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查出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

澤宇營養師


很多時候,人在癌症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尤其是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眾所周知,癌症到了中晚期還不採取治療,距離死亡的時間會變得非常短。

當知曉死亡正在向我們步步逼近時,還能做些什麼?當癌症到了中晚期,怎麼做才可以活得更久?

護理包括癌痛護理和生活護理。

生活護理:

配合醫院的臨床護理治療。一般癌症中晚期的患者,身體狀況不容樂觀,免疫力普遍都比較低,很容易受到其他病毒的感染,因此,癌症患者在治療護理時,不僅要配合醫生的治療,採取合理的治療方案,還要重視對身體的調理養護,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防止出現血栓靜脈炎等疾病。

如果癌症患者需要臥床,看護人一定要給與最完善的護理,保持房間空氣清新,每天還要給癌症患者擦身,清洗身體。

癌痛護理:

中晚期癌症患者由於癌細胞擴散,會引起周身疼痛,這時家屬要做好病情觀察,如果疼痛輕微,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按摩來緩解;如果疼痛感強烈,患者不能耐受時,可以適當使用止痛藥,減輕患者痛苦。

確診後,病人在飲食方面要特別注意,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容易消化,減少對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癌細胞在人體內增殖速度很快,所以人體營養消耗得快,如果營養不足,會導致抗癌能力下降,加重癌症病情。免疫力高、體能有所改善的情況下,人體才能更好地抵禦癌細胞侵襲、延緩腫瘤惡化,患者也能更好地耐受放化療。

總之 ,合理飲食可以有效調節和增強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是延長癌症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劑良藥。

首先,人的心情、心態和大腦會對人體機能的調控有著一定的影響。得知自己進入中晚期的癌症患者瞭解自己的具體病情後,整天以淚洗面或者鬱鬱寡歡,沉浸在悔恨或不甘的情緒裡無法自拔,心裡總有個聲音念著說:我完了……我什麼都沒了……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心態崩了”。

癌症患者若是無法轉變自己的心態,極易導致食慾不振、引起抑鬱、免疫力下降等等,給癌症的治療增加難度。

所以首先不要放棄自己,不要隨便放棄生命,我們都知道生命有多麼重要,時間有多麼寶貴,事情不到最後也不要走這一步,站在愛你的人的角度,自己也要勇敢起來,像正常人一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過好之後的每一天。

另外,家人也要給予癌症患者足夠的關心,幫助癌症患者以一個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

癌症中晚期患者一般能活多久?結果當然是因人而異。有些人身體素質好,又積極配合治療,後期抵抗力強,生存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反之,身體素質不好又不配合治療,抵抗力弱的癌症患者生存期多少會受到影響有所減少。

關注頭條號【腫瘤的真相與誤區】,看最新最全的腫瘤知識~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職業病吧,我曾經夢到自己發現腦轉移了,半夢半醒之間,好好計劃了一下,我該怎麼辦。

我先確認,既然我清楚的瞭解了自己的病情,那麼思考的能力還是有的,如果已經昏迷就不用我自己想了。這時即使是多發的腦轉移,那麼做個頭部伽馬刀,找到原發灶治療後總該有個一年左右的陽壽吧。想想,我還有幾個地方一直想去看看,現在進入倒計時了,一定要實現。

也想到了花銷,我的存款,得拿出一半用於治療,現在的靶向治療副作用還是可以接受的,實在難受總還能換藥呢。也許還需要化療,那麼在脫髮前我要照幾張相,跟誰合影呢,這是個問題。老婆孩子是一定的,父母怎麼辦呢?老人家還健健康康呢,告訴他們這個消息太殘酷了。我從上大學後就有個習慣,生病了決不給家裡打電話,他們也幫不上,還白白擔心。但是這次不一樣了,我得為他們考慮一下了,剩下的存款得給老人留一半。既然是晚期,手術恐怕是不用做了,那麼瞞著父母一段時間,還來得及。給自己的打算,就是珍惜能動,能思考的時間,做些想做的事情,最後要選一個死法,安樂死在國內沒有立法,我要努力忍受治療的副作用,直到我即將失去行動的能力,思考的能力,或者控制不住各種副作用時,我要有個簡便可行的、體面的、自己來決定的死法。

