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加坡和以色列為什麼不是發達國家了?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新加坡,以色列都是城市型國家,依靠一兩個行業做的好些,收入就不差。關鍵看怎麼定義發達國家,只看收入,人均收入高的多了去了。卡塔爾,文萊,盧森堡都不低,能算髮達國家嗎?人越少收入就高,這樣的國家多了去了。以色列,新加坡沒有基礎工業,也沒有能拿的出手的終端工業,如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這兩個因為位置特殊,以色列在中東,肩負著搞亂中東的任務,美國,歐洲都護著他,他能得到一些歐美的技術,這就得瑟的不行,其實根本不行,有本事搞個5代戰機出來。這個他是既無資金,也無技術,美國也不會給他,看他能搞出來不。新加坡也差不多,守著馬六甲海峽,靠反華討的歐美歡心,也能得到些歐美給的技術,但當下和未來的先進技術,如新能源,芯片,5g等他有那個,韓國有幾個那就擠進發達國家了,新加坡差得還遠。他們能有較高的收入,是因為佔據好地勢,對歐美有利用價值,地方小人少,歐美隨便給個肉渣就能過的不錯。


山重水複123456


最近的發達國家評選當中,全世界只有21個國家入圍,亞洲的以色列和新加坡並未名列其中,亞洲的發達國家只剩下日本和韓國兩個。


新加坡人均GDP達到5.7萬美元,以色列4萬美元,而作為發達國家的法國人均GDP為3.8萬美元,從經濟角度來看,新加坡和以色列都可以入選,但是發達國家衡量指標並非只有經濟。

發達國家的評判標準

發達國家首先是經濟水平高,此外人類發展指數、工業化水準以及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是重要參考項目。


比如卡塔爾,人均GDP達到6.3萬美元,甚至高於美國,位居世界第6位,但是包括卡塔爾在內的中東國家無一成為發達國家,關鍵在於它們是依靠出口資源實現經濟增長工業化程度並不高。

新加坡領土面積719.1平方公里,而北京面積為1.6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22個新加坡,越小的國家越容易發展,新加坡加上良好的氣候條件,優良的地理位置,很容易發展經濟。

新加坡工業佔GDP25%,農業佔GDP不到0.1%,服務業約佔GDP65%,此外旅遊業等也為GDP做出貢獻,但是總體而言,新加坡工農業整體能力沒有達到頂尖水平,加上領土面積的限制,因此沒有入選發達國家。



以色列人均GDP4萬美元,工農業水平高,以色列領土面積只有2.5萬平方公里,而且擁有大片荒漠,但是即使是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以色列通過高科技發展農業,竟然可以向歐洲等地區出口水果和蔬菜,基本解決糧食問題。


以色列人口數量只有800多萬,但是面對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聯合進攻能夠屹立不倒,在與伊朗的爭鬥中不落下風,至今仍然佔領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關鍵在於以色列科技實力領先,還有就是美國的援助。

以色列與敘利亞、伊朗以及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武裝衝突至今沒有結束,雖然以色列處於優勢,但是隻要安全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以色列也就很難成為發達國家,畢竟居民生活水平要考慮安全。


發達國家評選機構

亞洲公認的發達國家是日本和韓國,韓國2018年人均GDP突破3萬美元,全世界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人口數量超過五千萬的只有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日本,韓國的成就有目共睹,日本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按照什麼標準,日本都可以名列其中。


視野新觀


亞洲只有一個發達國家就是日本。很多答案不知道從哪搜來了一堆真假難辨數據,或者憑經驗感覺張口就來。實際上那些所謂國際機構的數據和評定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也不會產生任何實質影響。

真正具有法律效力且產生實質經濟影響的是世界貿易組織,在世貿組織中發展中國家可以享受相對的優惠政策和優惠稅率,對一個國家的國際貿易影響巨大。而發達國家就享受不到這些好處。

而世貿組織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資質的認定相當簡單粗暴,就是自認。你認為你是發達國家你就是,你認為你是發展中國家你就是。基於公平原則,世貿組織認為發達國家應該為促進國際貿易的繁榮做出更多的貢獻和犧牲,同樣基於公平原則,不能強迫別國讓步,因此就採取了自願原則。

亞洲只有日本自願主動認了發達國家的名額,日本人也經常抱怨中國在遇到政治問題時就要求大國待遇,遇到經濟問題時就要求發展中國家待遇。在日本人看來,按經濟總量算中國早就是發達國家了,但中國就是不認,你奈我何!


