是視阿拉伯國家如糞土,這也是它攫取到的土地能牢牢控制在手裡的主要原因。


當然了,阿拉伯人的相互拆臺和不團結也是成全以色列人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體量龐大的阿拉伯世界,眼睜睜看著小小的以色列迅速壯大並在自己身邊為所欲為,是不是特像一個成精的老鼠戲耍欺負一頭大象那樣,特別奇葩和屈辱呀?


高山流水116820061


以色列現在的領土,是在英美蘇聯等國家的幫助下獲得的,通過不斷的對外擴張才有了現在的版圖。猶太人自從被迫離開家鄉開始,就非常的渴望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土,他們希望能夠在上面建立國家,在自己的國家上生活。如果有了自己的領土,他們就不用再擔心遭到其他民族的迫害和不平等對待。

他們想擁有領土的渴望,是來自遭受其他民族的迫害產生的。猶太民族是一個非常堅定的民族,他們始終相信自己的信仰。他們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猶太人相信他們就是天選之人他們就是最優秀的民族。

在這種想法下他們很難融入其他民族,即便到了其他國家生活,他們也保持著自己的生活方式。

亞歷山大帝國時期,生活在希臘半島的猶太人就遭受到了當地人的歧視。猶太人拒絕融入當地人的生活,猶太人不與當地人居住在同一個地方也不去祭拜希臘的神廟,甚至不與當地人一起吃飯。

猶太人這種格格不入的行為,被統治者當成了拒絕接受統治的行為。很快他們遭受到了清洗,他們的猶太教被定義成了非法教義。凡是拒絕改變的猶太人,都遭到了處罰或者屠殺。


這個僅僅是猶太人幾千年歷史中的一個縮影,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始終相信自己的信仰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拒絕融入其他的民族。他們的這種堅持,正是他們遭到迫害的原因之一。他們遭受到的迫害,讓他們無比渴望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領土。

二戰結束

在第2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猶太人通過自己在美國英國的社會地位以及財富,對這幾個國家進行遊說。在這幾個國家的幫助之下,他們得到了一次選取領土建立國家的機會。

聯合國給了他們三塊地方給他們做建國的土地,再三思量之下他們還是選擇了他們的祖地也就是現在的巴勒斯坦地區。

儘管選擇其他的地方,要比在巴勒斯坦好很多可是他們還是選擇了自己祖先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畢竟這裡是他們的家鄉。數千年的流浪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回到家鄉,現在有了機會即便面對再多的困難他們也會做出同樣選擇。

猶太人的到來遭受到了當地阿拉伯人的反對,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他們早已習慣居住在這裡。現在猶太人突然的出現,那就是要和他們爭奪生活居住地搶佔資源。

在雙方的觀念裡他們都是這片土地的主人衝突在所難免,以色列的平民遭受到了阿拉伯人的暴力襲擊。

猶太人的住宅區、商店、民眾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襲擊。很快猶太人組織起了民兵對阿拉伯人展開還擊,這些小規模的戰鬥很快就擴大升級也變成了大規模的衝突,最終引發了以色列獨立戰爭。

艱難的獨立

聰明的猶太人早就知道在巴勒斯坦地區成立國家的後果,可是他們依舊還是選擇了這裡。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數千年都挺過來了,如今的困難又算什麼?以色列在建國之後,周邊的國家對以色列進行了攻擊,這幾個國家包括在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約旦、黎巴嫩。

猶太人地區的阿拉伯人擔心受到戰爭的波及,大部分的阿拉伯人都遷往了別的地方。以色列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次,以前都是他們害怕其他的民族,現在終於有人害怕他們了。




不過這一點並不令他們值得高興,因為他們還需要擋下其他國家的攻擊。

在以色列領導人的組織下,猶太人把北邊的敘利亞伊拉克軍隊阻攔在了邊境外的地區,猶太人的民兵也阻止了埃及的軍隊。為了避免事件升級聯合國出面調停,並且暫時畫了一條邊境界,這次衝突才算停止。

這其中距離他們最近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衝突最為頻繁,雙方都對邊境線具有爭議。也因此不斷產生衝突,以色列因為有美國的支持在武力上對周邊國家都有壓制性。在衝突之中以色列的領土也不斷的擴大,也才有了今天的以色列。