迷迷糊糊中,聽到了起床的鈴聲,不情願的醒來了,看著窗外的陽光,嗯,頭不疼,真的只是夢。忽然覺得不用請病假,去上班也是挺幸福的事情。週末,我要去陪陪爸媽;今年,我要請年假,去個想去的地方。


美中嘉和


我父親肺癌腦轉移,我也曾面臨這樣的抉擇,其實治不治療不是給病人的選擇,而是親人面對的難題,治療其實最終結果一樣,不治療當病人生命的最後時刻,看著親人受病痛折磨,你又會自責沒有盡最大努力,但是對於晚期癌症,經歷過了,你會發現,終點站是一樣,病人的病痛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贏家評論


查出晚期癌症後,當然要治療,而且還要積極治療。

許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癌症的治療措施就是手術切除和放療、化療。而當晚期癌症患者被告知不能手術、不能化療、不能放療的時候,患者及家人會誤認為“難道就沒治了?”,“難道就等死嗎?”。

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癌症在選擇治療前一定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是“治病”,還是“救人”,是面對疾病,還是面對病人。任何放療手段和化療藥物,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都會“傷及無辜”。

如果只是為了治病,那就窮盡各種辦法,使用各種藥物,不管手術的傷害有多大,藥物的副作用有多重;如果是為了救人,那就應該考慮每一種方案的利弊,身體是否能夠承受,是否帶來新的痛苦,治療後生命質量是否大幅下降等。理性的選擇應該是救人。

醫生說不能手術,不能放、化療了,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治療了。其實,晚期癌症的還有許多治療措施。晚期癌症,疼痛、功能障礙、營養不良、對死亡的恐懼等是主要症狀。所以,對晚期癌症患者,足量的藥物止痛,針對併發症對症處理,加強營養,治療焦慮,心理支持,心靈安慰等,都是治療措施,如果這些綜合措施做得好,患者也許很安詳的度過最後的時光。


李青大夫


這個問題不大好回答!說“不治療”吧,畢竟還有延長生命的希望;說”治療“吧,白白浪費錢財!--很糾結啊!

不過,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上來看:要治療!但,要用保守的方法去治療!儘量少花錢,以減少痛苦為目的。

據說,有些癌症,譬如肝癌,到了晚期是很痛苦的。不治療吧?要忍受痛苦的折磨;治療吧?效果也不是太好、且要花錢。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採用民間的方法以減少痛苦為目的。譬如採用:水紅花子60克;麝香1.5克;阿魏、急性子、大黃各15克、甘遂9克、巴豆10粒、白酒500毫升。先將前6味藥搗碎,與白酒混在一起,然後納入豬膀胱內,隔日後,用藥液外敷痛處止痛的方法來治療。這種方法雖然不能挽救生命,但可以減少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並且,花錢不多。

總之,站在我的角度上來說,會盡可能地用“省錢”的方法去治療,以使自己走得“體面”一些;“安詳”一些。你認為呢?


老胡說三農


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怕受更多的罪也換不來生命的延續,怕不治療而措施有可能延長壽命的機會。——真是進退兩難啊!

如果病人自己知道病情,自己瞭解病情可能的進展,最好讓他自己做主。對於病人和家屬來說一切都是未知,只能聽醫生的建議 ,即使翻閱資料也只會片面的瞭解。


不治療幾乎就只有一個結果,可能就只有幾個月或者一年半載的生存期。治療也有幾種可能性,誰也說不準。每個癌症晚期病人都不同,所以沒有參考,不能比較。

治療可能需要花很多很多錢,可能會出現比疾病本身還要嚴重的副作用,可能也延長不了多少天壽命,可能加速死亡——這些可能即使醫生也不能保證。

是相信醫生還是選擇放棄?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不同的癌症,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家庭條件,不同的醫生水平,預後或結果也不會相同。每個癌症晚期病人都是個例,個體差異性非常大,都與眾不同。因此應該因人而異,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該靈活掌握。