墨予白33


一直以來,國際經濟學界都不把新加坡和以色列,列為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國家。以色列1948年才建國,建國初期,曾受周邊阿拉伯國家武力進攻,以色列的軍事強大和經濟發展,都仰仗於美國扶持。所以,以色列應該算是另類,通常經濟學界並不把它列入發達國家行列。

而新加坡陸地面積約719平方公里,人口僅56多萬,是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不僅小,更是1959年後才建國,經濟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以在歸類劃分上,新加坡往往被劃分為新興國家。

但是,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機構發佈的最新資料顯示,亞洲只有日本、韓國、以色列和新加坡是發達國家。這意味著,新加坡和以色列已符合聯合國頒佈的發達國家條件,發達國家的地位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那麼,國際社會憑啥就認為以色列和新加坡算是發達國家呢?第一,新加坡和以色列都達到了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水平。2017年新加坡的GDP為3054億美元,人均GDP高達5.46萬美元,略低於美國。而2017年以色列的GDP為3480億美元,人均GDP達4.07萬美元,比日本、英國、法國這些發達國家的人均GDP高。

第二,新加坡和以色列在工業化和科技水平都很發達。新加坡雖然很“小”,但它卻能夠和韓國、香港、臺灣並列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金融業非常發達,是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在電子、造船、煉油等領域實力也比較雄厚。

以色列也不甘落後,在科學技術上面非常發達,其科學家在遺傳學、光學、計算機科學等產業貢獻都很突出,而且以色列的軍工和農業產業也相當發達。實際上,猶太民族很聰明,會做生意,也出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家、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一員。

第三,這兩個國家的歷界國家領導人都比較務實。新加坡有李光耀審時度勢,汲取東西方之長,把東方文化傳統與西方制度優勢有機結合,並且以選舉機制化、人才精英化治理國家,強力凝聚共識,杜絕點滴錯誤。同時,以色列曾被認為是中東最民主的國家,不管是左翼還是右翼,不管古裡安還是拉賓,還是到內塔尼亞胡執政期,他們均以國家安全第一,經濟方面少走彎路,接力並全力謀發展。

從國際經濟學界來劃分來看,由於以色列和新加坡這二個國家成立時間比較晚,一個是美國扶持的猶太國家,另一個新加坡則是成立較晚的新興國家。但是在國際各權威機構都認定,以色列和新加班肯定屬於發達國家。無論從人均GDP,到工業化和科技化的發達水平,再到走西方國家的民主化道路,這都說明了這二個國家屬於發達國家無疑。


不執著財經


首先,新加坡和以色列是發達國家,這沒有疑問。

因為,無論是經濟發展,科技教育文化水平,社會福利,還是人均收入,新加坡和以色列,均走在世界前列,已經符合聯合國頒佈的發達國家條件。

但是,在表述劃分上,我們都不把新加坡和以色列,列為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國家。以色列1948年才建國,建國初期,它既受英法等發達國家壓制,又受周邊阿拉伯國家武力進攻,軍事強大和經濟發展,幾乎全靠美國扶持。所以,以色列可以說是一個另類,好象人們並不把它列入發達國家行列。

而新加坡更是於1959年才建國,經濟起飛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因而在表述劃分上,新加坡實實在在是一個新興國家。


慶陽親王


一、地處東南亞的新加坡原是英國的殖民地,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獨立後在首任總理李光輝的領導下,充分利用新加坡地處馬六甲海峽的港口優勢,實現了經濟的迅速騰飛,與香港、臺灣、韓國並稱為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面積719.1平方公里。人口579.2萬人,是亞洲主要移民國家,其中華人佔總人口70%。其GDP產值3137億美元,人均GDP54141美元。已經擠身於世界發達國家的行列。新加坡屬外貿驅動性經濟,以電子、石油化工、金融、航運、服務業為主,高度依賴於美日歐和周邊市場發展對外貿易的國家 。