李青蒿


猶太人是個古老的民族,與阿拉伯人同屬閃族,猶太教與伊斯蘭教基督教同源,公元72年為羅馬滅國,隨後猶太人流落世界各地,但仍然保持著獨立宗教和民族特性不變。猶太人善經營,猶其在金融方面特別擅長,因此普遍較富裕。因其宗教民族不融合及其富裕也導致了在歐洲始終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遭人忌恨,猶太人也成了貪婪的代名詞。二戰前納粹出於政治經濟需要對猶太人實行了掠奪與清洗,實際上同期歐州多國也做了同樣的事,只是掩蓋不提罷了。猶太人再次大規模從歐州逃離,其中相當部分到了美國。二戰後在美國支持下猶太人重新建國,隨後發生了四次中東戰爭,均以阿拉伯聯軍失敗告終,以色列在中東站穩了腳跟。事實上以色列就是美國在中東的一顆釘子,以此為基地影響中東及東地中海地區,號稱美國第五十一個州。


意興飛揚


這是個好問題。

這個問題好在,在多數人的觀念裡,領土都應該是用軍事手段打回來的,題主能提出這個問題,應該是感覺到了以色列的領土並不是簡單的武力搶奪佔領。才有此一問吧?

因為本人不熟悉今日頭條的玩法,不會看提問題的人是哪個,還請閱讀到這個答案的君子可以不吝賜教教給我怎麼找到題主。謝謝!

目前世界上所有主要國家的領土,全是這個國家的人民世世代代生於他們的土地,活於他們的土地,死於他們的土地,先發展出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讓此土地上的人民有了凝聚力,然後建立國家開疆拓土。產生出文化自信!

唯獨現代以色列國的起始領土是“聯合國開會”劃定的。不是打回來的。

於是,筆者回答此問題要把文化放在第一,所謂自強自信者自立,猶太人這個民族以及他們民族文化的常識,相信讀者諸君們一定全部知道,這裡不佔用讀者們的時間,不展開。

可是,他們的國歌還是要粗略看下的:

《希望》

只要我們心中,

還藏著猶太人的靈魂,

朝著東方的眼睛,

還注視著錫安山頂,

兩千年的希望,

不會化為泡影,

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

立足在錫安和耶路撒冷


.“只要在我們的胸懷裡還藏著猶太人的心靈,

那面向著東方的眼睛,

還向著錫安山的方向看著猶太,

兩千年的希望從未失去,

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民,

自由生活在我們的土地這是錫安山和耶路撒冷的土地。

自由生活在我們的土地,

這是錫安山和耶路撒冷的土地。”


請問任何一個經歷了舊歐洲一次又一次排猶運動,再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猶太人唱過此歌之後,怎能不希望建立“以色列國”呢?

至於猶太教凝聚起來的以色列文化三千年來,越挫越堅。多次在以色列地區復國多次被滅。是以色列領土所來的主要力量,但是,這些世界歷史常識,世人皆知!在這裡還是不展開講,免得佔用看官您的時間。

歷史到了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塵埃落定,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建國,這個紛紛獨立建國的潮流裡,美蘇冷戰又起。雖然以色列人這個時候無兵無將,但是以色列復國運動這個組織在金融領域很是厲害,加上多少世紀來,也總有以色列人一次一次的“迴歸潮”,前仆後繼的試圖建國,不少以色列人事實生活在那塊土地。

西方陣營又為了冷戰的需要大力支持以色列人。全世界(其實美蘇英法而已)面對以色列人的兩千年努力,面對以色列是“受害者”的道德局面,終於以“聯合國”之名,給了“合法建國”的法理基礎,指定有了“合法領土”。

後來的“六日戰爭”等其他戰爭打回來的領土,屬於文化自信自強立國後的開疆拓土,是因果的果不是因果的因,文化自強自信才是因!

再說些否定句,以色列領土的得來不是那些“金融家”的運籌帷幄,也不是美國的憐憫,他們是在以色列人民建國運動中火中取栗的得利者,沒有利益這些傢伙是不會響應人民呼聲的,雖然這些傢伙的利益也不全一致,但是有相合處。尤其美國人沒有利益怎麼會響應其他民族的人民呼聲呢?“金融家”們更是沒有祖國,連美國也不是他們的祖國。中東要有他們的人存在是他們的相合之處。

題外話,說猶太人支配美國,不成立,支配美國的是資本家們,資本家們可不全是猶太人,美國支持以色列是為著西方文明對抗穆斯林文明下的地緣站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