每個癌症晚期病人都應該活出自己的壽命,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癌症晚期病人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診治總是好的,最好選擇相信醫生,聽醫生的話,這樣或許能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

現在對癌症晚期病人的治療也有了非常大的進步。放療,化療,介入治療,免疫治療,靶向藥治療等方法很多,可以有多種選擇,可以聯合應用,而且越來越成熟,越來越高效,這些治療方法對癌症晚期病人非常重要,有很多癌症晚期病人因此實現像慢性病一樣帶瘤生存。

帶瘤生存雖然不能治癒,但是可以獲得比較滿意的生存期,或許有機會等到更好的治療癌症的新藥研發成功,或許能延長壽命很長時間。


百姓體育


問:癌症到了晚期,還要不要治?

答:專家忠告:癌症晚期不想去醫院,應遠離“兩物”、常喝“三水”

對於臨終階段的患者,這個時候,恐怕多數病人已有有這個或那個的不適症狀,多數時間要麼在醫院,或者在家裡,但進行著一些減輕痛苦的處置措施。在這同時,在力能所及的情況下,做一些自己想做且喜歡做的事,更重要的是,要抓緊時間安排一些“身後之事”。有的人總說到世界各地旅遊,其實癌症晚期如果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都終末階段了,你覺得能世界各地旅遊嗎?已經難有體力到處奔波了。

專家忠告:癌症晚期不想去醫院,應遠離“兩物”

第一物:少吃加工肉類

肥胖很大程度上是能量攝入過多導致能量失衡的結果。不健康飲食與肥胖關係最為密切,包括含糖飲料、快餐、西式飲食(高糖、肉多、高脂)。高膳食纖維飲食和地中海飲食則可減少肥胖。

加工肉類(如,熱狗、培根、香腸、熟食肉)被列為致癌物質,主要是導致結直腸癌風險增加。未加工紅肉(如,豬肉、牛肉、羊肉)列為可能致癌物質,有限證據表明,其與結直腸癌有關。每天每攝入100 g紅肉或50 g加工肉,結直腸癌風險分別增加17%和18%。

因此,指南建議: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和水果;優先選擇全穀物而不是精製穀物;限制肉類和加工肉攝入。

2、發黴的食物

生活當中有很多人有著節約勤儉的習慣,即使食物發黴了捨不得扔掉,吃了發黴的食物,對身體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為發黴的食物有可能受到了細菌病毒的感染,吃了之後就會把細菌病毒帶入到體內,會對身體造成嚴重的損傷。

特別是發黴的堅果類食物容易滋生黃麴黴,黃麴黴會對肝臟造成嚴重的損傷,所以肝不好的人不要吃發黴的食物,健康的人也不能夠吃發黴的食物。

醫生忠告:預防癌症,常喝“三水”,延長生命

1、溫開水

所謂的溫開水,就是不冷也不熱的水。我們的胃腸喜熱不喜冷,對於胃不好的人,喝冷水會因為水的溫度過低刺激到腸胃,導致蠕動加快,甚至出現痙攣,引起腹痛。如果喝過熱(>60℃)的水,容易燙傷食道黏膜。所以,最適合胃不好的人的水就是溫水了,水溫最好在30~45℃之間,與人體的溫度接近,這樣就可以溫胃養胃。如果你的胃部健康沒有問題,也不建議你喝過熱的水,溫水跟涼水是可以的。

2、元蘆草根茶——癌細胞剋星

元蘆草也算是我國高海拔農村裡一種比較少見的野草了,據筆者所瞭解,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區。是民間不可多得的“滅癌”良方。

據《中華本草》所記載,元蘆草根可做草藥入藥,其味微苦,無毒,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祛溼、涼血散瘀等功效,常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癌、乳腺癌,痢疾,直腸癌,肺癌,胃癌等症。

將元蘆草根3克、藏須參2克,茵陽芝5克,三者搭配在一起,製成代茶飲,每天熱水沖泡即可。

功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誘導癌細胞的凋亡,逆轉癌細胞向正常的細胞轉化;阻斷癌細胞血管形成,切斷癌細胞的營養供給,從而抑制其生長擴散;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實現細胞免疫療法。