二、地處阿拉伯半島的以色列是在1948年宣佈獨立後即遭周邊所有阿拉伯國家欲"除之而後快"而歷經5次中東戰爭洗禮,卻屹立不倒的越戰越勇、越戰越強的國家。以色列現實際控制面積25470平方公里,人口842萬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猶太人為主體的國家。其GDP產值3656億美元,人均GDP產值43410美元。以色列自建國以來,始終致力於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的發展,以色列科學家在遺傳學、計算機科學、光學、工程學諸方面在世界上作出卓越貢獻,是中東地區唯一的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國家,是後來居上的世界發達的國家…


知研42791366


一直以來,國際經濟學界都不把新加坡和以色列,列為傳統意義上的發達國家。以色列1948年才建國,建國初期,曾受周邊阿拉伯國家武力進攻,以色列的軍事強大和經濟發展,都仰仗於美國扶持。所以,以色列應該算是另類,通常經濟學界並不把它列入發達國家行列。



而新加坡陸地面積約719平方公里,人口僅56多萬,是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不僅小,更是1959年後才建國,經濟起步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所以在歸類劃分上,新加坡往往被劃分為新興國家。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領土面積719平方公里(香港特區1100平方公里),人口560萬多一點點(香港特區750萬左右)。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之一。新加坡的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4%,主要是商務服務、交通和通信服務、以及金融服務這幾大類。那麼關鍵的問題就是,新加坡為什麼可以發展這些產業?核心原因就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地區與中東及歐洲貨物貿易的必經之地!中東是世界石油主產區,中日韓三大經濟體都要從中東各國進口大量石油,都是從馬六甲海峽走的!那麼,新加坡發展石油煉化產業是不是順利成章!當今世界最經濟的遠途大宗運輸方式就是船運,途經新加坡的船在那裡補給、修理,是不是也順利成章!



世界上任何國家都不可以否認華人的勤勞,而且華人聰慧程度也是世界上數的著的。新加坡發展和華人的勤勞是脫不開關係的,和懶散的東南亞土著人也形成鮮明的對比


凹凸曼爆料


新加坡和以色列怎麼就不是發達國家!新加坡和以色列就是發達國家。因為不管是從人均GDP,還是社會發展指數等角度,這兩個國家都達到了人們常規的認識。

所謂的發達國家,是指那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又稱作高經濟開發國家。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考量,新加坡與以色列都達到發達國家的標準。發達國家大都處於後工業化時期,服務業(也就是商業)為主要產業,不管是新加坡還是以色列,都達到這樣的標準。

新加坡工業佔GDP25%,農業佔GDP不到0.1%,服務業約佔GDP65%,這是標準的後工業化時期。2018年新加坡GDP總量3610.5億美元,人均GDP6.4萬美元,超過很多大型發達國家。

當然,作為一個城市國家,新加坡國土面積有限,經濟體量也有限,軍事方面也有缺點。但依舊不能否定新加坡實質上就是發達國家。

以色列2018年人均GDP是4.16萬美元,也超過很多老牌的西方國家。以色列軍事、科技都非常發達。進出口貿易也非常活躍。

從常規認識來說,亞洲有四個發達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

目前,不管是聯合國,還是世界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其他權威機構,沒有任何權威機構,有一套評價發達國家的標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所謂的權威機構評定發達國家,也就是說說而已,大家看看就是了。


波士財經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裡,WTO新加坡跟韓國都不是發達國家 在亞洲只有日本跟臺灣被稱為發達地區。