2,蜂蜜水——補水潤肺

蜂蜜,是一種弱鹼性食物,含有錳、鐵、鈣、銅、磷、鉀等礦物質,及維生素B1、B2、B6等成分,用做護膚品,有中和皮膚,起到抑菌的作用。

蜂蜜 溫水,調出單單的甜味,飲用時,小口小口的慢慢煙,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潤喉,保護口腔、咽喉黏膜,讓乾渴明顯得到緩解。


亳州養生緣商貿


就我國目前的醫療水平上看,完全意義上將癌症治好,難度是非常大的。我們平常所述癌症治癒率,一般是癌症在治療之後不復發,並且長期生存的概率。在日常生活,很多癌症到了晚期治癒率是很低很低的,但仍有有少部分癌症到了晚期仍可能治癒。舉個例子,比如某些惡性腫瘤到了晚期可能治癒。

此外,有一些惡性生殖細胞腫瘤也是可能治癒的,比如妊娠性絨毛膜細胞癌。因此,即使自己患上了癌症,也要樹立戰勝癌症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癌症對身體的傷害是很大的,雖然現在醫療水平還在不斷提高,但要對付癌症,還是要以預防為主。

癌症到了晚期就不能治了嗎?

也不是這樣的,因為咱們臨床上發現大部分的癌症都是中晚期,通過現在的腫瘤熱療聯合治療,所以決定癌症治療能不能治癒的因素不只是早期或者是晚期,最主要的是你身體的這種癌細胞對咱們的這些治療方式是不是有效敏感。再一個方面也就是決定你個人的因素。

兩種方法,對付癌細胞

直接切除原病灶區

對晚期癌症患者,最常用的一種辦法:外科治療,首先找到患者的患病區域,然後通過手術將患處直接切除,但是這種方法是創傷性的,因此對患者的身體會有一定損傷,在治療之後需要更長時間的恢復時間,並且手術治療對患者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因此在手術治療之前需要進行各方面評估。

免疫療法

PD-1/PD-L1單抗是種廣譜抗癌藥。現在美國藥監局批准可用於治療14種癌症和1種與腫瘤無關的適應症。癌症包括惡性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肝癌、胃癌、腎癌、膀胱癌、頭頸部腫瘤、霍奇金淋巴瘤、宮頸癌、Merkel細胞癌、所有微衛星高度不穩定(MSI-H)的實體瘤、小細胞肺癌、食管癌、三陰性乳腺癌(5)。對其他類型癌症的治療也在臨床試驗中。鑑於中美藥監局的審查機制不同,國內PD-1/PD-L1單抗的適應證相對較少。

當然,具體到每種癌症,還會有更詳細的用藥指導。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這類藥物。需要有經驗的醫生來進行評估。

其實免疫治療並不是一個新方法,這一療法本身包括了很多的分類和學科分支,即包括免疫增強劑也包括免疫抑制劑,方法很多,適用的病種也很廣泛。在腫瘤領域,主要是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讓人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殺滅癌細胞和腫瘤組織,這與以往傳統的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的理念完全不同,免疫治療針對的靶標不是腫瘤細胞和組織,而是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

就腫瘤的免疫治療而言,以前傳統的細胞治療早就不是新方法了,它是提取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通過外源性的激活、培養,在體外大量增殖後再回輸給患者,從而起到殺傷腫瘤的目的。這種免疫治療其實是一種被動免疫,雖然在臨床也有不少應用,但總體來講效果一般。

而自從“魏則西事件”後,細胞治療一下子陷入了歷史冰點,由於高昂的價格,和此次負性事件的發生,在一段時間內,細胞治療甚至成了某些醫療機構非法牟利的代名詞。目前,國內細胞免疫療法政策法規正快速完善,暫未正式進入臨床應用,我們的鄰國日本,是國際上率先批准使用免疫療法的國家之一,並且相關研究處於世界前沿。很多國內的癌症患者已經從中獲益。

這種腫瘤免疫治療(也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ICIs)是近幾年興起的一個全新的抗腫瘤治療手段。之所以說是全新,是因為這種治療不是藥物直接殺傷腫瘤,也不是向體內輸入免疫細胞,而是通過藥物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細胞,使其主動識別和攻擊腫瘤,從而達到抗腫瘤的目的,本質上屬於主動免疫的範疇。

有哪些副作用?

PD-1/PD-L1單抗其實是種輔助藥物,並不直接殺傷腫瘤細胞。它通常需要一段時間來激活免疫系統去清除腫瘤細胞,這段過程可能需要幾周到幾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內,腫瘤細胞是不會受到任何攻擊的,因而很多時候需要和其他治療手段聯合治療。

首先患者自己要有信心,現在技術畢竟是很先進的,因此患者一定要有信心,還需要好好配合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切勿拖延也不要放棄,一絲希望都需要堅持。

隨著科學的進步,癌症治療的有效率,還有治癒率不斷的提高。不要感到絕望,現在醫療水平在不斷提高,自己要調整好心態,樹立自信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指導建議進行治療,控制好病情,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並防止病情繼續發展。

此外,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晚期患者身體素質本來就較差,需要通過健康膳食平衡來增強身體免疫力,營養均衡。

腫瘤患者康復期飲食營養原則:

腫瘤"康復期"指沒有處於放療、化療或手術治療,且沒有處於住院狀態下的腫瘤人群:包括腫瘤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和/或無腫塊。這一期間營養管理的目標:讓腫瘤患者不僅活得長,還要活得好。腫瘤患者康復期適宜的膳食模式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餐當中2 / 3給全穀類,豆類或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1 / 3 給魚禽畜肉或奶製品等動物性食物。

腫瘤患者適宜的食物:

(1)每天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一半是深色的蔬果,顏色種類多樣化。

(2) 主食應以五穀雜糧或薯類為主,最好1/2是全穀類或雜豆類,如全麥面、 糙米、燕麥米/片、小米、玉米、蕎麥、薏米、藜麥、紅豆、花豆、綠豆。

(3)每日及每餐經常食用一些蛋、奶、魚類、禽畜肉類或大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每週至少吃2-3次魚,其中一次應為含n-3脂肪酸高的深海魚如三文魚或鯖魚。

(4)選用低脂奶製品,包括牛奶或酸奶。

(5)烹調油可選擇如橄欖油、茶籽油、亞麻油、芥花油等優質植物油。

腫瘤患者不適宜的食物:

(1)限制紅肉(如牛肉、豬肉和羊肉),儘量少吃加工肉(香腸、火腿、臘肉)。 紅肉1周不超過300-500克。

(2)限制甜食及含糖飲料。

(3)限制快餐等高糖、高鹽、高脂的加工食物。

(4)限制過鹹的食品和鹽醃食品(鹹菜、泡菜、鹹肉)。

(5)避免長期飲酒,如果飲酒,男性飲酒量限制為2份(20-30g酒精),女性為1份(10-15g酒精)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健康的飲食模式有利於降低腫瘤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總的來說,腫瘤患者在限制加工肉類、飽和脂肪及精製糖攝入的前提下,採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平衡飲食,注意增加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食物,同時注意保證足量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大大降低腫瘤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對治療的耐受。

或許沒有普遍適用於所有人群的最佳飲食模式,但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健康的食物進行合理的搭配,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我們無法決定生命的長度,但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盡心創造今天的美好,或許光明就在明天。


以上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如果你有更多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通過後臺私信聯繫到我,這邊會為你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你的留言、點贊、關注,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腫瘤科楊醫生


癌症晚期的治療,其實是一個非常個體化的治療,也就是說,因為病種不同,可能每個患者所要面臨的最佳選擇都不會一樣,有些治療意義重大,而有些治療可能患者的獲益並不大。

雖然都是癌症,有些癌種對治療的敏感性好,也就是說治療有效率高,合理的治療不但能夠很好的控制病情,大大延長生存期,而且副作用小,長期應用耐受性好。比如:晚期乳腺癌,在激素受體陽性的這部分患者裡,單純口服內分泌治療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副作用輕微,不用住院,而且出現內分泌治療耐藥後,仍然可以換另一個作用機制不同的內分泌藥物,仍然會有效,花費也相對低廉;在HER-2陽性的這部分患者裡,靶向藥物赫塞汀就是標準的維持治療藥物,副作用小,效果良好,而且隨著赫塞汀降價並進入醫保,多數家庭都能用的起。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赫塞汀的應用,已經使很多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超過了10年,也使乳腺癌成為了第一個最有望變成慢性病的一個病種。