姬眙彖


首先,新加坡和以色列是發達國家。至今,還沒有哪個機構在評選發達國家中把他們二位除名了。

其次,這個問題很有探討的意義,因為弄清楚世界上那些發達國家的發達本質之後,我們才能更加明白,我們自己要走一條什麼樣子的道路!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領土面積719平方公里(香港特區1100平方公里),人口560萬多一點點(香港特區750萬左右)。新加坡是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東南亞最大的修造船基地之一。新加坡的服務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4%,主要是商務服務、交通和通信服務、以及金融服務這幾大類。那麼關鍵的問題就是,新加坡為什麼可以發展這些產業?核心原因就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位於馬六甲海峽,是東亞地區與中東及歐洲貨物貿易的必經之地!中東是世界石油主產區,中日韓三大經濟體都要從中東各國進口大量石油,都是從馬六甲海峽走的!那麼,新加坡發展石油煉化產業是不是順利成章!當今世界最經濟的遠途大宗運輸方式就是船運,途經新加坡的船在那裡補給、修理,是不是也順利成章!

對於新加坡,更加重要的一點是:馬六甲海峽的意義在於,物流的彙集會帶來人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貨物的轉口貿易,會拉動銀行業務(國際貿易要開信用證、貸款、收付款等等);石油的往來,促進新加坡建立原油期貨交易乃至交割中心。光這兩點,就足夠把任何一個地方捧成金融中心了!香港就是同樣的道理,是先有香港航運中心,後來才有香港金融中心的!因此,上海原油期貨交易開通以後,最緊張的就是新加坡,這是要搶他們的飯碗之一啊!

而新加坡作為一個華人社會,重視教育與社會治理,使得國民素質普遍非常高,客觀上適應了高端產業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個560萬多一點人口的城市(中國地級市超過這個數字的多得去了),有20多萬人從事高收入金融行業,這個城市國家怎麼能夠不富裕!當然是妥妥的發達國家!因此,新加坡的發達主要原因是地理位置,輔助原因是國民教育。假設新加坡在新西蘭附近,再華人社會、再高等教育,都發展不起來,因為沒有物流來帶動人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再說以色列。以色列能夠成為發達國家,一方面是猶太人自身努力的因素,另一方面其實更重要的是美國的保護與扶持。猶太人有全世界著名的兩大特點,一個是會做生意,另一個是會搞科研。以色列多麼會做生意這一點沒有特別的體現,說實話,就是因為以色列不是新加坡!以色列領土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871萬多人。以色列那個地理位置,不是什麼交通要衝,自己體量九百萬人口不到,註定沒有太多的貿易量可以撐起來。因此我說以色列國家不太能夠體現猶太人會做生意的特點,至少不明顯,反而是他們在美國搞得風生水起,某些金融家還能時不時搞點世界性的轟動新聞,比如狙擊英國央行、東南亞金融危機等。因此,以色列國本身的強大是教育和科研的結果。

而我認為更加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保護與支持。中東地區,什麼什麼衝突就不用說了,單說伊朗這個死敵,就有八千萬人口!憑這個量,以色列怎麼能夠立足中東世界!必須要美國的保護的。而美國對以色列的扶持更加明顯,每年幾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以色列初創企業經常被硅谷企業收購等等。因此,一方面自身努力讓自己有能力把握機會,另一方面有強大的後援支持,這就是以色列成為發達國家的原因。

一開始我就說了,這兩個國家能夠發達原因很值得我們思考,就是因為他們屬於小國,是真的可以靠、也是必須靠“大樹”才能好乘涼的!我們是大國,搞一個金融、一個航運、一個科技,是不足以支撐我們的發展的,那樣是要90%以上的國民去種田的。因此,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其實就是光靠一兩個產業發展的小國或者資源國,像北歐、盧森堡、新西蘭、澳大利亞、這裡的新加坡、以色列等等。真正的發達國家是要有重工業產業體系的(不是說完整的工業體系,這個只有一家做得到),那麼也就是美日英法德,最多把G7全部算上再加上韓國?而這些小型或者資源型發達國家其實是非常危險的,比如新加坡,如果北極航道開通,東亞與歐洲貿易就不走馬六甲海峽了。中日韓的能源進口可能也有相當一部分不走馬六甲海峽,那時候沒有了物流,誰會把原油拉到新加坡來煉、又怎麼搞期貨交易和交割中心呢!最後也許只能搞旅遊了吧。搞旅遊的話,又能為國民創造多少收入呢! 探為觀指為您探索國際事件背後的故事,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