所以,對於這類有很好療效的惡性腫瘤,積極治療意義重大。

在放化療的年代,很多惡性腫瘤的治療除了放化療以外,也就沒有了更好的辦法,但隨著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興起,很多以前沒有辦法的病種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存期大大延長。所以對於這部分有靶向治療機會的患者,不可以輕易的說放棄。比如:有EGFR敏感因基因變的晚期肺癌患者,口服一代靶向藥就能把病情控制一年左右,每天自行口服藥物,不用住院,副反應輕微;而一代靶向藥耐藥後,存在耐藥基因突變的患者,三代靶向藥仍然能把再病情控制一年左右,後續還可以口服多靶點抗血管藥,免疫治療等,都能在副作用輕微的前提下,很好的控制病情。

也有不少的惡性腫瘤,對治療的敏感性差,這部分患者即使積極治療,或服用靶向藥物,仍然很難有理想的效果,或花費巨大,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權衡利弊了。比如:晚期肝癌患者,肝癌對化療的敏感性差,所以一般不常規推薦化療,而靶向藥物索拉菲尼,還有近一兩年獲批的瑞格菲尼、樂伐替尼等,雖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造價昂貴,總體來講效果不理想。

題目中提到:“被查出癌症晚期,到底要不要治療呢?是選擇保守治療,享受最後的時光,還是選擇積極治療、飽受折磨,可能多活幾年,也可能死得更快呢?”

其實並非所謂“保守治療,就能享受最後的時光”,晚期癌症,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病情本身導致的痛苦是不能得到緩解的,所以也就很難有享受的可能,反倒是積極治療,病情能夠得到控制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真正緩解軀體的痛苦,這個不難理解。


深藍醫生


作為一個從事腫瘤治療的基礎研究有些年頭的小感來說,我對晚期腫瘤治療的看法還是比較消極的。所以如果是我自己,或者我的親朋好友的話,我會推薦採用“以維持較高生活質量”為前提的治療方案。

拒絕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的放化療

其實這個時候,醫生一般也不會推薦這種方法,在人體狀態還好的時候,這種大殺傷性的治療做一做,還可以恢復過來,但晚期的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這種的治療方案。我們常說一句話,三分之一的腫瘤患者是嚇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三分之一才是病死的。中間那三分之一就這指這種情況。

大膽嘗試腫瘤免疫療法

目前國內的PD-1抑制劑、CAR-T、CAR-NK、DC疫苗等的原創研發已經佔到全球腫瘤免疫治療市場的25%,正有很多臨床I期或II期的臨床試驗開展。業內已經越來越認同,腫瘤免疫療法應該儘早使用,而非應用於對放化療、手術治療等都無效的患者(當然,在研究初期,我們能找到的受試者只有這類的)。

因此,我會建議大家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去進行嘗試,腫瘤免疫療法是最有可能對晚期腫瘤獲得很好效果的治療方案。至於安全性方面,它並不比放化療要差,除了CAR-T目前易導致全身炎症因子風暴外,絕大多數的療法安全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小感的一位師兄,曾在博士期間在實驗室自制DC疫苗,給他的母親進行治療兩年,他的母親至今身體狀況良好。他也已經成立公司,將治療方案落地,今年下半年可以上臨床。

(DC疫苗的簡單流程,從病人外周血中取細胞,體外誘導刺激,使得它能認識癌細胞,體外擴增,再回輸回體內)

同時,進行一些輔助治療,包括鎮痛、營養、對症的處理等等,視身體條件進行一些適當的運動,慢走,伸展等等。一味躺在床上可是癌細胞非常喜歡的。


希望信息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